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生在中小企业就业心理特点的实证研究

2009-06-04 08:12段洪斌
职教论坛 2009年3期
关键词:心理特点高职生就业

摘要:面对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趋势,高职院校的学生还难以接受就业岗位大众化的现实,没有做好从一个普通劳动者干起或是到中小企业就业的准备。常常抱怨一线技术工作辛苦,工作环境差,总想坐办公室当白领,看不到发展前景和广阔空间;高职生对中小企业的整体评价呈现多样化,对中小企业员工的认同感较强,对中小企业的信任感不足;地域、环境、酬薪成为高职生中小企业就业选择的三大因素。

关键词:高职生;中小企业;就业;心理特点

作者简介:段洪斌(1973-),男,江西九江人,浙江师范大学职业技术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7518(2009)03-0059-04

一、研究背景

2005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将基层就业视为我国现阶段解决大学生失业问题的重要途径。该意见指出,基层就业不仅包括到基层特别是西部地区、艰苦边远地区和艰苦行业工作,还包括大学生自主创业和到中小企业特别是非公有制企业工作。其目的在于引导更多的大学生到基层就业,以解决当前大学生就业中的突出矛盾。

中小企业是人学生基层就业的重要单位。近年来,我国中小企业发展十分迅速,2007年中小企业的工业总产值、利润、出口额分别占到全国企业总额的60%、40%、60%,小企业数量已占到全国注册企业总数的99.5%,理论上能够为大学生提供丰富的就业机会。

二、研究方法

为做到调查的科学性,我们按照学校的学科门类、办学特点等标准,分层抽取了金华职业技术学校和浙江师范大学职业技术学院两所高职院的学生,对各年级学生进行了分层随机抽样调查,发放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题375份,有效率75%。调查对象皆来自具有中小企业就业可能性的专业,其中男生229人,女生146人,分别占样本总量的61%利39%;来自农村的学生171人,来自城市的学生204人,分别占45.6%和54.4%:理工科专业学生176人,非理工科专业学生199人,分别占46.9%利53.1%;大一到大三的学生分别占30%、35%、35%。样本具有较强的代表性。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高职生对中小企业的基本评价

高职学生对中小企业的基本评价反映了他们对企业各方面的整体印象和基本判断,对他们选择中小企业就业起着关键性作用。该问题的研究对于有效把握高职生中小企业就业的心理特点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对中小企业的整体评价呈现多样化与客观化特征。

如表1所示,从整体上看,各项评价的平均值为3分左右,没有任何一项超过4分或者低于2分。大学生在各项上选择很符合和很不符合的比例都非常低,选择比较符合、一般符合和较不符合的占绝大多数。此外,仅在规模小、机制灵活、工作保障性差这三项上选择比较符合和很符合的累计人数超过了50%。可以看出大学生对中小企业的整体评价并不集中于某几项,各项评价较为趋中并不极端。这表明大学生对中小企业的评价呈现出多样化特征。而从现实来看,这些评价基本符合企业的实际情况。

题目中有关中小企业的4项正面评价,机制灵活(3.6)排在第二位,就业机会多(3.3)排在第六位,企业家摇篮(3.2)排在第八位,创新能力强(3.2)排在第九位。4项的平均值为3.35,而另外11项负面评价的平均值为3.22。可见,高职生在中小企业的正负评价目得分较为接近,整体评价有好有坏,基本符合企业实际。反映出高职生对中小企业的整体评价趋于客观和理性。这种从过去的一味否定到现在的客观与理性判断,一方面说明了高职生对中小企业认识的逐渐成熟,另外一方面也说明中小企业的发展变化给高职生的认识带来了积极的影响。因此,中小企业吸引高职生就业具有较大的可能性。

对中小企业员工的评价较为肯定,认同感较强。表1显示,中小企业员工素质低(2.73)、员工社会地位低(2.8)、员工发展前途小(2.8)这3项的得分排在所有项目的最后,是最不符合高职生印象的评价,它们的平均值仅有2.8。在员工素质低一项上选择不符合和很不符合的累计人数占45.6%,在员工社会地位低一项选择较不符合和很不符合的累计人数占41.2%,在员工发展前途小一项上选择较不符合和不符合的累计人数占40.1%,均大大高于选择比较符合和很符合的累计比例。可见,相对于企业本身来说,高职生对中小企业的员工给予了肯定性的评价,这些评价是客观与理性判断的结果。说明了高职生对中小企业的员工并没有职业上的歧视,而是有着较强的认同感。因此,促进高职生到中小企业就业有着较大的可行性。

