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旭华
摘 要: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经济中金融是支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通过研究制造业发展现状以及当前金融支持政策及其效果,结合制造业产业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需求和国外先进经验,探究如何更好地融合本国实际,更好地支持制造业企业发展,夯实实体经济增长基础。
关键词: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金融支持
一、引言
制造业作为我国经济的起点,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我国建设制造强国的支撑之一。随着2015年5月国务院发布《中国制造2025》的发布,至今已临近最后的1/3进程,在目前我国整体制造业规模增速平稳且制造业增加值位居全球首位,但整体制造业中高技术制造业实力不强,制造业人均规模不高,制造强国发展指数特别是“质量效益”、“结构优化”、“持续发展”三项分数依然落后于全球制造业第一梯队国家。据此,本文将从我国制造业目前发展现状出发,结合国际上先进制造业发达国家的一些理论经验,验证金融支持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作用,同时梳理我国目前金融支持体系政策及其作用和短板,从而得出下一步金融支持的政策建议。
二、我国制造业发展现状及当前金融支持下暴露的问题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国内生产总值稳居世界经济第二位,制造业的高速发展也为经济金融的高速发展提供了极大助力。随着我国经济逐步进入稳步增长时期,我国制造业发展也遇到了瓶颈,产能过剩和投资效率下滑等显现,结构调整已提上日程。与此同时,大量资金停留在金融体系内追求高收益或进入房地产领域等投机活动使得我国制造业在资金方面的经营压力进一步扩大和显现。
(一)规模增速平稳
在目前全球经济产业结构历经深度调整的大背景下,中国工业表现平稳增长,制造业增加值位居全球第一,是第二名美国的约1.6倍。2020年我国工业增加值为31.3万亿元,较1952年增长近1041.6倍(按不变价格计算),复合年均增长率为10.8%。根据世界银行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总额的28%。
1.從工业品产量来看,我国各类工业品产量大幅增长,其中220多种工业产品的产量位居世界第一位。我国粗钢产量已经达到100万吨量级,占全球粗钢产量的53%;铝冶炼、乘用车产量分别占全球的57%、36%。
2.从制造业门类来看,我国则建立起了门类齐全的制造业产业体系,在机械、电子、轻工、冶金等领域竞争力较强,电力设备、通信设备、工程机械等产品制造能力已进入世界前列。我国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41个大类、207个中类、666个小类,是唯一一个拥有全部联合国产业分类的经济体。
3. 从制造业对经济的贡献来看,我国制造业保持较快增速,为经济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制造业提供就业岗位数量居国内各行业首位。自2015年以来,制造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一直保持在25%左右,到2020年贡献率达到26.2%,居各行业门类之首。制造业从业人员占全部行业从业人员的22.3%,制造业劳动生产率已达到26.7万元/人,相当于全员劳动生产率的232%。
(二)效益回落显著
2020年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64516亿元,比2019年增长4.1%。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报告显示,2020年中国工业竞争绩效指数(CIP)排行全球第二。我国制造业中高技术制造业实力不强、制造业人均规模不高,相关指标位于各G20成员国属中游水平。中国工程院制造强国发展指数报告显示,2019年中国制造强国发展指数处于7个国家的第4位,低于美、德、日。该报告显示美国为全球制造业第一梯队,德国、日本为第二梯队,我国、韩国、法国和英国则位第三梯队,印度和巴西位列其他梯队。
我国虽然制造业规模巨大,但在效益、结构等方面的竞争力相比与其他发达经济体、新兴国家仍显落后。
1.从制造强国发展指数的分项看,我国的“质量效益”、“结构优化”、“持续发展”三项分数合计值仅位列第六,与世界第一、第二梯队的差距较大。从制造业规模看,我国制造业总量指标领先,但人均指标落后于美国、日本和德国。
