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季勤 吕晓光
[摘要] 社会的发展需要礼仪,社会成员的交往需要礼仪,作为新时期的大学生必须了解和掌握相关的礼仪知识与礼仪技巧。我们发现,大多数学生并没有把礼仪以及礼仪教育当作很重要的知识来对待,大多数学生在礼仪规范的行为表现上都存在着很大的不足和缺失。要想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加以应对。
[关键词]职业院校 礼仪教育 结合 影响
职业院校的部分学生综合素质不高,行为习惯较差,校园不文明的现象时有所见。在公共场所若无其事地叼着烟卷并将烟蒂随处乱丢,一男一女旁若无人的搂搂抱抱,在校园里废纸乱扔,随地吐痰,在学习室将腿放在凳子上左右乱晃……这些都是当代职业院校学生“礼仪”的真实写照。在某种程度上高职院校已成为了礼仪教育的“盲区”。面对这种现状,我们通过实践,探索出礼仪教育的“一、二、三、四”,即一个开设,两个结合,三个加强,四个影响。
一、开设礼仪课程,丰富大学生的礼仪知识
为了弥补大学生礼仪知识的匮乏,我们首先把礼仪教育当作一门学科来对待,专门开设了《礼仪修养》等课程,对高职学生进行系统的礼仪基本理论和具体规范的教育。通过课堂教学的系统学习训练,既丰富了学生的思想道德内涵,又教会了他们如何规范自身行为、塑造良好的仪表形象。
针对高职院校教育的特殊性,我们对礼仪教育在内容上坚持四个结合:
1.将礼仪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相结合,坚持寓道德教育于礼仪教育之中
充分运用礼仪的道德功能,从行为举止、仪态容貌、语言文字上规范学生的行为方式。特别注意基本礼仪常识的培养,使学生从细节入手,按照“礼”的精神做符合道德的事情,使礼仪成为他们乐意接受的约束,自觉遵循的规范,努力追求的修养。
2.将传统礼仪与现代礼仪相结合,坚持以传统礼仪为基础,现代礼仪为主导
传统礼仪在今天对于处理现代社会人际关系仍具有现实的意义。同时,现代社会人们在交往中逐渐形成的既蕴含各国、各民族礼仪特点又是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人们可以互相理解的、现代的、国际性的礼仪,也已经成为人际交往的新手段。德国总理在犹太人墓前的一跪,尼克松访华时伸出的友好之手,是外交礼仪的典范,这两个简单的礼仪举止,抚平了民族仇恨,开创了国家之间交流的契机。因此,既让大学生明白传统之“礼”,又明白现代之“礼”,妥善处理传统的和现代的、民族性和世界性的关系,真正将各类礼仪融会贯通。
3.将系统介绍与专业特点和精简实用相结合,选择好教学内容
由于高校开设礼仪课的课时普遍不多,要在较短的时间内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我们就根据各专业的职业指向,选择适合专业特点的礼仪教学内容。像工商管理、旅游管理、公共管理、护理等服务性较强专业,我们把礼仪课设置为必修课程,其他专业的学生,我们把礼仪课也设置为选修课程。
4.将礼仪内容和灵活的教学形式相结合,做到事半功倍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方法和手段。如讲到“服饰着装礼仪”时,我们运用图示法,通过幻灯片将男式西服的穿法,领带的打法,女式套裙的穿法等画面一目了然展现给同学。如讲到“接听电话”、“迎接客人”、“引领客人”等实践性强的内容我们运用演练法,鼓励学生大胆地进行表演,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再如进行走姿训练时,我们运用口诀法,要求学生把“提臀提膝小腿迈,双目平视臂放松”这样有助于掌握礼仪训练要领的口诀熟记于心。
十月中旬,我们还进行了一次特殊的礼仪教育课,课题组闫冰老师将课间悄悄录下的学生对话播放给07高专康复班的学生听。“你二啊!”“狗屎!”“你奶奶的!”当录音机里传出一些不堪入耳的语言时,一些学生的脸红了。这堂课对学生的触动很大,只有学生自己深刻地认识到自身的缺点,才能够很好地改正。通过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礼仪的兴趣,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加强学校与家长的沟通与合作,行成礼仪教育的合力
礼仪教育要取得整体效应,就要使家庭教育影响与学校教育取得一致,形成合力。做到教育原则一致,内容互补,时空充实。因此在礼仪教育中,学校积极给礼仪活动造势,让家长走进学校教育的视野。在沟通中让家长懂得良好的礼仪教育对学生健康成长,特别是将来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重要性,从而自觉地配合学校对学生进行礼仪教育。
2009年新年到来之前,我们课题组给全校同学发出倡议,倡议全校同学每一个人都给父母发一条祝福问候的短信息,“爸妈,新年快乐!天冷了,注意增添衣服。”很快同学们都收到了来自父母的回复。很多短信说:“孩子你长大了,成熟了,爸妈很欣慰。”看着短信,很多同学都流下了眼泪,他们说,平时都是父母给我们发短信,发来的信息自己也很少回,甚至根本没想回,今天看着温馨的话语感觉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想想过去自己太对不起父母了,以后要多给父母关心和感谢。虽然只是一个短短的问候,但让学生学会了感恩父母,感恩他人。我们就是这样通过不同形式的沟通,使家长既了解学生在校的表现,又能为教师提供真实的家庭需求,从而促使教师客观地了解学生的发展需要,能够有针对性地引导教育学生,实现文明礼仪教育的主课堂从教室、校园扩展到家庭和学生的其它生活空间。
三、加强师资培训,强化教师的言传身教作用
在礼仪教育过程中,教师的身教也非常重要,教师应应通过自身的行动做榜样,去影响、带动、教育学生。
1.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
教师的礼仪必须以教师职业道德的自觉自律为基础。一个对教师职业充满敬意和热爱之情的人,同时具有献身教育的价值观,教书育人、以身立教的社会使命感和责任感,才会把职业道德修养看作是自身的需要,才能以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等道德规范约束自己,并严格规范自身言行,使自身素质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所以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从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广大教师为人师表的道德觉悟入手。
