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如鹏
2009年是我省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高考改革方案的第一年,我省所有科目首次实现自行命题,因此“千呼万唤始出来”的《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福建省考试说明》(以下简称《考试说明》)日前正式颁发后,就备受全省高三毕业班老师及考生和家长的关注。《考试说明》是专家高考命题、毕业班师生复习备考的总则和依据,它对各学科考试形式、试卷结构、能力要求、考试范围、各部分所占分数、所有考试题型以及难易比例都作了详细规定。所有高三毕业班老师都应该认真学习《考试说明》,准确理解高考命题要求,科学组织复习。做为高三毕业班的一名物理老师,我对《考试说明》理综部分进行了全面而又深入细致的阅读,有一些体会和想法想在此与同行们交流。
新的考试说明对高考命题的指导,坚持了新课标下高考改革的方向,体现了普通高中新课程的理念,体现了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课程目标的要求,加强了对学生思想素质、社会意识及科学素养的导向,更加注意转变以知识为本的理念,强化了能力立意的命题思想,力求稳步推进,适度创新。
今年我省高考理科综合考试首次自主命题,根据《考试说明》,物理考卷将与往年的全国物理高考试卷有较大变化。
首先在命题原则上有新要求:理科综合试卷在考查考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基础上,注重对学科能力和学科思想、方法应用的考查,重视考查考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试题适度体现探究性和开放性;关注考生的生活经验、学习特点和认知水平。关注考生的不同学习需求和个性发展潜能。设置选考内容,不同选考模块试题之间有相当的难度值。
其次在考试范围及各部分比分上有了新变化:物理考试范围分为必考内容和选考内容。必考内容包括“物理1”模块中质点的直线运动、相互作用与牛顿运动定律,“物理2”模块中的机械能、抛体运动与圆周运动、万有引力定律和经典力学的成就与局限性,“选修31”模块中的电场、电路和磁场,“选修3-2”模块中的电磁感应和交变电流,“选修3-4”模块中的机械振动与机械波、电磁振荡与电磁波、光和相对论;选考内容包括“选修3-3"模块中的分子动理论与统计观点,固体、液体与气体,热力学定律与能量守恒和“选修3-5”模块中的碰撞与动量守恒、原子结构和原子核。据了解,物理学科必考内容分值占90%(其中力学部分约占45%,电学部分约占40%,光学部分约占5%),选考内容分值占10%。物理科试卷包括容易题、中等难度题和难题(其中选考模块的考查不出现难题),以中等难度题为主。
再次试卷形式与往年全国高考卷对比做了新调整:第1卷选择题由8题降为6题,每题仍为6分;第Ⅱ卷非选择题必考部分考试形式不变,但考试范围及内容将有所变化;第1I卷非选择题选考部分为填空题,但有些填空题究其实质还是选择题,因此称为非选择题不太恰当,可能会产生误导。
根据新的《考试说明》对今年物理高考应重视:
第一,今年是我省第一次理综科目自主命题,专家尚缺乏命题经验,因此必定本着“稳步推进,适度创新”的原则,主要参考往年全国试卷,适当借鉴其它改革省份试卷进行命题。所以物理试题应仍以中档题为主,主要考查力学、电磁学等主干知识,光学、机械波等以选择题形式出现,热学、原子物理以选考填空形式出现。对于提取信息能力的考察力度会继续加强,如以图象、图表、数据列表形式的题目要予以足够重视。将会继续突出对学生实验创新能力的考查,应重视一些联系实际的应用题和信息题。
第二,今年是我省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高考方案的第一年,预计09年我省物理试题会有以下特点:(1)凸现新课程理念,从而体现高考改革对新课程改革的支持与推动作用;(2)继续加大考查能力力度,命题设计将突出真实性和情景性;(3)重视考查学生得出结论的过程;(4)强调人文关怀,较好地处理主干知识与非主干知识考查的关系;(5)以联系生活、生产实际、科学前沿为背景,关注科学发展现状,渗透科学研究方法;(6)关注物理学的技术应用所带来的社会热点问题;(7)实验试题强调设计和探究能力,实验题命题重视课本上的实验,但不是简单地照抄课本上的实验,而是对原实验给予改造、改进和创新,考查学生实验设计和探究能力。
第三,根据“要让坚持教育教学改革者受益”的思路,预计今年我省物理高考试卷难度应比去年全国高考物理试卷有所下降。有经验、了解我省物理教育现状的专家在命题上应当会考虑到这一点,但也不排除专家由于缺乏经验把握不准或者命题失误而导致物理试卷整体难度增大的可能性。
第四,据《考试说明》我省今年高考物理内容比往年用全国卷时增加了相对论和传感器的简单使用两个考查点。但这两个考查点均非主干知识,加上缺少往年试题作为参照,专家在命题时可能避开。即使考到这两个知识点,一般也是比较简单比较典型比较保守的题目,因此这两部分内容可作“一般防守性”复习。
第五,碰撞与动量守恒作为选考内容,只能是中等难度的填空题或选择性填空题。光学部分只占总分120分的5%即6分左右,因此也只能作为选择题出现。
第六,实验题应重视仪器读数能力,主要是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及电流表和电压表(尤其是最小分度为0.2和0.5时)的读数。实验题的设计应还取材于课本中的学生实验,又比课本中的原实验有所加深、提升和变化,重点考查创新、设计能力。
第七,应重视结合图象的问题、相对较简单的纯运动问题和有关复合场的电磁力学综合题。
根据《考试说明》的学习和理解,我认为今年物理高考复习时应注意以下几条:
1、围绕基础抓主干。考题千变万化,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基本方法永远不变。要准确掌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基本规律的适用范围及多种表达形式等,并能熟练应用它们解决实际问题。进行主干知识专题复习形成网络无疑是十分重要的,但切不可淡化对基本知识的理解。在复习主干知识阶段下大工夫,做到解题运用什么定理(定律),为何运用,“知其所以然”。
2、重视学科方法的总结。第二阶段的复习,将以前的各种解题方法汇总,比较分类,能节省复习的时间,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选择题的“排除法”、“计算法”,实验题的“控制变量法”、“替代法”、“半偏法”等;注意错题的收集与反思。
3、加强规范化训练。高考对计算题有明确的要求,“计算题必须有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及重要演算步骤”,评分标准中一般围绕“与题目联系的基本原理式”给分。考生因步骤太简化,或原理式不清楚,或因叙述不清、符号混乱等失分的现象十分普遍,应在这方面强化训练。
4、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热点。物理是以理论解决现实问题的学科。如何在实际问题中抽象出物理原理,建立物理模型,用已学过的物理知识解答它们,这是考生平时应注意训练的内容。当今社会注重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像航天技术、风能、磁流体发电、水能、核能的应用等备考时不容忽视。
5、深刻理解课本实验的基本要求,提高设计实验的能力。高考物理实验题的设计全部取材于课本中的学生实验,又比课本中的原实验有所加深、提升和变化。纵观近几年的高考题可看出,实验的考查更加全面,从实验电路图的选择到实验数据的读取以及实验步骤的完善和数据的处理,甚至误差的分析都有所涉及。其中实验原理是实验的核心,因此在复习时要深挖课本上实验的设计思想,注重实验能力的培养。增加一些设计实验方案的训练,提高解设计性实验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