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教学“悟情入境”的几种做法

2009-03-07 03:07周艳敏
中小学教学研究 2009年1期
关键词:互文入境古诗

周艳敏

长期以来,受“重在考察学生的记诵与积累”教学评价的影响,古诗教学被边缘化,出现了重阅读轻古诗的不良倾向,古诗教学仅仅停留在“讲讲——抄抄——背背”这一层面上,原本意韵隽永的古诗教学变为一种对学生的“惩罚”。

古诗,字字珠玑,空灵娟秀,往往都是诗人感物、兴怀、应答、题记之作,其字里行间浸润着诗人自己的情致、思想和魂魄,而像王安石的《梅花》,郑燮的《竹石》,于谦的《石灰吟》等数量众多的诗,更是作者孤傲、高洁、蔑视权贵的独立人格的真实写照。“情以物迁,辞以情发”,他们或歌,或泣,或诉,或慕,或怨,融“情”与“采”、“文”与“质”为一体,构成了诗歌这种瑰丽迷人的文学艺术体裁。从这一角度而言,古诗教学不能再简单地停留在了解大意,说说其中的思想感情这一要求之上。必须在弄懂诗意的基础上,采用恰当的策略和方法,引领学生进入到诗的意境中,进行俯仰吟诵,品味涵泳,得其旨意,进而陶冶性情,酌理富才。只有进得了境界,才能真正走进古诗,走近诗人,才能步入到一个广阔的想象天地,与先贤圣哲对话,实现心灵之间的碰撞、交融、回应和提升。在这一点上,叶圣陶先生曾说过:“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清末王国维在其《人间词话》中所说的品诗三境界,这个“境”,说的就是这个意思。这就是说,唯有“披文以入境”,“研阅以穷照”,才能做到思接千载,神与物游。总而言之,追求古诗的悟情入境,是古诗教学的一种合理、有效的学习方法。如何才能“入境”呢?

一、介绍背景,把握基调

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受动荡纷扰的政治时局,错综交织的人际关系,宦海沉浮的仕途经历等因素的影响,不同诗人的诗具有不同的思想,同一诗人不同时期的诗具有不同的论调。“诗言志”,古诗是古代诗人心灵的自然流淌,“或喻于声,或方于貌,或譬于事”(《文心雕龙》),古诗基本上都不出于述志、写物两个范畴。因此,学习古诗,首先要了解作者的生平阅历,及其创作背景,这样就会不惑于表面词句,不纠缠于枝节的问题,而去体察其具体用意,研究全篇主旨。如《示儿》中的陆游,他一生力主抗金,奔走呼号,梦想能金戈铁马,驰骋沙场,然而却屡遭排挤,壮志难酬,在病危弥留之际,还念念不忘收复失地,洗雪国耻的祖国统一大业。此诗掷地有声,既有诗人毕生牵挂,又有“北定中原”的热切期望,可谓“忠愤之气,落落二十八字间”。当学生了解了这些,再来读此诗,一定能想象出诗中所描摹的画面——国家支离破碎,狼烟频起,一位白发老人混浊的双眼溢着泪水,坚强地鼓励着榻前的孩子们要不忘家仇国恨,收拾旧河山,实现自己的遗志。学生悟出诗情,游乎其中,不待教师多讲,早已是感动不已了。

在这一教学环节中,首先要求教师在课前查阅相关资料,加以取舍、整合,把握向学生介绍的合理尺度,目标不能过高过深,内容不能过多过滥,否则,会将学生带入云里雾里,适得其反。还要选准恰当的引入时机,田园诗一般放在课始,边塞诗和爱国诗一般放在了解大意之后,而有些背景更为复杂的诗,如《示儿》、《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等,则要放在学生思维转承与情感激发的衔接处。

二、互文印证,增加厚度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任何文本都是一种互文,任何一个独立的文本都是不自足的。其意义建构需要是在与其他文本交互参照、交互指涉的过程中衍生的。有机介入古诗互文,可以丰富对古诗意境的理解,拓展古诗的历史厚度,生成古诗内涵的价值,形成一种多元的、立体的、有效的语文学习。在学习《示儿》教学中,于学生吟诵之际,教师链接下面一首互文:南宋遗民林景熙的《题陆放翁诗卷后》的末四句:“青山一发愁蒙蒙,干戈况满天南东。来孙却见九州同,家祭如何告乃翁。”偏安一隅,“楼船载国”的南宋王朝怎能阻挡得了蒙古铁骑的冲击?“家祭无忘告乃翁”自然成了空话,黄泉之下的陆翁何以瞑目安息?此情此景,孩子们神情凝重,泪光闪烁,他们似乎可与诗人促膝相坐,休戚与共了。悟出了诗情,进了诗境,接下来的诵读更为生动——声声含泪,字字入情了。

