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 衡
摘要:传统发展经济学诞生以来就逐步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理论分析框架。面对近几十年来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模式和道路的多样化以及发展战略的多样化等事实,很难运用统一的发展理论解释多样化的发展经验。需要创立比较发展经济学,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对于“发展”问题进行比较分析。比较发展研究是以多样化发展模式进行比较为对象,通过总结发展的多样性规律,找出不同发展模式的各自因素和特点,促进各种发展模式之间的相互借鉴和相互学习,从而更好地推动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社会全面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经济增长;发展反思;范式创新;比较发展经济学
中图分类号:F06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0544(2009)11-0005-06
从经济增长分析范式到发展分析框架是经济学的一次理论革命和创新。发展经济学家长期以来关注发展中国家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发展理论和发展政策,这为推动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经过60年的发展,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现实和情况发生了巨大变化,如何重新认识传统的发展分析框架以及如何推动发展理论和方法、研究范式的创新。是值得我们关注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
一、科学发展的理论依据:从增长范式到发展范式的转变
1从经济增长到发展:发展理论的兴起与经济学革命笔者认为,科学发展问题。最重要的就是提出了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问题。众所周知,传统经济理论曾经认为,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是一回事。所谓经济增长就是经济发展:而经济增长或者经济发展就是资本积累或者技术进步,因此也把资本的范畴扩大到人力资本和社会知识的积累上。在一个很长的时期内,人们把经济增长问题等同于要素积累,尤其是资本积累,因此认为只要充足的资本积累,就会保持一个源源不断的要素投资和经济增长。这个发展的理念实际上是在发展经济学中的新古典主义时代尤其被重视。新古典主义尤其强调资本、要素等,只要在“市场-价格机制”的作用下,就能够对于资本、劳动等要素进行合理配置。从而获得经济增长。
但是。经济增长的实践以及发展中国家的经验、教训也表明,发展中国家存在许多结构性矛盾和制度上的缺陷,例如城乡二元结构的刚性,农村发展中的贫困和收入不平等、教育问题、城市化问题: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市场机制、金融制度、政府体制等仍然存在不完善等问题。另一方面,当时摆在发展中国家面前的十分迫切的问题是,如何谋求经济发展(而不仅仅是纯粹意义上的GDP增长问题)?什么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动力问题?什么是经济发展中的结构变迁?这些问题显然不是仅仅依靠经济增长才能够解决的,需要从更加广泛和全面的视角审视发展中国家面临的问题和出路。
在这种背最下,许多发展经济学家重新思考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问题。首先,关于经济学的单一性和多元化问题的争论也成为经济学家们讨论的热点问题。一些发展经济学家提出,经济学中单一的经济学即以实现资源配置和经济增长为目标的西方经济学是否能够解决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全部问题;如果不是这样,那么是否需要建立一个新的旨在推动发展中国家摆脱贫困落后面貌,走向现代化道路的新的经济学理论。由于新古典主义经济学认为他们的理论是无所不包的体系,是可以用来解释包括发展中国家的一切问题;而另一些发展经济学家则认为。新古典经济学是静态的,只适用于解决既定的资源配置问题,而无法解决经济发展的动态化问题,不能够解决在发展过程中,如何促进落后国家摆脱贫困,走向繁荣富裕。在这样的学术研究和争论过程中,以发展中国家为研究对象的一门新的应用经济学一发展经济学诞生了。