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质量科研人才不仅是河北省科研院中最重要的战略资源,还是推动我国科技创新的源泉。因此,只有加强并不断地提高科研人才的水平,还能够有效推动我国在科技创新领域的发展。文章,以河北省科研院所为例,结合新时代人才观的指导,对科研院所如何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工作展开了研究,旨在能够以此提高科研院所的人才质量,推动我国科研发展。
关键词:人才培养机制;科研院;科研人才培养;人才观;研究
前言: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为了更好地实现中华民族的振兴。从识才、爱才以及育才和用才等多个方面,对新时代下人才观的应用实践进行了论述。这不仅体现出我国人才发展现状的精准把握,还对科研院所的人才培养机制研究,具有指导意义。
一、新时代人才观对河北省科研院科研人才培养机制的有效对策
研究以人才观实践研究为例,从其讲话精神方面对河北省科研院所的人才培养机制展开了分析,并从人才培养以及科研环境创新等方面,提高了科员人员的自主性和创新性。因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
(一)树立正确的人才观
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导向,深入贯彻。坚持党管人才的重要原则,树立科学的人才观,提高河北省科研院的人才培养机制建设,打造一批高层次的创新科研才培养基地。在《深化人才体制机制发展改革的意见》当中,提出了改进人才培养机制,需要大力实施国家高层次人才支持计划,正确引导河北省科研人员的爱国、创新、求实、协同育人和贡献的科学家精神,还要追求真理、用于创新和甘于奉献。因此,针对科研院所中科研人才成长缓慢,以及科研骨干人员缺乏等问题,科研院所应当结合不同层次的人才和科研骨干人员,有层次、有梯度的帮助科研人员成长,以此来解决科研院所人才不足的问题。
(二)优化科研人才竞争激励机制050081 河北省科学院 陈会杰
想要提高科研研所的人才培养力度,首先面对青年人才应当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实施人才引进计划。针对3~5年的职工,前期应当淡化人才的绩效考核,如前三年的绩效应到由科研院所统一发放,注重科研人才的科研单位价值观塑造和科研能力培养。可以借助科研院所中室级专题报告或自然科学基金,实现对科研人才的培养。其次,优化考核指标,结合科研院所自身科研活动。例如,论文指标等,不仅需要效率论文的数量,还需要注重论文被引用的频次以及影响因子等各方面的因素考虑其中,结合相对的考核指标和奖励,来激发科研人员的主动创新。可以充分地征求科研人员意见,从实际工作注重和科研人员的沟通和反馈,以此来获得科研人员的认同。在面对科研院所中的骨干人员,应当有针对性的结合每年度科研情况,设置年度科研锐杰以及科研进展奖项。并积极鼓励科研人员申请国家自然可续基金中的重大项目和优秀青年项目,可以借助学术休假的方式,鼓励科研引燃外出进行学术方面的沟通和交流。河北省科研院所还可以结合自身科研人员的情况,制定相应的人才考核机制,同时要利用柔性的管理方式,实现对科研院所中的科研资源优化和配置,只有这样才能够充分地发挥出科研人员的創新性和积极性。
(三)改进科研人员评价激励机制,完善以人为本的制度
科研院所应当结合人力资源动态实际情况进行全面的分析,如科研人员的职称结构、年龄以及学历等方面,积极构建出一个高质量科研人才队伍。合理的配置人力资源,从而让每一位科研人员能够享受到激励和成就感。并且,还可以设计和薪酬挂钩的职业职业晋升通道,除职称评定之外。如杰出青年或杰出科研人员等头衔,虽然无法与职称相比,但是也是给予科研人员的一种肯定。同时,需要加强对科研人员评价激励机制进行改进优化,突出业绩和创新,以此调动各类人员的积极性,从而让科研院所形成一种人人渴望成才的局面。也可以结合科研院所的情况,实施不同岗位之间的轮换。这对于青年科研人员俩说,不仅是一种接触新业务的学习福利,也是个人价值增值的重要机会。而从领导方面来看,需要仔细观察不同员工在不同岗位当中情况,从而获取科研人员的不足和强项,从而对科研人员进行适当岗位的配置,让团队合力实现最大化。最后,坚持并完善以人为本的制度,着力倡导学术民主,积极培养科研人员的科研道德,追求求真务实的科研价值文化,以此营造一个良好的科研环境。
(四)构建以知识价值为导向的科学薪酬体系,实现引才并重
想要进一步加强对科研人员的培养,河北省科研院所应当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薪资支付标准,并积极健全以知识价值为导向的科学薪酬体系。并且,还需要注重间接货币和间接非货币等报酬。 比如说,从精神层面来说,身为科研院所当中的高级知识分子,结合需求层次理论来看,科研人员已经不仅仅希望获得低层次的生理和安全方面的需求,相比该方面的需求,科研人员更加注重或希望获得自我价值的实现。因此,只要能够充分地满足科研人员精神方面的需求,从一定程度地上能够起到很大的激励作用与效果。同时,科研院所还可以利用多种方式进行薪酬制度,比如说在通过工作年限方面,提高各种福利待遇和保障,可以对科研人员进行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以及人才引进补贴等方面进行补充。通过为科研人员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和晋升渠道,以此来降低人才的流失。
参考文献
[1]万娟秀,林蓓蓓,石澜,杨东旭.公益性科研院所科研人员激励机制研究[J].管理观察,2015,34:45-48.
[2]彭义杰,戚元勇,殷艺琼.新时期农业科研院所科技人才激励机制探析[A].首都科研院所企业文化建设协会.首都科研院所企业文化建设协会优秀论文研究成果集[C].首都科研院所企业文化建设协会,2016:9.
[3]王海峰,刘宇航,罗长富,李思经.基于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科研院所研究生培养机制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2015,02:111-115.
[4]彭義杰,杨媛,刘凤芹,殷艺琼,胡广隆.新时期农业科研院所科技人才激励机制探析[J].农业科技管理,2015,04:79-82.
[5]王丽.科研院所科技人才激励机制研究[J].商,2015,24:16.
[6]王艳艳.科研院所科技人才激励机制的构建思路[J].经济视角(上),2013,01:68-69.
论文成果: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研究课题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