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 欣 熊才发
摘要:本文从信息素养概念入手,简要介绍了现代研究生信息素养教育的意义,并对研究生信息素养教育途径进行了比较详细地探讨。研究生的信息素养教育既是科研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思想道德素质、人文素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重要方面。其教育内容包括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获取、信息甄别、信息利用能力的培养和信息法律意识和信息伦理道德等方面的教育。信息素养教育贯穿于研究生教育的各个环节,包括信息检索的专门教育和第一课堂、第二课堂教学中的信息素养教育。
关键词:信息素养;信息意识;信息文化
中图分类号:G6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0544(2009)11-0183-03
信息已成为现代社会发展至关重要的资源,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科技变革的动力。研究生教育主要为国家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经济建设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途径。因此,现代研究生教育要求学生具备迅速地筛选和获取信息、准确地鉴别信息真伪、创造性地加工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研究生既是学习者,又是研究者,应具备以下的信息能力:处理自己的研究课题和问题的认识能力:具有与这些课题和问题相关的信息和信息源的知识;对所需的信息和信息源的收集和利用能力;对收集的信息进行分析和评价的能力;对经过分析和评价的信息进行综合的能力:用口头或文字的形式对综合的信息进行表现的能力。
一、信息素养和信息素养教育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着重提出了要提高全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素质和健康素质。研究生的综合素质主要体现为思想道德素质、科学素质、人文素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在人类活动强烈依赖信息的信息高度发达的时代,现代研究生的信息素养教育既是科学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思想道德素质、人文素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重要方面。就信息素养来说'在科学素质方面,它表现为在信息获取、信息甄别、信息利用等方面的素养;在人文素质范畴,它表现为在信息意识、信息文化等方面的素养;在思想道德素质范畴,它表现为在信息法律意识和信息伦理道德等方面的素养;在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方面,它表现为通过获取有用的信息提高心理健康、身体健康的能力和素养。
信息素养(Information Literacy)主要由信息意识、信息道德、信息知识和信息能力组成。目前人们普遍认可的定义是1989年美国图书馆协会(ALA)发表的信息素养研究报告中提出的,即信息素养是人们能够充分认识到何时需要信息,并有能力获取、评价和有效利用所需要的信息的能力。1989年,美国图书馆协会和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在关于信息素养的总结报告中指出:具有信息素养的人必须能够认识懂得何时需要信息;知道解决某一问题需要何种信息;能够找到所需要的信息;能对所需信息作出评价;善于组织所需信息;能够有效地使用信息解决问题。美国国家信息论坛在1990年年度报告中指出:具有信息素养的人是指能了解自己的信息需求;承认准确而完整的信息是制定明智决策的基础,能在信息需求的基础上系统阐述问题;具有识别潜在信息的能力;能制定成功的检索策略;能利用计算机为基础的信息技术或其他技术检索信息源;具有评价信息的能力;能对信息进行组织并运用到实际中;具有将新信息结合到已有知识体系的能力;能采用创造性的思维,利用信息解决实际问题。在这个倡导终身学习和强调知识更新的时代,边缘科学、交叉科学、新兴科学一再出现,需要不断汲取新知识、调整知识结构,才能适应信息社会和工作岗位的要求。信息素养是终身学习和知识更新与创新的必备技能。
信息素养教育是培养信息意识和信息处理能力的教育,包括培养学生了解信息知识、识别信息需求、检索信息资源、分析评价信息、有效利用信息、遵守信息道德规范的教育。信息素养教育不只是一种纯粹的信息检索技能教育。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对现代信息环境的理解能力、应变能力以及运用信息的自觉性、主动性、预见性和独立性,培养终身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甄别信息真伪、维护信息安全、培养信息道德的综合素质教育。信息素养提高了,获取有用信息的能力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和效果就会提高;信息素养提高了,追求新信息的意识、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也会提高,为科学献身和为社会服务的能力也会增强。信息素养教育不仅仅是研究生提高社会生存能力的需要,也是我国发,展研究生教育、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需要。