其次,随着发展经济学理论的研究和发展中国家的实践演变,发展经济学家逐渐认为,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并不是一回事。经济增长是指国民收入或者国民生产总值的总量或者人均量的上升。主要用GDP来衡量。但是经济发展则主要是指除了人均GDP增长以外,还意味着经济结构的变化,包括农业份额的缩小和工业化份额的增长,人口结构的变化。即农业人口的下降和城市人口的上升,这就是一般说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同时,发展还包括社会结构的变迁,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程度的提高,社会参与程度提高以及政治文明的提升等等。因此。与增长比较,经济发展则具有更加深刻的内容和意义,包括投入增长、投入结构、产业比重、分配结构、社会福利、文教卫生等内在变化。因此,增长是手段,发展是目的,增长是发展的基础,发展则是增长的结果。发展的中心和意义是社会和个人的福利增进,发展至少应当包括基本的生活必需品的消费量上升,收入增长和分配的均等化、识字率提高、健康水平的提高和充分就业等等。由此可见,增长确实与发展不是一回事,经济增长不等同于经济发展。发展中国家不仅要实现经济增长,更重要的是要实现经济发展。
根据上面的分析,我们认为,科学发展首先需要实现从经济增长转向追求自由发展,转向包括经济增长在内的经济结构升级、社会福利改进、收入分配公平、经济社会协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医疗卫生改善和人类发展指数的进步等等。也正因为这样,“发展”一词渐渐重新纳入主流经济学家的视野,而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马蒂亚·森(AmaItyaSen)更是在继承前人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发展是人们可行能力(自由)的扩展,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人类全面自由的发展。”森指出,人的实质自由是发展的最终目的和重要手段,而发展是涉及经济、政治、社会、价值观念等众多方面的一个综合过程,意味着消除贫困、人身束缚、各种歧视压迫、缺乏法治权利和社会保障的状况,从而提高人们按照自己的意愿来生活的能力。这个定义不仅从内涵上将发展与增长概念区分,也为发展经济学理论研究的进一步拓展打开了一个全新的视野。
2发展理论的分析框架:一个概述和评论
以研究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为主要对象的发展经济学,从其诞生以来就逐步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理论分析框架。我们可以简单概括为如下几方面的理论要点:第一,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要素条件,包括发展的资源和要素动员与配置等;第二,经济增长理论和模式,包括各种不同的经济增长道路和路径;第三,资本积累理论,包括“大推进”理论;第四,技术进步与创新理论,包括创新与发展的动力等;第五,劳动力市场与就业理论,包括人口流动、发展中国家的失业等;第六,工业化和城市化道路理论,包括城乡二元结构理论、城市化模式选择;第七,经济发展与收入分配理论,包括收入分配变化的规律和趋势等;第八,平衡与不平衡发展理论,包括联系效应理论等;第九,外部资源理论,包括两缺口模型等;第十,制度、政策与发展,包括战略、政策以及计划和市场的关系等。
从经济增长到经济发展,从单一的“增长经济学”到“发展经济学”,发展理论的研究和实践发展,逐渐形成了以上
述十个方面的内容为支撑的发展理论框架。在过去的几十年时间内,发展经济学家始终围绕经济发展问题,从发展的理论分析人手,密切联系发展中国家的实践,关注发展问题,破解发展难题,为探索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道路和模式提供了重要的思路和理论指导意义。
二、传统发展范式的反思与发展研究的前沿:发展范式的挑战
1传统发展范式的反思
