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职生实施学习策略培训的必要性与方式初探

2009-01-16 08:15隋轶然石伟平
职教论坛 2009年36期
关键词:中职生学习策略培训

隋轶然 石伟平

摘 要:我国的中职生学习基础差,且不会合理地使用学习策略。从学习策略的概念入手,并从中职生的学习现状需要学习策略培训,掌握学习策略是改善学生学习动机缺乏的有效途径,掌握学习策略是学生生涯发展的重要能力三个方面论述了对中职生进行学习策略培训的必要性,并初步提出了对中职生进行学习策略培训的三种方式。

关键词:中职生;学习策略;培训

作者简介:隋轶然,女,辽宁大连人,华东师范大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比较职业技术教育;石伟平,男,上海人,华东师范大学职成教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7518(2009)36-0013-03

目前我国中等职业教育面临着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困境。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有中职生的学习动机不足,所以学习时不专心以致学业不佳;也有人认为是学生不会学习才导致学习屡屡受挫,最后导致学习动机不足。学习心理学研究表明,教师关注学习动机的激发,用思维引领行为,即学生在心理上有学习的欲望时,才能学习。这种观点是很有道理的。但我们是否也可以反其道而行之:如果学生在有效学习策略的辅助下慢慢产生学习的成就感,由成就感带来兴趣,从而产生学习动机,也可以“行为引领思维”。这些为我们对职业院校学生实施学习策略培训提供了可能。本文从学习策略培训的相关概念界定出发,分析当前对中职学生进行学习策略培训的必要性,最后初步提出学习培训的策略。

一、学习策略的概念解析与分类

(一)学习策略的概念界定

在学习策略的概念界定上,人们从不同的研究角度和方法,就会有不同的认识,至今没有达成共识。有的被用来指具体的学习技能,诸如复述、想象和列提纲等;有的被用来指较为一般的自我管理活动、诸如计划、领会、监控等;有的被用来指组合集中具体技术的复杂计划。甚至有的与元认知、认知策略、自我调节的学习等术语的含义相互重叠。基于已有的研究结论,结合中等职业教育和中职生的群体特征,我们认为中职生的学习策略就是为了提高中职生的学习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的方案[1]。这一方案的制定与实施,都需要实施一定的培训,以提高学习策略的使用效率。

(二)学习策略的分类

学习策略有多种分类。温斯坦将学习策略分为认知信息加工策略、积极学习策略、辅助性策略和元认知策略。丹瑟洛认为学习策略是有相互作用的两种成分相互组成,即基本策略和辅助性策略。迈克卡等人将学习策略区分为三种。他们认为学习策略可以分为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三种。认知策略即为加工信息的一些方法和技术,有助于有效地从记忆中提取信息、包括复述、精细加工和组织策略。元认知策略则控制着信息的流程,监控和指导认知过程的进行,包括计划策略、监控策略(注意策略)和调节策略。资源管理策略是辅助学生管理可用环境和资源的策略,有助于学生适应环境并调节环境以适应自己的需要,对学生的动机具有重要作用[1]。如图1所示。本文以迈克卡的分类作为对中职生进行学习策略培训为依据。

我们要强调的是,学习策略并不是大家想当然的学习方法,元认知与资源管理策略也是学习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学习乃至更多领域都起着重要作用。

二、对中职生实施学习策略培训的必要性分析

无论是针对哪个群体的学生,学习策略的价值从来没有人怀疑过。然而,在中职学校开展学习策略的培训却显得更为迫切。要想让中职生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不仅要依靠外部环境的改善,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学习的策略与能力。这不仅仅有利于改善中职学生的学习状况,使职业教育在中职生的成长过程中影响更大,更为重要的是,这是中职学生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必备能力之一。

(一)掌握学习策略是改善中职生学习现状的有效途径

中职生的学习状况一直让人堪忧,学生厌学的现象相当普遍。学生上课睡觉,课下不复习功课,考试难通过,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中职生的学习策略掌握一直欠缺也是重要原因之一。中职生在学习策略的掌握上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认知策略方面,中职生做得很不到位。大多数学生上课的时候只会听老师讲课,不知道如何运用认知策略。在复述策略上,学生仅会机械地重复、抄写,随意画线或者由教师告知如何画线。在精细加工上,学生不知如何做笔记,大多数只会抄下老师的板书,甚至有些连板书都不抄,也不会将同类事物进行类比等。在组织策略上做得更少,学生学到的知识都是零碎的,学生自己并没有给知识系统化的意识。