2.从人均制造业增加值看,我国制造业规模已远超其他经济体,占全球的28%,是美国和欧盟之和的84%,但从人均来看表现并不突出。2019年我国人均制造业增加值2726美元,在各G20成员国中仅排第11位,与主要发达国家有明显差距。
3.从制造业劳动生产率看,我国制造业劳动生产率为3.87万美元/人,与发达国家差距依然很大,甚至不及同属发展中国家的阿根廷,而且土耳其、巴西制造业劳动生产率紧随我国之后,激烈形势竞争。
(三)投资降幅持续收窄
2020年,我国制造业投资总量比上年下降2.2%。自2021年以来,我行制造业投资降幅有所收窄。1-5月,我国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20.4%,两年平均增速由-0.4%转正至0.6%,1-6月,我国制造业投资继续稳定复苏,两年平均增长2.0%,但其增速依旧略低于2019年同期水平。
三、金融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理论研究及国外经验
我国制造业发展进程加快,金融作为建设制造强国的重要支撑之一,目前提供手段仍然主要局限在资金提供者这一传统角色上。为更好地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产能提升和高质量发展,有必要探究金融支持政策的最优途径并对外国的先进经验进行梳理总结,从中发现我国可以借鉴使用的理论和实践途径。
纵观西方发达国家,在为制造业发展推波助澜的手段基本可以分为几个方面。一是借助发达的金融体系为制造业发展创造良好的投融资环境。例如英国,在具备伦敦这一国际金融中心的同时,还有着庞大的金融市场规模以及外汇交易量、国际资本市场占有量并坐拥全球第三大股票市场,整体金融机构体系健全,形成了全面并且多元化的金融机构体系,从而得以由多个金融业务领域对制造业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同样,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经济体,银行业和资本市场的蓬勃发展对美国经济持续发展提供了决定性的支撑力量。于此同时,配合金融市场创新,利率市场化等特色政策,推动形成了美国特色银行体系的同时,在自由度极高的资本市场的带动下,构建了美国经济产业发展的沃土。而在日本和德国,最大的特点就是其银行主导性的金融制度和主办银行制度。强化企业和主办银行之间的合作关系,使其形成利益共同体的同时,也在保障企业资金需求、建立合理的互助机制保障收益上为制造企业提供了稳健的发展机遇。二是金融产品创新助力产业顶部聚焦。美国的金融创新与变革助推美国率先完成了第二次和第三次工业革命。金融制度、金融产品、金融交易模式、金融市场运作等方面的变革更是促进制造业发展相关要素资源的有效流动,从而顺利形成了相关产业的顶部聚焦。英国也在伦敦实施“金融科技中心”计划,通过金融科技人才培育,大力发展金融科技,提升金融服务质效,建立了金融与制造产业的高度融合,加速高新技术产业化进程,也促使了产业集群效应的加速形成。三是在控制风险的同时为中小企业创造良好的生存空间。在英国,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是政府当局非常重视的政策考量,保证政策操纵性的同时,最终目的都是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便利并控制融资风险。美国在2012也通过了乔布斯法案,为中小企业简化IPO发行程序并降低其发行成本。并且通过小企业管理局为中小企业建立起借助于政府信用的贷款担保机制,以解决信用评级较低的问题。85F5188C-2F12-4496-A8B5-296BAC80B8EB
四、我国目前金融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措施及效果
在探究了国外经验及论证了金融结构对于制造业产业升级进程的影响力之后,有必要对比分析一下国内目前金融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措施及其效果。我国目前的支持政策都是切实从支持实体经济出发,涉及金融供给、产业结构调整、金融创新产品支持、优化市场环境、提高金融支持效率等多层次多维度的内容。支持政策有显著成效的同时,也暴露了一些效率提升的瓶颈和弱点。
(一) 我国金融支持制造业发展政策
政府为进一步加强金融对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的支持,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力图引导金融体系切实支持和服务制造业转型升级,包括但不限于在方针导向、宏观调控、机构准入、流程简化、拓宽渠道、降低成本、减免费用等多个领域给予制造业支持,对金融体系加大对制造业支持的相关工作都做了较为详尽的部署。
(二) 我国金融支持制造业的效果
在多项金融支持制造业企业的政策制度下,制造业贷款和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均快速增长,同时制造业增加值和制造业增速也在稳步回升。
1.制造业发展稳中向好,结构不断优化