“发展”理论的分析框架,从一开始就以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问题为导向开展研究,其主要的依据就是全球划分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为假设,在总结了战后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共同的发展问题基础上,寻找解决的思路和方法,而且这种分析方法逐渐形成了一种固定的范式。人民几乎已经习惯于认为,所有发展中国家的这些问题,主要运用这个统一的发展范式就可以得到解决。但是,经济发展理论和分析框架已经有将近60年了。在这60年中,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问题出现了如下四个方面的变化:第一,发展中国家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其经济和社会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目前他们所面临的发展环境和条件同样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第二,发展中国家内部也出现了一系列新的变化。发展程度各有不同,发展面临的问题也不一样,很难用统一的发展标准和理论来加以解释;第三,许多发展中国家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各自探索出了一些适合于自己发展的道路和模式,发展道路的多样化已经成为普遍的现象;第四,一些建立于20世纪40-50年代的经济发展理论和分析工具已经不能够完全或者很好地解释和指导发展中国家的实践和需要。目前正在面临创新和发展的需要。根据上述新的变化和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显然,需要对于某些传统的发展理论进行必要的反思,这有助于推动发展理论的进一步创新。
一是技术创新、知识进展与传统发展路径的反思。传统发展理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强调经济发展中要素投入的驱动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问题。这个论点的基本意义就是认为,经济增长主要依靠资本积累和要素投资的推动,因此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问题实际上就是如何实现资本积累,进而通过投资大推进的方式,实现工业化和经济发展。这里一个非常重要的假设就是认为,经济发展就是工业化,就是认为发展中国家只要加速资本积累,就可以赶超发达国家,实现发展的目标和任务。这种发展理念本质上是强调资本积累和工业化对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决定作用;但是问题在于由于资本边际收益递减的规律和作用。这样的发展最终会因为资源的稀缺性和收益递减而出现不可持续。甚至出现“零增长”和“停滞”状态。但是目前许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验已经证明,技术创新和进步不是简单地的促进增长的外生因素,尤其是技术创新和知识进展完全可以内生于增长和发展的过程中,因此发展的收益“递减”趋势可以逆转,可以通过创新和知识进展实现收益递增型的增长。这一点已经被20世纪80年代后期出现的新增长理论所证明。因此,目前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如何超越资本的“门槛”,更多地强调知识创新、进步和内生性的技术创新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巨大历史性课题,也是发展理论面临重大创新的重要时刻。
二是信息化与传统的工业化道路的转型。随着21世纪信息技术的兴起和发展,传统工业化的道路和模式也会发生巨大变化。事实已经证明,信息化正在改变传统工业化的路径、方式和因素。传统工业化尤其是制造业的发展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的改造和提升,大大缩小了发达国家完成工业化所需要的时间和历程。目前需要研究和思考的是,传统的工业化如何与信息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形成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信息化改造、提升工业化,从而缩小传统工业化所需要的时间。这显然是一个新的命题。我们可以称之为后发展经济学的基本命题:其含义就是尚未完成工业化的发展中国家如何借助信息化革命和技术实现新型工业化发展。毫无疑问,信息化在两个方面改变了传统的工业化模式:第一。信息化技术及其运用大大提高了提高工业化的速度,大大缩短了传统工业化的过程;第二,信息化提高了工业化发展中的资源配置效率,使得整个工业化发展的资源配置更加合理。
