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生活实际 培养问题意识

2009-03-07 03:07王子军
中小学教学研究 2009年1期
关键词:问题意识生活化

王子军

摘要:《数学课程标准》揭示了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关系,数学来源于实际生活,数学又为实际生活服务。根据这一基本理念。我们在教学时,要密切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让数学问题生活化,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学会运用数学的思想去观察和认识客观世界。

关键词:生活化;注重联系;问题意识

数学是一门充满智慧、充满人文精神的学科。数学问题是来源于生活,而又应用于生活中,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充满着数学。华罗庚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画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新修订的《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十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在教学要求中增加了“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不仅要求选材必须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而且要求“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那么如何把教材中的内容转换成学生能触摸到的实际生活,让课堂充满魅力色彩,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感悟数学的真谛,从而让学生学会运用数学的思想去观察和认识客观世界呢?

一、结合生活实际,导入新课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课处理得是否恰当,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的情绪以及思维的活跃程度。目前的数学教材已是来源于现实,是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中能听到的、感受到的。教师要善于挖掘利用其中的生活情景,从中引出数学问题,使数学融于学生的生活,这样不但可变枯燥为丰富,变乏味为有趣,激发求知的内驱力,而且可使所要学习的数学问题具体化,形象化,从而引出一种学习需要,使学生能积极主动投入到学习探索中。

如人教版教材二年级上册《加减混合应用题》一节课时,依教材可设计这样一道题:公交车上有65个人,车到站后,从后门下去25人,从前门上来28人,现在车上有多少个人?学生积极思考,方法各异:

(1)65-25+28=68

(2)65+28-25=68

(3)65-25=40 40+28=68

大家虽然所用的方法不同,但都算出了公交车上现在的人数,这一生活问题得到了解决。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同时也使其认识到数学的价值,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讲授新课之前,需要我们根据本班实际情况和学生认知水平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使学生感觉到在课堂上学习就像在日常生活中遇到了数学问题一样。于不知不觉中由内在兴奋转化为外在兴奋,将参与欲望外化为参与教学活动的行为。

二、联系生活实际,加深理解新知

在新知的教学时,如果能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创设学生熟悉与感兴趣的具体生活活动情况,就能引导学生通过联想、类比,沟通从具体的感性实践到抽象概括的道路,加深对新知的理解。

讲授《平移和旋转》一节课时,当学生初步理解了平移和旋转的含义后,就可以让同学们观察生活中哪些现象属于平移现象,哪些现象属于旋转现象,然后汇报给大家。学生经过认真观察汇报结果:推拉窗的移动、电梯升降、抽屉的开和关、火箭升天、火车车身的移动……再如钟表指针的转动、风扇叶片的转动、车轮的转动、自行车脚轴的转动……通过这一观察汇报活动,学生深刻理解了平移和旋转现象的区别,又深切感受到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三、结合生活实际,在生活中巩固新知

数学来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尤其是小学数学知识。在生活中都能找到其原型。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是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老师应树立生活数学的教育观,努力将数学经验生活化,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技能理解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和巨大价值,不断提高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由于课堂时间短暂,所以作业成了课堂教学的有益延伸,成了创新的广阔天地。学生在实际生活实践中体会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是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也是对书本知识的一种印证、一种补充、一种体验。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自然而然地增加了情感体验。

例如“简单平均数”的教学,在目标定位上,除了让学生了解平均数的含义外,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大量实际材料的学习,体会到客观世界存在着众多的自由度和随机现象。求平均数则是从随机现象中统计规律的一种常用方法。教学时,渗透“移多补少”、“对应”、“估算”等数学思想方法,并运用这些数学思想方法解决生活中类似的简单问题,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在本节课的练习设计中,教师可以出示学校用水、用电情况统计表,月份多少依据安排的练习时间而定。由于是自己学校的情况,学生会提一系列问题,教师再引导学生从表中发现了什么。学生的答案五花八门:“我发现我校用水量太大了,而且一个月比一个月多,应该节约用水。”“这月的用水量是多少呢?”让学生预测。再引导:“如果学校要使前三个月的用水量不超过4000吨,这月的用水量是多少呢?”放手学生讨论……最后,让学生把结果以建议书形式提交给学校。这样设计教学,具有挑战性和现实意义,挖掘出许多促使人发展的因素,如数据感、直觉、估算和节约资源教育,变关注知识为首先关注学生情感态度、思维能力等方面的进步和发展,体现教学目标的多元整合,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教学了“认识人民币”以后,让学生同去跟爸爸妈妈一起去商店买东西,帮助爸爸妈妈和营业员阿姨算算账,应付多少钱,实付多少钱,找回多少钱,回学校后和其他小朋友们交流。再如布置学生绘制“房间平而示意图”,并到装饰市场了解瓷砖价格,为自己的房间地面装修设计方案。这样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有助于学生理解,同时能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也培养了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观察能力、实践能力。这样。学生在轻松愉快的交流中,学得积极、主动,思维随之展开,兴趣随之激起。随着生活,问题的引入、交流,课堂教学不再封闭,会变得精彩纷呈,充满魅力。

生活是教育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要植根于生活的土壤,密切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敢于实践,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让数学问题生活化,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学会运用数学的思想去观察和认识客观世界。

(责任编辑:张华伟)

猜你喜欢
问题意识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实施与成效
作文生活化教学指导策略
“则”与“择”:指向生活化学习的幼儿园数学活动实施的原则与选择
生活化美术教学的课程设置及实践应用
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有效途径探究
恰当处理“教”“学”关系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问题意识与专题化教学研究
浅议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