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门宴》三组人物的对比

2009-02-25 09:59包统华
甘肃教育 2009年3期
关键词:鸿门宴人物对比

包统华

〔关键词〕 《鸿门宴》;人物;对比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9)

02(A)—0056—01

《鸿门宴》是司马迁的《史记·项羽本纪》中一节极为精彩的传记文学节选,故事情节完整,结构十分严谨,文字传神,人物呼之欲出。在楚汉双方人物多层次、多角度的对比中,能发现文中人物的个性十分鲜明。

一、主帅刘邦、项羽的对比

刘邦、项羽不同的个性特征,可以上溯到他们起事之前。他们看见秦始皇出游,(项)籍曰:“彼可取而代之也”(《史记·项羽本纪》);(刘邦)喟然太息曰:“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史记·项羽本纪》)。项羽语言直接干脆,反映出没落贵族子弟复仇的决心;刘邦语带感叹,反映出一个职位低微的小官吏的羡慕和野心。

在鸿门宴上,刘邦、项羽有一段对话。(刘邦)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有小人言,令将军与臣有隙。”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刘邦虽曰谢辞,实际是据理力争的抗辞。第一句“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暗示刘邦和项羽两人曾在怀王面前“约为兄弟”,当下应该努力攻秦,而不应该同室操戈。第二句“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暗示刘邦自己在南线西行掠地入秦,项羽在北线救赵破秦,都“劳苦而功高”。第三句“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突出一个“先”字,巧妙地用上“不自意”一词,委婉地暗示两人与怀王有“先入关中者王之”之约。第四句“得复见将军于此”,暗示项羽没有先入关中。最后一句“今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隙”,名义上是怪罪“小人”,实际是责怪项羽轻信“小人”。项羽一句“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以泄露军事机密和牺牲“内线”来为自己辩解。一方是外软内强,善于权谋;另一方是不谙算计,率真粗犷。

在对待“内奸”的态度上,刘邦和项羽也是有对比的。刘邦回营之后,“立诛曹无伤”,表现了他的果断。项羽对项伯还是没有反省,仍言听计从。楚政权灭亡之后,刘邦“乃封项伯为谢阳侯”,而项羽一开始就把自己的“内线”曹无伤送上了断头台。项羽对季父项伯盲目信任,任人唯亲。刘邦通过张良这一中间人与项伯结为亲家,进行政治联姻。

二、谋士张良、范增的对比

张良在鸿门宴上是一个配角,而范增是一个主谋。根据他们的坐位就可以知道,“项王东向坐,亚父南向坐,沛公北向坐”,而张良只能“西向侍”。但是张良却操纵着鸿门宴的前前后后。他联系项伯,为刘邦和项伯牵线搭桥,使项伯才能“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发现杀机后,张良立即去“召樊哙”。刘邦逃去,张良留谢,收拾危险、尴尬的残局。良曰:“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脱身独去,已至军矣”,言词从容镇定,不亢不卑。这些都表现出一个政治家的大智大勇、足智多谋。

范增虽能谋虑,但在鸿门宴上有许多失策。一是对项伯的私人活动没有觉察或觉察了没有对主帅说。二是认人不准,项庄徒有舞剑之名,没有杀人之勇。三是在宴会上的疏忽使刘邦逃逸。四是以感情用事的方式去讽谏项羽这样的主帅,于国于己都不利。

宴会自前而后,张良与刘邦君臣一团和气,范增与项羽开始和气最后却关系破裂。张良、范增两人最后的结局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张良被主人称赞为“运筹帷幄中,决胜千里外”(《史记·项羽本纪》),封为留侯,后来“学辟谷,道引轻身”。而范增因为谗言被废,中道忧愤而死。

三、部将樊哙、项庄的对比

项庄只是一个唯唯诺诺、优柔寡断、没有政治头脑的武夫。范增事先跟他说得很明白,如果心慈手软的话,就会被刘邦所俘虏。而后果也被范增料中。樊哙的勇发自内心,不顾一切。他十分勇敢,又粗中有细,“死且不避”,随时准备“与之同命”,具有大无畏的精神。与项庄相比,樊哙更具有政治头脑,如他见到项羽慷慨陈词:“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尤其是在刘邦逃席后对逃跑迟疑不决时,他说:“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可见,樊哙文武双全。

猜你喜欢
鸿门宴人物对比
鸿门宴(二)
鸿门宴(一)
克里斯托弗·马洛与陶渊明田园诗的对比
《鸿门宴》中一个几十年来一直被译错的句子
“鸿门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