对工作稳定性和保障性的评价较低,信任感不足。调查发现,企业规模小一项平均值为3.9,位居第一,而且变量值之间的差异最小;工作保障性差一项平均值为3.49,位居第三;机制不健全一项平均值为3.33,位居第五。通过内容分析可知,这些项目都是与企业员工工作稳定性和保障性有关的内容,各项目得分相对较高,说明高职生对这些因素的评价较低。同时,在企业规模小一项上选择比较符合和很符合的累计人数占70.6%,在工作保障性差一项上选择比较符合利很符合的累计人数占50.9%,在机制不健全一项上选择比较符合和很符合的累计人数占46.2%。说明这些评价与高职生的中小企业印象较为符合。对中小企业缺乏信任感,是多数高职生对中小企业就业仍然存在疑虑和担忧的重要原因。

(二)高职生中小企业择业的要素

对高职生就业心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就业兴趣和就业价值观方面。择业价值标准反映了就业价值观的主要内容,是高职生就业心理特点研究的关键维度。

1.地域。调查得知,高职生毕业择业首先考虑的问题是工作单位所处的区域。首先考虑的是位于大城市如京、津、沪、穗等地的单位。其次是沿海开放城市或特区,如:青岛、宁波、苏州、杭州等。而对处于祖国边际地区、中小城市的单位则被排除在考虑范围之外。

这些选择自己职业单位所在区域的方法,尽管带有普遍性、实际性,但是未免太绝对了。实际上选择地处内地大城市、沿海开放城市区域的工作单位就职固然有一定的优越性。这些地区,政治,经济,文化是全国的中心,不但生活方便、条件优越、住处交通方便、文化生活丰富,而且再学习与深造机会多。但是毕业生也同时应该考虑到:由于这些大城市的大公司、大机关干部人才济济,专业人员齐备,因而刚刚毕业的学生很少有锻炼机会,容易受压抑;边远地区和中小城市地区的工作单位虽然条件差、比较艰苦,但是由于缺乏人才,所以对高职毕业生的使用极为重视。毕业生的才智有充分发挥的余地。今天交通与通讯日益发达,虽然这些单位离大城市较远,但是由于交通便利也大大地缩短了距离,缩短了行程时间。这对于有志者来说是可以考虑的因素。

2.环境。选择就业单位,不能不考虑今后工作的环境。因为工作不是一二年而是十几年几十年的事,要有长远的目标。频繁地调动工作岗位对自身的发展未必有利,因而要求高职毕业生第一次择业,就应尽可能考虑周全。择业要考虑的环境问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用人单位对自己专业需求的迫切性。一般来说,迫切需要毕业生和毕业生掌握的某项专业的单位,对毕业生的使用十分重视,工作安排也颇近人意,比较合理。如果用人单位需求量少,或可有可无,可进可不进,那么,毕业生的安排多是不够理想,只做些配套工作而已。

第二,就业单位的发展前景。毕业生的发展前景与所在单位的发展前景密切相关。如果所在单位技术装备水平高,企业(公司)规模大,领导重视人才使用,职工文化素养高,经营范围热门,那么市场(国内、国际)竞争力强,无疑人才的需求量大,人才发挥才能的机会多,得到锻炼的机会也多。这对毕业生的前途发展是相当有利的。

第三,继续深造的条件和机会。高职毕业生从院校出来,一般掌握某一门专业知识,知识面还是有限的。要在今后求得发展,有所作为,必定要在工作中继续学习,补充新知识,为了今后的发展,毕业生在择业前应该考虑用人单位是否具备学习深造的条件。比如:学习场所,科研设备,是否能有深造机会等。这样可以边干边学,实践中争取创造深造的条件。

第四,人际关系。这是个不得不考虑的择业因素。设想在一个人际关系紧张,勾心斗争,每天要应付来自各“宗族”、“派系”的干扰,如何能舒心地工作和学习呢?所以,有条件的话。对这个问题一定要用些时间调查一下。在群众与领导、领导与领导、群众与群众之间关系错综复杂的单位工作,是难以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的。

3.酬薪。酬劳主要指物质待遇。如:工资标准、奖金数额、有房条件等。

计划经济时,毕业生就业之后,工资标准是一定的。而市场经济中包括中外合资企业等,单位发展的前景不同,职工的经济收入差距逐渐拉大,有的甚至是很悬殊。高职毕业生在择业时也应考虑和研究这个问题。但是要目光长远,决不能一味追求实惠而荒废了自己的专业,忽视自己的发展前途。

