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教育策略

2009-05-29 09:04康小华史黔匀夏锦书
职业教育研究 2009年5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状况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策略

康小华 史黔匀 夏锦书

摘要: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直接影响学生的健康成才,影响高职院校和谐校园的建设及发展。文章对贵州省四所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和目前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关键词:贵州省;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教育策略

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因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已成为影响大学生成才及发展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是影响构建高校和谐校园的主要因素。贵州省高职院校近年来发展迅速,2008年有独立高职院校23所,普通本科院校14所,独立高职院校已占全省普通高校的62.16%。因此,提高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有助于我省高校和谐校园的建设和高职学生的成长。2008年4~5月,我们分别对贵州省四所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抽样调查,并对调查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根据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分析结果,针对目前我省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教育策略,这对于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我们采用国内外常用的心理健康测查工具——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测试。该量表有90个评定项目,从感觉、情感、思维、意识、行为直到生活习惯、人际关系、饮食睡眠等多种角度,较为准确地评定被试是否具有某种心理症状及其严重程度。量表由9个因子组成,各项因子分值越高,其心理健康水平越低,一般因子分大于或等于3的认为个体在该因子有中度以上的心理问题。SCL-90的评分标准是每一个项目均采取五级评分制(1~5分),反映不同程度的症状,即没有、很轻、中等、偏重、严重。我们于2008年4~5月分别对贵州省黔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贵州省铜仁职业技术学院、贵州省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和贵州省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等四所高职院校的学生进行调查,发放SCL-90问卷1400份,学生独立填写SCL-90问卷后当场收回,共收回1400份,有效卷1353份。其中,男生624份,占总人数46.12%;女生729份,占总人数53.88%。所有调查数据均在计算机上处理。为了更好地了解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我们对调查数据进行了总体状况分析,并对男女生进行了比较分析。

(一)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总体状况

我们对1353名被试学生的总症状指数位于1~5级间分值程度的人进行了分类统计,筛查结果如表1所示。

从表1可知:具有不同程度心理健康问题的有265人,占总人数的19.59%;有中等程度以上心理健康问题的37人,占总人数的2.73%;心理健康问题呈轻度症状的有228人,占总人数的16.85%;心理健康问题呈中度症状的有33人,占总人数的2.44%;心理健康问题呈重度症状的有4人,占总人数的0.30%。

我们对1353名被试因子分在2~5级间分值程度的人进行了筛查,结果如表2所示。

从表2可知,被试在九个因子中,心理问题分布具有以下特点:(1)有35.33%的人有强迫症状,是九个因子分中检出率最高的一项;(2)有27.86%的人有抑郁症状,是九个因子分中检出率位居第二的一项;(3)有27.79%的人有人际关系敏感症状,是九个因子分中检出率位居第三的一项:(4)有23.65%的人有敌对症状,是九个因子分中检出率位居第四的一项;(5)其他因子检出率顺序为:焦虑21.29%,精神病性19.29%、恐怖18.70%.躯体化14.12%。

为进一步分析被试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我们将被试学生各因子均分及标准差与全国常模进行了比较,并对其显著性进行了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

从表3可知:高职学生在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因子上,得分均高于常模,差异极为显著,表明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较低。人际关系敏感与常模的差异极其显著。

(二)男女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比较

我们对被试学生中624名男生和729名女生的总症状指数位于1~5级间分值程度的人进行了分类统计,筛查结果如表4所示。

从表4可知:具有不同程度心理健康问题的男生120人,占总人数的8.87%,具有不同程度心理健康问题的女生145人,占总人数的10.72%;具有中等程度以上心理健康问题的男生13人,占总人数的0.96%,具有中等程度以上心理健康问题的女生24人,占总人数的1.77%;心理健康问题呈轻度症状的男生107人,占总人数的7.91%,心理健康问题呈轻度症状的女生121人,占总人数的8.94%;心理健康问题呈中度症状的男生12人,占总人数的0.89%,心理健康问题呈中度症状的女生21人,占总人数的1.55%;心理健康问题呈重度症状的男生1人,占总人数的0.08%,心理健康问题呈重度症状的女生3人,占总人数的0.22%。

我们对男女学生各因子分≥2的检出率和≥3的检出率分别进行了统计,并进行比较,结果如表5和表6所示。

从表5可知: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因子等检出率女生均高于男生,特别在抑郁、恐怖、强迫症状等因子上较为突出,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敌对因子次之;精神病性因子检出率男

生高于女生。

从表6可知:除精神病性因子外,其他因子中具有重度心理健康问题的女生检出率高于男生,强迫症状最为突出,其次为恐怖,第三是是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第四是敌对,最后是躯体化因子。

为进一步分析男女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差异性,我们对被试男女学生的各因子均分和标准差进行了统计,并进行显著性检验。结果如表7所示。

从表7可知:女生在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恐怖等5个因子上得分高于男生,且达到显著差异水平,特别在抑郁和恐怖因子上差异极为显著。这表明,女生的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恐怖症较男生明显,其中抑郁和恐怖更为突出。