2.注重教师的个人仪表
“以文明的言行感染人,以健康的精神文化塑造人。”一个气质高雅、仪表整洁的教师对学生的礼仪教育具有积极的引导作用。教师的穿着、发式应根据自己的职业、性别、年龄、体型的具体情况做到合体、和谐、整洁而又显示个性。男教师应尽量讲究朴素大方,体现潇洒的风度;女教师应尽量讲究淡雅、自然,体现高雅的情调。为此,要求教师为学生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时时处处注意自己的言行,注意自己良好的形象。如当学生向老师问好时,教师不能漠然视之,必须微笑着向学生还礼。教师正是通过自己具有礼仪修养的言行感染影响学生,让学生在模仿学习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礼仪素养。
3.强化制度管理
礼仪以自律为特征,但自律很多时候需要通过他律逐步获得。我们通过制定一系列规章制度和实施细则并切实执行,为礼仪教育的加强提供制度保障。同时学校专门编写了校园礼仪手册,每个学生一本。要求学生必须从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做起,对学生进行定期与不定期的礼仪检查,包括发型、服饰到礼貌口语等,都有明确而严格的要求,并把是否讲礼仪作为学生量化考核的一项重要标准。
四、营造校园文化氛围,发挥环境育人的影响功能
健康、高雅的校园文化是学校礼仪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有力载体。我们充分发挥课外教育作为第二课堂的育人功能,通过橱窗、报栏、网络、电视、板报等资源优势,拓宽渠道,提高时效,增强影响力,唱响礼仪教育的主旋律。根据学生的成长规律、身体特点,组织文化、美术、体育、科技、娱乐等活动,使校园礼仪更加健康、丰富、生动,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陶冶情感和育人功能。
1.积极开展各项活动,提高学生的礼仪修养
通过开展“明礼诚信”活动、“校园是我家,我爱我家”镜子工程活动、“护理礼仪大比武”、“和谐校园演讲比赛”、“纪念5.12国际护士节暨护士授帽仪式”、“星级宿舍评比”、“国旗下讲话”、“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献爱心”主题教育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既展示礼仪的魅力和大学生的风范,同时又让学生认识到礼仪的重要性及自身素质的不足,激发了学生学习礼仪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礼仪修养。
2.营造良好的礼仪氛围,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基于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我们创造了高品味的校园环境。利用图书馆、食堂、活动中心、教学楼甚至厕所等公共场所张贴文明提示标语;在各教学楼门厅挂立身镜;在教室、走廊、多媒体教室根据不同专业分别挂上国旗,名人画像,名言警句,建立文化长廊;在办公楼和学生宿舍区放置名人塑像,对其生平进行介绍。这些标识都能够随时随地提醒我们的教师、学生注意自己的一举一动,保持校园环境的整洁优雅,始终让人沉浸在优美的环境中。
3.通过各种媒体,宣传和传播礼仪文明
通过广播、电视、校园网、院报、橱窗、报栏等媒体工具,介绍名人处世修身的轶事,宣传评选出的“礼仪标兵”、“孝心之星”的动人事迹,进行文明礼仪倡导,推动学校文明建设。同时针对学生中存在的失礼言行及一些不文明的社会现象,通过专题讲座、党团活动、主题班会、校园不文明现象评选等形式,让大学生直接参与讨论和评议。考试前夕,课题组召开了一次“作弊——请离我远点”的主题班会。在会上,让大家畅所欲言,就作弊的原因、后果、表现等发表自己不同的意见。通过讨论,大家普遍认识到作弊虽能取得一时的好成绩,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但更易失去对自己正确的评价,失去前进的动力,同时你在老师和同学面前的诚信度和良好形象也会大打折扣。所以,作弊是对自己不负责任的表现,更是对他人和集体不负责任的表现,是不文明的表现,是缺失礼仪的表现。通过这次主题班会和以后我们制定的相应措施,使我校作弊的现象基本杜绝。
4.发挥网络优势,丰富礼仪修养教育的内涵
网络信息的丰富性、即时性和开放性,使得网络礼仪教育能更好地与时代接轨,使小小校园与大千世界紧密相联。网络环境下的礼仪修养教育有助于贴近学生、贴近社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学院鼓励老师利用课余时间制作生动直观的德育软件用于礼仪教学,有针对性地建立健全学院校园网主页,鼓励老师和学生设立个人网页,建立自己的博客空间,公开自己的QQ号,采取“网上”聊天、辩论和咨询等方式,在网上进行思想道德和礼仪教育,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快乐体验,健全其人格。
五、结束语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礼仪观念的国度,礼仪的文化思想可以追溯到春秋、周礼,礼仪作为一种良好的美德在我们漫长的历史文化长廊中不断的传蓄着,礼仪是思想道德、文化修养、社会需求的重要体现,也是反映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形式。拓展家庭、校园为文明礼仪教育阵地,以教师、家长、学生为教育对象,有层次地延伸文明礼仪教育内容,不断扩展学生实践与体验的空间,把高职院校礼仪教育落实到实处,让学生能切实改善对礼仪的态度,我们职业教育工作者应当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把社会礼仪知识作为学生必备的素质,科学、系统地进行教育,从而使学生的礼仪、教养、修养得到提高,人格得到健全地发展,培养学生尊重、真诚、友善的优秀品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公民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