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春云
【摘要】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改进和强化师德建设,日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师德教育促进了新课程理念的更新,教师应以不断向更高的道德境界攀登为目标,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努力学习并不断加强自身的修养锤炼,使自己逐步养成比较完美的师德品质和良好的师德习惯,实现内在和外在美的和谐统一。
【关键词】学习方式;教学方式;师德
Learn 《course and the teacher virtuous construction》of realize
Chang Chun-yun
【Abstract】Along with education reform in education of continuously thorough, how improvement with enhance teacher virtuous construction, gradual become a society concern of hot point problem.The teacher was virtuous education to promote new course principle of renewal, teacher should take continuously climbing toward higher morals state as a target, make great effort in education the teaching activity study and continuously strengthen an oneself of accomplishment hammer Lian, make oneself gradually develop more perfect teacher virtuous quality and good teacher virtuous habit, realization inside with outside the United States of harmony unify.
【Key words】Study way;Teaching way;The teacher is virtuous
近年来,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改进和强化师德建设,日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要解读师德,关键在于读懂学生,读懂教师,读懂教师从事的神圣而伟大的职业。而今天的我们,正处在一个“重新阅读”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再认识,特别是对新课程理念,与师德重建,我们需要有新的视野和新的认识[1]。
师德建设决定我国新课程改革的成败,新课程理念对师德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家教育部部长周济在《大力加强师德建设,努力造就让人民满意的教师队伍》中指出:“高尚而富有魅力的师德,就是一部活的教科书,就是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对学生的影响是耳濡目染的、潜移默化的、受益终生的……当前我们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不仅需要教师转变思想和观念,更新知识结构,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更需要教师有良好的思想素质和高尚师德,并在与时俱进的伟大实践中不断提高师德水平。”国务委员陈至立也强调:“教书育人,德育为先,教师队伍建设,师德为先。”为此,国家教育部将师德教育作为新一轮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内容。
本人从教十年来,在教学中,也深刻体会到师德教育在教育教学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同时师德教育也促进了新课程理念的更新,这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 新课程学习方式与师德 首先,教师要正确认识课程中的学习方式,根据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学习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传统的学校教育采用的接受性学习方式,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和独立完成任务,是一种被动的、接受的、封闭的学习方式。另一种是在对传统学习方式进行反思和批判的基础上,形成的创新性学习方式,注重学生对知识的积极建构和合作学习,是一种主动的、发现的、合作的学习方式。新课程要求的学习方式的转变,就是从传统的转变为主动的、发现的、合作的学习方式,提倡自主与探索、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创造性和实践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其次,教师要以高尚的师德情感积极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与教师的高尚师德情感积极引导和影响有直接关系。教师要以高尚的师德修养来改变对自身的认识和对学生的认识。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2]。
2. 新课程教学方式创新和师德 教师要根据新的教学理念,按照学生新的学习方式转变的要求,而重建新的教学方式。新课程的新的教学方式对教师的人格因素和师德情感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学方式中的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交往,是教师与学生的对话,是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是教师与学生的合作,是教师与学生的理解。综上所述新的教学方式与师德是一致的,相辅相成的。
3. “差生”教育转化策略与师德 新课程的教育理念是“没有教育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育的教师。教师对自己的教育行为要进行深刻反思”。为此,作为人民教师的神圣职责和人格要求,必须以高尚的师德为前提,努力寻找有效的教育转化策略。
转化之一:微笑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课堂教学中教师或是微笑的讲解,或是表扬肯定,或是鼓励启发,或是善意批评与自我批评……这股从教师心底流淌出的“爱”,会激发学生心灵上的火花,他们会在感知师爱的同时发出“投桃报李”的感动。教师可亲的教育促进了“师爱生”、“生亲师”,使教育精神振奋,学者兴致盎然,轻松活泼[3]。
转化之二:赏识教育。“赏识教育”要求教师要相信自己,热爱学生;以学生为本,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创设轻松、和谐的教育氛围,培养创新精神,让学生在赏识中学会赏识,树立积极的人生观。
转化之三:理解教育[4]。 “理解教育”向我们提出了一个关注后进生、关注学生非认知因素发展,关注全体学生进步,关注素质教育具体化的新教育模式。理解教育是以教师的爱心为前提的。理解教育首先是教师要理解学生。近几年来,本人深刻体会到,如果你想让学生相信你,你必须要理解、尊重学生,学生才能与你合作,才能使教育教学水平提高,可见,教师的师德在教育、教学中是多么重要。
所以,本人深刻领会到:为人师者,应以不断向更高的道德境界攀登为目标,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努力学习并不断加强自身的修养锤炼,使自己逐步养成比较完美的师德品质和良好的师德习惯,实现内在和外在美的和谐统一。这也是本人在学习《新课程与师德建设》一节中领悟到的真谛。
参考文献
[1] 《新课程与师德建设》,河南省教育厅科学规划课题
[2] 肖川:《新课程与学习方式变革》《中国教育报》 2002年6月1日
[3] 陈乐光:《当今“差生”教育失误的更改分析》,《现代中小学教育》2001年,第12期,第1-3节
[4] 鲍东明:《诠释理解教育》,《中国教育报》,2001年10月26日
收稿日期:2008-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