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红艳 李冬岩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综合运用正方体的相关知识,解决求物体表面积的问题,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在观察、想象、分析等活动中解决问题。将操作作为检验抽象概括能力的手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激发学生主动探索规律的欲望。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课题
1.(出示一个正方体纸盒)
师:把正方体放在桌面上,你最多能看到几个面?哪几个?
生:最多能看到3个面;前面、侧面和上面。
师:请你拿出一个正方体学具放在桌面上,仔细观察到底有几个面是露在外面呢?
生:5个面。
师:观察时我们最多能看到它的3个面,现在怎么成了5个面呢?
生:有一个侧面和后面我们看不到,但是能想象到。
师:看来仅有观察是不够的,我们还要在观察的基础上加上合理的推想,把视线看不到的部分在脑海中想象一下,才能得出正确结论。节课,我们就来研究露在外面的面。(板书课题)
[评析:本节课从复习旧知开始,以新旧知识之间的区别为切入点,紧紧抓住表面与露在外面的面的本质区别,揭示课题的含义,并且在导入新知的同时为本节课所涉及的有序观察作了铺垫。]
二、操作体验,探索新知
1.(课件演示:出现一个正方体放在墙的一角)
师:像这样摆放,有几个面露在外面?哪几个面?
生:有3个面露在外面;分别是正面、侧面和上面。
2.(课件演示:出现两个正方体放在墙的一角)
师:有几个面露在外面?增加了几个面?是哪几个面?
生:有5个面露在外面;增加了2个面;分别是第二个正方体的正面和上面。
3.(课件演示:出现三个正方体放在墙的一角)
师:有几个面露在外面?增加了几个面?是哪几个面?
生:有7个面露在外面;增加了2个面;分别是第三个正方体的上面和侧面。
4.师:下图中四个正方体放在墙的一角,有几个面露在外面呢?增加了几个面?是哪几个面?
生:9个面露在外面;增加了2个面;
分别是第四个正方体货箱的正面和侧面。
师:还有不同的数法吗?
生1:每个正方体有3个面露在外面,有3个正方体,一共9个面。
生2:从正面看有3个面,从侧面看有3个面。从上面看有3个面,一共9个面。
[评析:此环节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有序观察,有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三、引导探索,发现规律
师:刚才同学们是随意摆的,如果有规律地去摆,你又会发现什么呢?
(一)生生合作,探究规律
1.师:(边演示边问卜-个正方体这样放在桌面上有5个面露在外面,两个正方体这样摆在一起有几个面露在外面?照这样的方式摆3个、4个、5个、6个呢?请同桌合作,完成表格并汇报交流。
师: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生:每增加一个正方体,露在外面的面就增加3个。
师:增加的都是哪三个面?为什么?
生:上面、左面和右面;最后面的正方体的前面替代了前面正方体的后面,所以增加的只是上面、左面和右面。
2.师:如果有30个这样摆放的正方体,你该如何求露在外面的面数呢?
(学生讨论;教师通过引导得出计算方法:30×3+2)
[评析:考虑到让学生有规律地去摆正方体并找规律,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教师选择以同桌合作的方式完成表格,然后由表格中单纯的数字上的变化,找到这种摆法的规律。]
(二)独立学习,总结规律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发现你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很强。如果正方体如图摆放,又会有什么规律呢?同学们能不能挑战自我,自己动手摆一摆,看看有什么发现?
生:我发现这样摆后,每增加1个正方体,就会增加四个面;
增加的是正面、后面、左面和右面。
[评析:教师有意识地给学生创设更大的操作空间,让他们在合作中、在动手操作中发现正方体的个数与露在外面的面数的变化规律。并通过教师有意识地追问提升学生的分析意识,总结出变化的面的出现规律。]
四、运用知识,课堂巩固
师:刚才,我们通过动手操作、观察分析,总结出正方体个数与其露在外面的面数之间的变化规律。现在,你能快速地做出这些题吗?(学生完成数学书中的第1、2、3题)
五、师生小结,深化知识
师:学习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感受和收获想与大家交流?(学生交流)
师:同学们,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有规律的。只要我们擦亮双眼,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就会发现其中的奥秘。让我们都来做个有心人吧!
[评析:学生通过自主性、探索性学习获得了新知识、新经验之后,再引导学生愉快地交流活动中的感受和收获。一方面可将每一个成功的经验转化为大家共同的财富:另一方面学生在评价过程中,可以不时地对照目标要求进行自我反馈。]
责任编辑赵永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