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 莉 申忠民 李红梅
摘要:晚清时期,整个社会陷入了全面危机。张之洞作为封建统治阶级中的重要一员,一个“中体西用”开拓者,他竭力选拔、培养、荐举和使用人才,以求通过人才达到拯救危机的目的。从张之洞关于人才的论述和其实践来看,他的人才观总的来说是进步的。从整体来看,张之洞人才现有一个从“通经致用”到“中体西用”的转变的过程,在这一转变过程中,“通经致用”本身所具有的“经世”品格起了关键作用。在转变之前,他认为“通经”不仅可以“治身心”又有“经世”之功。转变之后,他认为西技西艺有“经世”之功,但仍保留“经学”有“治身心”的地位。总的来说,他的人才观既有进步性,又体现保守性的一面。分析和研究张之洞的人才观,我们能从中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张之洞;人才观:意义
中图分类号:K25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111(2009)05-091-02
作者:方莉,湖南电气职业技术学院党政办,在读研究生/申忠民,湖南电气职业技术学院讲师/李红梅,湖南电气职业技术学院党政办;湖南,湘潭,411101
张之洞生于风云变幻、国难当头的时代,虽然一生官运亨通,但仍然忧国忧民。为了摆脱各种危机,实现强国富民的愿望,他做出了艰辛的努力。其中,培养、选拔、荐举和使用人才是他这种努力的一个引人注目的方面。本文拟从这些方面着手论述张之洞的人才观及其意义。总的来看,张之洞的人才思想经历前后两个不同的历史时期。在出任封疆大吏前,他的人才观是“通经致用”,这是他选拔人才的标准。出任封疆大吏后,面对各种现实困难,他逐渐认识到传统方法难以奏效,在“经世”的要求下,出于经国济世的目的,他开始采用西法、西艺,但他仍然强调“中学”,由此形成了“中体西用”的思想,并将此作为新阶段的选拔人才的标准。他的人才观的实质就是要求人才通过学习和利用包括西法西艺在内的各种技术方法来强国富民,并最终达到维护封建统治和传统文化的目的。为了培养所需人才,他大力创办书院和新式学堂,派遣学生出洋留学,甚至亲自编著书籍和支持编译出版有关书籍等等;为了使人才能发挥作用,他所到之处都十分注意发掘人才,并频频上折向朝廷举荐人才,主张因人而用和不拘一格地使用人才,等等。通过种种努力,张之洞的确培养、选拔和使用了大量人才,推动了社会发展。
一、张之洞人才观的内容
如何选好人才、用好人才、管好人才,是充分发挥人才功能的关键。没有良性运行的用人、管人机制,人才的功能就不可能发挥出来。我们研究张之洞的人才观,也离不开对这些基本内容的考察。
(一)从“通经致用”到“中体西用”观念的转变
张之洞人才观大约经历了从“通经致用”到“中体西用转变的两个阶段。通经致用是儒家核心价值观念之一。所谓通经致用,是指讲究通晓儒家经学以服务于现实政治和社会实际的崇实学风和价值倾向。它以经义为治理国家和改良社会根本,以求建立一个理想的社会秩序,实质上,它是儒家传统的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表现和具体方案。所谓“中体”就是“以中学为体”,“中学”是指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孔圣学说。而“体”是指根本。所谓“西用”就是“以西学为用”,“西学”在张之洞等人那里主要是指指西方的各种科学技术等器物层面的东西。“通经致用”与“中体西用”在人才问题上的不同之处在于:“通经致用”中“致用”之法是传统的方法,而“中体西用”则强调用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但为什么张之洞在出任地方大吏后其人才思想会从“通经致用”的逐步转向“中体西用”呢?
1881年底,张之洞被外放山西巡抚,成为执掌一方政治、经济、军事事务的封疆大吏。正当他准备大展宏图的时候,山西积重难返的衰败现实以及他诸般兴革无不遭遇重重困难,举步维艰,可以说,困难无处不在。同样,在广东时,他也遇到了困难的局面。正如他所言:“到广之日,即逢海警,内防外援,应接不暇。兵、食兼筹,无一不难。事机则非常之紧急,而我之人才物力、文法习气,则无不患非常之疲缓。”严峻的局势有力地逼使张之洞的思想观念发生变化。使他到任后不久便意识到传统的“圣经贤传”所提供的经世方法甚难奏效。而19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一些督抚如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人通过采用西法,兴办洋务,取得了令人羡慕的成就。这当然引起张之洞的注意,并产生仿效之念。
(二)张之洞选才与用人观念