三是全球化发展趋势正在改造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人们对于经典的比较优势理论的认识,基本的观点就是一国经济发展中的比较优势往往由于劳动生产率差异以及资源禀赋条件等,使得比较利益产生的前提条件即各国的供给、生产条件不可改变,包括资源和生产要素不能在国际间流动,因此这种比较优势有静态的特征,换句话说,各国生产效率的差异以及资源察赋条件不变,由此决定的比较优势就不会发生变化。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的趋势日益加快,生产要素全球流动,尤其是资本、技术等要素实现跨国流动,人力资本在教育上的突破和发展,这些都可能会改变一国生产要素禀赋条件的内在结构,以及资源的数量和质量等状况,因此传统的静态的比较优势可能会被动态的或者可转化的比较优势所代替,整个发展中国家资源流动和配置空间进一步扩展:另一方面,全球化所带来的巨大的外部性在信息扩散、技术转移等方面会对发展中国家的比较优势结构发生影响,有些国家会继续借助原有的比较优势实现发展的同时,也可以充分利用全球化产生的知识外溢、技术扩散等强大的外部性和后发优势,通过赶超战略实现后来者居上的发展格局。因此,全球化通过外部性、后发优势等影响和改变传统的比较优势。比较优势理论的条件和机制在全球化和一体化背景下正在发生新的变化,正在融入全球化的发展中国家必须正视这个新的变化,改变传统资源配置空间和路径,实现新的跨越式发展。
四是人口流动与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道路。发展经济学认为,人口从农村流向城市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的现象。因此城市化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人口的“乡—城”流动,而且认为这种流动是劳动力从低效率部门向高效率部门流动的表现。可以从整体上提高经济发展的效率。因此无论是劳动力供给无限假定条件下的刘易斯模式,还是拉尼斯一费模式,都主张人口从农村向城市转移,这既是工业化的过程,也是城市化的过程。但是,发展中国家一个非常复杂的现实则是,城市工商业部门不仅无法吸收如此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而且更重要的是,城市部门内部还存在许多城市失业。这个时候如何推进城市化、人口流动等则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尽管托达罗用城市就业概率以及农村迁移决策等说明了为什么要放慢劳动力从农村向城市的流动,但发展中国家许多现实的城市化道路、工业化问题以及人口流动等对于人们思考发展理论问题提供了非常鲜活的经验和启示。近几十年来,许多发展中国家在实践经验中,逐渐通过在农村发展非农产业,进而实现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同时就地转移剩余劳动力,这个经验对于传统人口流动理论和发展理论的分析框架提出了重要的启示和借鉴。特别是许多大国发展的模式和经验已经表明。如何突破传统发展框架,探索新的人口流动模式,对于丰富发展理论具有十
分重要的意义。我们需要总结这些新的经验,充实和拓展发展经济学的理论模式。
五是市场一价格机制与发展中国家的政府和资源配置。自马歇尔创立的均衡价格理论以后,经济学中在所谓“市场出清”假定支持和观念下,人们对经济均衡问题的看法就是只要允许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一切经济活动就可以达到自动均衡:同样,经济发展也可以在自由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下,通过生产要素市场以及商品市场的竞争作用实现自由流动,形成均衡的利益关系;所以从长期看,任何收入和生产能力方面存在的不平衡都会走向趋同和均衡。这些研究,简单说来就是认为在市场—价格机制作用下,市场要素自由流动会逐渐使得收入增长趋向长期均衡和平等。这里,基本的假设就是完全的市场竞争论和生产要素完全自由流动理论。显然,这样的假设并非具有“完全性”和“唯一性”,因为事实上,首先,假设市场具有完全的竞争性是不现实的,由于市场信息非对称性所产生的客观存在的大量的交易成本,造成市场竞争往往是不充分的。其次,假定生产要素完全自由流动实际上同样具有一定的“困难”和现实“摩擦”,市场竞争以及市场要素自由流动会导致收入趋同和差距平衡的观点,目前正在越来越受到现实的挑战以及经济学家的怀疑。这样的依靠“市场—价格机制作用”刺激和引导发展的理念实际上也不完全科学。今天,许多发展中国家存在社会结构的刚性以及技术刚性等问题。使得自由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受到一定的限制。许多发展中国家,如正在崛起的金砖四国、VIsllA五国等新兴经济体,他们的经验表明,适宜的政府干预和行为可以弥补经济发展中市场机制的缺陷和不足。诸如混合经济的发展模式值得传统发展经济学家的思考和借鉴。
