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接受修辞学认为,“接受修辞具有了受制于表达,又驱动了表达的动力学价值。”在此基础上,笔者认为,学生的言语表达能力是在修辞接受中不断得到提高的。本文试图从图式、言语和角色三个方面阐述如何通过提高学生的修辞接受能力来达到提高言语表达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接受修辞 图式 言语 角色
一、图式:导向修辞接受
作为教师,我们常常用“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这句话来教育学生要认真观察生活,积累写作素材。但却未曾有人质疑过把“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简单地理解为“缺少观察”是否妥当。其实,面对精彩的生活,每个人都在观察,如果没有观察,他们如何社会化?如何进行言语表达?只是在观察中,大多人缺失了对生活的个性化的修辞接受,于是他们的写作就停留在了众所周知的观察上,他们的言语也就仅限于人云亦云的话语了。
生活中,面对同一情境,每个人都在观察,只是每个人的修辞接受各不相同,即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时期的修辞接受也可能是相异的。如周末几个人一起逛街游玩,有人会为街市上、商场中琳琅满目的商品所吸引,并发出社会发展之快的感慨,而有些人则会为街头、路边形形色色的乞讨者所吸引,并陷入对这一奇怪现象的沉思。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在于接受者认知图式的差异。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体在对社会现象进行接受时,看见的往往是他想看见的东西,即个体倾向于用图式(人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的网络)解释知觉对象,因此,丰富学生的认知图式是导向修辞接受的重要途径。
如何丰富学生的认知图式呢?可借助学生感兴趣的时事热点来实现。如中央电视台《道德观察》栏目中有一期为《看客》,主持人从《藤野先生》一文中“看电影”事件的“看客”说起,对生活中频频出现的“跳楼自杀”事件中的“看客”现象进行讽喻。教师如能加以引导,学生们便会常常反思自己日常的行为。没有这种“看客”行为的学生,在同化主持人的道德评判的同时,能强化自身的道德情操,而那些有过类似行为的学生,在产生羞耻感的同时也会顺应主持人的道德评判,通过这些同化或顺应的形式,学生的认知图式得到不断丰富。
二、言语:表达修辞接受
认知图式的丰富,使学生对生活现象的个性化的修辞接受有了可能,但随着网络读图时代的到来,随着电视、漫画等视觉艺术的冲击,学生在修辞接受中言语能力发生了变化,形成了写作中修辞表达的障碍,修辞接受中精彩的生活诉诸于笔端时显得十分苍白无力,而这也必将日益钝化他们对生活的接受能力。因此,在互动中改善学生的言语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毋庸置疑,从“经典书籍”中汲取营养当然是改善言语能力的最佳途径,但我们无法否认这样一个事实: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很多学生正在远离经典。这种“远离经典的现实”使我们不得不寻找“曲径通幽”的方法,修辞接受的开放性提醒我们:条条大路通罗马。
(一)可行的修辞接受
1.方言的修辞接受
方言中的俗语、谚语大多为历史所继承,具有高度的凝炼性和概括性。有些学生书面表达能力有限,但口语表达能力不错,特别是作为第一母语的方言口语,他们常常会用方言俗语对一些事件做精辟概括,如“清明除霜,谷雨断寒”“千人出主意,自己来考虑”……我们应有针对性地加以指导,在他们能力所及中激发其自觉选择言语进行修辞表达的兴趣。
当然,我们应考虑到学生来自不同的地区,在指导学生对方言的接受过程中不能全用方言交流。最好的方式是在把方言置换成普通话之后,再讨论其用词的准确性和形象性,如前文的“千人出主意,自己来考虑”。非本方言地区的学生则可以和父母交流自己的方言是否也有类似的说法。正如英语中“How time flies!”用汉语可以翻译为“岁月如梭”,而汉语的“白驹过隙”也同样可以用“How time flies!”来表示。在这一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学生感受到了对方言修辞接受的乐趣。
2.网络的修辞接受
电脑、手机是当代学生的宠儿,而网络则是他们形影相伴的朋友。纵使想尽一切办法让学生远离这些时尚元素,但事实证明这些做法是徒劳的。与其如此,我们不如想办法发挥网络的作用,让学生学会对网络语言进行选择性的修辞接受。
当你打开时尚的网络贴吧时,你会发现学生的言语交流活泼、俏皮、形象,这种言语能力在他们的作文中是难以找到的。一位学生在“龙岩八中·西皮老大”的帖里描述门卫时是这样形容的:“门卫伯伯带墨镜,穿凉鞋,齐身‘军装,腰配录音机,手反扣背后!遇事,镇定自若!对人,循循善诱!看门,堪比恶犬!”“恶犬”的比喻是否妥当暂且不提,这一番流畅的言语表达能力却是他平时作文中无法展现的。人物的外貌描写形象,动词“带”“穿”“配”“扣”运用贴切,最后三句排比不仅句式工整,而且人物的鲜明个性也得以展现。后面的学生跟帖也表示了对这一段话的兴趣和认同。
当然,贴吧中难免有些粗俗的语言,但可以看到学生们正在自觉抵制这类语言,他们有自己的“吧规”,而且吧主还会不时对粗俗内容进行清理。如果我们能在此基础上加以引导,学生对网络语言的接受能力就必将提高。
3.比喻的修辞接受
