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婷
摘要语言学习的一条重要途径是阅读,因而阅读课在整个大学英语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课外阅读作为课堂阅读的继续和扩展,是阅读能力训练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试将“以学生为中心,全人教育”的人本主义教学理论作为指导,依托自行编写的《大学英语人文阅读》这一课外阅读教材,以期指导独立院校学生在提高英语语言水平的同时,深刻体验过程学习中的人文关怀,进一步思考如何学习,如何做人做事等价值观问题,真正实现培养“完整的人”的教育目标。
关键词以人为本 课外阅读 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H319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大学英语教学大纲》(1999年修订本,简称《大纲》)指出:“大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一定的听的能力,初步的写和说的能力,使他们能用英语交流信息。”《大纲》对阅读能力要求标准之高足以可见英语阅读在整个外语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地位。近年来,大学英语阅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与教学大纲的要求仍然存在一定差距;对于独立院校而言,解决英语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更为必要。
自20世纪90年代末,民办本科招生日益增多,学生入学时英语成绩参差不齐,大部分学生英语基础较差,这是英语阅读教学开展的客观难题;另一方面,随着英语学习的深入,一部分学生学习热情渐减,主观上慢慢产生排斥厌学心理。究其深层次原因,造成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并非智力因素而是情感障碍,主要表现为对英语学习厌倦、冷漠或学习过程中焦虑,缺乏信心等等。而作为教学过程的另一主体——教师依然沿袭了传统的教学模式,阅读教学以教师为主导,以课本为主线,注重语言知识的传授与讲解,严重忽略了学生的情感需求。此外,即使老师在课堂上教授了阅读技巧,学生由于词汇量太少,阅读面太窄,无法将技能灵活运用到实践中而导致阅读速度低下。鉴于以上种种原因,笔者认为在“以人为本”的人本主义教学理念指导下,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方式进行自主课外阅读教学是解决目前独立院校学生英语阅读困难的关键。
2 课外阅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Krashen(1989)认为:“决定第二语言习得能力的关键因素是接触大量有意义的、有趣的或是相关的第二语言输入材料;词汇和拼写的习得主要来自阅读”。黄源深(2007)也曾提道:“英语学习的功夫主要在于课外——即学习者需要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专家们的这些观点不无道理。《大纲》也规定:学生的泛读量应该是精读量的4.4-5倍,快速阅读速度是一般阅读速度的1.4-1.7倍。因此,对于大学英语学习而言,要想学好英语,仅靠课堂上有限的45分钟是远远不够的,英语课外阅读成为一种必需。
课外阅读作为课堂教学的一个自然延伸和扩展,可以起到促进课堂学习的作用;反过来,课堂上学到的技巧和方法亦可在课外大量的语言实践得到操练有助于体现学生的主体性,突出“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质。
3 理论依据
大学英语教学面对的对象是大学一、二年级的学生,他们处于各方面不稳定发展的特殊时期,“是个体由青年期到成年期成长过程中一个特殊的群体。集多种特殊性于一身,具有处于‘第二次心理断乳期、‘边缘人地位,处于‘心理延续尝负期,多重价值观、人格的再构成等”特点。在当今社会经济问题层出不穷,人际就业纷繁复杂,个人道德价值观念备受冲击的时代,对大学生这个可塑性群体的人本主义教育更显得尤为迫切。教育部部长周济在谈及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核心问题时说:“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一个重要的切入点就是要牢牢抓住以人为本,坚持教育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把培养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正是基于这些考虑,笔者作为一线英语教师在高校英语教学中尝试着进行一些有意义的改革,试图以人本主义教学思想来指导英语阅读教学。