六是新增长理论与传统增长理论的反思。从早期建立在工业化基础上的依靠物质资本投入驱动增长的所谓物质资本决定增长的理论,到强调技术进步的增长理论,再到强调人力资本对增长的决定作用,等等;增长理论确实在创新中不断得到发展。但是到新增长理论出现以前。经济增长问题一直探讨的是投入产出问题,而且基本上遵循要素边际收益递减和边际成本上升的这样一个基本规律。因此到20世纪70年代,曾经在发展理论中有一股思潮,提出所谓经济增长极限或者“零增长理论”的小插曲。但是随着20世纪80年代罗默等人提出的“内生技术变化”的新增长理论以后,人们开始研究经济增长的原因问题。应该说,对于这个问题的探索,标志着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向发展理论的融合。这个融合提出了经济增长的内生性因素,即强调经济增长不是外在力量,而是经济体系内部知识外溢,人力资本投资、研究和开发,收益递增、劳动分工和专业化、边干边学、开放经济等。这样的分析框架,实际上跳出了传统增长问题的分析框架,凸显了当代发展中国家依靠创新推动发展的这样的现实情况。其实,现代经济增长的实践和前沿理论也已经证明,一国经济的长期增长从根本上说不能依靠对于资源依赖和生产要素的高投入来维系;建立在高投入、高耗能和高环境成本的代价基础上,这样的增长无论多高,说到底是没有可持续性和高质量的。一个追求长期、稳定并且极具活力和效益的经济体,最终是要依靠创新来提升竞争优势,依靠教育和人力资本以及技术进步,从而实现收益递增型的经济增长,这才是经济增长的根本要求和真正意义,也才是经济增长的真正崛起和真正奇迹。
需要指出的是,传统发展分析框架中的增长理论还遵循斯密的传统,即分工产生效率,增长源于分工(知识和技术进步),但是分工取决于市场容量,分工受市场所限。从这个意义上说,分工与市场完全竞争不相容。但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探索全球经济增长的实践和发展中国家的经验基础上。罗默提出了分工演进应当运用垄断竞争性分析框架的观点。他指出决定分工的水平不是市场容量,而是生产新知识需要的固定成本,固定成本越低,经济分工水平越高:他们的研究发现,社会知识存置越高,新知识生产需要的固定成本越低。因此,分工水平取决于将工人结合起来所需要的协调成本和社会知识水平,但是由于分工越细,交易成本越高,因此制度设计和安排便成为必然。可见,在分析增长理论过程中。制度的因素及其分析框架被引入发展理论中,这使得传统发展框架更富有新的生命力和活力。
就发展问题而言,现在人们更关注的是现代经济增长的源泉问题。哈佛大学教授赫尔普曼(Helpman)深刻地指出,全生产要素率和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是现代增长的真正源泉。为此,他认为有四个基本的条件是决定现代经济增长的关键。将其归纳为四个“I”,即Innovation(创新,即推动技术创新和进步);Independence(相互依赖性,主要是讲经济全球化和国际贸易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Inequality(不平等,主要是说要处理好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的关系);最后一个是Institution(制度,即稳定的政治环境和制度架构对于经济增长也至关重要)。四个“I”实际上分别指出了技术创新、贸易和全球化、制度变革、不平等和经济增长对于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扩大市场分工和份额、选择最优制度、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等方面具有非常关键的积极作用。
七是制度经济学与传统发展的反思。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发展经济学家一直认为发展中国家只要按照工业化、城市化等模式推进。并在此过程中实现人口流动,充分就业和经济增长,即可实现减贫、均等化等发展的目标。但是,许多发展中国家存在许多“制度性”缺陷和不足,如金融制度不完善,市场机制不完善,土地制度不健全等诸多问题。这些制度问题成为制约发展问题的关键和瓶颈。因此发展中国家首先需要一个健全的市场制度、政府制度、金融制度、土地制度,包括政治制度、法律制度等,才能够实现有效的发展目标。这样的理论事实上也印证了20世纪90年代以后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制度改革、转型和发展的历史。例如中国转型、东欧国家以及前苏联转型等;这些转型从经验上证明了传统发展理论对制度分析的缺失这个事实。实践会证明,大国发展中“制度确实重要”。发展的框架不能够没有制度分析。
