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实验教学中“度”与“导”的艺术

2009-04-08 08:37刘兴仓
西部大开发·中旬刊 2009年10期
关键词:教师应生物实验教学

刘兴仓

摘要: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生物实验教学作为中学阶段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大舞台。如何培养学生能力,开发学生智力?我认为,关键是要在生物实验教学中把握好“度”与“导”,下面就其中的艺术谈谈自己的认识。

关键词:生物试验度导艺术

一、“度”的把掘

实验教学中的“度”就是一种教学尺度,讲究的是适中,追求的是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需求来把握教学,调控教学。教学中“度”的艺术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基础知识铺垫应具有”高效度”

每次实验之前,教师必须帮助学生复习好与实验有关的基础知识作为铺垫。为实验的顺利进行创造有利的条件。在这里所复习的知识内容不宜面面俱到,而是要在课始几分钟内平中见奇、快速切八与本实验有关的知识。直接触及实验的实际需要。如观看根毛和根尖的结构,先让学生回想直根系、须根系、主根和侧根的形态特征,进而用显微镜观看根毛的位置,根尖的结构,认识和掌握根冠生长点,伸长区及根毛区的细胞结构特点。

2、实验教学的导入要有“磁力度”

实验伊始,教师可巧设导语,”磁石”般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其内心的求知浪花,营造积极探索学习的大氛围。如初中八年级《生物》(上)中的“观察蚯蚓”的实验,在实验课开始即可联系生活实际设问:

(1)雨后蚯蚓为什么耍钻出地面?

(2)蚯蚓是怎样运动的?

(3)你能辨认出蚯蚓的前端和后端吗?短短的几句话可引发起学生强烈的探究兴趣,他们做起实验就格外认真,观察起来特别细致。

3、实验教学过程要加强学生的“参与度”

教为主导、学为主体应贯穿在整个实验教学过程中,这就需要在教的过程中应充分地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其最大限度地动手、动口和动脑,主动地参与到实验的探究活动中来。如初中七年级(生物)(上)中“绿叶片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在课堂教学安排上,从天竺葵的黑暗处理到叶片的遮光处理,从叶片的脱色到滴加碘液的观察都可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自己完成,以此来训练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在实验完成后,教师可就一些现象及操作程序提出疑问让学生进行分析回答,以此来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

4、实验教学的分析及设问应“多角度”

实验现象的分析和探索是实验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应从多角度出发进行导“思”导“疑”。“疑”的提出既要有“质”的体现,又要有“量”的要求。并且”疑”的设置应全方位地切入实验教学的重点、难点和疑点,组织学生在短时间内去说理、讨论和操作,以获得较多的技能。如初中(生物)中“脊蛙的反射”实验,在完成观察脊蛙的搔扒反射实验后,让学生再进一步探索:

(1)撕下蛙的腹部皮肤:

(2)切断蛙的坐骨神经:

(3)破坏脊髓;

(4)剪断腓肠肌。

在以上几种情况下对比观察脊蛙能否出现搔扒反射,从而让学生知道反射必须建立在反射弧完整的基础上,只要反射弧的任何一环节出现故障,反射都无法完成。

5、实验教学的课后小结应“高浓度”

俗语:“编筐编篓全在收口”。同样,实验教学的成败关键是设计出高质量的课后小结。因为小结,是对整节课堂教学内容的高度浓缩,是提纲挈领地展现七节实验的过程及结构,其作用是起画龙点睛的作用。如,初中《生物》七年级(上)中“显微镜的使用”实验,可浓缩成一首打游诗来作为本节课的小结:右手托座。左手握臂;放在偏右,目物安备。转动转换,对光低倍;看准光孔,光圈正对。右眼看目,左眼耍睁,转动反光,直到白亮。玻片安放,要在台上;压好玻片,标本对上。转动粗螺,镜筒缓上。一直等到,看清物像,略调细螺。物像更棒。

二、“导”的把握

“导”是控制整个实验教学的“遥控器”。古语:“施教之法,贵在启导”。实验课堂教学活动的每一环节都应在教师施“导”的操作下进行。其最终目的是服务于“学”。“导”的艺术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当学生出现“厌学”时,应着手于“诱导”

有的实验内容枯燥乏味,过程复杂性多变,目的及要求又有一定难度,这就容易使学生产生望而生畏的厌学心理。针对这种现象,教师要适时诱导。如高中<生物>中“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及分离”的实验,由于研磨、过滤、剪纸条、划线等操作步骤的繁琐,一些药品散发出难闻的气味,再加上最后的实验结果不易成功,容易使学生产生厌烦心理。因此,教师应随时从实验方法、实验技巧等方面加以引导。告诉学生研磨动作要快;研磨后为了能得到一定量的滤液,可再向研钵中加少许的丙酮再过滤;每次用吸管划线时吸取的滤液要少;划滤液细线要保证又齐又细等。明确引导使学生掌握操作要点,就会得到满意的实验结果。实验的成功,会使学生从内心产生一种愉悦感,也就会变“厌学”为“乐学”,进而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2、当学生感到“难学”时,应及时“疏导”

学生在做实验时,会遇到思维受阻或偏差,此时教师应就疑解答,指点迷津,化难为易,使学生产生顿悟、顿解,以获取成功的喜悦。如遇到“显微镜使用”中的物像寻找,“玻片制作”中气泡的产生,“观察唾液淀粉酶的消化作用”中水温度的控制等难点时,教师应着力做好“疏导”工作,抓住要点变”难学”为“易学”,促进整个实验教学的顺利开展。

3、当学生“死学”时,应给予“引导”

有的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特别是对于难度较大的实验,往往机械地“照方抓药“,忙得不亦乐乎;但由于对现象的观察不详细,对结果分析不透彻,仍得不到满意的结果。对此,教师应避虚就实,依据实验特点和学生实际,恰当地把实验进程划分为层层递进的若干问题。引导学生去发现新知,总结规律,从而获得真知,变“死学”为“活学”。如初中生物中“观察小肠绒毛”实验,为了加强学生对实验的理解,可设计如下的问题:

(1)小肠不仅长,它的内壁是否光滑?(有皱襞和绒毛)

(2)这样的结构有什么好处?(扩大消化吸收面积)

(3)食物必须在消化液的作用下完成消化,小肠有哪些消化液?(肠液、胰液、胆汁)

(4)进入小肠的食糜如何与这些消化液混匀?(小肠的蠕动)

(5)小肠绒毛的结构特点哪些方面有利于吸收?(绒毛壁、毛细血管壁和毛细淋巴管壁薄)

4、当学生认为“学会”后,应适时“指导”

实验中,当学生掌握一定的实验技巧。或学会有关操作技能后,应教育学生不满足现有的知识和能力,鼓励他们大胆地去设想,搞小发明,小创造。在培养学生多方面素质活动中,教师可在思维方法和心智技能上给予指导,让学生真正从“学会”的乐园中走到“会学”的王国中去。

猜你喜欢
教师应生物实验教学
“双减”政策下教师应做好高效课堂的践行者
基于科学探究的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探索
网络与云技术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第12话 完美生物
生物趣多多
高中文言文教学刍议
教师应如“水”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探讨
谈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初探
隐藏在深海里的神秘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