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建红 郑旻怡 潘丽珍
[摘 要]规模是制约民办高等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因素之一,“招得到”、“愿意来”、“留得住”这三个环节决定了一所民办院校的最终规模,本文从新生流失这一现象分析考生报考志愿与报到率的关系,提出面对民办高职新生的流失,招生政策应做相应的调试,旨在公平的前提下寻求效率的提高。
[关键词]民办高职 新生 流失 招生政策
高等职业教育是改革开放和教育大众化的产物,通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它的规模迅速扩大,已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2006年,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一文中提出“适当控制高等职业院校招生增长幅度,相对稳定招生规模,切实把工作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它既明确指出了怎样以科学发展观为引导,促进高职院校又好又快发展,同时也鲜明地指出了制约高等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两大因素——规模和质量。民办高职院校的生存和发展尤其与这两大因素息息相关。
对民办高职而言,规模意味着生存,意味着效益,意味着公众形象,意味着社会影响力,同时也影响着办学质量。“招得到”、“愿意来”、“留得住”这三个环节决定了一所院校的最终规模,各民办学校为稳定或扩大规模使尽了浑身解数,比如,保证招生经费、积极争取招生指标、重金投入招生宣传、录取过程中再次逐一与投档考生征求入取意愿、运用各种激励机制提高报到率、委托社会组织或个人招生、办脱产自考助学(辅导)班、改善基础设施、抓好内涵建设塑造良好的社会形象等等。总之,各民办院校围绕着决定办学规模的“三个环节”对内、对外都做了不少文章,有的甚至冒风险打政策的擦边球。这些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所做出的种种努力效果如何?现实是为“招得到”所做出的种种努力却往往在“愿意来”这一环节上打了折扣,也就是说各民办高职新生流失的现象是普遍存在。
福建省近几年的招生统计数据显示,民办高职院校一般保持有80%的新生报到率,这意味着有20%的学生还未到校就流失了,此外还有相当部分学生报到后又退学的现象。这些大批或明或暗的生源流失既浪费了民办高职院校的资源、又占用了当年部分上了录取线却因指标少而未被录取考生的指标,同时还给来年的高考带来压力,对追求“公平”的高招也是一种挑战,换言之,新生流失于社会、于民办高职院校、于其他考生有百害而无一利。为什么民办高职新生的报到率不尽如人意?或者说为什么民办高职新生流失率如此高?目前暂无文献对此做过分析,本文以民办福建华南女子职业学院为例分析了新生流失现象,旨在寻找可能可控的影响原因;旨在探讨相关政策以期积极加以协调、改善和控制,为因校制宜有效地实现各校的发展目标创造和谐环境;旨在公平的前提下寻求效率的提高。
民办高职新生流失现象
从发生时间的先后顺序看,民办高职新生的流失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报到前流失,即指学院发了录取通知书,但学生未到校报到的现象,这类也可称为显性流失;第二类流失是指学生办理了报到手续,但在校生活学习了很短的一段时间后离开学校的现象,这类也可被叫做隐性流失。造成民办高职新生流失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有来自学生个体的,比如学生个人诚信、家庭经济、学生意愿等,它们是导致显性流失或者说成就“愿意来”的主要原因;也有来自民办高职院校自身的,比如院校的条件等,这类原因造成隐性流失,成为决定是否“留得住”的主要原因。不论是显性还是隐性流失,或多或少都与招生政策有一定关系,招生政策是同时涉及学生个体和学校的影响到新生流失的因素。下图说明了生源流失与规模、质量间的关系。
图一 生源流失与规模、质量间的关系示意图
以民办福建华南女子职业学院2007-2008学年新生流失情况为例(表一、表二、表三),分别分析考生志愿与新生显性流失及隐性流失的关系。本文将未报到、报到和在录取的同一学年退学的学生按照当年考生本人报考志愿情况分别划为为两类:第一类是强志愿学生,即在考生本人报考志愿表中前三位填写福建华南女子职业学院的,第二类是弱志愿学生,即在考生本人报考志愿表中第四到第十位填写福建华南女子职业学院的。
表一 2007-2008学年未报到学生自愿统计表
表二 2007-2008学年报到学生自愿统计表
表三2007-2008学年退学学生统计
表一数据显示,2007-2008学年未报到的学生有190人,其中填报第四到第十志愿的有105人,无志愿但服从调剂的考生11人,这两类人占未报到学生数的61%;填报第一到第三自愿的有74人,占未报到学生数的39%(图二);表二数据显示,2007—2008学年报到学生有858人,其中填报第一到第三自愿的有689人,占报到学生数的80.3%;填报第四到第十志愿的有169人,占报到学生数的19.7%;表三数据显示,在2007—2008学年退学的19名学生中,高考填报第四至第十自愿人数为11人,约占当年退学人数的58%,成为“留不住”的高危人群。