八是经济发展中的收入分配理论分析与发展中的实践反思。随着发展经济学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以后,经济增长中的收入分配变化理论逐渐成为发展理论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其中最著名的论点直到目前仍然是Kuznets猜想;该猜想的基本推论就是经济增长会首先导致收入不平等增加,然后导致其下降;即著名的Kuznets倒U型曲线。这个曲线的分析实际上是建立在经验分析的背景和基础上的,即Kuzuets通过对英国、德国以及美国的不平等指数进行长时期观察而得到一个实证分析和假设。Kuznets曲线几乎在40年的时间内一直成为研究收入分配理论的基本依据之一。但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一些发展经济学家通过观察发展中国家的有关资料分析,对这个倒U型曲线提出了公开质疑。如托达罗、S·安南德、坎勃等人分别运
用不发达国家的资料,指出“公开展示了与公认的倒U型假说相反的关系”。从20世纪90年代末期有关研究文献来看,许多经济学家运用多国经验数据以及单个国家的不同时间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也对这个猜想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检验和争论。这些研究在1995-1996年Deininger--Squire编辑出版的《国际不平等数据库》有充分反映。该数据库包括了108个国家682份有关基尼系数和五等分法在内的高质量的数据。在这些分析中,1998年Deininger-Squire提出,“以单个国家为基础进行检验时,我们的数据分析对表达收入和不平等的倒U-型关系理论仅仅提供了非常微不足道的支持:而且大约90%的被调查国家是不存在倒U型曲线这种关系。”而且根据目前大量的实证研究资料进行分析发现,好像都不是非常有效地支持Kuznets这一假设。上述分析表明,有关Kuznets倒U型假说目前虽然正在受到来自对经济发展经验分析的质疑和挑战。
九是发展中的“两缺口模型”与流动性过剩的反思。主流的发展经济学曾经认为,发展中国家国内资源不足,因此国外资源可以弥补国内发展中的资源短缺问题。因此外部资源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成为发展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普遍缺乏工业化需要的资本,而由于发展中国家内部存在两个缺口:国内储蓄不足导致的储蓄缺口,以及外汇缺口。因此需要充分利用国外资源推动发展。在过去的几十年中。许多发展中国家通过增加出口、引进外资等方式解决了经济发展中的资本缺口问题。但是随着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和自我积累,加上国际资本流动性加快,目前出现的流动性过剩等成为部分发展中国家的一个困惑。按照两缺口模型理论,发展中国家实际上不存在资本过剩问题,相反应该是资本短缺;但如何解释目前出现的流动性过剩问题,则是传统发展理论难以解释和回答的问题。因此需要对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现实情况加以了解,同时也需要对于传统的理论如两缺口模型进行反思和创新。特别是需要找到一个能够解释流动性过剩与经济发展的新的理论工具,对于发展中国家的现实问题进行思考和分析。
2发展分析框架的前沿问题与传统范式挑战
实际上,在过去的几十年发展过程中,无论是发展的理论,还是发展问题的研究方法,都一直处在不断的创新和发展过程中。
从发展问题的几大思路和演变就可以看出,发展经济学家关于发展中国家的思路先后出现过四种不同的思想和观点。这些思路和观点就是发展理论不断创新的结果。首先是经济发展的结构主义思路,该研究思路提出了不同于传统的新古典主义和凯恩斯主义的发展理念和思想,而是认为,由于发展中国家经济结构的特殊刚性、滞后性和制度缺陷,正是这些刚性的结构从根本上制约了“供求一价格”中心机制对于资源配置的调节作用,使得新古典主义价格调节机制失去了应有的作用。结构主义者提出要从实现二元结构一体化、收入分配结构合理化等出发解决发展问题。但是,到了20世纪50-60年代,发展中国家二元结构、收入分配不平等问题依然存在,新古典主义发展经济学家又提出必须对早期的发展思想进行反思和评估,特别提出,政府和市场各自在经济发展中都会起到积极作用,尤其是认为应该把“市场一价格机制”重新引入经济发展过程中。由此看来,他们认为发展中的问题主要是市场机制的不完善。
而有关经济发展的激进主义思路则认为,发展中国家的主要问题在予其与发达国家之间存在的不对等的“依附”地位以及所谓的“中心-外围”关系,因此必须通过克服自身的制度缺陷,走自我主导型的发展道路。到了20世纪80年代,由于相关的发展理论不能够对于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问题做出很好的解释,因此在对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经验进行反思以后,许多发展经济学家提出,发展中国家的问题从根本上说是由于市场经济制度尤其是金融制度不完善、公共权力不规范、政府职能不到位等才导致经济发展落后,因此需要从制度层面上理解和思考发展的问题。因此经济发展的另一种思路——发展的制度学派产生了。
