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海 雷勇军
[关键词]应试教学,转变思路,高考复习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09)23-0036—04
“平时的教学总是落后于高考”,这是2009年高考之后,西安中学考生薛笑的体会(见《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9年第8期,薛笑《我看2009年全国文综卷I历史试题》)。西安中学是陕西省的重点高中,拥有不少名师,他们的教学都落后于高考,更何况各地的一般高中?!那么,文科班教学“落后于高考”的具体表现是什么?薛笑同学认为,主要是平时所做的大量试题与高考试题“不是一个感觉”“平时……熟悉的知识、训练的能力与高考要求的能力不对应”等。这的确值得思考。这种“不对应”说明目前高中的应试教学也是一种低水平的、陈旧的思路。
新课改推行以来,不少教师认为,新课程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思维的训练,这些太空、又占用教学时间,不适于高考复习;文科班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多得分,这是教师最重要、最实际的任务。以目前的教育环境而论,这种认识不无道理,但是,近年高考试题的变化及其考试的结果已经说明,以往那套应试教学的思路与方法,已经落后了。尽管今年还有少数省份没有进入高中新课程,但高考命题已经转变了思想,全国卷已经用新课程的理念指导命题了。最明显的就是,教材对命题者而言,只是命题的知识背景,大多数试题在教材中找不到直接的答案。这是“用教材教”的理念,在高考中的体现。鉴于此,高考复习的思路,应当是“源于教材,高于教材”。这也是近年高考历史的导向,我们从全国卷I的历史题中就可以看出端倪。
一、近年历史试题的突出特点
1以教材为知识背景的试题多,直接依据教材表述的试题少。
据笔者统计,2007年有4道选择题(12、14、17、20)直接出自教材;2008年、2009年分别只有1道选择题(18、16)可以在教材中找到答案。从分数上说,2008、2009两年,只有4分题是教材上的“死点”。其他试题只能在教材上找到相关的知识背景和大致范围,而没有具体对应。如2007年第13题引用了陈寅恪关于武则天当道的历史意义的评述,教材关于武则天的所有叙述都不能直接解答此题,只有跳出教材,以其为基础和背景,才能准确、全面地理解题意。再如2009年第39题—一关于“三角贸易”的两问,高中统一教材《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第一章第二节全篇都没有说“三角贸易”,但所述“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殖民活动”的具体知识构成了解答此题的背景,考生只有结合试题的材料才可能得出正确答案。
这类试题在近年高考试题中所占比例越来越高。笔者统计:2007年有7道选择题(13、16、18、19、21、22、23)、问答题中的3问(38题第3、4问,39题第2问),属于以教材为背景的试题,所占选择题比例达到了58.3%,比分相应占到58.3%,问答题则占到了52分的61.5%(共32分);2008年此类选择题有9道,占选择题的75%;2009年有11道选择题,占选择题的91.7%,而问答题的材料和问题全都取自新材之外。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上述西安考生的反映代表了大多数学生的心声。
2或难或易的试题多,难度适中的试题少。
难度相对考生群体而言。据湖北省近三年的高考历史难度统计,2007年为0.46(得分率45.78%)、2008年为0.44(得分率41.82%)、2009年为0.45(得分率44.60%)。整体看,好像难度适中,选拔功能较强,但具体到每一个试题,则不是这么回事。
