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阅读教学重点及教学策略

2009-03-25 03:00郭根福
云南教育·小学教师 2009年11期
关键词:流利词句风筝

郭根福

低年级是小学生学习阅读的起始阶段,也是学习阅读的基础阶段。这个阶段的阅读教学,对学生阅读兴趣的提高,朗读技能的获得,理解字词句能力的形成和良好的阅读习惯的培养,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根据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低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可以确定为:激发阅读兴趣;培养朗读能力;落实字词句训练;学习默读,重视语言积累。

一、激发阅读兴趣

第一学段阅读教学的第一项目标即为“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兴趣是学生学习的直接动因。进入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学习生活不再允许他们像幼儿园那样通过游戏和自由玩耍获得快乐,他们的生活乐趣需要延伸,同时又需要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而阅读为低年级学生认识世界打开了一扇大门,通过阅读,可以开拓学生的知识视野,打开他们想象的空间,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

要激发低年级学生阅读的兴趣,一是要根据低年级学生形象思维占优势的特点,为他们提供贴近儿童生活情趣的阅读材料,如,童话、童谣、寓言、儿歌、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二是要选择适合低年级学生学习的方式,引导他们通过配图理解、表演、游戏、角色体验等多种生动活泼的学习方式学习课文。尽量减少灌输式的讲授分析,给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投入到快乐的阅读之中。三是要拓展自由阅读的空间,倡导学生自由阅读,学生想读什么就读什么,想怎么读就怎么读。四是要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如,读故事、讲故事比赛,朗读擂台赛,课外读物推荐会等等,让学生在活动中享受阅读的乐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值得一提的是,激发低年级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从小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并逐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不仅是提高低年级阅读教学效率的需要,也是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二、培养朗读能力

朗读是学习语文的有效途径之一,也是最常用的教学手段,它对学生语言的积累、语感的形成有着特殊的功能。低年级朗读的重点是读正确、读流利,有的课文还要读出语气。由于低年级学生处于认读能力的形成阶段,学生从认读一个个汉字开始,逐步向认读词语、句子发展,最后才能熟练地一行一行扫读课文。因此,培养低年级学生的朗读能力,离不开老师的精心指导。

1.朗读示范,训练语感。训练语感,是朗读训练的重点。由于低年级学生感悟语言的能力较弱,尤其是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他们对语言的感悟主要靠模仿老师的范读。实践证明,学生朗读水平的高低与语文教师的朗读水平有着直接的关系,一个擅长朗读的教师,所教学生的朗读能力大多都很强,这固然还有其他因素,但这与教师潜移默化的范读指导是分不开的。

2.针对问题,悉心指导。我们在听课中发现,低年级学生在阅读中普遍存在“盲读”现象。由于低年级课文篇幅短小,加上低年级学生短时的机械记忆能力较强,学生听读、齐读了几遍课文后,基本上能把它背下来。此时,不少老师误认为学生会认读课文了。当你随机从课文中找出几个句子让学生认读,不少学生却不会读。这说明学生的所谓“读”,不是在认读,而是凭记忆背诵课文,这就是朗读上的“盲读”现象。针对这个问题,教师要悉心指导。在教师范读课文后,先让学生借助拼音试读课文,然后要求学生只看汉字再读课文。先让学生读准生字词的音,然后分句、分段读通顺、读流利,把培养学生的认读能力落到实处。

3.根据差异,分层达标。在一个班级内,学生朗读的差异是明显的。因此,教师应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确立分层目标的要求。如,对朗读基础较好的学生,除了做到读正确、读流利外,还应读出语气;对于中等水平的学生,在做到读正确、读流利的基础上,应鼓励他们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段落,读出语气;对部分存在认读障碍的学生,应在教师的指导下,先做到读正确,再达到读流利,提高他们朗读的信心。阅读心理学研究表明,有10%~15%的学生在阅读时会发生认读障碍,其主要表现是流利朗读有困难,原因是他们认读汉字符号同步转换为意义理解时困难,因而在朗读时常出现添字漏字、读破句、倒读等现象,不能按照正常速度一行一行地扫读。对于这些学生,教师更应耐心指导,加大训练力度,使他们及早过渡朗读这一关。如果朗读不过关,将会直接影响到学生以后正常的阅读,乃至其他课程的学习。