图二未报到学生志愿分布情况
图三报到学生志愿分布情况
以上数据说明考生本人志愿与报到率有一定关系,即考生志愿与新生流失有一定关系。考生志愿程度越低越弱,流失的可能性越大,其流失表现为“双高”,即显性流失率高(报到率低)和隐性流失率高(退学学生数多),这是因为学生的自我认知会影响到学生进入学校后的成长和发展,民办高职院校通常不是高分考生的志愿对象,高分或非志愿地进入考生个体主观认为不理想的院校,学生们面临的自我调整及因自我调整不到位而带来的负面影响是难以估量的,无形中它不仅给后续的学生管理带来很大的挑战,而且这类人群容易成为“留不住”人群。相反,志愿程度越高越强,流失的可能性越小(报到率越高)。这一结果引人深思,反思与之关系密切的招生政策。
招生政策反思
正如前文所分析,新生的流失与多种因素有关,其中之一是民办高职院校在招生过程中遇到的两个矛盾及解决方式,它们又与招生政策有一定的联系。
1.考分与自愿间的矛盾
以志愿的程度与考分的高低为二维坐标将考生划分为四类(图四)。从志愿纬度分析,图中所示的Ⅰ、Ⅱ类考生通常被民办高职院校认为是稳定性生源,而第Ⅲ、Ⅳ类考生通常被认为是低稳定性生源,也就是说志愿程度越低,稳定性越差,流失的可能性越大。从考分(达到录取分数线)纬度分析,高分考生的流失率高,因为相对而言,高分考生选择范围大,自我期望值高,进入到民办学校后的稳定性就差了些。
招生过程中执行的是“保护高分考生”和“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用”的政策,在这一政策指导下,招生过程中常遇到应当招第Ⅱ类还是第Ⅳ类考生间的矛盾,这实质上是民办高职院校自主选择和招生政策间的矛盾。以分数为尺度进行的分档本身是合理的,在一定程度上是择优原则的具体体现,自愿优先本身也是合理的,保证公平、公正的实现,但当二者不恰当地结合在一起时,就会给报到率、稳定率带来隐患。
2.招生指标的内部分配与考生志愿间的矛盾
对一个学校而言,招生指标在各专业间分配得越科学,新生流失率最小。然而,由于种种局限,学院给各专业提供的招生指标往往跟实际考生报考数量有一定差距,学院从产业调查或毕业就业对口情况等渠道获得的局部信息难以全面把握市场人才需求,比如有的专业一年热,而在另一年却可能遇到前所未有的“寒冬”,这给招生指标的拟定带来了不确定性,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学校部分资源的浪费,影响学校发展、建设投入的规划,另一方面造成了招生过程中不断调整指标分配或不得不招收调剂生的情况,而调剂生意味着考生原先根本没有进入录取学校录取专业的意愿,这部分学生就成了日后流失的“主力军”。此外,这部分学生入学后要求转专业的也不少,这些都给管理带来了不少额外的、大量的工作。
对策分析
近年来高考改革做着各个方面的尝试,从科目设置到考试时间,再到自主招生和自主命题,高考制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今天,面对民办高职新生的流失,招生政策同样应做相应的调试,以求在公平的前提下寻求效率的提高。
1.变计划招生为注册招生
解决上述两大矛盾的方法之一就是改革录取模式,高考研究专家刘海峰谈高考改革时提出的“放开两头(国内一流高校和大专高职)”的招考。对民办高职的招考放开是建立在尊重市场规律以及对民办学校办学信任基础上,政府主动改革“一刀切”的招生生硬做法,依靠市场运作允许民办高职院校实行自主招生或注册招生,做到不论分数高低,只要考生“想上就能上”,高校想招就能招,扩大学校和学生双方面的自由选择权,民办院校依据宽进严出的原则进行人才培养。
2.变专业计划指标为需求指标
以考生为本,以需求为指挥棒,彻底尊重考生志愿,打破专业指标计划,让指标根据考生需求浮动,即有多少需求就有多少指标,任何报志愿的考生都能如愿地进入理想专业学习。
高考改革历来是整个教育界甚至是全社会关注的一个敏感而重大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招生政策改革作为高考改革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只有在充分考虑各种制约因素,多视觉、多层面拟定招生政策才能有效提高招生效率。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2007年1月5日,http://local.zjtie.edu.cn/research/content.asp?id=187,2008年11月20日.
[2]宋晓梦,《继续推进高考改革-访高考研究专家刘海峰》[N],《光明日报》,2007年12月26日11版.
[3]张灵、周逸梅,《教育部副部长:高考改革已确定“路线图”》[N],《京华时报》(北京)2008年3月5日,http://cq.tour.qq.com/a/20080306/000113.htm,2008年11月20日.
[4]郑若玲,《美国大学招考制度的启示》[N],《光明日报》2007年5月9日11版.
[5]郑若玲,《考试公平与区域公平:高考录取中的两难选择》[J],《高等教育研究》,2001.
作者单位:福建华南女子职业学院 福建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