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国曼
摘要: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知识和技术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要在现代社会中获得竞争优势,首先要获得人才资源优势,创建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就显得至关重要。我国正在进行这方面的积极探索,希望通过对一些相关问题的思考,为实践提供一点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全民学习;终身教育;终身学习;学习型社会
对于处在21世纪的人来说,接受几年或者十几年的教育就能基本应付今后工作的年代已经一去不返,我们所处的是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知识经济时代,我们所接触到的信息已经是真正意义上的日新月异。不论哪个国家,要想在社会竞争中不被淘汰出局,都要能紧跟信息的步伐,掌握知识的变化。而国家的能动主体是国民,国家的发展归根到底要靠“人”这一资源。因此,创建全民学习和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理念诞生后,各个国家纷纷起来响应。在轰轰烈烈的终身学习运动中,中国也积极地在进行探索,由于中国国情的特殊性,即中国是肩负着建设工业化和信息化社会的双重任务,构建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对于我们来说需求更加迫切,意义也更加重大。
一、健全终身教育法制
全国人大代表、福建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林强曾经呼吁制定一部适合我国国情的全民终身学习法,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注,这是非常符合构建学习型社会的一个理念。在世界上,有很多国家都制定了终身学习或者终身教育的法规。比如美国颁布了《终身学习法》;日本在1990年由国会通过了《关于整备振兴终身学习推进体制的法律》,即《终身学习振兴法》;1999年,韩国将社会教育法修订成为《终身学习法》;我国台湾省也在2002年6月通过了相关法律。虽然在我国,终身教育作为一项规定和任务,已分别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和《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但制定一部专门的终身教育(或终身学习)的法律,可以对终身教育的各个方面做出详细周全的规划和说明,为整个国家推广和普及终身学习提供有力的法源依据,大大推动学习化社会的建设进程。
二、普及全民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思想
学习型社会需要全民参与,共同构建。普及全民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思想非常重要。一方面,如今社会激烈的竞争会造成个人就业困难或者工作变动频繁,这对于形成人们全民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思想会有较大的促进作用。特别是我国的下岗职工增多后,给了人们很大的警示:即你今天有工作,或许明天就没了;今天干的是这项工作,明天可能就要干别的;今天你是这一行业的先锋,明天可能就落在别人后面了。但另一方面,还是需要加强这方面的宣传和教育,激发人们的忧患意识、竞争意识和进取意识,使每个人都产生主动进行终身学习的意愿和需要。
1学校教育过程中要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在我们国家已经基本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接下来还会逐步普及高中教育,大学也是年年扩招。因此,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是大家都很明确的发展方向。可是大学完了以后呢?很多人往往就结束了他们的学习历程,开始“吃老本”。这不论是对自身还是对其所服务的单位或者是社会都是不利的。16年的学校教育过程正好是个体成长、成熟、成形的过程,我们要抓住这个关键时期,注意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习惯、态度、能力、方法和技巧,为他们的终身学习活动奠定良好的基础。要使他们意识到学校只是他们学习的启程阶段,目的是帮助他们学会如何学习,掌握一些基本的知识和技能,是为今后贯穿终身的学习活动打基础。在这一过程中,首先教师自身就要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这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其次,要经常有意识地为学生提供一些前沿的信息,使他们能通过自己的思考、比较,深刻体会知识更新的速度之快;第三,教给他们检索信息和自主学习的一些技能技巧,帮助他们熟悉各种学习渠道和介质,鼓励自学和自己解决问题,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第四,讲述一些实际生活中关于终身学习重要意义的有代表性的正反面例子,给他们一些启发和警示。
2鼓励人们尽可能地利用学习机会。要实现全民学习、终身学习,想要完全依靠学校教育,这是根本不可能的,即使想要完全依靠正式的教育都是不现实的。学校的教育基本是提供给适龄青少年的。即使现在有一部分的由学校提供的正式的成人教育和职业培训能满足一部分的成年人,但这些机会也是非常有限的。但是不是学习机会远远不够呢?肯定不是!很多时候在我们的身边有很多学习机会,但是由于这些学校或者培训机构是民办的或者是采用网络教学或者不能提供一个经由谁谁谁认可的文凭,很多人不能从中直接受益(比如拿着这个文凭就能敲开某心仪已久的单位的大门)就对这些学习机会不屑一顾。这实际上是一种非常“短视”的行为。既使学习者自身的发展受到限制,又使办学者的发展陷入困境,加剧了我国的教育矛盾。要实现终身学习我们需要转变一个观念:学习最主要的目的不是获得能够受到谁谁谁认可得文凭,而是获得实实在在的知识和技能地提高,使能适应实际工作的需要和变迁等方面的要求。
