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课堂有效提问的四个“着力点”

2009-01-20 01:56
新课程研究·上旬 2009年11期
关键词:着力点课堂提问课堂教学

黄 芳

【摘 要】传统的课堂提问往往乏味、单调、缺乏要点,忽视了课堂教学的问题提出,应该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究竟什么样的问题才是优秀的、优质的,本文结合高中语文教材的教学实践,着力提出四个点,即有目的性、有清晰的内容关注点、能够使学生参与多种认知水平的互动、很少是偶然提出来的优质问题。

【关键词】课堂教学 优质问题 课堂提问

由于传统的教学模式“知识传授”,学生从老师那儿学习知识。在传统的课堂上,知识是静态的、无生命的、独立于学习者的,教师主要运用课堂问题来评价学生记忆信息的能力。随着新课改的实施,新课标明确要求培养学生“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增强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学习从习以为常的事实和过程中发现问题,培养探究意识和发现问题的敏感性”。因此,课堂提问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要运用课堂问题来评价学生记忆信息的能力。大部分教师认为解决课堂提问乏味、单调、缺乏要点的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提升课堂教学的提问艺术。其实,仅就提问艺术的技巧上做文章可以有一定的收获,但技巧总是有完尽之时的。所以,要真正彻底地解决这一普遍问题,还需要多动动脑筋,思考应该在课堂教学中提什么样的问题,什么样的课堂教学提问才是优质的问题。

一、有效问题应该有目的性

针对教材,针对学生,有的放矢。问得合理,才能答得“科学”。盲目地问,轻率地问,似是而非的问题,非但不能“传道授业解惑”,相反只能使学生“茫若坠云雾”。当我们认为某个优质问题必须是有目的性的,这就意味着这位教师在创制该问题之前,会先问自己:“在这个时候问这样一个问题,我的目的究竟是什么?” 如某市公开课一老师教学鲁迅小说《药》时,设计如下问题:①阅读有关华老栓的描写,说说华老栓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提示:从人物身份、外貌、性情、品格等方面总结)②《药》反映了哪个时代的社会生活?(提示:考查人物、环境及当时的社会观念)③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在《药》中有哪些反映?(提示:哪些人在谈药?他们怎样看待药的?)前一个问题毫无疑问,是属于“枯燥”的、低水平的问题,学生可以从教材中找到或归纳出答案。但是,后两个问题,学生就不能在教材中找到现成的答案了,也就能够促使学生进行思考,让教室里的气氛明显热烈起来。在这个例子中,最初的问题具有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它为后续问题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它让学生都理解教材的内容,能够顺利地进入后续讨论。最后一个问题的目的是以理解小说的主题为目标。三个问题紧紧围绕目标,铺垫引导,层层推进,师生互动,在积极、愉快的氛围中解决问题,获得成功的快感。整个过程流程畅、有亮点,当然也就让学生有所收获。

二、有效问题应该有清晰的内容关注点

一篇课文,或者说,一个教学资源,有许许多多的内容可以关注:难点,重点,关键点等。面临多项选择的时候,什么是最值得教给学生的?也就是我们最需要关注的了。当然,这也就是我们在创制问题时,尤其是优质问题时最应该关注的了。

如何选择关注点,一般而言要考虑三点:①选择一个值得讨论的核心观点;②保证该内容与学生的测试内容标准相关联;③要和所教的学生需求和兴趣相吻合。比如,教学苏教版必修四《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文时,向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在这篇文章中,恩格斯对马克思的逝世,不用“停止了呼吸”、“心脏停止了跳动”,而用“停止了思想”来表达?这个问题表面上只是一个词语理解的问题。其实,这样的问题,学生是不能从教材中找到现成的答案的。于是,抓住词语对表达思想感情的作用,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引导学生懂得马克思是无产阶级的伟大的思想家,他创造了科学共产主义的学说,他给人类留下了大量珍贵的思想财富。因此,他的逝世不同于一般的人,用“停止了思想”来说明,就十分准确地突出了马克思作为伟大的思想家的形象。这样,既抓住这篇文章思想内容深刻、语言鲜明准确的特点,又符合前面我们所提出的三点要求。这个案例告诉我们,优质问题的创制是要有清晣的内容关注点的,不能随意而为之。

