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学生情感教育 有效提高教学水平

2009-05-08 10:02
新西部下半月 2009年2期
关键词:实现途径高校教育情感教育

郭 祯

【摘 要】 情感教育是完整的教育过程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对现行教育的一种支持与补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爱的情感、爱的行为和爱的艺术,注重学生情感需求,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才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 高校教育;情感教育;实现途径

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与自己思想意识之间的关系所表现出的切身体验,它不仅在人们的心里活动中具有广泛的影响,而且在人们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中,尤其在教学活动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情感,是人际沟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潜在的动机,对人的行为具有激励、诱发和调节的重要功能。情感的交流是人们在学习、生活中进行信息传递的重要内容。

一、情感教育是完整的教育过程的一个组成部分

情感教育是教育过程的一部分,它关注教育过程中学生的态度、情绪、情感以及信念,以促进学生的个体发展和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情感教育是使学生身心感到愉快的教育。在教育过程中尊重和培养学生的社会性情感品质,发展他们的自我情感控制能力,促使他们对学习、生活和周围的一切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形成独立健全的个性与人格特征,真正成为品德、智力、体质、美感及劳动态度和习惯都得到全面发展的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这样的人能够保持愉快、开朗、乐观的情绪、情感;能够体验学习过程中的成果感、自豪感、有旺盛的求知欲和强烈的好奇心;这样的人与他人交往时能够坦率真诚、不卑不亢;这样的人对待工作能够充满热情,敢于负责,勇于克服困难;这样的人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人类,对一切美好的东西都非常向往,是真正获得了人的内在规定性的真正的人。

二、情感教育是对现行教育的一种支持与补充

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全面发展教育目标的主渠道。但都包括三个层次,其中态度层次的目标一般而言就涵盖了情绪、情感、意志、信念等子目标。“五育”之中都必不可少地存在着情感教育,有着发展不同领域情感品质的任务,即有着发展个体道德感、理智感、美感等社会性情感的任务,劳动的态度与健康的心态是上述三种社会性情感的具体体现和综合表现。情感教育不是游离于全面发展的教育之外的,而是全面发展教育过程的一个组成部分。失去了道德感的道德教育只是空洞的说教,正面的教育效果没有多大,反而使学生产生了一种对待道德教育的逆反心理:失去了理智感的智育只能是照本宣科与照葫芦画瓢,学习成了外在于学生的一种沉重的精神负担;失去了美感的教育只能是枯燥的练习和麻木的表演,并无多少内心喜悦和灵性表达可言,失去了情感培养的体育也演化为技术训练,学生们唯一关注的就是考试“达标”;失去了正确劳动态度的劳动教育也不能不变味,成为思想品德教育的附庸和学校教育计划中的“花瓶”,要培养出学生的敬业精神是非常困难的事。它们共同的东西就是在于都关注到了教育过程中学生的情感状况,并把尊重、培养学生的情感作为教育的基本原则。个性教育是尊重个性,通过个性并培养健康个性的教育。个性这个概念本身就包括了个体情感世界的独特性,而且是以后者为核心的。情感教育也是个性教育重要条件和基础原则。情感教育也是良好个性形成和发展的教育基础之一。

三、教师要有爱的情感、爱的行为和爱的艺术

“爱是一切情感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一种信任,爱是一种尊重,爱是一种鞭策,爱是一种激情,爱更是一种触及灵魂、动人心魄的教育过程。如果一种教育未能触动人的灵魂、无法引起人的共鸣、不足以震撼人的情感,那就不是成功的教育。

教育是师生间的心灵沟通,对学生有无“爱”的情感直接影响教师的工作态度和教育行为。只有把学生当作平等的人、自主的人,才会产生爱的情感。只有把学生的成长真正和自己所从事的事业紧密相连时,才会增强情感,只有在教育学生成长的同时,体验到自己的人生价值时,才会真正感受到爱的情感。

热爱学生,永远应当以平和、愉快、友好和鼓励的方式对待学生。爱的教育,最终目的是使学生感受教师无私的爱后,再把这种爱自觉的传授给周围的人,进而爱我们的社会、爱我们的民族、爱我们的国家。

学生需要严师,更需要慈祥和宽容。教师应有“好心”但更需要有一个好的结果。教师的言行要考虑学生的心理需求和感受,教师对学生的爱要以对学生的尊重和信赖为前提,对学生的严应当是严中有爱,严中有章,严而有信,严而有度。著名演讲家李燕杰教授讲“教育要诗化,教育要美化,教育要艺术化,教育要哲理化。”