选才——“听言观行”,“变通取才”坚持德才兼备的标准。形成了“四重一不”即重经历、重经验、重政绩、重名声和不拘一格的选才特色。“听其言”即看一个人的学识、才能和思想水平。在《请修政灾折》中,张之洞认为,通过听一个人的言论,就可以“知其心术之所存,才识之所至”。他认为这种方法“未尝非观人求才之一道也”。“听其言”除了听人的口头言辞外,还包括看人写的文字文章等。例如,在张謇高中状元前,张之洞就认为他是个人才,这主要是因为张謇所写的《朝鲜善后六策》等文章惊动一时,所以张之洞多次邀其入幕,并向朝廷荐举;“观其行”即考察一个人的实际表现以及其所做出的贡献如何。与“听其言”相比,“观其行”的考察人才方式更能使观察者看出一个人是否是人才和人有什么才能以及人的才能高低。张之洞也认识到这一点的重要性,所以所到之处都十分注意官吏的实绩,即于“所属各官详加考求”,对“平日所知与夫众论交推者,详加考证”。
用才观——“因人而用”,“因人而用”就是根据人才的具体才干、特点而用之。这一点张之洞是有所认识和阐述的。在具体的实践中,也能体现出其“因人而用”的精神。“因人而用”最突出的事例是张之洞对盛宣怀的使用。甲午战后,清政府拟以商办政策筹建芦汉铁路。由于张之洞与王文韶等人不相信华商经济实力,在调查4起揽办芦汉铁路的粤商的同时即在另筹办法。盛宣怀的到来使另筹善法出现了转机。盛宣怀于1896年因接办汉阳铁厂而来到武汉。由于汉阳铁厂原本即为芦汉铁路(后为关东铁路)制造钢轨而建,因此,盛宣怀与张之洞商谈汉阳铁厂接办事宜就不可能不谈到芦汉铁路的筹建问题,盛宣怀的看法引起了张之洞的注意。他后来在复奏稿中称:“当经臣文韶与臣之洞往复电商,就近询问该员,芦汉铁路有何办法,即能刻日兴工。该员指陈利弊,穷原竟委,反复筹计,井井有条。”认为他兼有习商业、晓官法与谙洋务三长。另筹办法,当有成算。在盛宣怀的建议下,张之洞等人另筹的办法诞生了,这就是完全意义上的官督商办政策:要求清政府派设督办大员,负责成立芦汉铁路总公司,并由公司举借洋债进行芦汉铁路的建设。到底谁来担任芦汉铁路的督办大员,张之洞看准了盛宣怀。5月8日,张之洞在致王文韶电中介绍了盛宣怀的情况说:“昨招盛道来鄂商办铁厂,连日与议芦汉铁路事,极为透澈。环顾四方,
官不通商情,商不顾大局,或知洋务而不明中国政体,或易为洋人所欺,或任事锐而鲜阅历,或敢为欺谩但图包揽而不能践言,皆不足任此事。该道无此六病,若令随同,我两人总理此局,承上注下,可联南北。可联中外,可联官商,拟俟许、武等到后察出实情即行会奏。”因此,如何在另筹善法的复奏稿中表述他们的想法、如何措辞推荐盛宣怀成为张之洞与王文韶一直在思考的问题,目的就是要使盛宣怀权重望隆,“足以号召群伦”,能够承担起铁路建设的重任。经过筹划,至9月3日,张之洞与王文韶的会奏稿《芦汉铁路商办难成另筹办法折》中向清政府特意推荐盛宣怀。10月20日清政府就芦汉铁路筹建问题发布的上谕使盛宣怀督办芦汉铁路商办总公司的地位最后确定。从此以后,盛宣怀走上中国铁路建设的前沿舞台。
二、对张之洞人才观的认识
人才无疑是任何社会、时代和民族国家得以发展前进的重要因素。有了人才,社会则会发展前进、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安居乐业;否则,缺乏人才,社会就会停滞不前,甚至往往会引起社会骚乱、国家政权有可能被颠覆,并有可能被外来侵略者征服、乃至吞并等等。同样如此对于我们在进行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究竟如何才能解决人才问题?作为清末的贤臣良吏。张之洞的做官生涯长达40余年,是晚清政坛上的一棵长青树。他的政绩不斐,每为官一处,必大有兴作。他能有如此出色的建树。无疑是与他的人才观是分不开的,张之洞的人才观我们无疑要批判地予以继承。
首先,人才必须德才兼备。当然张之洞的人才观也具有他的时代局限性,张之洞的“德”、“才”观有着其特别的内涵,他爱的“国”,既指中国,同时又指清政府和皇帝:他倡导的“忠”,不过是忠于皇帝和清政权。在张之洞看来,既有通古知今的才干,又有对皇帝乃至封建专制王朝的耿耿忠心,才是优秀人才。而凡是具有新思想,被朝廷视为“异己”的人,即使再有才识,他也弃而不用,甚至排斥、打击。例如他排斥、闲置具有资产阶级改良思想的中国早期的留学归国人才——容闳;镇压他的学生唐才常及其领导的“自立军”等,这也反映出了张之洞荐才观的局限性。
其次,不拘常规地使用人才。张之洞认为:“方今世变日亟,需才方殷。国家安攘兼筹,则用人难拘一格。”他还认为,“破格”应是政府坚持的一种得人之道,建议政府网罗任用人才时“勿计年资,勿泥成例,奇杰之才不拘文武,艰巨之任不限疏戚”。张之洞不拘一格“荐”人才表现在:第一,不问出身。张之洞荐才基本上不考虑政治出身问题。无论是朝中大员、地方属吏,还是无品无职的闲居人士,只要符合举荐标准,他都会写进荐举折中。在他看来,即使是:“塞外番僧,泰西智巧”,只要“驾驭有方”,“皆可供我策遣”。他举荐的人才,“或係引退闲居之士,或係曾絓吏议,或保观为属吏”,被清廷革职的前湖北巡抚曾稣、因事降调的前内阁学士陈宝琛以及一批没有任何为官经历的学堂毕业生,都在他的举荐之列。
通过上文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张之洞的人才观在当时有一定的进步性,在今天亦不乏借鉴意义。但由于其阶级和眼界的局限,其人才观也有相当的保守性。批判地继承张之洞的人才观,对于今天的人事改革仍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