构建以人为本的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体系研究

2009-06-20 05:26黄营满
职教论坛 2009年8期
关键词:以人为本构建研究

摘要:“以人为本”的职业发展教育目的主要在于,帮助大学生树立职业生涯发展目标,激化大学生自觉学习的原动力,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培养职业胜任能力,帮助大学生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职业道路。通过构建“多层次的辅导体系、系统化的课程体系、科学化的评估体系、有序的活动体系”等,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促进大学生成功就业和创业。

关键词:职业发展教育;以人为本;构建;研究

作者简介:黄营满(1972-),男,湖南东安人,湖南永州职业技术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研究教育,经济与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7518(2009)08-0011-02

一、“以人为本”的职业发展教育的内涵及意义

“以人为本”职业发展教育,是指从大学生一进校就开始对其进行的职业生涯发展方面的教育工作,是在高等教育环境下的全程化职业指导。其目的主要在于,帮助大学生树立职业生涯发展目标,激化大学生自觉学习的原动力,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培养职业胜任能力,帮助大学生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职业道路,使学生能够终身受益。

职业发展教育是大学生人生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渠道。职业发展教育通过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指导,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使学生具备正确的职业规划意识和理念,提升全面素质。对学生而言,高校学生正处于从职业生涯探索阶段向确立阶段转换的时期,其主要任务是通过职业生涯探索,明确职业发展方向,并完成具体的职业规划和准备工作。在此时期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科学系统的职业发展教育,有利于学生明确人生目标、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成功实现自我;有利于学生准确定位并使其学习更有目的性、计划性和积极主动性;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与应对竞争的能力。对学校而言,职业发展教育有助于高校树立自己的品牌,提高学校竞争能力。在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大学毕业生就业率就成了检验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对大学生进行职业发展教育,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提高了学生的就业成功率,也就提高了学校整体就业率和学校声望。对社会而言,建立健全职业发展教育体系,有利于满足社会对高等人才的需求,减少社会人力资本的浪费;有利于实现就业渠道多元化,提高毕业生就业率,缓解社会就业压力,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有利于控制人才在市场上的高流动性及流动的无序性。

二、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的内容

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的内容具有序列性、发展性的要求,分为三个阶段:

1.初期阶段:帮助学生自我认识,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帮助学生了解专业性质、专业能力要求、专业学习的价值和专业前景等,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帮助学生适应大学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尽快完成角色转变。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特长与潜能、优势与不足,正确认识自我。帮助学生初步认识生涯发展规划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帮助学生学习通用性技能,提高基本素养,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做好专业准备。

2.中期阶段:帮助学生自我拓展,培养学生较强的责任感、使命感,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和事业观。通过开展职业测评、组织职业咨询、发布职业信息等方式,帮助学生认识职业,根据自身条件、职业志向和未来职业的发展进行初步的职业生涯规划。结合职业生涯规划,帮助和督促学生做好职业生涯决策,推荐和鼓励学生参加职业培训、社会实践、创业锻炼等活动,拓展职业知识技能,提升自我素质,培养高度责任心和精益求精的精神,提高人际沟通、团队合作和创新能力。

3.后期阶段:帮助学生自我发展,树立开拓务实的职业观、创业观和择业观。通过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生涯决策的修正,帮助学生形成现实而正确的个人职业发展评价,确定合理的职业定位和择业期望标准。通过毕业实习、个人辅导、职业信息的收集和选择、就业技巧培训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提高职业成熟度和职业行为的“自主、自尊、自信、自强”意识。帮助学生树立爱岗敬业精神,实现人生发展与社会需要的内在统一,鼓励他们去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和行业建功立业,完成向社会职业人的角色转换。

三、以“以人为本”理念构建高校职业发展教育体系

(一)构建多层次的职业辅导体系,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

从就业指导转向职业辅导,意味着就业工作从经验型向专业化的转变。职业辅导在我国是一个快速成长的新生事物。相对于以前的毕业教育和就业指导,职业辅导的兴起标志着就业工作实践的不断深入,就业工作理念有了深刻变化。要开展好职业辅导工作,必须紧密结合国情、校情,重视学生个性化的需求;积极构建多层次的辅导体系,推动职业辅导的全程化、全覆盖;建设一支具有综合背景的校系两级师资力量作为保障,促进全员关心学生就业局面的形成。

面向大学生的职业辅导程度可以分成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的基本意识教育,帮助学生树立职业生涯的意识,探索价值观和择业观等,从而能够积极地规划大学生活。第二个层次是职业辅导的提高教育,即帮助一部分有更高专业需求的学生掌握生涯探索的工具和技能,深入系统地进行自我探索和职业探索,鼓励他们积极开展职业实践等活动。第三个层次是面向毕业生开展的就业指导,比如关于本年度就业的基本政策,求职的基本技巧和技能,职业素养的提升,等等。