(三)高职生中小企业就业的心理现状

高职生能够正视社会现实,就业态度和动机呈积极、健康向上的良好态势,但突出存在着不满足现状,具有较高的期望值,有不切合现实的理想成分。

1.高职生急于求成,就业期望值较高。在“你选择‘订单教育班的动机是”问题中,52.8%的学生认为“现在我国就业形势非常严峻,社会对高职学历还不认同,应珍惜订单学习与就业的机会”。33。5%的学生认为“它让我们比别人提前适应社会,更早地锻炼自己,使自己不必为就业发愁,对自己的发展更有利”。有22.5%的学生认为“把选择订单教育班学习作业提高能力的跳板,有机会就另谋高就”。在“你对什么样的订单企业感兴趣?”的回答中,89.3%的学生选择“国有大型上市企业或外资企业”。10.7%的学生选择“能就业就行”。

2.高职生诚信意识不强,实用主义思想支配就业选择。在“如果你有更好的就业选择机会,你会如何的”的回答中,54.5%的学生认为“愿意到有利于自己发展的更好的环境就业”。27.6%的学生表示“我的目标和期望值看单位对自我价值的回报”。有17.9%的学生认为“有些忧郁和茫然,不知如何选择是好,参考家长的意见后再做决定”。在“你认为到订单班就是企业的一分子吗?”回答中,76.8%的学生认为“想到企业工作,但没想到是企业的一员。”可见,一些高职生在职业追求上把经济利益放在首位,更多地看重职业的个人价值。

3.高职生充满就业信心,但是少数学生缺乏勇气,底气不足。在“社会对高等技术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我愿意”的回答中,有94.7%的学生认为“希望与自己同等或高于自己学历的学生平等竞争,学历并不代表能力。”有0.78%的学生对凭自己的知识、能力在社会上进行择业竞争缺乏足够的信心。在“你认为360行,行行出状元可能吗?”问题中,37.4%的学生认为“可能”,62.6%的学生认为“不可能”。可见,高职学生普遍自我评价较高,不能全面地认识自己,同时,存在着对职业认知的局限性和片面性。

4.高职生就业先入为主,但又不希望限制自己发展。在“你愿意一生服务于选择的订单企业吗?”问答中,95.4%的学生认为“不可能”,只有4.6%的学生认为“可能”。可见,尽管高职生把选择订单培养自己处于就业有利的地位,但又不愿过早就被某一企业固定自己的职业终生。在“你认为签协议能起到法律效力吗?”问题中,51.4%的学生认为“无所谓”,24.8%的学生认为“能保护学生的合法效益”,22.8%的学生认为“可能有法律效力,害怕签协议”。

高职生就业与成才的高期望值与高等职业教育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技能型、实用型专门人才的目标相矛盾,也为高职生择业和就业设置了心理上的障碍。

四、研究结论

高职生对中小企业的基本评价:高职生对中小企业的整体评价呈现出多样化特征,认识趋于理性;对中小企业的员不给予了旨定性的评价,认同感较强;对企业工作稳定性和保障性方面的评价较低,信任感不足。此外,不同性别和不同家庭所在地的高职生在某些基本评价上存在显著性差异。

在高职生中小企业择业的价值标准方面:高职生选择中小企业就业时最看重的是地域的差异,同时非常看重用人单位对自己专业需求的迫切性,就业单位的发展前景,继续深造的条件和机会,人际关系以及酬薪等因素。地域、环境、酬薪共同构成了高职生中小企业就业的职业动机三因素模型。

在高职生中小企业就业的心态方面:总的看来,高职生到中小企业就业具有现实性和可行性。正确认识高职中小企业就业的心理特点对于有效促进高职中小企业就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李志.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比较研究[J].青年研究,1997第3期第33-37页.

[2]胡志海等.职业刻板印象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心理科学,2004年第3期第628-631页.

[3]夏凌翔、万梨.论大学生的就业心理[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4年第12期,第129-132页.

[4]黄希庭、张进辅、李红.当代中国青年价值与教育[M].四川教育出版社,1994年.

[5]喻永红、李志.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特点与教育对策研究[J].教育探索,2003年第12期,第42-44页.

[6]赖德胜.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现象、原因及对策[J].中国高等教育,2001年第4期,第33-35页.

[7]曾湘泉[J].变革中的就业环境与中国大学生就业经济研究,2004年第6期,87-95页.

猜你喜欢
心理特点高职生就业
关于山区高中班主任专业能力访谈
积极心理学视域下高职生就业观教育研究
高职生开展电子竞技运动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高职生的学习现状与改善措施
基于青少年心理特点的校园欺凌成因及对策
基于青少年心理特点的校园欺凌成因及对策
关于高职生换元积分法教学的探索
浅议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中学生的心理特点
技工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浅谈高校辅导员的就业指导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