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芳宇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肩负着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光荣而神圣的使命。为了推进教育教学的改革和发展,进一步探讨研究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实践途径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物质待遇
创造师德建设的宏观环境是师德建设的首要途径,只有肯定教师劳动的作用,确立该职业在社会各行各业中的优越地位时,才会激发和保护他们敬业、乐业和精业的精神,以国家和社会的标准认同自己的职业角色,认同和遵守该职业所要求具备的职业道德。
二、深化教育改革是师德建设的关键途径
马克思主义道德观认为,法律和道德都是调节人们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法律的实施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的;而道德是依靠舆论的力量,依靠人们的信念、习惯、传统和教育来维持的。这就告诉我们,师德建设不仅应当大力营造遵守师德为荣,不讲师德可耻的舆论氛围,更要深化教育改革,健全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实际的教育部门的人事、考核、分配、奖惩制度,形成对教师行为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这是目前师德建设乃至整个中国教育走向现代化的关键所在。因此,师德建设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应当选在深化教育改革,建立符合当代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实际,有利于调动广大教师积极性,增强责任性,建立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各项制度。
1. 改革旧的人事制度
要废除教师职业终身制。制定实施“进行来,留得住,出得去”用人制度,建立招聘机制,使教师队伍不断得到优秀分子的补充。疏通不适合教师职业,特别是缺乏教师职业道德者送出教育单位的渠道。只有废除教师职业终身制,才能从人员素质上保证教师队伍的质量,警诫不守师德者改弦易辙,激励教师正确处理个人与国家利益的关系。
2. 改革现行分配制
把教师享受的各种待遇与其对教育事业的贡献挂钩,废除现存的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做法。真正实现多劳多得,优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首先,在工资报酬方面,充分发挥岗位工资制的优势,切实保证按岗位责任和贡献大小确定工资等级,拉大不同岗位职责的工资差别,实现工资与工作职责一致。清华、北大、上海交大等学校制定九级工资制,在这方面已为我们打破了坚冰。其次,严格定编制度,实行按学校规模确定人员编制,减少和杜绝忙闲不均现象;最后,在奖金、住房分配、津贴、福利等方面,坚持落实按劳分配原则。
3. 健全考核评价制度
道德的维系依靠人们的信念、习惯、传统和教育,为此要积极营造舆论氛围。那么,营造恪守师德光荣,不讲师德可耻的舆论氛围,就要大力提高广大教师对教育事业和教师劳动巨大价值的认识,深入广泛宣传师德规范,使广大教师对教师行为的真善美取得共识的同时,制定和完善教师评价考核制度。通过务实、公正、公开的考核评价,辅之以相应的奖惩,弘扬献身教育,勤奋敬业的高尚师德:激励广大教师在本职岗位上建功立业。
三、认识新形势对教师的要求是师德建设的重要途径
作为手里把握着祖国未来、民族前途的教师,不仅要具备树立远大理想及献身教育的人生观和通过参与教育的改革事业,实现奉献自我的价值观,而且要树立“爱即师魂”的观念,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确立正确的人才观,宽广的服务观,迅速适应科学发展形势,掌握必要的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及素质教育相关的知识,在不断更新教学方式方法中将师德建设有效实施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