三、创建全民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条件和环境
1搞好远程教育。远程教育是全民终身学习的较好途径之一。它不受地域、时间限制,提供不同层次不同学科的教育,不影响学习者日常的工作和学习,而且资源丰富,甚至还提供国外的一些学习机会。优点很多,大家都明了,但事实上,现在远程教育的状况是:函授教育萎缩,广播电视教育收听收视率低,网络教育很热但同时很乱。
如果我们对远程教育该整顿的进行整顿,该扶持的进行扶持,将能够解决一大部分人的终身学习问题。
(1)函授教育在过去曾经发挥过很大的作用,帮助了很多人的学习。其实这是一种非常实惠的学习形态。即使在当今电子技术相当先进的情况下,它仍然是有生命力的。特别是对于经济比较困难或者交通和通信不太便利地区的学习者。面对函授教育萎缩的状态,需要这种形式教育的地区可以酌情加以扶持或改进。
(2)如今的广播电视普及率很高。他们的娱乐功能是发挥得淋漓尽致,但是由于缺少优秀的教学节目,教学功能就不敢恭维了。如果能改变这一状况,这是比函授教育和网络教育都更具有现实性。因为设备(电视、收音机)的前期投入是具备的,生动性、形象性也是有的,跨地域跨时空的便利性也不亚于网络。由于近年来很多人都忙于追逐热门的网络教育,使这一终身学习的好东西被冷落了。这一点上恐怕要寄期望于教育资源的设计者和建设者能够转移一部分的注意力,也重视广播电视教育节目的开发和设计。而且广播电视节目也能通过添加一块卫星接受卡在电脑上接收和播放。因此可以对优秀广播电视节目的投入实际是一举两得的。
(3)网络教育发展应该能算得上是跨越性的发展,速度快,优点多,不过问题也不少。形象地说,就是遍地生根,开的并不都是花。用好网络教育最大的问题就在于如何对其进行整顿和规范,使人们学习时能
够准确地确定其使用价值,更有效地利用和学到更有用的东西。目前国家制订了网络教育的一些规范(例如,网络教育技术标准体系,简称CELTS),但多是从技术方面来进行,因为要对教育内容的价值进行界定很难。但内容的规范对于构建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也是非常重要,必不可少的。在这一方面,不管是借鉴也好,创新也好,是目前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
2健全公共图书馆和鼓励开办书店。如果说知识的海洋是书,书的海洋就是图书馆。虽然现在网络发达有很多电子书刊,但由于上网价格的不菲和传统的阅读习惯,以纸张为载体的知识还是人们容易接受的形式。学习社会的理想能否实现,图书馆具有显著的影响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一九九四年所发表的公共图书馆宣言(UNESCO Public Library Manifesto)就明确指出,公共图书馆是通往知识的地方门户,并为个人与社会团体提供了终身学习、自主决定及文化发展的基础环境。同时,图书馆还能协助个人发掘、评鉴、运用信息,并进而培养个人具有判断知识品质的能力。
除掉个别发达地区的大图书馆(比如国家图书馆)外,我国目前的公共图书馆利用率是很低的。原因可能有这样几个方面:一是图书比较陈旧,二是手续比较繁琐,三是流动周期长,四是管理不善等等。要使图书馆的功能充分发挥出来,在这些方面都需要不断完善和健全。
我国的图书馆一般都是建在大学中,真正意义上的公共图书馆不多,往往只有省、市一级才有。这给很多希望通过书本来学习的人带来了不便。现在的书店基本上都允许人们在里面翻阅,有的还提供一些桌椅,甚至提供能长期在书店阅读的“会员卡”。书店的优势在于一般它都能盈利,就会有人愿意经营,而且在很多偏远的、闭塞的小地方都能开。鼓励各地开办书店能够成为图书馆的一种“替身”,虽然它不能借阅,但毕竟可以使更多的人接触到书籍,而且书店的书往往比较新,能提供一些比较新的知识。同时,一些较大的书店(如图书城)还能成为图书馆的有力补充。
3鼓励社会办学。实现全民终身学习的社会,光靠政府办学是完成不了的。因为有那么多人,有那么多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需要。政府投不起那么多的人力、财力和物力。鼓励社会办学,私人办学是增加学习机会的有效途径。国家或者政府可以给社会办学提供一些政策上的优惠,也可以通过一定的途径对社会办学的学习结果给予考核和一定程度的认可。这样学习者愿意进入这些学习机构学习,获得了学习的机会;学习机构也由于生源充足能够得以维持下去。
4建立全民学习成就评估体系。传统上,对正规学校的学习结果给予学分、文凭与资格的采认,而学校外的学习则未能享有同等的待遇。因此,形成学校教育一枝独秀的现象。学校的学习成为学习的主流或全部,其他的学习管道沦为配套与附庸。在终身学习社会中,学习的管道多元与多样,不宜对不同管道的学习结果有偏差的处理,只要结果相同,均应一体采认。这样,才有助于激发全民学习和终身学习的热情,促进学习型社会得的形成。
在这里所指的整体的评估体系指的是:对常规学校学习、民办学校学习、远程学习、自学等不同形式的正式或者非正式的学习都能够有一定的评估办法,使对他们的评估结果能够统一起来。
如何建立整体的评估体系,可能会有下面两条途径:
(1)对于不同形式的学习能够有某种统一的衡量标准。例如,对于大多数技术方面的课程,采取同样的等级考试。通过某种等级的考试,就证明你达到了某种水平,就有该等级水平的证书。这种情况下学习的形式就是自由的,不管你采取的是哪种学习途径,都能参加考试。都拿同样效力的证书。这对于终身学习是有利的,人们会寻求对于他们自身来说更方便获得的学习方式,也由于更加方便,人们会更乐意参与学习;
(2)采用完全学分制并能加以累积。即对各个不同门类学科的各门课程都赋予一定的学分,学习者不管通过什么途径完成课程学习,都参加统一的考核,根据不同的成绩获得不同的学分。每一个学科的各门课程总共学分累计到多少,就授予学位或者认证。学分累积的期限可以稍长一些,比如一个学科五年内修完所有的学分都算有效。这样对于人们终身学习会有很大的推动作用。他们有一个比较宽松的年限,能自由选择的学习方式,一方面能缓解他们的学习压力,便利他们的学习;另一方面,也无形间在督促他们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
以上提到的途径只是两种假设,在实际上会怎么发展目前还是未知数,但可以肯定的是:建立总体评估体系总的思想就是不论是什么形式的学习,只要达到了相同的学习效果,就要有一种评估机制,使它们在社会中能得到同等的认可。这对于调动全民学习和终身学习的积极性是很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