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领导者与组织凝聚力

2009-02-25 09:59姜汉昌
甘肃教育 2009年3期
关键词:管理

姜汉昌

〔关键词〕 学校领导;管理;组织凝

聚力

〔中图分类号〕 G6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9)

02(A)—0007—01

领导者的工作在于引导组织内全体成员有效领会组织目标,更加协调、高效地实现组织目标。凝聚力是协调人际关系最基本的力量,表现为成员对群体的认同感、归属感和力量感,是实现组织目标的有力保证。

一、领导者是组织凝聚力形成的核心因素

1. 领导者的职权能促进组织团结。组织内部的奖惩方式是影响组织凝聚力的因素之一。学校领导者在组织教师参加学校各项活动或完成某些任务时,要注意观察成员的不同表现,表扬成绩突出者,使之受到肯定与赏识。另外,适时适当地使用惩罚措施,可让员工看到不足,从而“见贤思与齐”,有效促进组织成员对组织的认同感、归属感与力量感。

此外,学校领导者要运用其他要素促进凝聚力的形成。例如,运用民主管理方式,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学校管理,使之思想更活跃,心情更舒畅;组织教师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和各种竞赛活动,让教师通过岗位练兵,展开竞争,使其不断学习,迅速成长,从而形成较强的组织凝聚力;选派优秀教师参加各种竞赛,为他们提供展示才华的机会,促其更加积极的工作;还可发动各科室负责人,让全体教职工为组织利益服务,形成强大的组织凝聚力,使那些投机取巧的员工慢慢收敛,使那些默默奉献的员工凸显出来。

2. 领导者的权威能促进组织凝聚力的形成。学校领导者的权威不是由领导者在组织中的地位决定,而是由其自身素质决定。可以说,权威比职权更重要,组织成员通常会服从于一个令自己折服的领导者的权威。学校领导者良好的政治素质,公正诚信、不谋私利的思想品质,严于律己、脚踏实地、以身作则的工作作风,渊博的知识和较高的专业水平,较强的工作能力和健康向上的身心素质,本身就是让组织成员信服的强大人格魅力,更能使成员对组织产生信任感、归属感。学校领导者的身心素质也会影响教师的工作,成天开开心心、积极向上的领导,必然会将快乐的情绪“传染”给员工,营造出温馨、和谐的组织氛围,使组织成员能快快乐乐地从事工作。

3. 领导者的管理风格对凝聚力的影响。领导者要引导成员以不同的方式共同参与组织管理 。例如,学校组织全体教师共同参与学校管理活动,能激发员工的主人翁意识,增强工作责任感和创新意识,最大限度地形成组织凝聚力。一是情感沟通管理。校长要经常有意识地深入到员工中去,了解员工的真实想法,听取员工合理的建议,关心员工生活和个人发展上的需求,在处理员工的工作过失时,要体现情感沟通和人文管理,拉近与员工之间的距离。有了这样的情感基础,就会增进彼此的认同感。二是员工自主管理。领导提出整体或部门的工作目标,让员工拿出计划和目标,经集体讨论后付诸实施。这样,员工责任大了,决策权大了,主动性、创造力增强了,综合能力也提高了。个人与组织的目标就更靠近,组织的凝聚力也就更易于形成。

领导者要融入团队增强凝聚力。领导者应主动融入团队,与员工打成一片,影响、带动其他成员,抓住有利时机,在活动中关心和引导员工做好工作。

二、组织凝聚力有利于提高领导者的管理效能

1. 组织凝聚力的向心力形成领导权威。凝聚力强的组织,员工易得到更大的满足,愿意参加各种活动,心甘情愿地服从领导者的指挥,领导者的职权由此得到加强。教师间团结向上拧成一股绳,学校教学质量就会提高,就会受到社会的好评,全体教师都会为之自豪、为之骄傲。强大的组织凝聚力与对组织的归属感一旦迁移到对领导者职权的服从上,则这种对领导者的管理能力素质的认同会进一步巩固领导者的权威。

2. 组织凝聚力环节中的内部矛盾。凝聚力强的组织成员间往往有共同的价值观和目标,相互愿意交流,这样的沟通就能加深相互关系和了解的程度,即使发生不愉快的事,也能通过及时沟通使矛盾得以化解,这无形中又缓解了领导者行使职权时的压力。

另外,领导者要注意多方位的交叉沟通,在情感和信息的交流中,竭尽全力为成员服务。在执行决策时,让组织成员通过换位思考来理解和支持领导作出的决策。这样上下齐心,就能极大地提升领导者的权威,增强组织凝聚力,减少许多矛盾冲突。如我校领导经常深入办公室与教师交流,在节假日或集体聚会时,更是深入到教师之中与大家谈工作、聊生活,增进了情感交流。这样高度和谐的群体,紧密团结在领导者周围,使许多决策能得到教师的认可和支持,工作就得到了保证。

猜你喜欢
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水利建设与管理》征订启事
聆听两会
——关注自然资源管理
2020年《水利建设与管理》征稿函
运行管理
管理就是沟通
解秘眼健康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