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修彬
[摘 要]新课标要求培育完整的生命,凸显生命的灵动,张扬生命的个性。知识的学习不是一个“占有和复制”的过程,而是一个“创造和生成”的过程;新课标的课堂是创造的课堂、生成的课堂。新课标要求德育生活化,德育教育在方法上要强调“体验”。
[关键词]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新课程改革将课程目标定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这三个不同的维度是一个统一体,共同指向了促进生命和谐发展这一目的。
一、落实新课标,让教育为生命而存在
让教育与生命和谐发展,就是要让教育以生命发展为核心,创造生命成长的家园、乐园。受教育不是为了享受生命,追求生命质量的提高,而是为了“考试、分数、大学、工作”,这是现代教育的“异化”。回归教育的本真,把“生命”还给教育,使教育基于生命,生命融入教育,最终使教育成为生命的诗意“栖息地”。这才是新课标的目的所在。
新课标要求培育完整的生命。人的生命是完整的,不仅包括知识、技能、智慧等认知因素,而且包括情感、意志、态度、价值观等情意因素。生命是肉体与精神、知情意的统一体。然而,现实普遍存在的“应试教育”,充其量是一种仅抓知识和技能的唯智教育,它把人的情感排除在外,导致了教育的畸形与扭曲。新课标要求做到“授受知识、启迪智慧、润泽心灵”的统一。在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和培养能力的同时,必须使人的情感得以升华,心性得以陶冶,人格得以完善。这样,生命才会得到完整的发展。
新课标凸显生命的灵动。目前的学校教育强调的是统一和服从、规范和秩序,忽视了多样和创造、灵活和变化。学校教育在相当程度上抑制了学生多方面的生动活泼的发展。学生的头脑失去了自我思考的功能,成为别人思想的“跑马场”。为此,新课标需要给学生“松绑”,“解放”学生,把自主、自由还给他们,使他们真正成为自己思维的主人、自己发展的主人、自己学习的主人、自己活动的主人、自己生活的主人,并让他们在自由、自主中享受到生命的快乐。
新课标张扬生命的个性。生命是独特的,是充满个性的。一个人的生命历程是黯然失色还是光彩夺目,关键在于其个性能否得到自由地张扬,自我能否得到充分地展示。新课标要求把人的个性还给教育,使教育为个体的生命而存在,成为个性化的教育。只有这样,才能“长善救失”,真正使教育成为灿烂生命的舞台。
二、落实新课标,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客观知识论认为,知识是客观事物本质属性的反映,具有客观性;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具有普遍性;它不受认识主体的经验、态度、价值观的影响,具有价值中立性。
新课标对知识性质的认识已经发生了改变,而且是一个立足点的转变。知识不只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结果,而是一种需要主观参与的过程,不是客观存在于某个地方等待着我们去发现的东西,而是要在学习者的参与中才能生成的存在。知识本身是富有生命意味的,是生命对事物的一种理解、体验和意义的赋予,是基于客观性之上的主观构建,受个体经验、态度、价值观的影响,具有主观性和不断生成性。所以,借助于知识而进行的教学过程,不是客观知识的简单传输,而是生命的主动建构和主体间情感、意义的交流。
知识的学习不是一个“占有和复制”的过程,而是一个“创造和生成”的过程;知识学习本身不是唯一的目的,而是促进生命完善与发展的手段。信息社会里,知识作为目的的价值在缩小,而更多的是作为手段来促进智慧的发展、人格的陶冶和心性的完善。所以,新课程改革将课程目标定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这三个不同的维度是一个统一体,共同指向了“促进生命和谐发展”这一目的。
新课标的课堂是创造的课堂、生成的课堂。因为知识具有主观性、生成性、开放性。课堂不再是以知识为中心、对知识的分解和按部就班的传授,而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自己探索、认识。在课堂中,教师要把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给学生以自由探索的空间,给他们以自主生成的机会,真正使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我们需要的是一个充满朝气的课堂,而不是死气沉沉的课堂,哪怕暂时有点“乱”,有点“无序”,都比循规蹈矩的“木头人”好得多。因为生命本身就充满差异和创造,作为差异生命体聚集地的课堂,适度的“乱”是正常的。课堂教学不排斥计划,但计划过于精细,教师过于恪守计划,就容易使课堂走向教师的控制,无法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新课标的课堂高度关注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状态,包括他们的情绪、他们的思维火花和意见、探索的积极性、合作的能力等,这些都是下一步展开教学的资源和依据。在这个意义上,课堂是生成的。但生成不是放弃教师的引导,不是“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在这里,课堂教学是处理预设和生成的一种艺术。
三、落实新课标,让学生“过”有道德的生活
何谓道德?道德是社会领域中规范人的行为、判断行为善恶的标准,它通过社会舆论起约束作用。目的是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维护社会的稳定。道德就是人所选择的生活方式,生活是道德存在的基本形态。把道德理解为生活,使道德回归了生命,也澄明了道德的本质。
道德教育的目的不在于道德规范的记忆、道德知识的获得,而在于引导人们去选择和建构有道德、有意义的生活和生活方式。
新课标要求德育生活化,不是要学生被动地适应生活,而是要积极改造旧生活,建构新生活。这是一个劳作的过程,因此“过”是一个动态的经历、感悟和体验的过程,学生在真实可感的生活场景中去发现生活、感悟生活、体验生活的道德性,经历生活的道德要求和冲突,建构和生成生活主体的德行。生活不是单个人的,而是大家共同建构的,生活具有“共在性”。所以,过道德的生活,必须以相互间的理解、交往为基础。学生在交往中是与教师同在的、同等的生命主体,有表达自我的自由,有独立判断和选择的权利。由此,道德教育不再约束生命、限制生命,而回到生命并引领生命自由健康地成长。
新课标的德育教育在方法上强调“体验”。哲学家狄尔泰说,生活表达在体验中,人们生活在体验中,并通过体验而生活。所以,新课标必须注重道德体验以及由此引发的道德情感。体验使道德学习区别于知识学习。知识学习是人“脑”的;道德的学习是一种情感的学习,是人“心”的。道德的学习必须以体验为基础,体验是一种移情和理解,它使他人、他物融入我“心”,浸染生命,撼动心灵。体验不是凭空发生的,也不是在书本的学习和理性的推理中完成的,体验源于生活,生活越深刻。学生的个体体验经过教师的价值引导,就越容易引发道德情感,形成坚定的道德信念,使道德真正融入生命,成为生命的自觉。
参考文献:
[1]扈中平.教育目的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