人本主义理论的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美国的一种心理学思潮——人本主义心理学。它重视研究人的本性,挖掘人的潜能,强调人的情感、自尊和内在价值,深信人有自我实现的需求和巨大的心理潜能,只要在适当的环境和教育引导下,人们会不断的寻求自我完善、激发潜能的实现。人本主义在教育上提倡“全人教育”和“情感教育”:学生是教育的中心,也势必要成为教学的主体,教育教学的过程就是让学生意识到自身的主体地位,尊重并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在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下,学生情感得到充分理解和尊重的基础上,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积极主动的获取知识,真正实现教育培养完整人格和自我潜能实现的学生的最终目的。
4 大学英语课外阅读教学的提升策略
4.1教育理念的创新
罗杰斯(1969)对教学体系中的各因素进行了重新阐述。首先,教师必须具有明确的教育目标,即学习者学习和变化;其次,教师应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再次,学生应该进行“有意义学习”和“自由学习”;最后,教师应成为“促进者”,师生应该平等似朋友。基于此,教师在以人为本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转变:一是避免思想的极端化和片面性。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地位是平等的,任何强调教师为主体或是忽略教师的存在的观念都是不可取的。大学英语教师不仅要通晓英语语言基本知识,更要承担起沟通中西文化交流的重担,因此教师还必须具备中西文化的深厚底蕴。二是要做到真正爱学生,以真诚的态度对待学生,悉心了解学生的原有知识经验、价值体系、现实状态和情感心理。三是营造和谐沟通的学习氛围,重视学生的个人需求、情感和意见,认真听取学生对社会现实的理解并正确引导,尊重、信任并鼓励学生进行自我选择以发展其潜能。
4.2课外阅读教材的选择
笔者认为编写和选择教材应摆脱只着眼于知识输入的死角,转而将视线投注于学生情感维度上的需求,才能真正解决英语阅读教材铺天盖地,而学生却苦于难以找到适合自己阅读的材料的矛盾。
建构主义认为,语言输入的材料首先面临的是主体的选择性注意,即学习者本身的自主性选择,这一选择必然是由学习者的需求和标准决定的。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学习过程中影响学习效果的最大因素之一是学习者的情感控制,这其中最主要的情感因素包括学习动机、态度和个性特征。因此,学生对课外阅读材料进行自由选择是非常必要的,但又考虑到选材的复杂多样和学生思想的不稳定性,适当的教师引导同样必不可少,所以学生自选和教师精选相结合是教材选择的前提指导方针,这亦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人本主义思想。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做学生书籍推荐的参谋,要时刻把学生的需求放在首位。因此学习者所希望的材料应该具备趣味性、可读性、真实性和适中性这四个特点。正是基于以上的种种考虑,笔者特地编写了《大学人文阅读》这一课外阅读教材,其宗旨就是“以人为本,德育为先”,使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学会做人,做事。本书体现了一种新的教学思想,以美国人本主义的“教父”亚伯拉罕·马斯洛关于人性的五个层次需求理论为主线,试图通过活生生的语料,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材编写者希望通过英语语言文字透射出的人性本质的需求,让人作为受教育的主体在受教育的过程中体验心理的变化和自我意识的提高。受教育者能从单纯的语言认知走向英语文本审美价值的重视,明白自己需要什么,能够实现什么以及怎么做,这也就达到了教育的人文关怀的目的。在这样一种思想的指导下,编写的教材势必会帮助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此外,教材文章遵循了循序渐进,难易适度,篇幅适中,题材丰富和体裁多样等特点,真正着眼于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英语学习心境中实现其整体人格的发展。
4.3课外教学的开展
现在的教学要实现“要学生学”到“学生要学”的转变,从“学生想学”到“学生会学”的飞跃。这首先要求教师在自身观念转变的前提下帮助学生树立自主学习英语的信念,培养对自己的学习负责。自主性学习在形式和内容上均呈现出灵活多样的特点,这也使学生课外自主阅读实践活动具有随意性。为了降低操作性和控制性上的难度,笔者认为应该将自主性学习的优势与教师有计划的指导相结合,具体的课外阅读辅助教学模式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4.3.1自主阅读前期
在这一阶段,自主性学习者应具备确立自身学习目标,明确使用语言材料的有效方法,合理安排学习时间,积极开发学习策略等能力。(Tricia Hedge,2002)而教师主要让学生明确课外学习任务,帮助学生有意识的运用课堂上训练过的预览、设问、略读、反思等阅读技巧,使学生课外阅读活动有方向,有效率。
4.3.2自主阅读中期
