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桥
【摘 要】通过对职高班学生语文学习动机、学习兴趣、课堂学习心理水平、学习迁移水平等心理现状的分析研究,我们提出了改善的对策,使语文学科价值能够在教育过程中得到充分展现和有效发挥。
【关键词】学习心理;课堂学习;心理水平;心理动力
一、研究的背景
职业高中学生大多数是升学的失败者,尤其在语文素养、应用能力、探究能力方面存在缺陷,正因为这样也使他们在语文学习心理方面存在了诸多问题,另外,职高学生特殊的生理及心理因素,加上语文学科本身具有的工具性及人文性特点,使他们对语文学习存在了一些消极心理,如果不能及时消除这种消极学习心理,会阻碍他们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也就无法为他们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对职高班学生语文学习心理的研究,就必然成为职业高中语文教育一个重要的内容。
二、职高班学生语文学习心理分析
心理学认为人的心理系统是由认知与情意两大系统构成的,二者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每个学生都会以自己的心理状态为依据,有选择性地吸收从外部输入的各种信息。对此,我对职高班学生的语文学习心理进行了专题调查。通过调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职高班学生语文学习动机缺乏、兴趣较淡
学习动机是指个人的意图愿望、心理需求或企图达到目标的一种动因、内在力量。职高班学生大多数认为语文无实用价值,甚至厌恶语文,大多数学生的学习动机停留在通过考试上。
兴趣是指人积极研究事物的认识倾向。兴趣能使人产生稳定而持久的注意,使人在学习中产生愉快的体验,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由于语文学习中的识记、背诵、阅读、写作等抽象程度较高,职高班学生语文学习兴趣不高,语文在大多数学生心目中成了枯燥乏味的一门学科,学生视学语文为负担,极大地影响着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2.职高班学生课堂学习的心理水平较低
课堂学习心理水平,是指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的学习心理状态。根据学生智力操作的层次,课堂学习心理水平相应表现为三个层次:记忆水平、理解水平、创造水平。
通过调查,大部分学生最重视的内容是识记的知识、典型例题,而对各类阅读鉴赏、思想教育、写作方法以及分析思考过程重视不够,可见学生课堂心理水平普遍较低,一般只能达到记忆水平和说明性理解水平,很难达到探究性理解水平和创造性水平。课堂上学生的思维处于被动、应付状态,致使在新课阶段基本知识理解不透,基本方法掌握不牢。
3.职高班学生语文学习的迁移水平偏低
心理学上把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称为迁移,众所周知,学习的知识之间包含的相同因素越多,就越容易产生迁移,知识之间刺激类似,容易产生负迁移。对此,我作了个案分析,如下:
某学生学习态度端正,自我感觉上课效果较好,但是每次考试都不理想,其实,在学习中她主要受了负迁移的干扰,她学语文多数用的是死记硬背,生搬硬套的方法,更是缺乏对所学知识进行抽象概括的能力,每次考试觉得题目有点熟悉,就按照平时记在心里的题目作出解答,这样往往出现错误,以致语文成绩不能提高。这样的学生不在少数。
4.职高班学生语文学习自信心弱、依赖性强
通过调查,职高班学生的自信心较弱,且明显表现出一定的依赖性,相当数量的学生选择按教师和家长的要求来学习,克服困难的信心也不足。
三、改善职高班学生语文学习心理的对策
根据职高班学生语文学习心理的现状,我们认为,可采取如下对策:
(一)利用心理动力论,激发语文学习动机、兴趣
心理动力论告诉我们,在导学活动中,我们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产生新的需要,如求知欲、求异欲、创新欲、质疑欲、问难欲、评价欲等等,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唤起他们的学习兴趣,树立他们的学习理想,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念。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正确了解与掌握学生已有的心理水平。根据心理动力论,我从以下三方面去激活学生的学习动机。
1.明确学习目的,是激发学习动机的前提