2016-2019年我国制造业发展总体上稳中向好,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增长6.2%,2020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中美贸易摩擦等冲击,制造业仍表现出较强的韧性,全年增加值同比增长3.4%,为我国经济恢复增长提供重要支撑。2020年,我国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7.1%,高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4.3个百分点。先进制造业引领工业经济复苏,以计算机、医药为代表的先进制造业在疫情后率先恢复,全年增加值分别增长7.7%和5.9%,新能源汽车、机器人制造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快速发展,2020年增加值同比增速分别为17.3%和19.1%。
近年来,我国加快推进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依托地理优势的相关产业实现区域聚集,辐射带动周边地区经济发展。目前,上海G60科创走廊、京津冀城市群、广东珠江西岸都市圈等具有一定规模的产业集群已基本形成,有效带动区域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2.多管齐下,推进金融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我国通过加大鼓励金融机构发展普惠金融,丰富金融产品,研究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相关财税政策,引导银行加大制造业信贷投放,调整优化银行的信贷结构,支持银行增加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发展便利续贷业务和信用贷款,同时通过银行减费让利,为制造业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提供更优惠的融资服务。2020年在防控疫情和发展经济的要求下,人民银行出台《金融支持稳企业保就业指引》,引导金融机构将制造业作为稳企业保就业的重点方向,各地结合实际情况从加大贷款投放、拓宽融资渠道、优化政策保障等维度出台针对性政策,强化金融支持。此外,政府部门积极开展产融信息对接工作机制。工信部经过归纳筛选,形成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融资信息对接清单,将其接至产融信息对接服务平台,这一机制在提升产融信息对接效率的同时,也使得金融机构能第一时间制定出对相关行业有针对性的信贷政策。另外为推进制造业产业链发展,通过支持金融机构与供应链的核心企业进行合作,探索开发一系列服务于供应链上下游的金融产品;为有力支持核心产业和高技术产业发展,推进科技金融服务创新,支持知识产权质押融资。
(三) 金融支持制造业发展仍需关注的问题
1.制造业贷款供需匹配度有待提高
尽管从统计数据看,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增速和占比近年来均有所提高,但抽样调查显示,从需求端来看制造业企业有效融资需求不足,当前制造业企业中长期贷款需求较大,金融机构仍无法完全满足;从供给端来看融资结构存在着严重失衡的现象,其主要原因在于金融机构会考虑利息和收益率、风险等因素,更偏好于投向稳定度高、成长空间大、回报效率高的行业,因此在资金发放上会更多地依赖房地产、土地及流动资产抵押。但是我国制造业以中小微企业居多,企业规模偏小,存在着经营不稳健、担保抵质押品不充足、信用资质不高的问题,且制造業门类繁多,其从初始培育期到成熟期所需的成长期间过长,需要在这存续期内持续获得金融机构的资金支持和服务。银行与制造业企业在担保、利率定价、融资期限等方面,有不同的利益需求点,匹配度较低。
2.科技制造业企业融资存在障碍,金融机构业务模式固化
虽然近年来各地持续推进科技金融服务创新,但由于初创型高新技术制造业企业存在着规模小、研发投入大的问题,银行机构的相应人才储备和金融服务也还未跟上,其融资仍存在一定障碍。另一方面,金融机构针对制造业企业的融资业务模式也相对固化,银行贷款、发行股债占到制造业融资的主要部分,而金融租赁、产业链金融等其他融资模式较少出现,同时制造业企业所需要的多样化综合金融服务,如现金管理、保险等金融机构也供给不足。总体上,金融对制造业的服务模式有待提高,创新力度有亟待一步加大。
3.风险辨识能力不足,路径依赖较强
由于制造业以中小企业居多,并且门类过于复杂,同时中小制造业企业在管理上大都不太成熟,存在着财务信息不透明、信用记录不全、企业运行不稳定等等一系列问题,金融机构在获取和验证相关信息的难度和成本都较高,在贷款投放后很难完全掌控其真实的资金用途和流向。特别在面对新兴制造业企业时,银行的传统信贷模式很难对其市场走势、行业周期、技术线路等进行准确的评估和判断。因此,中小制造业企业信息不透明、获取信息难等原因一定程度上影响金融机构对其风险评估,导致风险溢价,最终会造成企业融资贵的问题。
