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彩琴
在课堂教学中,常常会出现教师事先难以精确预料的问题情景与偶发事件,经常会有与课前预设不一致甚至相矛盾的意外情况发生。面对如此之多的有价值的动态生成性资源,独具慧眼的教师会善于捕捉并及时纳入于临场设计之中,巧妙运用于教学活动之中,使课堂流光溢彩。
一、精心设计,孕育生成
1. 把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作为动态生成的前提。课堂教学内容的范围是灵活广泛的。在教学设计时,我们应注重教材与学生经验及社会生活的联系和融合,根据自身实际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体现个性化风格和特点,使“活的”教学内容成为发展的载体。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多渠道的视野收集课堂教学的信息,如:上因特网、看电视、读报刊等。有了课前的积累,才会使课堂教学内容远远超出原有的教学内容,这也是教学资源动态生成的前提。
2. 吃透教材,巧设教学预案。课堂教学中如果没有高质量的预设,就不可能有精彩的生成。如果不重视生成,那么预设必然是僵化的,缺乏生命活力的。因此,我们教师在备课时要认真钻研吃透教材,将整本教材烂熟于心,将与教材相关的课外知识都了然于胸,教材的重点、难点、疑点都琢磨得清清楚楚。了解学生,设计教学时要有开放的意识,充分考虑到课堂上可能出现的情况,思考学生可能会提哪些问题,可能会作哪些回答,把握一些最可能出现的“可能”,有意地进行充分的预设,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情境、活动,为课堂的生成制造空间,这样才能促进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资源生成。
二、营造氛围,促进生成
我们的语文课堂要努力构建一种开放、和谐、愉快的交流平台,使学生感到宽松、坦然、自由、愉悦,没有任何形式的压抑和强制。在这种氛围中,学生有着强烈的生命意识,他们可以自由自在地思考、探究,无所顾忌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大胆果断而自主地决策和实践,学习成为他们生命的自觉需要,成为他们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就教材内容进行平等交流,真诚沟通,有情感的交流、思维的碰撞和观点的争论,有问题的质疑、矛盾的激发和障碍的排除,各自生成或建构了自己的认识与知识,使语文教学课堂充满了创造色彩。
三、善于倾听,发现生成
在“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理念指导下的课程教材改革,学生在课堂上所表现出来的鲜活“学情”,便是最重要的教学资源。课堂教学的现场生成,要求教师必须机敏地把握学生即时学习情绪和认知需要,灵活地组织教学环节。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善于倾听更具有重要意义。教学《从现在开始》,我让学生体会课文蕴含的道理时,学生一个一个交流,都在我的准备范围内,我显得不慌不忙。这时,一只小手高高举起,我一看,是一个平时爱捣乱的孩子,于是便叫他发言。学生说:“我觉得袋鼠叫它们跳着走路,可有些动物根本就不能跳。如蛇、毛毛虫、螃蟹、乌龟等,那它们怎么办?会不会把它们杀了?”学生的话音刚落,孩子们就像炸开了锅一样,七嘴八舌的讨论起动物们怎样生活。一下让我慌了手脚,但转念一想,这不正好让学生体会“叫苦连天”,体会本文的主旨吗?于是带着学生体会动物们练习的艰辛,体会尊重他人的感受,学会尊重他人。
四、慧眼识珠,捕捉生成
1. 点击亮点。在课堂中学生经常会出现一些“惊人之语”,这是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教师要抓住这些稍纵即逝的生成资源,让整个课堂充满“生成”的智慧火花。如学习《浅水洼里的小鱼》中“他走得很慢,不停地在每个水洼前弯下腰去,拾起里面的小鱼,用力地把它们扔回大海”一句时,学生突然提出:“老师,我觉得小男孩的这个方法不好!他这样是拾不完的。”他的问题直接关系到课文主旨的揭示:小男孩的这个方法的确不太好,不但自己累,效果也不大好,但小男孩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我拾起这一珍贵的教学资源,灵活调整预设思路,让学生联系生活理解“成百上千”和“他还在一个劲儿地拾”的含义,从而使学生深切地感受到从小男孩身上折射出的“对生命无限珍爱”的光芒。
2. 美化学生错误。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对文本理解的正确与错误都是正常的,“课堂应该是允许学生出错的地方”。学生出现的错误并不全是坏事,关键是教师如何利用好这一“错误”所带来的契机,赋予它以特有的价值,为我所用。当学生出现错误时,教师要有耐心,让学生的错误成为一种教学中难得的资源,并加以利用。充分利用学生的错误,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我改正,把纠错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其生成正确的认识,或引发学生对问题的重新审视,激发学生间的对话交流,生成许多新的教学资源,使学生的理解趋于正确、深入、全面,以体现良好的、动态的生成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