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 超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开创的一条创新之路,是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对于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实践运用、发展和创新。其中,创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践模式的一个本质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践模式创新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目标和总体布局、发展观以及制度或体制的创新等。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模式;创新
中图分类号:D6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0544(2009)11-0030-03
“莫道浮云终蔽日严冬过尽绽春蕾”。当改革开放的号角吹遍神州大地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世界的东方屹立起来了。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全新阐发。深刻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全新实践模式的创新本质,显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践模式的全新特征,涵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各个领域、各个层面的创新。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践模式的确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开创的一条创新之路。是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对于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发展和创新。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审时度势,继往开来,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邓小平的伟大贡献之一,就是在“文化大革命”造成种种停滞之后,果断地作出了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重大历史性转变。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一大创新。1982年,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指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邓小平理论的时代内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成为我国人民实现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康庄大道。邓小平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模式,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现代化强国。这条崭新道路,既有别于前苏联的斯大林道路,也有别于西欧、北欧的民主社会主义道路,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这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国家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实践中的运用、发展和创新。
从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到党的十六大的13年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得到新的拓展。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新贡献就是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回答和解决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江泽民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主要实践模式,在于依据邓小平的“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思想,创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成功地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市场经济体制结合起来,既充分发挥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又充分运用了市场经济的活力,这是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与时俱进,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新局面。首先。依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的阶段性特征,创造性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强调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努力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其次,将社会和谐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大战略思想,为科学发展创造了重要的社会条件;再次,作出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的整体建设布局,突出地把社会建设、民生问题作为执政之要,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执政本色。最后,坚持邓小平从上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在世界主题已由战争与革命转化为和平与发展的条件下,不失时机地带领中国人民走和平发展道路。这是一条既有利于中国又有利于世界各国的“互利双赢”的阳光大道。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践模式的创新
江泽民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践模式的确立就包含多方面的创新。并涵盖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概括地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践模式现代化建设目标和总体布局的创新
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完成指导思想拨乱反正的同时将“四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发展成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把“富强、民主、文明”这三大目标拓展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明确指出要“围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进一步明确什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怎样建设这样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是必要的”。在建设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同时,强调建设政治文明。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从而形成了“三个文明”一起抓的思想。使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更趋成熟和完善。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根据现阶段社会发展的新特点,提出了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思路,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又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统一起来。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要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使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和总体布局从原来的“三位一体”扩展为“四位一体”。胡锦涛总书记还明确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及时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行研究并作出全面部署,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面发展,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这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建设目标和总体布局的一次伟大创新。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践模式发展观的创新
1由以阶级斗争为纲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转变
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摆脱了“以阶级斗争为纲”
的错误指导方针,明确做出了要把党和国家的工作着重点和全国人民的注意力,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这样一个战略性决策,用改革取代了革命,用发展取代了斗争,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新的起点。
2由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转向“以人为本”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坚定不移地贯彻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完成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前两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显著提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年均经济增长率达到9.8%,目前已成长为世界第六大经济体和第三大贸易国。在经济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经济发展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公共危机管理体制建设滞后;不断拉大的城乡差别、区域差别,严重制约经济社会更快的发展:不少地方在发展中单纯追求增长规模,经济质量和效益低下,资源浪费严重,生态环境遭到极大破坏等。从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后,我们党开始强调以人为本的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从经济的全面发展来说,不仅要保持经济的较快增长、物价水平的基本稳定和国际收支的大体平衡,更要把稳定的就业水平作为重点;从社会的全面发展来说,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设创新型国家,要深化公共卫生体制改革,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卫生医疗体系等:从人的发展来说,要以人为本,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关注民生,改善民生,利民富民。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3由重点、倾斜式发展转向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邓小平于1982年曾提出以重点带动全局的战略方针,同时还提出沿海地区利用对外开放的有利条件先发展起来,然后带动中西部发展的战略思想,以及其他一些相关的发展战略方针。在这些战略方针的指导下,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我国经济得到迅速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完善。但也有一些问题凸现,诸如经济结构不合理、分配关系尚未理顺、就业矛盾突出等。因此,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议》指出,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里面强调要坚定不移的以科学发展观来统领经济发展的全局,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把经济社会的发展切实转入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2006年3月,十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十一五”时期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关键要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涉及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具体体现在:一要“形成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在西部大开发的基础上,提出“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二要实现“四个协调”,即“努力实现宏观经济改革和微观经济改革相协调,经济领域改革和社会领域改革相协调,城市改革和农村改革相协调,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相协调”;三要坚持“八个统筹”,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四要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践模式制度或体制方面的创新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和经济制度的创新
其一,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中国从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大体上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首先开启的经济体制改革涉及到的一个最主要的内容就是如何认识和解决好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关系问题。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对这一问题做出了精辟的论述:“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1992年,党的十四大明确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其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所有制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原来单一的公有制结构已经为公有制为主体条件下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所代替。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其三,党的十五大按照“产权清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要求,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健全国有资产管理和监督体制,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加快推进和完善垄断行业改革,使国有企业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企业制度和市场竞争的主体。其四,在分配制度上,从平均主义、大锅饭式的分配制度转向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各种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分配制度。各种劳动收入与合法的非劳动收入得到国家保护和认可,各类市场主体创造财富的积极性得到鼓励。其五,在社会保障制度方面,以养老、失业、医疗保险和城镇最低生活保障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形成。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创新
一是正在实施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政府机构改革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努力建设一个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廉洁政府,并将按照权力制约的原则,形成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机制。二是民主政治的制度化、法律化。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修改和完善了宪法,废除了不合乎宪法和民主精神的法律条文和法规,制定了刑法、民法和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还建立了律师制度,并进行了司法制度改革。几千年形成的人治社会正在向法治社会转变。三是加强各项具体制度和机制的建设。主要废除了领导职务终身制,实行了县、乡两级人民代表的直接选举,积极扩大城乡基层直接民主,推进村民自治,发展社区民主,完善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扩大党员、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
3社会主义科技教育文化卫生制度创新
加快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通过增加科教投入,实施国家重大研究计划,深化科学技术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建设创新型国家。建立和完善了“中央和省级人民政府两级管理、以省级人民政府管理为主”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形成了国家统筹规划、宏观管理,学校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的新体制;建立和完善了“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初步建立了在“国务院领导下,分级管理、地方为主、政府统筹、社会参与”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逐步建立了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文化管理体制,建立了以政府为主导,多元主体参与管理公共卫生事务的管理制度和组织框架。
综上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践模式创新是多维度、多领域、多层次的创新,这种创新对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全新意义。
责任编辑仝瑞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