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应进行咨询(Counselling)、需要分析(needs/wants analysis)和自我反思(learner reflection)等有助于提高自主性学习效果的活动。学生在这一阶段积极主动的开展课外自主阅读活动,而教师对学生课外阅读活动进行监控和检查。可以纵向开展学生每天自评,也可以横向学生之间开展互评,让学生体会到将独立精神和合作精神相结合带来的学习能力提高。此外,定期开展课外阅读的课堂讨论,学生交流,教师作简要总结,进行及时的评价和监督。教师还可以结合自己的理解和现实的情况进行一定的具体设计,分发给学生额外的阅读资料,在课堂上开展阅读技巧和策略的训练,组织学生进行开放式讨论,尤其要引导学生通过比较的手段发现和体会两种语言结构和文化上的异同,获得对不同语言文化的敏感性和洞察力。
4.3.3自主阅读后期
这一阶段以评估为核心,将评估纳入教学活动的一部分,做到评估标准多元化、方式手段多样化。Gardner & Miller(2002)认为评估(assessment and evaluation)对于检查自主性学习效果十分重要。教学评估主要分为形成性评估和终结性评估。形成性评估即包括第二阶段中提到的学生自评、互评、教师对学生的评估等,它着眼于学生的各种真实的学习活动和任务,珍惜学生取得的点滴进步,有效帮助学生树立学好英语的信心。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下形成性评估是趋势,具体的开展要由教师和学生相互配合,共同协作完成。随着多媒体技术的普及,笔者将尝试为学生建立电子学习档案,记录下的结果经过量化后与学生的课堂学习行为以及以期中、期末考试成绩为代表的终结性评估相结合。
在任何一种教学活动中都要让学生们清楚的意识到教师采取的每一项教学行为,教学方式所蕴含的用意和考虑。首先,在各项教学活动开展之初就向学生揭示自主学习的意义所在;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尽量向学生讲明每一次教学活动开展的目的,要通过具体的形式让学生体验到自主意识以及自主学习带来的成就。其次,教师在人本主义教学中旨在创建认知和情感和谐的课堂,并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这种融洽平等。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说:“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完全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如果教师在每一个教学环节都对学生倾注真诚的(下转第37页)(上接第34页)爱,教育就会焕发出积极的情感魅力,这就是凯洛夫所说的“感情有着极大的鼓舞力量”。
5 结语
人本主义教育在国内尤其在三本院校实施还存在一定难度:大学英语教学课堂班大人多,学生目的与能力层次不齐,而且教师同时承担几个班级的教学工作,很难具体了解学生;民办院校因其办校的特殊性,学校过分重视应试结果,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人本课堂的自由发挥。同时,新教学理念下的课堂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教师工作负担。
俗话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人本主义教学从根本上说不是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而是一种理念。本研究进行的是探讨性研究,尝试突出“以学生为中心”,意在对学生的课外阅读具有一定启发。但由于篇幅有限,对于课外教材中的文章的具体课堂操作未能进行详细阐释;其次,教学课堂的实际开展还有很大的不稳定性,教师的测评标准也不成熟,因此具体的测评体系以及阅读材料和学生情感因素的交互作用都有待于在以后的研究中进行进一步的探索。
参考文献
[1] Krashen S.We acquire vocabulary and spelling by reading [J].The Modern Language Journal,1989(73).
[2] 黄源深.英语专家如是说[J].英语学习,2007(6):2.
[3] David Gardner & Lindsay Miller. Establishing Self-Access from Theory to Practice [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2.11.
[4]赵洪玮.大学英语教学的人文性与民族性[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4(3).
[5] 白文龙.大学生就业心理分析及对策[J].中国高教研究,2003(5):60~61.
[6] Tricia Hedge.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the Language Classroom [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