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静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坚持课外阅读
■张静
《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简称新课标)明确指出英语课程资源,包括英语教材以及有利于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其他所有学习资料和辅助设施。但由于受观念、现行考试制度和环境的制约和影响,高中英语教学始终无法摆脱“为考而教”的模式,在教师教学方面,主要是依赖课本教材在课堂中进行。这种教学模式不仅没有充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相反将语言教学变成了考试学科教学,使学生的学习功利性进一步增强,兴趣进一步下降,不仅不能提高学生的英语成绩,而且也不能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由于学生主要是为考试和升学而学,所以他们的阅读面不宽,文化背景知识不丰富,阅读速度不快、词汇量不足和听力不强。
针对高中学生在学习英语方面的主要问题,经过反复思考与实践,笔者认为不断挖掘课程资源,丰富教学手段,拓宽学习和运用英语的渠道是非常有必要的。而阅读就是这样一个有效的载体。要加强学生的阅读,一是必须明确阅读的目的。即拓宽视野,增加文化背景知识,扩充词汇,提高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二是精选合适的阅读材料。经过反复对比和实践,在众多的教辅资料中,我们选择了《二十一世纪学生英语报》作为学生的课外读物,与课堂的课本教学相互渗通。三是要求学生在阅读中尽可能忘掉考试,真正享受阅读的乐趣和英语语言的魅力。
《二十一世纪英语报》以图文并茂,贴近学生生活与社会实际的形式集时代性、知识性和趣味性为一体,整个报纸设有“时事频道”“娱乐空间”“青春校园”等六大板块。其语言难易适中,知识内容涵盖广泛,语言生动有趣,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学生在了解最新新闻动态以及享受最鲜活的语言同时增强了阅读的兴趣,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不知不觉提高了阅读的速度。此外,“高考链接”这个板块的词汇讲解充分再现了课堂教学中的重点,使学生能重温词汇,加深印象和记忆;而“难句解释”就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掌握句子的构成和相关语法;“测试题”这个板块可以即时检测学生的阅读效果。
为了进一步引导学生掌握阅读技巧,笔者经常利用《二十一世纪英语报》中的典型文章,与学生一起进行分析和阅读。主要的方法技巧是:一是略读,要求学生在限定的时间内快速浏览全文,理清文章脉络,了解文章大意,同时,在阅读的过程中,标出生词。二是跳读,如果文章后面已经给出问题,就要求学生在了解问题的基础上,带着问题限时阅读;如果只有文章而后面没有给出问题,就要求学生自我设句。三是细读,要求学生对文章中的句子和词汇进行上下文的理解和猜测,加深对文章的深层次理解,对部分词汇和精彩的句子和短语,要求学生做好课外阅读的笔记,为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最后在学生基本掌握了阅读技巧后,教师要指导和督促学生养成坚持阅读的良好习惯。《二十一世纪英语报》每周一期共八版。教师可要求学生每日至少读2~3篇文章(即一版的内容),并标出所阅读的日期,在字典中查出所读文章里的生词及注上音标,用英语简单地写出文章的大意。每周让学生交报纸进行查看用以督促学生养成每日阅读的良好习惯。
通过对比分析,不仅学生的英语学科成绩有了明显的进步,而且通过对学生进行调查,学生普遍反映,他们现在的英语学习兴趣浓厚,阅读速度较快,一般一篇字数在500~600字左右的文章,他们基本在几分钟之内可以完成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有许多单词是似曾相识,他们有一种熟悉感,当这些单词放在特定的句子中联系上下文就可以大致了解意思了。这可能就是坚持课外阅读的功效。
(作者单位:武汉市第三中学)
责任编辑 向保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