从发展经济学产生的那一天起,发展的理论和理念就一直不断的创新和发展。除了上述围绕市场、政府、二元结构、制度等进行的一系列创新和发展以外,最近几年,发展问题的讨论和创新再次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大致概括起来有如下两个方面。
一是从新经济地理学出发,研究地理因素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一些经济学家指出,地理、开放和制度成为决定经济增长的第二层因素。这方面比较著名的就是近几年著名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在许多文献中分析提出的著名观点。他认为经济活动在地理上集聚着两种力量,即推进地理集聚的向心力,另一方面则是阻碍其形成的离心力,正是由于市场规模效应、密集型劳动力市场和纯外部经济等集聚因素而形成的向心力,与由于生产要素非流动性、地租以及外部不经济等因素而形成的离心力,对于世界经济分布、国内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以及大城市的形成等产生了十分深刻的影响。保罗·克鲁格曼通过建立“两力分析”框架将地理因素引入发展问题的分析,对发展理论的创新做出了十分重要的贡献。
二是围绕发展问题研究中的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最近几年关于发展经济学的方法论问题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观点。讨论的焦点问题就是实证研究和理论研究在发展的分析框架中,他们是什么样的关系。有的学者指出,近十年来。实证和政策问题成为研究的主要动力,而发展的理论研究却被有所忽略;从发展经济学在过去几十年的发展来看,其理论的研究经历了实证分析、理论构建、验证和估计以及预测和政策问题,因此实证研究和理论分析在不同的时期发挥了不同的作用。所以,从发展问题所面临的现实来看,仍然有许多理论问题需要研究和思考。也有学者指出近几年流行的实证研究方法虽然对发展经济学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也有过分关注精确的量化分析,却导致了对经济现象和原因分析的偏离。因此实证分析不可极端化。但是发展经济学家拉维·坎贝尔却指出,发展经济学中的理论和实证并不是对立的,发展经济学的理论研究应该运用15年来实证发展经济学的研究成果,继续研究尚未解决的问题。巴苏教授同样指出,关于发展经济学中的实证和理论分析,问题不在于要在二者之间做出选择,关键是实证和理论两个方面都要正确。这样我们的分析才能够对于政策有用。从这些分析中可以看出,发展经济学的研究前沿,除了关于新的发展理论和观点等以外,还有发展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方面的创新和发展。这些创新一方面是发展理论研究自身的创新和进展。但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最近几年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和各自不同的模式。
三、从单一的发展分析范式走向比较发展研究:比较发展经济学的框架与方法
1发展的模式多样化问题
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许多发展中国家都迈向迅速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走向繁荣富裕的道路。对于许多发展
中国家来说,发展的目标是一样的,但是如何实现这个目标的路径是否是一样的呢?实际上,许多发展中国家早期曾经认为,应该学习西方发达国家的模式,尤其是通过赶超的方式实现工业化和城市化作为发展的目标。但是,纵观发展中国家的历史和经验,在实际的工业化和城市化道路上,每个国家所走的道路,所选择的战略,所采取的措施等都不一样。部分发展较好的国家。其经验证明,恰恰他们没有选择统一的发展模式,而是根据自己的国情,借鉴别国经验,选择适合自己发展要求的战略和措施发展自己。因此,发展模式的多元化似乎成为近几十年来发展的基本经验和规律。