4.中小制造企业融资难度大
中小制造企业从金融机构获取融资难度较大,分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服务成本高、风险大。小微企业金融业务本身存在“授信额度小、授信主体多且分散”的特点,大大提升了银行业务开展小微企业金融业务的成本。另外金融机构对一些新兴的小微企业尚未构建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风险管理模式,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贷款经营风险偏大。二是短贷长用,企业转贷困难。一些小微企业存在建设厂房、购置设备扩大再生产等中长期融资需求,但银行与其匹配的融资产品较少,最终形成短贷长用的现象,但企业又没有足够的现金流来进行正常的转贷。三是部分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的政策实施困难。85F5188C-2F12-4496-A8B5-296BAC80B8EB
五、金融支持制造業高质量发展的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制造业发展离不开金融体系的支持,作为实体经济的血脉,资金更是制造业企业运作发展的血液。从制造业产品的研发、到原材料的采购、产品的生产,到最后的销售环节均离不开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的大力支持。当前,我国已逐步走向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我国制造业也正处在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的重要阶段,更是谋求质的飞跃的关键节点。鉴于此,前文从我国制造业发展现状出发,结合国外先进经验并论证金融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实证结论的同时,对照目前我国已经逐步渗透的产业发展激励措施,不难看出我国已经高度重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和产业升级,且也已经取得了突出的成果。追根究底,金融若要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其路径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打通制造业企业的融资途径,确保融资手段多样,融资渠道通畅;二、保证中小企业生存空间以及配套资源的供给充沛;三、完善风险防控体系,加速产业集群形成。国外先进经验仅提供了一定程度上的借鉴,在我国独特的政治金融体系下,在已有支持政策力度不断加大的同时,也迫切需要不断地将支持方式推陈出新。金融对制造业的支持若想要进一步深化,银行等金融机构必须从提供金融中介服务的身份,进一步向为产业与金融的获得双向互动并互惠互利的角色转变,即一方面金融机构为制造业提供全周期金融服务和支持,另一方面制造业企业主动深入参与国内国际金融市场,在促进自身产业集群形成的同时,助力我国金融业的发展,从而彼此协作形成互推的助力。在当前的经济金融形势下,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支持制造业需要抓准资源投入方向,不急于短期见效,更多着力于提升融资服务能力和创新产品设计等方面,全力支持制造业的技术创新和金融机构金融产品的创新,推动制造业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从而实现用风险可控的创新融资模式和资源整合产品,形成区块链合作集群,进一步推动制造业产业结构调整,切实增强制造业企业内生增长动力,从而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徐凯舟,李杨,谢振忠,樊蒙.金融支持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J].,2021(07):12-17.
[2]贾贺敬.金融支持中国制造业产业升级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9:121-145.
[3]马微.金融结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效应研究[D].西北大学,2019:175-209.
[4]罗志恒.大国制造与国际竞争:世界工厂的“优”与“忧”[OL].粤开志恒宏观,2021-07-21.
[5]中国制造业金融研究院.中制金研智库[DB/OL],2021-05-05.85F5188C-2F12-4496-A8B5-296BAC80B8E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