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富祥
30年来,改革春风吹遍了神州大地,跨越30年,当我们翘首回望时,改革硕果已是累累满枝头。我们无法留住30年的岁月,但可以记录30年中的点点滴滴。一滴水可以折射出太阳的光辉,就让我们倾听亲历者的真实感触,倾听当事者的诉说,倾听每一个人的声音,因为处在改革浪潮中的每一个人,其实都是改革的见证者……
改革开放30年来,兰州市红古区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1984年,红古区完成普及初等教育任务;1987年,基本扫除了青壮年文盲;1990年,成为兰州市实现“一无两有”、完成“六配套”设施的县区;1996年,全区小学全部建成标准化学校;1996年9月底,“两基”达标工作顺利通过了国家级验收;2008年秋季,全区基础教育中小学生全部纳入了“两免一补”,有力推动了全区义务教育的健康发展。
那么,在改革开放初,兰州市红古区的学校教育状况是一个什么样子呢?
记者:您是哪一年参加工作的?
郑兴旺:是1975年。1977年起从事教育工作。
记者:您还记得您刚任教时学校的状况吗?
郑兴旺:1977年我被调到学校去工作,分配到窑街矿务局二中,这是一所12年制学校。学校基础设施、环境都一般,但在上个世纪70年代来说,它还算是条件比较好的一所学校。我到学校的时候,学校正处在“拨乱反正”抓教学的时期,学校对教学常规管理比较重视,所以平时工作比较紧张,老师的工作量大,非常忙,但是都很敬业。
记者:当时,学校的教学条件如何?
郑兴旺:谈不上什么教学条件了,教学用具就是“三大件”, 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本教材。没有教辅用书,教学器材短缺,音、体、美也没有专任教师,上体育课除了打篮球、掷标枪,就是投“手榴弹”。
记者:在这样的条件下教学,老师们就比较辛苦了?
郑兴旺:说实在的,非常辛苦。课堂上没有多少教学辅助用具,每节课老师们只有在黑板上反反复复地写写算算,写了一遍又一遍,一堂课下来,嘴里、头发上、衣服上沾满了粉笔灰。但那时老师教学的热情高,没有什么怨言,都讲奉献精神。
记者:现在回过头来看那段时间的工作和生活情况,您有什么感想?
郑兴旺:很辛苦,但也很充实!因为学校老师少,一个老师要兼几门课,常常是白天上课,晚上还要备课,改作业。就拿我说,每接到一个成绩差的班,经自己的努力,学生的成绩有了大的提高,我就感到无比快乐。在我看来,教学工作虽苦,但乐在其中。
记者:当时学校的师资力量怎么样?
郑兴旺:我记得当时学校大概有70多名老师,大部分都是从矿上选出来的文化水平比较高、业务上比较过硬的工人,他们转干以后从事教学工作。因此,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并不高,但他们工作积极性很高。为了保证教学质量,老师们经常加班加点,中午都不休息,有时星期日还要给学生无偿补课。
记者:在窑街煤电二中任教的这十年给您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郑兴旺:最大的收获是我掌握了学校大量第一手材料,对基层学校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非常熟悉,知道教师工作的酸甜苦辣,也知道教师和学生最需要什么,在心理上始终和教学一线的教师没有距离感,也不怕吃苦,不畏困难,认准了的事情就去踏踏实实地干好。
30年来,兰州市红古区中小学校的办学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1995年,投资兴建了市级示范性高中——兰州十八中;2003年,投资兴建了兰州十七中;2005年,全区中小学大面积实施危房改造工程,基本实现了全面消除学校危房的工作目标;2006年,争取国家现代化远程教育项目,逐步实施中小学“校校通工程”,为26所学校配备了资金总额为138.92万元的现代远程教育设备,使全区大部分学校具备了开展多媒体演示教学和信息技术教学的条件。
记者:后来,您被调到红古区教育局,在这里您具体从事什么工作?
郑兴旺:1988 年我到红古区教育局,先后负责过学籍管理、教材、体育卫生和招生方面的工作。2004年12月开始任局长。
记者:从您在学校教学和教育局工作的经验来看,这些年来,红古区教育事业变化最大的是哪些方面?