根据选拔功能的要求,从理论上讲,难度0.50左右可以保证区分度的要求。在实际操作中,全国规模的大型选拔性考试,难度控制在0.40~0.60之间就比较理想了。用这个“标准”衡量2009年高考试题,从表中可以看出,只有37题第一问符合。湖北考生对试题难度的反应,要么大多数都被难倒,要么容易得大多数都能得分。如第15题,宜昌市夷陵中学(湖北省示范学校,曾多次产生过省高考状元)全校6个文科班有5个班的平均分是4分,另一个班的平均分3.92分,即全校考生几近全对。而第21题,有一个班没有一个学生做对,其难度是0,全校的难度值统计竟达到0.09,宜昌市几所省示范学校都是这样。单项选择题在完全不懂的情况下,“蒙对”的可能也会有25%,即达到0.25的难度。该题竟然如此结果。
3试题提供的材料字数多。
近年高考历史多采用材料命题,已是显见的事实。据笔者的粗略统计,2007年全国卷1历史试题所用材料字数总计为2800多个字,2008年全国卷1历史试题所用材料字数总计为3300多个字,2009年全国卷1历史试题所用材料字数总计约为2800字。2009年卷中只有一道选择题没有用材料。用新材料命题可以创设新情景,考查学科能力,同时也最大限度地避免了猜题、押题,高考复习资料的试题也很难与之雷同。与近年高考试题相比,复习资料明显滞后。依笔者所见,目前各种版本的复习资料没有一种能够跟上高考的节奏,导向仍然是“题海战术”。这也是“平时的教学总是落后于高考”的原因之一,但就解决的办法而言,不能指望复习资料的提升。实际上,复习资料也不能解决教学问题。那么,怎样使教学能够对应高考呢?笔者以下思路仅供参考。
二、高考历史复习的新思路
1概括、拓展、升华教材。
笔者曾撰文强调,教材只是高考命题的知识背景或知识框架,因此,高考复习必须改变“死扣”课本的现象,教师更不能照本宣科地“教教材”,而应该学会“用教材教”。教师要善于重组教材,整合教学资源,在科学史观的指导之下,或概括、或拓展、或升华出新的历史问题、历史认识。不能再让学生死记硬背,不能再让学生死抱着教材、整天泡在题海里,而要从学法的角度去分解教材,促使学生自己形成把握历史问题的能力。
以复习隋朝历史为例,教材(指旧课程使用的统一版本)按照隋朝的建立、统一、灭亡这一全过程表述,复习就不能停留在具体记忆和因果关系的分析方面,而应放在有认识价值和现代意义的相关史实、特征的比较分析、拓展延伸、概括升华方面。因此,关于隋朝的“建设”——政治制度的建设和社会经济的建设,特别是社会经济的建设,也应考虑纳入复习范围。
隋朝修运河、修驰道、建两都、修粮仓……这些大规模的工程,其前只有秦朝能与之相比,其后再没有哪个王朝如此大兴建设。如果与秦朝相比较,二者大兴工程的主观意愿、客观影响,是有很大不同的;若与现实相联系,二朝所遗工程对后世的影响也完全不一样。教师若能细细研究,将相关材料呈现给学生,不仅能使他们更容易认识、理解隋朝的工程建设,还会促进其概括、拓展能力的发展。如针对关于隋朝粮仓
的一些“结论性”说法,加进材料“(隋炀帝大业二年十月——十一月间,引者注)置洛口仓于巩东南原上。筑仓城,周回二十余里,穿三千窖,窖容八千石以还,置监官并镇兵千人。十二月,置回洛仓于洛阳北七里,仓城周回十里,穿三百窖”(《资治通鉴》卷180),学生很容易明白当时“大建”的过程和规模。
2认识、理解、评析材料。
近年的高考试题几乎全部是通过材料设置问题,所以,认识、理解、评价材料的能力,自然应该成为应试高考的关键。用典型试题训练学生,学生才可能形成自己的解题思路,才可能赢得高考。教师要做的不是猜题,不是让学生频繁考试,而是尽可能地找到“多种多样”的历史材料,尽可能地比照高考试题编拟出相应的“多种多样”“层次要求不一”的历史试题,有针对性地训练学生。
很多历史现象的背后都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这些信息可能会折射出当时社会发展的一些真实景象。隋朝大建粮仓就是这样,运用史料分析可能会发现,这一历史现象透露出关于隋朝农业发展、财政政策、百姓意识等多重信息。若能认真、科学地选择史料,指导学生从材料中发掘信息,这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史料、运用史料的能力。
下面以一具体例子说明之。
——阅读贾谊《过秦论》中的有关论述并回答相应问题。