使学生认识到学习是现代人生存的需要。告诉学生,新课标要求我们“通过不同形式的自主学习、探究活动、体验语文发现和创造的历程,提高语文学习兴趣,形成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和科学态度,发展独立获得语文知识的能力”。学生知道学习的目标以及活动的价值,就会生发学习的需要,从而全力以赴。
使学生认识到自己是学习过程中的主人。使他们明白只有自己亲自参与新知识的发现、独立解决问题、善于思辩、习惯于归纳整理,才能真正锻炼自己的思维、开发自己的智力、发展自己的能力。
2.选准重点,激发兴趣
英国教育心理学家彼德和菲利普认为:教学要善于选择突破口。我根据自己的特长及教研成果,选择了作文。因它是语文素质最重要的内容,它是以掌握知识并形成技能的动态的、内在的、心灵的运动过程,也是学生最害怕的学习内容。具体是:首先让学生出难题考老师,老师依难题要求当场成文,并辅以理论分析,展示作文的全过程。这使学生的新奇活跃、自信好胜的心理得到满足。每次出题前,他们都兴奋不已,总是搜肠刮肚,问家长、问同学。这就赢得了学生的兴趣。学生命题后,要以新颖、奇妙、深奥来启发他们展开激烈的辩论,使其产生教学所必需的强烈的求知欲。给学生出的热点难题,总是从审题构思到说出完整的作文。
这样的作文课,学生都期待下次再上。语文学习有了新的动机、新的需要。这些又自然变成了一个个具体的语文活动,他们会在课外涉猎大量的语文知识,会逐渐用语文的意识去思维和审视生活中的一切。
3.调控学习心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素质教育的提出打破了知识本位的观念,教育面对的是人的全面生活。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优化学生的心理环境,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首要条件。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既要有利于学生接受理解,又不包办代替,让学生充分动脑、动口、动手,掌握语文知识,掌握语文思维过程。还应充分利用学生内部状态的因素,对学生的学习心理进行有意识的调控,想方设法使他们对教学内容发生直接兴趣,成为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
例如:在一次作文课中,我先讲了这样一件事:有两位科学家到沙漠里考察,沙漠里无水,只能喝尿解渴,后来还是死掉了。而在他们身上发现的一种东西可延续他们的生命——两支钢笔。他们却没有想到。他们的习惯思维是:以为墨水有毒,不能吃。事实上,墨水虽有毒,但不会危及人命,吃了它可延长两小时的生命。待人们发现他们,他们才死去一个半小时。随即我问学生:“这事给我们以什么启示?”——“习惯性思维不行。”我在课堂伊始讲的“这件事”,意在“起兴”,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善于进行多向、多角度思维。这使学生情绪处于亢奋、激活状态。可以说,我所采用的“起兴”方式有效地调控了学生的学习心理,激发了学生的思维积极性。
(二)采用多种方法,营造语文学习的环境
心理学家列文用B=F(D*E)(B行为;F函数;D表人;E环境),提示了人类行为是个体与环境的关系。要求我们要重视语文环境的营造。具体是这样进行的:
1.绘出立体的语文知识“树”。根据大纲关于基础、文言、阅读、作文的要求,指导学生每人绘制一幅语文知识树,分为应掌握的和已掌握的,每周张贴评比。
2.创设具有层次性的目标体系。目标与知识树结合,分整体与个别。我们定的整体目标是基础扎实;阅读过关;文言理解;作文优秀。个别含义有二:一是个别单项知识。二是个别差生目标不同。这样人人有目标,个个有进步。
3.引进竞争机制。每周组织一次竞赛,这使学生的大脑常处于兴奋和高效运动的状态。这就巩固了知识,训练了能力,培养了竞争意识。
4.加强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看(听),然后让学生写。这使学生在新奇中走进了一个语文学习的新境界。
5.注重创造力培养。指导学生编辑发行《新月》杂志,从栏目设置到征稿、编辑、打印、发行等全是独立进行。
6.讲授系统的学习法。对各种学习法都作了详细的讲授和训练。并编了学法集,还让同学把自己独特有效的学习法写出来择优编入学法集。
四、结论与思考
通过实践,学生的学习信心增强了,学习能力提高了,语文成绩也大大提高。教育家布卢姆指出:任何学生只要给予适合他们自身心理特征的外界帮助,学习成绩是可以提高的。因此,只要我们对职高班学生充满热情,努力去寻找适合他们心理特征的教学方法,提高他们的语文成绩是有希望的。
参考文献
[1]万明春,《教育原理》重庆大学出版社.
[2]叶奕乾,祝蓓里,《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
[3]任顺元,《导学论》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