此外,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开展职业辅导工作,引导学生作好职业生涯规划,不仅涉及择业观、价值观、成才观等问题,还涉及学生对自我、职业的科学认识以及求职技能、职业素养、职业生涯规划的方法和能力等。这就要求职业辅导必须从经验型向专业化转变。职业辅导队伍应该是一支多学科背景的专业化的队伍。

同时,要积极建立校系两级职业辅导师资队伍。努力推动院系就业工作队伍的专业化,要把院系就业队伍的专业化建设,放在与学校就业工作队伍专业化建设同等重要的位置;调动学生系统、教务系统等资源,真正实现职业辅导工作的全员化;要充分发挥学校的学生工作及教务系统等在组织、资源、思想等方面的优势,互相配合,统筹协调;推动职业辅导同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学科的融合。在条件成熟的学校,要把学校一级的就业工作部门作为学校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等相关学科师生的实践基地。

(二)构建系统化职业指导课程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就业指导课要贯穿于大学培养的全过程,这既是由就业指导课教学目标所决定,也是课程改革的一个重点。因此就业指导课应从新生开始,实现教学的全程化、全员化,面向全体学生,分阶段进行,贯穿在学生整个大学学习期间。在贯穿全程的基础上,还要讲究针对性。根据不同阶段,就业指导内容应各有侧重,如,一、二年级为专业教育与职业生涯规划、基本技能培训阶段,主要帮助学生树立就业观念,增强就业意识,强化竞争意识,培养创业精神,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培养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通过就业指导课进一步明确学习目的,加强学习的主动性,加强综合能力的训练。三年级着重就业技能培训及自主创业、考研、出国等就业方式的指导。四年级主要注重就业政策的学习,就业形势的分析,就业信息的搜集,求职准备、择业技巧、心理调适、职业测评等具体问题的指导和实用战术的训练。

(三)构建科学化职业发展教育评估体系,提升学生专业素质和能力

为了把职业发展教育贯穿到学生学习生活的全过程之中,要引导高校有效开展职业发展教育工作,并逐步向系统化、科学化和规范化目标发展。这就需要开展职业发展教育评估,其中首先要建立评估指标体系。评估指标体系应该全面系统地反映职业发展教育的工作内容,准确体现职业发展教育工作的特点,以学生发展为本,把职业发展教育工作的目标具体落实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上来,使学生的个性发展、兴趣爱好与职业要求有机结合起来。同时,把学生是否得到良好的职业指导、满意的咨询服务和职业意识、综合能力的不断提高,作为衡量职业发展教育工作成效的主要标准。指标体系还应体现高校教学的中心地位,使职业发展教育能促进各专业的建设与改革,有利于学生专业素质和能力的发展。

(四)构建有序的职业发展教育活动体系,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一是开展职业规划大赛。职业规划大赛整合职业测评、生涯人物访谈、职业咨询、团体辅导、作品展示与比赛等多种形式,在大学生中有力宣传职业规划的意识、理念和方法,起到了较好的启蒙教育作用。当然,职业规划大赛也要与时俱进,要根据不同的地区、学校特点不断丰富其形式,逐渐将重点放在提升大学生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上,围绕增强大学生的可就业性和社会适应能力上下功夫,要进一步取得政府和用人单位的支持,通过大赛这个平台为大学生提供实习乃至就业机会。

二是建立学生职业发展协会。高校要搞好职业发展教育,离不开大学生自身的积极参与。而职业发展协会作为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就业类社团,其发展的好坏将直接影响职业发展教育的普及与推广。职业发展协会要健康发展,需要进行科学合理的定位,不要将其作为学校就业指导中心的附属机构,要充分发挥其主动性,赋予其更加灵活的政策,学校要切实做好支持和引导工作。

三是校企合作职业发展项目。要解决大学生不了解职场的问题,最好的办法还是尽量给他们创造接触企业的机会。高校积极与企业合作开辟就业实践基地,联合用人单位建立一批以公司名称命名的行业考察基地、行业培训基地及行业见习基地,以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了解社会,同时也能为用人单位提供一个有的放矢与学生接触的机会,在学生和用人单位之间架设更加通畅的桥梁。举办各种各样有企业参与的培训班,邀请企业参与到人才培养环节中来,甚至还可派老师到企业挂职锻炼。

参考文献:

[1]邓曦东,吴立生.大学生就业指导[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2.

[2]吕晶.高校要切实做好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2(8):19.

[3]徐惠鹏.大学生就业指导[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4.

[4]袁贵仁.团结进取 开拓思路 开创高校毕业生就业新局面——在2004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4(4).

[5]刘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高校就业指导初探[J].大连大学学报,2005(2).

责任编辑:谢荣国

猜你喜欢
以人为本构建研究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对周期函数最小正周期判定法的研究与应用
语文教学应“以人为本”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以人为本理念在幼儿园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