四、注重学生情感需求,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要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因为教师必须去感受学生们的喜怒哀乐,就必须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就必须把他们当作朋友。事实上,当学生对您说悄悄话的时候,您的教育就真的成功了。教师的言语、行为、情趣、人品是影响学生发展成功的关键因素。一个关爱的眼神,一句信任的鼓励,都能赢得学生的爱戴和信赖,得到学生的爱戴和信赖的教师才是合格的教师,能让学生为自己的行为负责的教师,才是出色的教师。以心灵感受心灵,以感情赢得感情,这是教师必备的基本功。

“教学相长”的思想,是我国历史上流传下来最宝贵的教育遗产之一,时代的发展正在为这一思想赋予新的内容。多媒体与信息技术的发展,使我们获取新的信息渠道更广泛,获取新的知识手段更便捷,在视听环境中长大的学生,可能站在同一起跑线、甚至比教师跑的更快,我们学的东西可能不如学生快,在某些方面知道的也许不如学生多,我们真诚的提出“和孩子一同成长”“恭恭敬敬的向学生学习”,这样才能更充分的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通过情感实验教学,使我深深的体会到,师生间的情感沟通,才能有效的提高教与学的更好的配合,教师的喜怒哀乐会使学生的情绪受到影响,喜怒无常会使学生情绪受到波动,无所适从,带着情绪去工作不利于发挥学生情感的潜能,学生产生压抑感,使课堂变得死气沉沉,导致学生不喜欢教师,不喜欢教师的课。

五、教师要树立表率作用,发挥主导地位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但起传道、授业解惑的作用,而且他们的精神境界、信念、品德、情操等等都会在学生心灵中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应为人师表,言行一致,言必信,行必果,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表率作用。

教师必须具备高尚的思想品德和严谨踏实的作风,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身体力行,自己言谈举止都成为学生的表率。

教师与学生的情感交流不只局限于课堂的教学上,课余的时间尽可能多和学生交流、谈心,多参加他们其他学科的活动,才能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同他们情感的沟通,距离的拉近,主动和他们交朋友,帮助他们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消除一些心理障碍,使他们身心都能得到健康的发展。

在教学中,情感的产生是教师对工作对学生的自然感情体现,教师要认识到教育是事业,事业的意义在于奉献,教育是科学,科学的价值在于求真。教学是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对教师来说,修养是教育的载体,境界是教育的起点,人格是教育的风帆。因此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确立终身为教育事业献身的人生观,由此,才能产生工作的动力和情感,才能在教育教学中对学生产生真诚的爱护和关心。

教师要善于语言表达艺术,过去说,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现在说学好语文学说话走遍天下都不怕。教师语言表达要准确、生动、形象、幽默、风趣、逼真、亲切、自然、充满情和义,学生听了便“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陶冶,激励和鼓励,同时得到美的享受,教师注重语言艺术魅力。俗话说,“良言一句暖三春,恶语一句三伏寒”。教师语言是否能准确表达情感,是提高教学成功的一个重要条件,所以要善于研究推敲运用语言,提高语言的艺术性。

面对竞争激烈的21世纪,我们要培养学生具有健康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尤其是良好的意志品质和健全的人格。学生的可塑性很强,他们的心灵像水晶一样,需要老师加倍呵护。为此,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注重学生情感教育成为教师必不可少的基本功。教师通过言传身教,给学生树立榜样,做学生的知心朋友,与学生沟通思想,交流情感,使学生对待生活积极主动,乐观向上,自尊、自信、自律、自强,有迎接挑战的勇气,不怕困难和挫折,具有适应各种生活环境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教育教学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刘晓伟.情感教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5.

[2] 朱小蔓.情感教育论纲,人民出版社,2007.5.

[3] 杜卫.美育论,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12.

[4] 刘显国.语言艺术,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3.

猜你喜欢
实现途径高校教育情感教育
如何将创新阅读植入小学语文教学中
浅析我国公立医院在新医改下的财务管理目标和实现途径
新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实现的途径
评估准则国际化的路径探索
高校设计教育网络平台的服务系统设计研究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电子商务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留守高中生情感教育的对策探讨
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研究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