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上春树文学的精神世界

2009-06-15 07:25赵佳舒
译林 2009年3期
关键词:直子渡边弗洛伊德

赵佳舒

村上春树是日本当代最广为人知的作家之一。他以独特的写作风格和全球化意识,写出了许多不同凡响的作品。1979年发表了处女作《且听风吟》,获得日本群像新人文学奖;1982年其长篇小说《寻羊冒险记》出版,获野间文艺新人奖;1985年出版《世界的尽头和冷酷的仙境》,获谷崎润一郎奖。1986年其作品《1973年的弹子球》被台湾作家译成中文出版后,世界各国开始陆续翻译其作品,到目前为止,村上的作品被翻译成36个国家的语言在四十多个国家出版发行。其代表作《挪威的森林》在日本已发行七百多万册,村上春树已成为畅销书作家之一。

生于1949年的村上,其成长阶段正是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60年代后期。其间,日本从西方先进国家引进了先进的科学技术,还有大量的文学作品。村上在高中时期就深受西方文学的影响,他的作品中吸收了很多西方文化元素,表现了东西方文化的融合。村上所喜欢的西方作家如托马斯•曼、卡夫卡、菲茨杰拉德等,都或多或少地受到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影响,这些影响在他们的文学创作中有些是显而易见的,有些则含蓄隐晦。卡夫卡虽然与弗洛伊德的理论有分歧,并试图表达自己的反对意见,但他在研究以及批判弗洛伊德的过程中却又不自觉地受到弗洛伊德理论的影响,最后连卡夫卡本人也成为精神分析批评家们分析的对象。托马斯•曼则和弗洛伊德私交甚密,对弗洛伊德的为人和探索精神深感佩服。托马斯•曼对弗洛伊德颇有研究,写出了长篇论文《弗洛伊德和未来》以及《弗洛伊德在现代思想史上的位置》,高度评价了弗洛伊德在现代文化各个领域中的突出地位和广泛影响。《弗洛伊德主义与文学思想》,霍夫曼著,王宁等译,三联书店, 1987年,第11页。其代表作《魔山》就是弗洛伊德理论的体现。《魔山》中的高山结核疗养院被村上直接搬到了《挪威的森林》中,成了小说女主人公直子养病的场所。同时《魔山》这部小说本身在《挪威的森林》中曾经出现三次,是男主人公渡边喜爱的小说之一。

《挪威的森林》中的人物关系并不复杂,故事情节也很简单,但小说却描绘了一个生与死对立的人物和世界,小说中的人物也被村上赋予了生与死的象征意义。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视角来解读村上的《挪威的森林》中人物,更能深刻理解村上文学作品的意义和内涵。

一、A作为精神分析医生出现的渡边

《挪威的森林》的小说名是来自披头士乐队的一首名叫《挪威的森林》的歌曲,小说也是以这首曲子开始进入叙述。主人公渡边在飞往汉堡的飞机上听到这首曲子后,开始了对往昔的回忆。这首曲子同时也是渡边的恋人直子最喜欢的,从这一刻开始,小说开始寻找已经死去的直子。小说以第一人称展开,主人公“渡边”既是故事的叙述者,又是小说的中心人物,小说中的人物都是通过“渡边”而产生关联。但村上春树又给“渡边”赋予了担负拯救患有精神疾病的直子和玲子的职责。

渡边通过中学时代的好友木月认识了其女友直子。木月自杀后,渡边和直子分别进入东京的大学。在东京再次相遇后,渡边爱上了因失去恋人而处于极度孤独中的直子,并想要把直子从孤独和自我封闭的状态中拯救出来,给她一种新的生活。对于失去恋人的直子来说,渡边是唯一的朋友。直子把渡边当成木月的替身,开始同渡边交往。当直子发现自己患上了精神疾病后,她更希望通过与渡边的交往来拯救自我。渡边去看望她时,她把一直困扰她的隐情向渡边倾吐。对患有精神疾病的直子来说,渡边担负着拯救直子的职责。

直子的室友玲子也是一个精神疾病患者,她通过直子结识了渡边,并对渡边产生了信赖感,与渡边初次见面就向其讲述了患病经过以及从没有对他人言及的秘密。比如她四岁开始弹钢琴,并在无意识中对母亲的权威进行反抗;婚后的玲子因同女学生之间的性倒错事件,使长久压抑在内心深处的能量得以释放,却又因此患上了精神疾病。玲子在疗养院住了七年,她希望通过生活在现实世界中的渡边走出“阿美疗”,回归现实社会。

