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不仅是我们党第一次明确将“以人为本”提升为党的执政理念,而且还高扬“以人为本”的人民性,充满了理论创新的睿智,具有丰厚的人学底蕴;呈现了社会发展理念由“以物为本”向“以人为本”复归;揭示了社会发展进程中重物轻人,人被边缘化的历史症结;内蕴了以“现实的人”作为“以人为本”理念的逻辑起点。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人学;底蕴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它是对当代社会发展进程中人的主体地位和作用日益突显的反思中,尤其是在对片面追求经济增长所付出的代价的反思中,提出的一种社会发展理念:就是以人为根据和中心,用人的维度看待一切,一切依靠人、为了人。可以说,科学发展观之所以科学,正在于它坚持了“以人为本”的思想,选择了“以人为本”的发展道
路。
一、科学发展观呈现了发展理念由原来“以物为本”向“以人为本”复归
马克思以“依赖关系”为标准把社会发展划分为“人的依赖关系——物的依赖关系—— 自由个性(人的全面发展)”三大形态,实际上就是“以神为本—— 以物为本—— 以人为本”的三种发展观和发展道路。其中,“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和发展道路代表着人类社会发展的方向和未来。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发展理念由原来“以物为本”向“以人为本”复归的内在体现。
发展问题最早出现于哲学家关于宇宙的形而上学的思辩中。它表现为一种社会向善论。在古希腊,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哲学家大多认为世界的终极目的是不动不变的“善”。整个世界的运动便是向着“善”的发展过程。中国古代也存在类似的看法,康有为把它描绘为太平世界──大同,即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不断趋于一个尽善尽美的终极状态。这种社会向善论包含有道德方面的含义,它是指主体德性的提高和完善。也就是说,人类的进步最终趋向于满足人类伦理需要的方向。在西方,这种信念最初包含在基督教的教义中,即人类经过救赎而将进入天堂,在中国古代也把“修身,正心”或是“道德修业”看作是进步的标准。可见,“发展”的原初含义中具有一种伦理价值观及理想主义色彩。
然而,18世纪末至19世纪,发展经历了一个世俗化、实证化的过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展几乎成为所有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共同任务。在发展最初的一段时间内,发展一般都被视为经济增长,国民生产总值被看成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的主要目标,追求国民生产总值的高速增长是传统发展观的核心理念。当时,联合国为发展中国家制定的第一个十年发展计划和第二个十年发展计划都是以经济增长为主要目标的。追求经济的增长和追求物质财富的增加,支配着人类的一切活动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单纯以经济增长为目标的发展模式在获得巨大成就的同时,其造成的弊端和危机日益凸现。
十月革命胜利后,社会主义从理论变成现实,为以人为本开辟了广阔的前景和道路。然而,在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并没有真正解决好“人”的问题。苏联和东欧国家在改革过程中过于抽象地谈论“人”,在不同程度上忽视了经济建设,把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化;我国在1957年—1977年间,曾把“人”的问题看作是资产阶级的专利而加以批判,谈“人”色变。同时又忙于搞政治运动,而忽视作为人的物质文化基础的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从而抑制了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充分发挥。改革开放初期,历史发展的内在必然性要求我们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当生产力有所发展后,我们党不失时机地提出要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一方面集中力量搞经济建设,另一方面强调精神文明和文化建设,着力提高人的素质;而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我们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从而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理念的演变遵循“以人为本──以物为本──以人为本”这一事物发展的否定之否定过程,深化了人类对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二、科学发展观揭示了社会发展进程中重物轻人,人被边缘化的历史症结
人是万物的尺度,世界因为有了“人”才有价值和意义,社会历史因为有了“人”才存在、变化和发展。然而,综观当今社会发展中出现的诸多问题,无一不是重物轻人,甚至见物不见人,人被边缘化了。过分追求经济速度与数量,不仅导致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衡,而且也导致了人自身的危机。由于把经济增长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这就把人变成了实现经济增长的工具和手段,从而造成了马克思曾经指出过的人的劳动及人自身的异化现象,造成人的畸形发展,成为马尔库塞描述的单向度的人。同时,由于把经济增长看作唯一的目标,因此把从事经济活动的人和单位看作是只知道追求自身经济利益的经济人,造成了拜金主义、利己主义和享乐主义的蔓延和泛滥。