另外,此诗还有其他几首互文,如《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关山月》等,均可丰富诗人的爱国情思,有益于学生的深度解读和开掘。

三、字斟句酌,丰富想象

古人极讲究“炼字”,“句有可割,足见其疏;字不得减,乃知其密。”往往一个字,一个句就是一幅画,一个生活场景,一段心灵历程,甚至是一段人生历程,让人遐想,引人深思。如,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中的“绿”字,色彩明艳,点活全诗;贾岛与韩愈的“推敲”一词,不着痕迹地烘托出山寺夜晚的静谧氛围,这些典故、佳话流传千古,脍炙人口。古诗教学要想达到“入境生情”的地步,就得落实到对诗句的品读敲打上来。需要准确地寻找诗中那些画龙点睛之笔,即为“诗眼”,“着一字而境界全出”,抓准了“诗眼”,再通过换词、读悟等教学手段,展开教学,引导学生加以比较,体会古诗的用字之妙。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诗中,诗人杜甫惊悉“安史之乱”被彻底平息,河南河北先后被官军收复这一喜讯,欣喜若狂,在极度兴奋中,一改过去“沉郁顿挫,含蓄蕴藉”的诗风,以轻快活泼、热情奔放的语言,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生平第一快诗”。教学时,抓住统领全篇的“喜欲狂”三字,让学生说说杜甫此时高兴的原因是什么,从哪些诗句和词语中读出他的这种高兴,引导学生勾画出“涕泪满农裳”、“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放歌纵酒”、“放舟还乡”等词句,想象出一个i卖书人那种喜极而泣、行为颠狂、归心似箭的动人画而,进而体会出诗人之所以如此激动、喜悦,不仅仅是因为自己从此可以结束颠沛流离的逃亡生活,更主要的是因为祖国可以从此重归统一,人民可以免受战乱之苦。整个过程,从诗眼入手,一贯到底,水到渠成,学生品词析句,含英咀华,精心开掘,读出了诗中之画,也悟出了古诗的情韵之美。

四、加强诵读,品味涵泳

古诗词声律要求严格,平仄相间,追求“玲玲如挂玉,字字如贯珠”的音乐美。因此,古诗教学最简捷、最有效的做法就是加强诵读,要求不仅要读通,还要读懂,要出声地读,大声地读,读得摇头晃脑,字正腔圆,直到读出诗句的诗境语韵来。这种诵读应该做到以下两点:一是注意角色的迁移。在读之前,教师应巧妙地设问:若你是诗人,你想到了什么?又会说些什么之类的问题,加以牵引。如,教学《另董大》:“你就是高适,与董大执手临别,你会叮嘱些什么啊?”引导学生充分去想象诗中画面,表达自己的感怀,以一种“我”的姿态走进诗句中,与诗人同呼吸、共命运,然后再指导吟诵,他们读得语重心长,情真意切,仿佛自己就是那个与好朋友依依不舍的高适,在雄浑苍茫的关外依依别离,物我两忘,把知己之间那种“天涯若比邻”般的情谊表达得淋漓尽致。二是读的技巧要合适。在总体上要遵循古诗平仄、停顿、重音基础上,进行适度的变化。在方式上采用范读、引读、轮读,对读等等,鼓励富有个性的解读,一首《别董大》,既可以读得伤感缠绵,又可以读得豪迈激越,可悠远、可急促、可高亢、可低沉,只要读出自己独特的理解与感受就行,教师不宜做过多的统一要求。

“入境”是古诗教学的最高境界,也是我们语文教师所追求的教学智慧。如何寻求古诗的信息意义,解读到什么程度,以及对诗句用字的斟酌等,都需要教师多下功夫,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古诗文功底和文化素养。只有当教师做到用心体验,投入真情,才能把学生带进诗境,感受诗韵,浸润诗情,进而收获品格。

这里需强调指出,要避免那种对古诗文过度解读与开掘的不良做法,应遵照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合理安排,精心设计,做到目标准确,达到学习知识与陶冶性情相协调的最佳境地。

(责任编辑:梁媛)

猜你喜欢
互文入境古诗
古诗教我珍惜时间
劳劳亭
互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
传统诗文中的互文
警查證截獲非法再入境男
非法入境
互文与中学语文教学
说说“互文”
唐.欧阳询《九成宫》集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