郑兴旺:我想最主要的有两个方面。一是学校基础设施的变化,二是学校教学资源的开拓和教育质量的提高。
记者:能详细说明吗?
郑兴旺:进入新世纪以来,学校办学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自2004年以来,我们争取到国家、省、市、区资金5000多万元,改造、新建校舍 48051 平方米,建起了兰州十七中等学校的11 栋教学楼和兰州二十四中的学生宿舍楼;建成了花庄学校等18 所学校的48栋宿舍楼;装备了兰州十七中、兰州十八中和兰州二十四中的理、化、生实验室;新建了大砂小学、湟兴小学等5所小学的教学楼,改建了仁和小学、洞子初中等19所学校的校舍;完成了兰州二十四中、兰州二十五中综合教学楼等重点项目的建设;排除了窑街学校1万多平米的危房,基本实现了全面消除学校危房的工作目标。
记者:第二个方面呢?
郑兴旺:主要表现就是信息技术的应用,我们知道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教学影响很大,不但给教学带来丰富的资源,而且引起了教学方式的变革。过去我们遵循的是传统的教学方法和理念,教法比较单一,教师一言堂,以讲为主,课堂上要给学生讲清、讲透,强调的是教师苦教,效率低,也比较死板。而如今就不同了,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新教学理念的融合运用,使课堂教学更加丰富多彩,更具形象化的特点和时代气息,效率高,效果也好。
现在,可以说掌握了信息和资源就等于掌握了主动权。近些年来,我们为26所学校配备了电脑室和多媒体室,开通了远程教育网,覆盖了全区所有学校,为农村中小学学生填平了“数字鸿沟”,搭建了信息化教育平台。
记者:您以前在学校教的是哪个科目?在您看来,现在学校在教师队伍建设上与以前有什么不同?
郑兴旺:我任教的十年中,主要是教数学课。以前,信息不畅通,老师也得不到及时培训,老师在学校里学到什么出来就教什么,几十年一个套路。学校里没有多少教学辅助材料,学习不到先进的教学方法,主要靠老师的一张嘴。
而现在,特别是在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我区中小学按照课程改革的目标和要求,每年培训大量教师,学校还开展形式多样的校本培训,充分发挥骨干教师、教学新秀的引领作用,多方位、多层次地开展了新课程的示范、观摩和优质课评比等一系列教学研究与实践活动,以典型引路、示范带动,既向外学习,又内部交流,教学方法不断创新,教育教学质量有了很大提高,2007年,全区小学毕业测试双科合格率为98.78%,平均及格率为99.5%,高考上线率达到64.31%。2008年,高考上线率达到68.87%,创红古区之最。
记者:目前红古区教育事业发展的现状如何?
郑兴旺:近几年来,红古区委、区政府始终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上,把发展农村教育、统筹城乡教育资源作为工作重点,以“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使全区教育质量、办学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办学条件得到了进一步改善,特别是将全区义务教育阶段在校学生全部纳入了“两免一补”。兰炭企业和窑街煤电公司两家省属企业学校顺利实现移交。现代远程教育等重点建设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农村学校危房改造成效显著,基本实现了学校无危房的工作目标。顺利通过了语言文字达标区、标准化小学晋级升类、远程教育示范校和教育收费规范区的评估和验收,全区教育得到了健康、和谐、快速的发展。
记者:红古区教育事业的发展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对您而言,多少年来不变的是什么?
郑兴旺:不变的是对教育事业的信念,以及以人为本、严谨治学的工作态度。改革开放30年来,红古教育翻开了新的一页。每一步走过的路,都在人们心中留下了深深的记忆。“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在新的历史时期,红古教育应当有更高、更长远的发展,我也相信,这个目标也一定能够实现,红古教育的未来会更加辉煌。
改革开放30年来,兰州市红古区的教育事业发生了质的变化。记者在采访时体会到,从教学用具“三大件”到多媒体覆盖全区学校,从危房改造到建设标准化学校,从“两基”达标到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这一系列变化,充分体现了红古区教育事业所取得的成绩,红古区教育事业从此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