其实,无论从发展视角还是从改革来看,最近几十年来许多发展中国家都选择了多样化的模式。从世界区域发展的模式来看,战后最成功的模式之一,东亚奇迹创造了整个人类发展史上的成功奇迹;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增长同样创造了世界增长史上“持续高速”的奇迹;随后出现的“金砖四国”、“展望五国”或者“金钻十一国”同样也为人类发展展示了各自不同的发展道路和模式;当然也有发展不成功的案例,如拉美现象,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人类发展史上“沦陷”的警示和象征。
从改革模式来看,同样也出现了许多不同的方式和思路。首先是被称之为“休克疗法”的具有大爆炸特点的前苏联、东欧激进式的改革道路和战略,这其中改革的基本依据就是所谓的“华盛顿共识”;也有被称之为渐进性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所谓“北京模式”:还有被称之为具有“印度教徒式”特点的印度式改革等等。这些国家改革模式不一样,同样在以改革促进发展的战略思路上,所产生的效果不一样。
历史从反面还证明,试图照搬照抄别国发展模式,往往总是以失败而结束。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建国初曾经照搬照抄前苏联模式,结果在历经28年发展而始终没有显著进步和成就以后,终于选择了放弃,转而对于传统体制进行改革和创新;即使在最近30年改革开放过程中,作为大国内部的发展模式同样也不是一刀切或者统一模式,而是选择了不同的区域发展路线和模式。例如温州模式、苏南模式、四个特区模式、长三角模式、珠三角模式、环渤海经济圈、东部沿海率先发展模式、中部崛起之路、振兴东北战略、西部大开发以及北部湾经济区等,可以说这些不同的模式,不同的发展方式,对于促进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产生了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目前无论从世界发展还是个别大国发展经验来看,发展模式的多样化,发展道路的多样化,发展战略的多样化等已经相当普遍;因此很难运用统一的发展理论,或者统一的发展战略来指导多样化的发展经验。正是在这种背景下,需要通过比较发展的研究方法,将各种不同的发展经验和发展模式进行比较。从而总结不同的发展道路和不同的经验,这既符合和适应各国发展模式多样化的现实需要和规律,也对于丰富和拓展发展理论,创新发展模式。实现发展方式转换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比较发展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及其要点
把不同的发展经验和模式通过比较发展的研究方法加以分析,这本身需要新的分析框架和方法。笔者试图提出“比较发展经济学”这样一个概念,对多样化的发展模式加以科学分析和理论研究。比较发展经济学是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对于发展经济学所涉及的“发展”问题的方方面面加以分析,其主要对象就是对于多样化发展的模式进行比较,总结发展的多样性规律和个性,目的在于找出不同发展模式的各自成功因素和特点,促进各种不同发展模式之间的相互借鉴和相互学习,从而更好地推动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社会全面可持续发展。比较发展研究的基本内容和框架是。第一,不同国家或者地区的发展起点和条件比较。主要是涉及发展的资源与潜力、条件,包括资源与发展、劳动力比较、教育资源、科学技术与发展等进行的比较研究。不同国家或者地区的发展过程与结构变迁的比较:主要包括对于工业化、城市化、发展总量与经济结构、工业化和城市化模式的特点与差异比较;农业经济增长比较、土地所有制比较、粮食问题比较、农业政策与发展的比较;大国崛起与制造业发展;服务业发展比较以及经济增长方式的比较等。第二,不同国家或者地区发展的机会公平与发展能力的比较:包括人类发展比较;健康、营养、教育和能力比较;经济发展中收入分配与不平等比较;经济发展与贫困比较:社会保障比较与机会均等比较;包括就业保障制度比较、养老保险制度、比较医疗保险制度以及社会救助制度比较等。第三,不同国家或者地区发展的发展与制度的反思:包括经济改革比较;市场经济比较;其他制度与发展的比较等;第四,不同国家或者地区发展的宏观经济政策比较:包括分权化与发展、发展中的政府与市场;资本流动与国际贸易比较、外部资源、全球化与发展、世界市场与贸易等等。
总之,本文提出要跳出传统发展经济学分析框架,通过对于发展问题的比较研究,运用比较发展研究的方法,构建比较发展经济学这样一门新的学科。当然,这里只是一个初步的探讨,作为一种新的研究思路和框架,还有很多问题需要我们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加以继续深化研究。
责任编辑刘凤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