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灿美
摘要:本文结合物理学科的特征和中学生的心理特点,从立志、培养目的性、训练坚持性、克服困难、战胜困难、培养和训练自制力等方面,浅析如何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意志力。
关键词:物理教学;意志培养
自古以来,育人必先育志、育能。在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意志培养,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份。在长期的物理教学实践中,我越来越感觉到物理教学对于学生的意志力的培养有着不可低估的积极作用。
所谓意志,就是指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确定的目的来支配和调节自己的行为,克服重重困难,从而实现目的的心理过程。
意志力是左右学生学习知识与应用知识的重要心理基础。意志力往往表现为:一种情况是智力水平不相上下,谁有坚韧不拔的意志力,谁就能成为优秀者;另一种情况是智力虽然平平,但通过顽强的意志力可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赶上甚至超过智力较高者的学业成就。正如苏轼所言:“自古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也必有坚韧不拔之志。”在独生子女队伍逐渐庞大的今天,这些被抱大的新一代其中不少学生表现出任性、懒散、缺乏毅力、不能吃苦等消极的意志品质,这些消极因素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为了培养新世纪全面发展型人才,素质教育中顽强的意志培养就显得非常重要!积极的意志品质和性格如自觉、自制、果断、顽强等有助于促进智力的发展。所以我在教学中结合专业特征,指导学生不断从失败和成功中认识事物和认识自己,使他们逐步形成自信、坚毅、独立、有责任心等优良意志品质。
一、根据成功者经验,培养学生立大志
坚强意志是成功的重要心理因素。纵观古今,横览中外,大凡有成就者,无不与他们顽强的意志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有关。一个人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的一切成功都离不开意志。顽强的意志是人类优秀的心理品质之一。人们有了坚强的意志才能完成各项学习、工作任务,甚至做出惊人的成绩。著名物理学家法拉第在少年时代也是智力一般的孩子,然而,兴趣和意志,使他成为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者。意大利伟大科学家伽利略,小时候读书很用功,但家里无钱供他上学,他哀求他父亲说:“父亲,求您想方设法,尽力而为让我去上学,我向您表示感激的唯一方法,就是成为一个伟大的科学家……”。这个保证可不是容易兑现的,但伽利略立下了这样的志向,并以之激励自己奋斗终生,甚至不顾牢狱之灾,为科学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就因这一伟大志向的激励,造就了一个伟大人物。无志之人常立志,有志之人立常志,远大志向是人生的长明灯。注重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物理学与生产技术、科学技术息息相关,我要求学生一定要坚定不移地把物理学好,为将来更好地投身于祖国建设打好基础。
二、按照时代要求,培养目的性
明确的目的性是物理教学和意志的共同性;意志是有目的的行动,目的是行动的方向,没有明确的目的,就谈不上人的意志。
物理教学首先应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性,引起学生兴趣,初中物理内容,一方面和日常生活、生产实践相联系,另一方面也是进一步深造的必备基础知识,所以,我在教学中经常结合物理知识,联系生活和生产实际,用通俗、幽默的方式描述物理学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兴趣,学生把献身祖国建设的远大理想和个人兴趣、爱好、志向结合起来,激发他们努力探求、永远进取的强烈愿望和求知欲。一个人只有具备了学好基础知识、迎接新世纪、献身未来的志向,并自强不息,才有希望成为社会的栋梁。这样,学生便永远不满足自己已经学到的知识,永远不满足书本上或老师授予的现成知识,换言之,有了兴趣和志向,才会产生高度的学习热情,才能津津有味、不知疲倦地投入学习,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三、注意物理方法,训练坚持性
坚持性就是在较长时间内,克服内部和外部的困难,坚决完成任务的品质。坚持性包括充沛的精力和坚韧的毅力,一个人并不常常具备有这两种品质,如有些学生开始学习时信心十足,随着内容的深入,困难的增加,会慢慢疲倦,导致厌学,不能坚持下去。因此我常在教学中随时注意启发、引导学生,介绍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方法、学习方法,告诫他们要想取得理想的成绩,都需要面临很多的挫折和失败,成功者永不放弃,放弃者永不成功。培养学生正确对待人生,正视困难和挫折,学习物理也要有坚强的意志和顽强的斗争精神。法国杰出生物学家巴期德说得好:“我唯一的力量就是我的坚持精神!”面对一些多次反复不能坚持的学生,一方面耐心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鼓励他们在学校阶段坚持下去,增强信心和决心,另一方面严格要求,按时完成适量作业,把每次作业看成磨炼学生意志、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过程,这样日积月累,一定会收到较好的效果。
四、结合物理特征,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战胜挫折
意志和克服困难相联系,克服困难的过程就是意志行动的过程。
人生之路是曲折的,总要经历风风雨雨,有位哲人说过,困难和挫折是我们生活的一半。因此,许多明智的家长和教师都非常重视对青少年进行失败面前的意志培养,有人将这种坚强的意志培养称作“挫折教育”。为了培养更多的二十一世纪有用之才,在物理教学中也需要这种“挫折教育”,它也包括在物理学习和物理实验的失败中培养坚强不屈的方法和途径。
在物理教学中,有时应根据内容需要,有意创设困境,进行“挫折教育”。如在讲授滑动摩擦力时,我先让学生猜想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学生回答:(1)重力(2)压力(3)物体的质量(4)接触面的粗糙程度(5)接触面积的大小(6)摩擦力的方向等等。我对合理的给予肯定,并分析、归纳、合并,如重力、压力、物体的质量可以合并为一个因素。然后四个人一组,讨论实验方法,全班交流各小组的方案,互相发现问题,归纳出正确的实验方法,进行实验。结果表明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大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而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摩擦力的方向无关。实验表明,这样让学生自己经历挫折、走出困境、悟出真谛的结果,不仅没有在学生头脑中留下错误痕迹,相反,可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而且使他们懂得了如何通过物理实验纠正自己的错误判断,从而对物理规律的正确结论也留下了更加深刻的印象。
学生在物理学习中会碰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学生的意志就表现在坚持目的、克服困难上。我在教学中反复利用物理学科实验性强、规律性强等特点,来帮助学生培养意志,向学生布置他们付出意志努力能完成的作业,既训练学生分析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又使学生的意志逐渐得到加强。
五、培养和训练自制力
自制力就是善于控制和支配自己行为的能力,也是指在意志行动中善于在必要时抑制自己的情绪,表现出应有的忍耐性,又能迫使自己排除干扰,坚决地执行计划决定。教学中要善于培养和教育学生在内外困难面前不要失去自制力量。例如学生在分析物体受力时,常犯添力、漏力的错误,长时间难以得出正确受力图,这时就注意引导他们按照分析受力的步骤,先重力、再弹力、后摩擦力的顺序逐一分析研究对象受力,避免添力、漏力和画错力的毛病出现,直至学生正确掌握受力分析为止。帮助他们克服急躁、耐心不够等情绪,培养和鼓励学生积极进取的人格和意志自制力的形成。
总之,意志在学生掌握知识和成才过程中积极作用是显而易见的,要成为二十一世纪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还必须培养一种坚韧的学习态度,集中精力投人学习,克服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困难,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不因遭受挫折而灰心丧气等,这些在行动中克服内心矛盾和外部困难的心理过程都属于意志过程,这些非智力因素是学生走向成功的关键,也是素质教育的内容之一。
参考文献:
[1]课程教材研究所。思想品德教材研究开发中心,思想品德七年级下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