直子和玲子都把不能对他人述说的隐私毫无保留地讲给渡边听,是把渡边当作精神分析的医生,想从渡边那里得到一些精神上的治疗,并希望以渡边为媒介,接触并回归现实世界。

二、A象征“死亡本能”的直子

弗洛伊德学说认为,各种本能归根结底分为两类:为生命服务的本能即生命本能和为死亡服务的本能即死亡本能。死亡本能的终极目的就是回归到恒定不变的无机物。《弗洛伊德心理学入门》,[美]卡尔文•斯•霍尔著,商务印书馆,1985年,第49页。在弗洛伊德看来,活的有机体中都混杂着生和死这两种本能,生活就是生命本能和死亡本能之间的斗争和妥协。小说中的直子在失去恋人后陷入孤独和自闭,最后在“阿美疗”自杀。村上设计的这个人物就是死亡本能的象征。

小说中直子的死亡象征可以从其日常生活和性爱两个方面来阐述。首先,小说中直子和渡边一起吃饭的场景就没有生活的气息。一般来说,男女两个人单独在一起进餐可以认为是性爱活动的前奏。但直子和渡边的吃饭场景却让人没有任何这方面的联想。两人第一次单独吃饭是在木月葬礼后两周。因为有一点小事,两人在咖啡厅见面。但并没有任何男女之间的亲热,之后在东京又偶然相遇。“我们进入车站附近的荞麦馆,简单地吃点东西,我口渴,一个人要来啤酒。等待东西端来的时间里,我们一句话也没说。我走得累了,有点打不起精神,她两手放在桌面上沉思着什么。”《挪威的森林》,村上春树著,林少华译,上海文艺出版社,2004年,第20页。村上并没有描写吃的快乐和喜悦,这种缺乏交流的死气沉沉的进餐,好像同死人在一起一般。当绿子遇到从“阿美疗”看望直子归来的渡边时说“你的脸好像是看到幽灵一样”,这里隐喻了直子就是死亡的化身。

直子的住所也不能让读者有任何人间气息的联想。“她的房间干净利落,一概没有多余之物。若是窗台一角不晾有长筒袜,根本看不出是女孩的房间。”同上,第27页。这样的房间给人一种毫无生气的异样感觉,把直子塑造成“彼岸世界”的人物。

其次,根据弗洛伊德学说,生命本能是人体需要的心理再现。生命本能包括性本能和爱本能。《弗洛伊德心理学入门》,[美]卡尔文•斯•霍尔著,商务印书馆,1985年,第49页。但直子的性和爱是分离的。为此,直子意识到自己是一个不健全的人。为治愈扭曲的不健全的自己,直子积极主动地同渡边交往,希望通过生活在现实世界的健全的渡边把自己从“死亡”中拯救出来。因此在生日那天,直子主动要求同渡边做爱。同渡边的性爱非但没有治愈扭曲不健全的直子,反而使她的病情加重,最后永远地离开了现实世界,住进了象征“彼岸世界”的“阿美疗”。

小说的最后,直子和木月一样都选择了自杀。这是她们无法有效地调节自我和社会(即现实世界)的结果。直子脆弱的生命本能,使她无法学会与外部世界进行现实的沟通和交流,无法与现实世界相融合,也无法满足生存的需要。

三、A象征“生命本能”的绿子

关于绿子这个人物,作者村上有以下描述:“写短篇小说《萤》时,我没有想到要有续集。因此,我也不知道如何来延续。在绿子这个人物出现后,我开始了这个故事。”《村上春树学习2000—2004》,今井清人编,若草书房,2005年,第105页。

由此可以看出,绿子是推动小说的原动力。在小说中绿子被塑造成外向、积极乐观、富有动感的和有魅力的女性,与直子形成鲜明的对比。绿子对吃显示出异常的关心,并能做出美味佳肴,同时对性爱极度渴求。这表明绿子的生命能力旺盛,她是生命本能的象征。

猜你喜欢
直子渡边弗洛伊德
声音的森林
Two-point model analysis of SOL plasma in EAST
挪威的森林第06章 绿茵藏艳(38)
从弗洛伊德入门精神分析
心理分析泰斗弗洛伊德
晕轮效应下《挪威的森林》中直子形象
从《挪威的森林》看友情
花开一朵,至情绽放——从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看杜丽娘
北海道往事
《梦的解析》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