材料一“秦并海内,兼诸侯,南面称帝,以养四海。天下之士,斐然乡风。若是者,何也?日:近古之无王者久矣!周室卑微,五霸既没,令不行于天下。是以诸侯力政,强侵弱,众暴寡,兵革不休,士民罢敝。今秦南面而王天下,是上有天子也。既元元之民,冀得安其性命,莫不虚心而仰上。当此之时,守威定功,安危之本,在于此矣”。
材料二“秦王……不信功臣,不亲士民,废王道,立私权,禁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夫并兼者,高诈力;安定者,贵顺权:此言取与守不同术也。秦离战国而王天下,其道不易,其政不改,是其所以取之守之者异也”。
材料三“陈涉……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倔起什伯之中,率罢散之卒,将数百之众,而转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而亡秦族矣”。“陈胜之位,非尊于齐、楚……之君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问题:
(1)材料一中的“守威定功,安危之本,在于此”,其意是什么?本段材料的主旨是什么?(夺取天下和巩固天下的根本所在是要使老百姓安居乐业。秦的统一顺应民心)
(2)材料二中贾谊“过秦”之处有哪些?(秦始皇施暴政,不懂打天下与首天下方法的不同,失去民心)
(3)贾谊认为陈胜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秦朝不施仁义而行暴政,民心已失,陈胜举动代表百姓意愿)
(4)结合所学,简评贾谊的上述言论。(关于秦朝的建立与灭亡的原因论述基本正确;对陈胜其人的评述并不见得完全中肯,但如此更能证明贾谊关于秦亡于失民心之论)
引用《过秦论》中的几段论述及其设计的相关问题,一方面是为了加深学生对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理解,更主要的是为了训练学生“认识、理解、评价材料的能力”,第4个问题则是为了帮助学生建立一些史学方法——史评是有“主观”因素的,引用之时需“再论”。
3主攻难题。
由于近年高考较难的试题增多,所以,破解难题应成为教学的一个主攻方向。难题之难,难在哪里?根据前文所述高难度的试题具有以下特点:
①试题材料长。学生在高考特定时间内没有充裕的时间阅读和理解。
②试题的能力要求高。现在的高考复习局限于应试做题、频繁考试,学生没有独立思考和自由作业的机会,在一两年内能力很难达到高考的要求。
③评分细则的过于死板。湖北省的评分细则仅仅将“标准答案”按“,”“。”分解给分。非选择题是人工阅卷,学生的答案很难对应标准答案。
为了赢得高考,教学要“知难而上”。针对这些难点,我们的做法只能是:
①训练学生快速阅读材料、理解材料的能力。历史课要与语文课相互交叉、相互渗透。
②用样题示范。让学生在模仿中感受、体会,摸索思路。学生自己的体验十分重要,教师不能越俎代庖。
③让学生自己做出“标准答案”。要求学生在规定具体分数的条件下做题,答案“要点化”、“多多益善”。这是2006年夷陵中学湖北省文科状元的经验。
最重要的是:给学生自由。2009年高考之后,夷陵中学进行了一次应届毕业生调查,其中,80%以上的学生认为老师讲多了,给他们自我学习的时间太少了。这是教训。老师切忌包办、切忌一讲到底、切忌作业成堆、切忌频繁考试。要尽可能让学生在掌握方法后自学。要求学生尽可能从学法的角度自学教材,尽可能从命题的角度自理材料,尽可能从比较的角度“自查”弱处。
把学生困在题海里,没有给他们更多的时间自主学习和反思,老师辛苦,学生还“埋怨”。我们再不能这样下去了!
西安中学薛笑同学的体会,高三教师尤其要铭记在心。如若你的教学“等同”于高考或“先进”于高考,学生会感谢你;如若你的“教学总是落后于高考”而又不放手让学生自我学习,岂不是害了学生?!
[作者简介]李明海,男,1955年生,中学特级教师,宜昌市教研中心历史教研员。雷勇军,男,1974年生,中学中级教师,湖北枝江人,湖北宜昌二中任教。
[责任编辑:任世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