我国早期的《诗经》就已经开始大量使用比兴手法,其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熏陶了几千年来的每一位炎黄子孙。日常生活中,我们也经常用比喻来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深厚的历史文化土壤令我们对比喻的修辞接受有一种莫名的亲切感。一位学生在谈到两辆拖拉机在狭窄的陡坡上互不相让而造成道路拥挤时用了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两只蜗牛并排走”。两辆缓慢的拖拉机在狭窄的路上行走,而且还要并排爬行,其对交通的影响也就不言而喻了。但学生的这种意识较多地停留在口语中,在书面表达上这种自觉性相对较弱。
中学阶段的三大文体都涉及到了比喻手法的运用。记叙文中的比喻、说明文中的打比方、议论文中的比喻论证,虽然说法有所不同,但其增强文章生动性、形象性的作用却是相同的。因此,应培养学生在书面表达中自觉运用比喻的意识,使他们的修辞表达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
(二)修辞接受向修辞表达的延伸
如果说修辞接受的开放性指引我们选择不同的方式去接受言语,那么,修辞接受的社会性则提示我们言语表达不能脱离社会的框架。高考作文《赤兔之死》成功的前提就在于它符合了社会的需要,引发了美感。而远离社会框架的满纸“荒唐言”的表达方式则无法引起共鸣。因此,加强对学生修辞行为的引导和强化,教师责无旁贷。
1.认同
教师对学生积极修辞的行为表示认同。只有当他们的修辞行为得到赞许后,动机才会得到强化。这就像孩子学走路一样,我们应放手鼓励他大胆地往前走,如果一开始就有太多的规矩,孩子学会走路会变得更难。如果我们对“看门,堪比恶犬”的修辞横加指责,那么学生在今后的修辞行为中必然消极、反感,甚至厌恶,而如果我们对其行为充分肯定,合理纠正,那么学生下次的修辞行为将会更加积极、主动,修辞意识将更趋明朗。
2.巩固
教师对学生修辞行为的引导和强化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可以每周开设一节《修辞课》,对学生的修辞行为进行系统的巩固训练。以“比兴课”为例,可以先引导学生认识比兴的起源和历史变迁,学习比兴手法的运用。从《诗经》中的爱情、课文中的美景或贴吧里的人生哲理入手,让学生在自己关心、熟悉和感兴趣的例子中不断得到巩固。
3.提升
当孩子会走路、爱走路之后,就应该开始调整他们的走路姿势了,要让他们不仅走得稳,还要走得正、走得直。为了让学生的修辞能力得到提升,我们也应该让学生把握修辞的亲和力,也就是根据语言环境来使用修辞。没有亲和力的修辞是没有生命力、没有价值的修辞。博尔赫斯在《隐喻》中举了这样三个例子:
(1)我希望化为夜晚,这样我才能用数千只眼睛看着你入睡。
(2)天上的星星正往下看。
(3)我不会活到老得看不见壮阔夜色升空,天边有一片比世界还大的云,还有一个由眼睛组成的怪兽。
他认为这三个都用“星星”和“眼睛”作比喻的句子里,例(1)让“我们感受到文字背后的温柔”,例(2)让我们感受到“满天星空傲慢冷漠的注视”,例(3)让我们感觉“稀松平常的夜晚也可能变成梦魇”。这三个比喻或“温柔”或“傲慢”或“梦魇”,但由于和当时的语言环境紧密相连,因此都有很强的亲和力。不妨让我们回顾贴吧里那句“看门,堪比恶犬!”的比喻,单独来看,“恶犬”的凶猛确实能担当看门一职,但结合前文的“镇定自若”和“循循善诱”,这里要表达的显然是“忠于职守”,那么“恶犬”的修辞就缺乏亲和力,不妨改为“警犬”。
三、角色转换:强化修辞接受
学生言语表达能力的提高不仅需要改善自身对生活、对言语的修辞接受能力,而且需要教师在评阅作文时对积极的修辞接受给予强化。而实际教学中,教师对学生作文的评阅往往过于草率,甚至流于形式。我们总认为作文是写出来的,而不是改出来的。这种被动的接受角色,必然使教师无法成为学生写作上的引路人。
诚然,练笔对学生而言很重要,但缺乏引导、漫无目的的练笔充其量只能是事倍功半。不可否认,确实有个别学生天资聪颖,能自学成材,但对于大部分学生而言,这篇作文的闪光点是什么,不足之处又在哪里,如果不明表里,当然就谈不上如何在今后的写作中扬长避短。因此,要完善学生的修辞能力,教师对其作文的修辞接受环节应予以充分关注,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接受,并用自己的修辞表达(评语)让学生学有所得。
当然,这对教师自身的修辞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首先,教师要提高修辞接受能力。“眼高手低”常常是教师们自我解嘲的话语,中学教师在离开学术氛围浓厚的大学校园后,为种种琐事缠身,以至很少再挤时间精心读书,使得教师们的修辞接受能力如逆水行舟。教师缺乏自己的真知灼见,学生们作文中的闪光点往往就在这种日益钝化的修辞接受中逐渐丧失。
其次,教师要提升修辞表达能力。有的教师领略到了学生作文中的“美”之所在,但却无法在作文评点中表达给予。学生写完作文后最期望的就是老师在自己的作文中给了什么样的评价。一段赏心悦目的评语往往让学生期待着下次作文课的到来,可教师却常常令他们大失所望,因为我们总是在重复着“结构完整、脉络清晰、语言流畅”的修辞表达。教师把压力转化为动力后,把单调的修辞表达演绎为针对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化表达时,学生们的作文才不会呈现“花自飘零水自流”的尴尬局面。
参考文献:
[1]谭学纯,唐跃,朱玲.接受修辞学[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0.
[2]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3][阿根廷]博尔赫斯.博尔赫斯谈诗论艺[M].陈重仁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
(郭建山 福州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 350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