三、有效问题应使学生参与多种认知水平的互动

在课堂教学中,通常会比较强调对知识的记忆而不是转换能力。大部分的老师在口头上都表示需要推动学生脱离这种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但几乎没有人真正能够提供让学生对信息做出个体化的解释的机会。也就是说,教师提供的课堂问题几乎都以记忆性的为主。这也就造成了大部分的课堂问题设计并不能真正让学生在思维上有所发展。

要做到课堂问题设计能够使学生多种认知水平的互动,应该考虑三点:①问题提出应该建立在学生真实的认知水平的背景和学生的经验以及知识背景之上;②伪优质问题的出现,即很多看起来像高水平的问题实际上只是简单的记忆或回忆性问题;③要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现实教学中,有许多教师假设,能力差的学生不能回答处于较高水平的问题。

以教学苏教版必修三《鸿门宴》一文为例。当学生明白了在刘邦项羽两军的对垒中,刘邦侥幸逃脱,才成就了后来的汉朝之后。提出这样的问题:假如项羽杀了刘邦,历史会怎样?引导学生推测结果,然后再回到课文,事实项羽没能杀掉对手,这是为什么?从课文中筛选,归纳,来寻找原因,学生会更积极主动,会以更大的兴趣探讨。最终发现项羽人格的不足:①对敌斗争胸无城府,早早出卖向他告密的曹无伤;②沽名钓誉,为项伯一句“杀有功之臣不义”就放了刘邦,置范曾多次举玉玦而不顾,③狂妄自大,受用刘邦的假意恭维而飘飘然。认识到草莽英雄的悲剧实际上是性格的悲剧,从人性的角度来评价历史人物深化了思想境界。

解决这样的问题对学生的认知及思维方式具有很大的影响,思维能力会得到很大提升。因而,教师要善于抓住时机,提出问题,促成学生思维的飞跃。

四、有效问题很少是偶然提出来的

一个优质的课堂问题很少是偶然提出来的。只有经过仔细思索,充分预设,才能形成优质的课堂问题。备课,或者说预设优质的课堂问题,最为关键的一点就是要使课堂关注课程的核心内容,并将学生的学习和思考提高到新的高度,使学生的思维进入更高的水平。

例如,苏教版必修四中的长篇叙事诗《琵琶行》是双线叙事结构,内容穿插复杂。针对教材这个特点,精心设置了两道讨论题:一是联系课文谈谈琵琶女的演奏技艺如何?二是诗人为什么会发出“同是天涯沦落人,相见何必曾相识”的感慨?由于这两个问题能紧扣课文内容加以解答,明白了琵琶女演奏技艺的高超,特别是对有关音乐描写的那一段千古绝唱理解透彻,从而就抓住了课文的重点。通过对诗人和琵琶女身世的对比,“琵琶女的身世”和“诗人的感受”这两条线索就一目了然了。当然,学生的学习能力,思考能力也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再比如,在教学戏剧《雷雨》时,在了解了创作背景,理清了情节结构后,分析鲁侍萍的人物形象,抓住时机抛出了课前精心设计的问题:鲁侍萍该不该要周朴圆的五千圆情感赔偿金?问题一抛出,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课堂上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最终形成相对立的两种观点,一种认为要,一种认为不能要。学生通过辩论,再回归到文本,通过分析人物台词,比较传统道德与现代的某些观念得出结论:文本中鲁侍萍撕毁了支票的做法带有中国传统道德的烙印,感情无价,真情与青春是不能用金钱来换的。而学生们则以现代的经济观点从“利”的角度出发来估算感情的价格。有同学认为不要钱太亏了,还有人认为要了以后仍然恨他,这与鲁侍萍的刚强、忍辱不屈的人格相比就显得低俗。这种传统与现代的道德差异的比较更能引起学生思辨探讨的兴趣,激发出热情,达到师生共享的效果。而探讨本身也让学生对人生观,价值观有了较深的认识,既学会了阅读,又升华了境界。毫无疑问,这样的问题,不经过精心准备,认真研读文本,是很对设计出来的。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二、三、四册(苏教版)[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3]严永金主编.最激发潜能的课堂提问艺术[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猜你喜欢
着力点课堂提问课堂教学
数学问题解决教学的四个“着力点”
“研教”转向“研幼”的三个着力点——以基于本土资源的幼儿美育课程构建为例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肖亚庆宣布下半年工作“五要点”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数学课堂提问七要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教学研究策略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循循善诱,实施生本化初中语文课堂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