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德秀
摘要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应该重视学生的实际操作,引导他们主动参与探索,在课堂教学中能成功地运用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感性材料基础上建立表象,使教师的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达到优化数学课堂的目的。
关键词创收情景 实践体验 操作活动 学习兴趣
操作活动是手与眼协同活动对客观事物的动态感知过程,操作活动又是手与脑密切沟通把外部活动转化为内部语言形态的智力内化方式。由于儿童的思维仍处于具体形象水平,他们还不能有意地组织自己的思维活动,并按照思维过程的要求去分析、综合、比较等,这就限制了他们的认识能力。所以,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应该重视学生的实际操作,引导他们主动参与探索,由此来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
一、创设情境,感受强烈的实践体验
新课程强调数学教学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变抽象的知识为具体的感知,教师要积极关注学生的个人体验,在体验中感受数学。如学习了《时分的认识》后,在学习了时分的知识之后,教师提出了这样的一个问题:“1分钟到底有多长?1分钟我们到底能做些什么呢?”然后安排了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数一数自己1分钟脉博跳动的次数,还安排了一组活动:要求在跳绳、拍球、口算、写字、读书中选一项自己喜欢的活动,并记下该活动自己1分钟的成绩。孩子们通过实践活动,在探索中体验,在体验中学习,真正感受到了1分钟的长短,学到了真正有价值的数学知识。
二、用操作活动,突破教学难点
例如,关于圆柱、圆锥的高,教材上是这样下定义的:圆柱体两底面之间的距离叫作高;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是圆锥的高。虽然课本上分别给出了它们的直观图,但由于学生还缺乏较强的空间观念,对于圆柱的高和圆锥的高的定义还是感到比较抽象,看不见,摸不着,不易理解和掌握。针对这一情况,我们组织学生参与以下的实际操作活动。
师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用萝卜或山芋削成的圆柱,教师演示并指导学生跟着操作:⑴找出上下两底面的圆心;⑵用一根直铁丝(如自行车钢丝)穿过两圆心(铁丝即为圆柱的中心线);⑶用小刀紧贴铁丝将圆柱自上而下垂直切成两半。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切成的半圆柱体,便可发现它的截面是长方形。老师指出这个长方形上下对边的距离就是圆柱的高。进而让学生想一想,如果换一个位置(不紧贴铁丝)仍然直切下去,所成的截面的形状如何?这些长方形的高都相等吗?从而使学生认识到圆柱的高线有无数条。用类似方法,把一只山芋削成圆锥形,沿圆锥的中心线垂直切下便得到一个等腰三角形截面,其底边上的高就是这个圆锥的高。
通过这样的操作活动,学生在“动”中感知,在“动”中领悟,既掌握了圆柱和圆锥的高的真正含义,也培养了学生动手能力和主动探索新知识的能力,同时使得课堂气氛活跃,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三、用操作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教学长方形、正方形、圆有几条对称轴时,我采取了以下的教学过程:可先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老师在肯定这些想法的正确性后,为了帮助学生加深印象,提高兴趣,老师可发给每个学生一张长方形、正方形、圆图形相同的硬纸,让大家折折、拼拼、讨论讨论,从而由学生自己得出长方形有2条对称轴、正方形有4条对称轴、圆有无数条对称轴。这样,让学生在拼、折的实践活动中,探索出思路独特的巧妙解法,不仅使学生感受到成功的乐趣,更重要的是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培养了他们的求异思维能力。
四、用操作活动,弄清算法算理
有这样一道习题:“一列火车全长250米,以每秒钟20米的速度,通过一个山洞,从火车头进洞到火车完全出山洞共用50秒钟,求这个山洞长共有多少米?”由于这道题的已知条件比较复杂,数量关系不太明显,作为小学生解这类题是有一定的困难的。我在教学时,设法组织了以下的操作活动:用火柴的外壳比作山洞,火柴棒比作火车,火柴头作火车头,做模拟演示。
学生经过实际操作,便容易找到解题的“窍门。”原来火车过山洞所行路程20×50米为“山洞长+火车长”,从而得山洞的长为20×50-250=750(米)。通过操作活动把抽象隐蔽的数量关系转化为直观形象的演示,学生就易于弄清算法算理了。
总之,实践操作活动是一种给学生提供思考和弄懂他们所不易弄懂问题可能性的一种主动学习活动。在课堂教学中能成功地运用它,易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便于在感性材料基础上建立表象,有助于理解新知识,为教师传授新知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达到优化数学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