信息素养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21世纪的创新人才。创新型人才需具备4种信息能力:(1)获取知识的能力(即在最短的时间里获取自己所需的知识);(2)创造知识的能力(知识创新);(3)应用知识的能力(创业能力);(4)合作交流沟通的能力(团队意识)。而创新能力则包括:具有积极的创新意识;具有广博的知识结构;具有终身学习能力;具有创新动机;具有创新的思维。可以说。信息素养是创新型人才的基本条件和必备条件。对研究生实施信息素养教育,其目的就是让他们对信息技术知识技能的掌握和利用,不断提高他们的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使学习者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合作,学会创造,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全新的人”。
二、研究生信息素养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对研究生的信息素养教育还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将信息意识教育等同于信息能力教育,重信息技能教育,轻信息素养教育。信息素养教育多依赖于信息检索课教育,不能贯穿于整个教育环节,忽视导师和专业课教师对研究生进行信息素养教育的作用。根据多年从事研究生信息检索课调查,不少研究生信息意识不强,对信息需求不强烈或信息需求不明确,有创新想法,但不知从何去作手。学习期间多应付各类考试和导师下达的写作,期待的是拿到学校的毕业证书。而不重视信息能力的提高和研究能力的培养;有的研究生多满足于检到文献,忽视检索效率,不充分了解科学研究中信息检索的作用,轻视提高检索技能,加之当前信息素养教育没有一定的规范和标准来约束,以致各校所开展的信息素养教育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从安排到内容都有很大的差异性。同时,信息素养教育没有受到足够重视,譬如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研究生信息检索课(公选课)每年开课一次,上课人数偏多(150-250人),不分专业,上课针对性受限,老师与学生的交流受限,研究生重课程内容的学习,忽视学科前沿问题研究。
三、研究生信息素养教育的内容
信息素养教育主要包括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等方面的教育。
1信息意识教育
信息意识是获取信息的自觉意识,是信息素养教育的基础。在电子信息十分发达的现代社会,信息意识的培养尤其重要。没有信息意识,就不可能学好知识、做好研究,更无
从谈起创新。一是关注学科交叉,寻找创新点。当今很多创新是在学科交叉点之间寻找突破,创新者必须了解多学科的知识,避免由于学科知识的匮乏而成为整个课题研究的瓶颈。创新者需要具有信息素养,学会如何获取本专业领域外的知识。要教育学生养成获取信息的良好习惯,不论做什么研究项目,都先查一查别人在这些方面已经做了哪些工作,还有哪些没做,是否需要继续做下去;二是随意获取,抓住不放。就是养成在事先毫无思想准备的情况下,对于无意注意的信息,或是发生在身边的、瞬息即逝的信息流,能够发现其中与自己的需求相关的信息,要及时抓住不放,进一步予以活化和利用的意识。其行为过程是典型的“潜在的需求—无意注意—有意注意—获取信息并付诸行动”的过程;三是确定目标信息,刻意检索。培养学生在确定了某一目标信息后,千方百计地去获取该信息,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信息意识;四是遇到困难,咨询解决。在信息检索中遇到自己没有能力解决、或没有时间解决的问题,这时有必要将自我检索扩展到求他检索。只有这样不断地、有意识地培养自己获取信息的良好习惯,久而久之,自然就会水到渠成,提高自己的信息意识。
2信息知识教育
信息知识是有关信息定义、内容、特点、类型、规律、信息源、信息渠道等方面的综合知识,包括人们在接收和处理信息时需要的信息技术知识和信息检索知识,获取信息的方法、路径、工具等,是信息索养教育的关键。信息无处不在,必须经常不断地培养研究生对信息本身的认识,才能更好地辨别信息,更好地获取和利用信息。培养学生完整的信息知识,对获取知识、帮助研究、发展创新至关重要,是研究生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
3信息能力教育
信息能力教育是信息素养教育的核心,信息能力是指对信息的获取、分析、加工、创造、传递、利用与评价的能力,即包括信息获取能力、信息处理能力、信息利用能力和信息评价能力等。指从各种不同信息源(如Internet等)获取信息、存储信息、处理信息和传递信息的能力。信息能力教育要突破传统的文献检索课的课堂教学,要让学生了解获取信息的新途径、获取技巧。让学生了解图书馆收藏的和网上可利用的数据库,让学生熟练掌握这些数据库的使用方法、获取有用知识的技巧。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掌握信息甄别、管理、加工、发布的能力,将提炼的信息应用于学习交流、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活动中。信息能力,包括信息认知能力、信息获取能力、信息加工处理能力和信息利用能力。从大量复杂的信息中发现有价值的东西,能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事件中发现深刻的思想内涵及其所蕴含的丰富内容,有效发现并表达自己的信息需求,检索、处理、加工、分析判断和显现信息价值,从而快速而有效地获取信息,提高科研课题立项的合理性、必要性,有效地避免科研课题的重复和低水平的研究,提高创新水平。
4信息道德和法律教育
信息道德和法律的教育也是信息素养教育的重要方面,包括:辨别有用信息与无用信息、健康信息与污秽信息的能力,抵抗网络不良信息的诱惑和污染的能力。要让学生了解信息法律、信息道德规范、摒弃不良的信息习惯,避免违反信息法律和信息道德的事件发生。作为信息的创造者,应保证自己劳动成果的科学性。让学生意识到必须对自己所发表成果的真实性和科学性负责,做到言之有据。同时在引用他人成果时要进行分析,做到不传播虚假的信息。再次,作为信息的传播者,应保证自己所传播的是符合人类道德规范、促进人类文化发展的信息,而不是有害于人类文化健康发展的东西,如不传播不科学、不正确的无稽之谈,不制造和传播计算病毒等等。
