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义平
[摘 要]物理课堂教学德育渗透内容有:辩证唯物主义,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爱国主义,科学态度、科学精神和科学作风。德育渗透的形式多种多样:学生探究活动,学生讨论,阅读相关材料,学生完成习题,教师言传身教等。
[关键词]新课程 物理课堂教学 德育
德育是教师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活动,或者说是教师通过一定的教育活动,培养学生思想品质的过程。“道德教育不可能离开智育、美育等其它各育,它必须依托其它各育而存在,以诸育为载体,而且诸育中必须渗透道德教育。”况且,课堂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实现有效教学。
一、德育渗透是新课程物理教学的要求
1.德育渗透是物理知识的内在要求。物理学的发展具有深刻哲理性,物理知识中包含美的因素。而“美”和“真”、“善”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因此,物理教学过程是将物理学所蕴藏的美充分地显露出来并变为物理教学美的过程,有利于学生感受物质世界的美,使学生身心得到陶冶,道德情操受到熏陶。
2.德育渗透是新课程物理教育的要求。新课程物理教育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要求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全面培养能力,促进心智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全面协调发展。新课程物理教育理论则十分重视物理知识的教育价值。通过物理学习,使学生思想品德、心理素质、科学素质得到全方位提高,成为全面发展、具有创造力的人才。
二、新课程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内容
1.辩证唯物主义教育。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的主要内容是:使学生认识到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形式是多样的。物质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的规律同样也是客观存在的。唯物辩证法的规律也是自然界存在发展的规律,主要包括: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在物理教学中还应结合知识教学向学生阐述实践第一的观点,普遍联系的观点,内外因关系等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2.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的教育。在物理教育中,可以结合教学内容,介绍有关科学家的生平和献身科学的事例,以及世界观和人生观对科学家事业成败的影响,使学生正确认识人生的意义,端正人生的态度,把自己的理想、抱负同祖国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树立为人民谋福利的人生观。
3.爱国主义的教育。通过介绍物理学家热爱祖国、坚持真理的事迹,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介绍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成就,让学生充分了解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树立民族自豪感;介绍我国现代科学技术成就,弘扬中华民族的创造精神,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进行国情教育,树立民族自尊心,激励学生的爱国热情。
4.科学态度、科学精神和科学作风教育。培养学生科学态度、科学精神和科学作风,主要包括:培养学生相信科学、按科学办事的态度;培养学生敢于有理由的质疑、善于提出问题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勤奋进取、勇于攀登的科学作风。
5.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未来社会不仅需要竞争意识,更需要团队合作精神。只注重竞争的教学难于充分实现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教育目标,所以需要大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三、新课程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活动方式与案例
当前教师应多鼓励学生参与活动,并将学生参与的深度、广度和自觉程度视为“好课”的重要标准,重视学生“自省”“自悟”,注重“情感体验”的方式进行德育教育。
1.引领学生进行探究活动。适应新课程的要求,在课堂教学中应引领学生合作学习、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在学习过程中,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在集体制定探究计划后,可以分工收集信息。在收集信息时还可依据观察、记录、整理等需要作进一步分工。还需群策群力,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使每个人都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从而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科学探究的各个环节如:制定计划、操作实验、收集信息、处理数据等,许多都需要发挥小组的整体力量,小组成员只有具有合作精神才能使这些环节得到优化,从而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在探究过程中,学生还需要认真观察每个实验现象,认真记录、收集数据等,培养了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科学作风。
2.引领学生积极参与讨论。课堂教学中,在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可以大胆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学生在讨论中找到思路,解决问题,道德情操受到熏陶,观念得以更新。在讲“摩擦力”一节课时,学生知道滑动摩擦力是指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发生相对运动时,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教师在黑板上写字,粉笔与黑板间有摩擦;机器工作时运动部件间产生摩擦等。这些摩擦是有利的还是有害的呢?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得出结论:摩擦力既有利又有害。使学生知道事物既对立又统一,我们应一分为二地看待问题,即用唯物辩证法分析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