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及主要问题

目前,我省23所独立高职院校(含高专)都不同程度地开展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许多院校设立了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或心理咨询室。由于各院校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高度重视,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提高。但就总体来看,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专项经费投入不足,必要的设备配置不全,给心理咨询工作的有效开展带来一定困难。(2)心理健康教育机构设置不尽合理,导致其工作有效运作难度较大。(3)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有关待遇未得到很好的落实,激励机制还未完全建立,使从业者积极性不高。(4)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及咨询工作的教师,有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或有心理学、教育学、医学本科以上学历且获国家三级心理咨师职业资格,或有心理学、教育学、医学中级职称且经心理咨询专业培训的人数还不多,使其心理咨询和辅导水平难以提高。(5)高职院校具有心理学、教育学、医学副教授以上职称且经心理咨询专业培训的专家很少,使其科研进展缓慢。(6)高职学生对心理健康问题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尽管有心理困扰和心理问题,但没有勇气进入咨询室进行咨询。

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一)建立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管理机制

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才能确保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从我省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看,应建立院(校)、系、班三级心理健康教育管理机构,以形成有效的工作网络,使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稳步、有序地开展,并有效预防和干预学生的心理危机。高职院校设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负责全院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及咨询工作;系级设心理健康教育室,负责本系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班级配备心理健康辅导教师,由班主任担任,负责本班级学生的心理健康辅导工作。对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应给予精神和物质上的激励,以充分调动其工作积极性。同时要建立相应的工作制度,以确保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规范化运作。只有形成有效的运行机制、动力机制和约束机制,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效果才能得以提高。

(二)加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经费投入

为确保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运作,高职院校要加大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经费投入,搞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硬件”和“软件”建设,向学生提供良好的心理健康辅导服务。在“硬件”上,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要有必要的个体咨询室、团体辅导室、心理档案室、心理图书阅览室等工作场地,要配备必要的仪器设备、测量工具、图书资料、计算机等。在“软件”上,要按有关规定并结合实际需要,配备一定数量的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并要积极创造条件对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进行业务培训,提高其理论水平、专业知识和工作技能,让他们逐步达到持证上岗。

(三)多形式、多渠道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不是靠单一的教育形式就能达到的,而需要多形式、多渠道的教育以形成合力,才能增强教育效果。

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为了增强学生的心理保健意识,提高其心理健康知识水平,要充分利用院报、橱窗栏、广播、学校网站、展板、黑板报、主题班会等形式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开设心理健康教育选修课为使心理健康教育系统化、常规化,增强心理健康教育效果,高职院校要统筹安排各专业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选修课,学分不低于1学分。

举办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根据不同时期学生所关注的心理热点问题或共有的心理问题,及时举办各种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排解和消除学生面临的心理困惑和问题。

建立心理健康教育学生社团组织为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达到自助和助人的目的,高职院校要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协会等学生社团组织。建立此类学生社团,有助于开展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心理健康知识的兴趣,提高学生解决一般性心理困惑和问题的能力。

积极开展心理行为训练针对高职生存在的以自我为中心、过于自傲或自卑、意志力弱、耐挫力差、与人合作和沟通意识不足等心理问题,要精心设计各种项目,开展心理行为训练。通过训练,学生的自信心得到增强,进取精神得到培养,心理潜能得到开发,人格魅力得以提升,自我认知能力、耐挫能力和协作能力得到提高,心理品质得到优化。

(四)积极开展个别咨询和团体辅导,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并进行追踪辅导

为帮助学生排解和消除心理困惑和心理问题,一方面,要采取面谈、书信、电话、网络等形式进行个别咨询;另一方面,要对有共同心理困惑和心理问题的学生集中进行团体辅导。为有针对性地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同时也为学生自我认知提供依据,对在校学生要建立心理档案。对于可能存在或已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可约请他们面谈,并对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不定期的追踪心理辅导。

(五)注重男女生差别教育和各年级的分层教育

从上述调查统计分析可知,诸多原因导致女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比男生低。因此,要更多地关注女生的心理健康,帮助她们解决心理上存在的各种困惑和问题,使她们认知自身的优势,树立自信,不断优化心理品质。高职院校各年级学生的心理状况有很大的差异性,这是不争的事实,因此,对各年级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应有区别。

(六)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和引导作用,营造一种乐观、向上、尊重、宽容的文化氛围,对提高学生心理素质有极大帮助。优美校园可使置身其中学习和生活的学生情感得到陶冶,心智得到启发,人格得到提升,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强烈动机,使他们增强自信,不断进取。在和谐校园的氛围中,组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可使学生尽情展示自我和发现自身价值,并能增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提高学生的人际关系能力和协作能力,培养学生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积极向上、勇于竞争的精神。积极、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能使学生从中学会自我调节心理平衡的方法,提高自助能力,从而有效排解一般心理困惑和问题。

参考文献:

[1]宋专茂.心理健康测量(第二版)[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5.

[2]杨宗义.教育统计学[M].重庆: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重庆分社,1990.

[3]贵州省招生考试中心.贵州省2008年高考高校招生专业目录[M].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2008.

作者简介:

康小华(1957—),贵州福泉人,贵州省黔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和心理健康教育。

史黔匀(1965—),贵州都匀人,贵州省黔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处处长、讲师,研究方向为学生管理。

夏锦书(1954—),贵州瓮安人,贵州省黔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管理系辅导员、高级讲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本文责任编辑:杨在良)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状况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策略
高职院校学生国家安全教育研究
高职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与教育方式分析及阐释
高职院校开展学生创业教育的途径探析
谈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中小学美术教育的价值取向及教育策略探析
对新环境下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与探索
略论整体性视角下的思想政治教育
关于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
韩国语能力等级考试新动态及应对
农村留守初中生心理健康现状与教育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