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其意蕴在于社会发展必须以人为根本尺度。首先在于要以人为根本,尊重人之为本的根本权利,尊重人的生存、发展和享受的需要,即把人当人看,看到人是主体和目的,而不是把人当物看,仅仅把人视为客体、手段和工具。强调的是要尊重人,满足人的尊重需要,历史上和现实中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都证实了这一点。其次,要以人为基本,关心人的利益、调动人的积极性。人在世界上生存,在社会上生活,有各种各样的需要,这些需要的满足就是人们的利益之所在,或者说,利益是人的需要的满足。马克思说过:“人的奋斗所争取的一切,和他们的利益有关,‘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可见,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整个社会发展的基础。再次,要以人为资本,开发人的价值和能力,激发人的创造性。人是最宝贵的资本和资源,要造就全面发展的人,就要开发人的价值、能力和个性。和谐社会的构建不是要禁锢人们的头脑和手脚,限制人们的思想和行动,而是要解放心灵,开发人的潜能,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引导人们在更大程度上把个人的发展同社会的进步,个人的幸福同人民的幸福,自我实现同社会贡献自觉地统一起来,最大限度地实现和提升自我价值,使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趋于同步。
三、科学发展观内蕴了以“现实的人”作为“以人为本”理念的逻辑起点
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不仅仅是一般的原则,更重要的是要达到理论与实践的辩证统一。古代社会虽有“以人为本”的主张,但它更多地是作为手段,是为了稳固统治者的统治地位,带有明显的工具特征。近代以来的“以人为本”思想在一定意义上催生与推动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但它是以抽象的人性论为前提,在实践中必然导致“钱本主义”,“以人为本”的理论与实践发生了巨大悖离。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以人为本”的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创造了前提,探索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如何实现二者的真正统一,就是摆在无产阶级政党面前的崭新课题。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从根本上破解了这个课题。
人的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核心问题。马克思明确地把他的学说当作关于“完整的人”的学说。面向现实生活和实践,促进各种现实问题的解决和现实生活的发展,这正是理论生命力的源泉。任何一种理论如果脱离了人的现实生活,最后必然走向没落。科学发展观关注的人就是“现实的人”,即生活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人。
马克思曾批评“哲学家”们把人理想化,“他们总是用后来阶段的普通人来代替过去阶段的人并赋予过去的个人以后来的意识。” 同样,我们也不能用现在阶段的人来代替以后阶段的人并赋予现在的个人以未来的意识。尽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飞速发展,综合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但马克思所设想的生产力高度发达,社会财富极大涌流的时代还远远没有到来。现阶段我国生产力水平还相对落后,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在现实环境中生活的人不可避免地面临着现实的问题。就是人的实际生活条件,短期内我们无法改变,非但不能把实现个人自由发展的条件置于我们的控制之下,反而要受实际生活条件对我们的相当程度的控制的事实。这是我们思考人的问题时刻不能忘记的前提。
我国目前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一个特殊的历史阶段。一方面,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处于指导地位,人民成为社会的主人,人民民主专政使人民的利益得到保障;另一方面,生产力还相对落后,必须通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才能促进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商品生产受价值规律的支配,生产者如果不追逐利润就难以在市场上生存。对效率的追求必然以牺牲部分公平为代价。社会分工还带有某种程度的强迫性,人们尚不能完全凭兴趣做自己喜欢的事。总之,当年马克思把人放到工业化进程中所发现的种种问题,有许多问题今天在某种程度上还存在。人的历史条件决定了人必须面对的问题,我们只有正确认识人的具体的历史条件,才能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找到前进的方向。
要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的问题,只有发展一条路。经济发展是人的发展的先决条件,“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观并不是对立的,而是统一的。人的全面发展,人的个性的普遍解放,必须建立在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社会达到普遍富裕的基础上。马克思指出:“要使这种个性成为可能,能力的发展就要达到一定程度和全面性,这正是以建立在交换价值基础上的生产为前提的”。人是在劳动中发展个人能力的普遍性和全面性的,同时生产的水平也为人的能力的提高创造条件。尽管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会产生不少的社会矛盾,尽管它采取的形式一定会有相当多的不合理的地方,经济发展乃是人的发展不可或缺的前提。但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纠正了在经济建设中出现的偏差,它强调经济建没不能为发展而发展,不能为了GDP和官员的所谓“政绩”而发展,而是为了人民大众的幸福,为了提高人的能力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发展。要通过发展经济,尽力为每一个人提供劳动机会和良好的劳动条件,使个人在劳动中提高能力,发展个性,获得财富,实现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因此,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的光芒。
【作者简介】
韦兆钧(1965-)男,仫佬族,广西中医学院人文社科学院副院长,副教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人学和社会发展哲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