四、加强研究生信息素养教育的思路和途径
高校研究生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科学研究能力是研究生必须具备的核心能力之一。信息素养教育贯穿于研究生教育的全方位和全过程,从时间上来说,它贯穿于从入学到毕业的全过程,从培养过程来讲,它贯穿于基础课、专业课、课堂实践、课外实践各个环节,构成一个研究生信息素养培养体系。
首先,信息素养教育要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信息对获取知识、科学研究和创新的重要性。在知识更新飞速发展的时代,现代研究生教育,仅从课堂、书本获取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大量的知识位于课堂、书本之外。获取最新的专业知识,了解科学前沿和技术创新,更多地依靠各种知识库。要大力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才能更好,的提高教学水平,使学生获得更全面、更新的专业知识。信息意识,是指对知识信息的本质及功能的认识和对知识信息的感悟程度,即人们对信息的捕捉、分析、判断和吸收的自觉程度,它包括信息主题意识、信息传播意识、信息保密意识及信息更新意识等。
其次,要加强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职能。图书馆是高校信息素养教育的主要阵地,为学生提供良好的信息环境、现代化的设备,丰富的信息资源是培养良好的信息素养的前提条件。尽量满足各个专业读者的信息需求,除正式订购的各类纸质、电子资源外,还应广泛收集和组织各种有价值的免费资源,保证文献类型齐全、资源丰富、检索方便,以满足读者的需要。
第三,开设专门的信息检索课是提高研究生信息素养的基本保证。信息检索课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主要课堂,应列为研究生的必修课程。信息检索理论与检索实践相结合。系统地介绍信息知识、信息技术知识和信息检索知识,使学生全面了解信息的检索方法、信息检索系统的构成;掌握信息的检索技巧、合理使用检索策略;提高效率意识;科学管理检索的信息成果;正确分析和评价检索结果;充分利用有用信息;掌握学科前沿;提高科学研究水平。
第四,专业课教学与信息课教学相结合。学生没有明确的研究目标、没有明确的信息需求、没有系统查找信息的愿望。是造成学生信息素养较低的原因之一。因此专业课教学与信息课教学相结合无疑是提高研究生信息素养行之有效的方法。在课堂教学环节,要把信息素养教育融入到相关课程中,如要求学生查阅课程相关的参考书刊,布置课程读书报告要求学生查阅、综述有关专题文献;在课程综合设计中要求学生查阅相关专业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在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中要求学生查阅国内外本专业领域的研究现状和进展等等。如专业教师在讲授某一教学内容或布置专业作业时,提出明确的预习要求或作业要求,前者是没有任何有关的预备知识,后者则是有了基本概念欲了解其研究进展。由信息课教师有针对性地辅导学生通过信息收集、浏览、分析。包括选择哪些信息源、检索策略调试、如何提高检索效率、原文获取方法、评价检索结果等,回答专业课教师提出的问题和布置的作业。如果专业课教师能对学生的作业给予点评,学生再反复检索实践,教育效果将会更好。这样将信息素养授课的内容与专业课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学生可以看到其有用之处并能将所学的信息知识应用到课程作业的信息资源查询中,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研究生的信息素养和信息能力。
第五,第二课堂是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的重要途径。常见的形式如(1)社会调查和社会实践活动中,学生可以充分利用网上信息(如政府网站提供的各种数据、各种专业数据库提供的基础数据等)。(2)科技发明活动中学生可以查阅专利、论文,了解试图申请的专利是否具有新颖性、可行性和先进性。(3)学生自主科研和参加导师的科研活动中全面查阅研究专题的国内外研究进展、研究思路、研究内容和技术方法等。通过查阅文献,可以逐步提高学生获取全面信息、甄别真伪信息、管理科技信息、利用科技信息乃至发布科技信息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展开深层次的研究,才有可能获得新的成果。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研究生的信息素养教育要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做好研究生的素质教育,首先要培养教师的信息素养,让教师把信息教育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在教师的引导下,把研究生信息素养教育和创新教育紧密结合。
五、结语
信息素养是现代研究生的基本素养,信息素养教育是研究生教育的基础教育。信息素养教育要自始至终地贯穿于研究生教育的各个环节,专门的信息检索教育是必要的,同时要重视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教学中的信息获取、甄别、管理、利用、发布信息能力的培养。建议将信息素质教育纳入教学计划和学生素质评价指标体系中,把信息素质教育作为信息素养培育的重要手段,明确规定信息素质教育的目标、内容、标准。把信息检索课列为公共必修课。提高文检课的地位,给予充分的学时保证,让信息素养教育成为每个学生受教育经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责任编辑杨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