三、落实字词句训练

字词句的训练是低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语文课程标准》要求第一学段的学生“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整个小学阶段,要求学生“认识汉字3000个,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从小学阶段识字的要求来看,低年级认识的汉字占60%,会写的汉字占40%。这说明低年级的识字教学任务是相当重的。从低年级阅读教学的现状来看,有两个问题比较突出,一是不少老师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上,忽视字词教学;二是字词教学与阅读分离,先集中识字词,再进行阅读分析,不能正确把握阅读教学中识字教学的规律。我们从听课调研中发现,一篇课文教完,“四会”字的达标率一般只有60%左右。那么,如何把读的训练与字词句的训练有机结合起来呢?我认为有效的教学策略应该是:以读书训练为经,贯穿始终;以字词句训练为纬,读中落实。其操作程序为:抓“识读”、“识写”结合,落实感知大意→读懂课文;抓重点词句的理解,落实入境悟情→熟读课文;抓精妙语言的内化,落实积累运用。

例如,《纸船和风筝》(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课堂实录片段:

师:下面我们来“开火车”读课文,一人读一个自然段,其他同学认真听,看他是不是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

生:(读第2段)松鼠叠(课文中是“折”)了一只纸船……

师:他把哪个字读错了?

生:他把“折”读成了“叠”。(老师把“折”写在黑板上。)

师:我知道你不认识“叠”字,所以读错了。但我们平时都习惯说“叠纸船”,所以你猜这个字念“叠”,对不对?“折”和“叠”的意思一样,但读音不一样。现在你知道它的读音了吗?(生点头)来,我们一起读一读——折纸船。(生跟读。)

生:(读第7段)……山顶上再也看不到飘扬(课文中是“荡”)的风筝……

生:他把“飘荡”读成“飘扬”了。

师:(板书“荡”和“扬”)“荡”和“扬”确实有点像,难怪你分不开了。不过仔细看,还是有区别的,发现了吗?

生:“荡”比扬多了草字头。

生:“扬”是提手旁,“荡”的下面“汤”,“汤”的偏旁是三点水。

师:你们观察得真仔细!还记得“飘扬”这个词语我们在哪课学过?说什么“飘扬”?

生:在《我们成功了》这课学过。课文中说:“奥林匹克旗帜将在中国北京高高飘扬。”

师:为什么说“山顶上再也看不到飘荡的风筝”?旗子飘和风筝飘有什么不一样呢?

生:旗子虽然飘,但它在旗杆上不能动,可是风筝能左右晃动,还能往高升。

师:对啊,风筝一边飘,一边悠悠荡荡地往上升,所以这里用了“飘荡”。你们明白了吗?

生:明白了。

学生朗读课文读错字音,是常见现象。这位老师没有把“纠错”简单化,而是认真分析学生读错的原因,给学生一份真诚的理解,并且想办法让学生真正把词语读正确。前者“折”,她让学生知道与习惯语“叠”意思相同,但读音不同;后者“荡”,她不仅让学生观察与“扬”字字形的不同,并通过词语的运用,比较意义的不同,真正做到了读书与字词教学的有机结合。

四、学习默读,重视语言积累

默读需要学生在阅读时主要运用视觉接受信息。低年级是学习默读的起始阶段,其要求是:“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由于低年级学生的有意注意能力不强,因此,在默读训练之初,为了克服学生在默读时“舌动、唇动、指动”的不良习惯,教师不要提出过多的思考要求,也不要过分强调读的速度,只要学生做到集中注意力,用眼睛一行一行地扫读课文。好的阅读习惯养成了,阅读速度自然就上来了。

语言学家的研究表明,一个人的词汇量与这个人的语文能力是成正比的。因此,低年级的阅读教学,要十分重视学生的语言积累。可让学生专备一本语言积累本,将自己在课内和课外阅读中学到的优美词句、精彩语段及时摘抄下来,这对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是很有帮助的。

作者单位

江苏省溧阳市教师进修学校

◇责任编辑:徐桥◇

猜你喜欢
流利词句风筝
字词句训练
字词句训练
字词句训练
字词句训练
在手账中为风筝比心
基于能力培养的语文阅读教学探析
学做风筝
流利口语练习
流利会话
流利美语脱口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