2.在元认知方面,中职生很少会科学的制定计划,学习基本上“随心情”。某阶段状态好,就多学一点,状态不好,就会停止步伐。由于不会设置目标,学习的效率也很难保障。不会计划,监控更无从说起。当学习中出现了注意力涣散的时候,学生基本上是任其发展,不会用合理的方式重新集中精力等。学生不会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不会自己思考并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不会主动地控制自己的学习。

3.在资源管理方面,中职生显得更加欠缺。很少有学生有设置时间表或者记事本的习惯,对于学业比较从众,没有精确规划的能力。对于自我也缺乏理性的分析,不了解自己的学习特点,不知道如何选择适合于自己的学习环境。在学习失败时不会正确归因,“破罐破摔”的思维根深蒂固,觉得自己不是学习的材料,因此也不会坚持不懈的去争取好的学习成绩。在学业出现问题时,不会主动寻求教师、伙伴、团队帮助等。

从学习现状来看,中职生是一个相对特殊的群体。说其特殊,首先,中职生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是弱势群体。在多数人眼里,他们是普通教育中的失败者,他们在心理上就存在着自卑情绪,在学习动机上就显得不足。其次,在中职学校中,不会学习及不爱学习的群体占有一定的比例,在中职学校中,对学习积极向上的学生则相反是“稀物”。这样,群体的压力对于中职生的整体学习状况起到的是一个反向的拉力。再次,中职生对学习策略掌握的欠缺要远远甚于普通学校的学生。中考和高考的选拔,筛选的不仅仅是分数,实际上对学生的学习能力也进行了一轮筛选。因为在学习策略上极度欠缺的学生走入普通教育的可能性会大大减小。

因此,这似乎已经成为了职业教育中的一个“隐性”瓶颈问题。如果说师资、课程、实训等问题是化学反应中的反应物,那么学习策略就是催化剂,它的存在悄无声息,但是却可以大大加快反应的速率,在某些反应中,没有催化剂,反应甚至都不会发生。可以这样说,中职生的学习就是对“催化剂”更加依赖的反应。

(二)掌握学习策略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重要方式

学习动机对学习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在我们的职业教育中,教师一直很关注于学习动机的激发。而中职生大多数是曾经学业不佳而进入中职学校学习的,他们对学习没有兴趣,甚至厌恶学习。从行为主义理论的角度来分析,这是因为他们将学习与一种不愉快的感觉联结起来。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桑代克曾经提出过效果律,表明如果一个动作跟随于情境中的一个满意的变化,在类似的情景中这个动作重复的可能性将增加;但是,如果跟随的是一个不满意的变化,这个行为重复的可能性将减小。这样我们就能看到一个人当前行为的后果对决定他未来的行为起着关键的作用[1]。

由此,我们可以深层理解中职生缺乏学习动机的原因。奥苏贝尔将学习动机分为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大量的学生在小学和中学时学习并没有强烈的认知内驱力和自我内驱力,而是依靠附属内驱力。附属内驱力是一个人为了保持长者们(如家长、教师等)的赞许或认可而表现出来的把工作做好的一种需要[1]。这种需要是由别人的认可来实现的。而中职学校的学生在以往的学习经历中,学习并没有给其带来附属内驱力和愉快的感受,而是把学习与挫败的感受条件反射般地联系在一起。当学习这个“动作”跟随的是一个不满意的变化,即遇到挫折的沮丧感、被同学轻视、被家长和老师责骂的焦虑感,那么“学习”这个行为重复的可能性将减小。因此,很多中职学校的学生有过这种不愉快的经历,对学业厌恶,学习动机缺乏。所以很多中职生的学习动机不足,学习兴趣不足,是“假”不足。他们没有体验过学习的成就感,是对“学习”二字的反感,却不一定是真正对学习的内容感到反感。

因此,在教师的传统思维中,教师通常在“学习—结果”这个联结中的起始点上增加乐趣,但是逆向行之也具有实践的可行性。我们从加强对学生的学习策略的培训入手,使学生学会用行为引领思维,先感受到了学习的成就感,认识到了以前学习认知方式的错误,即把以往“学习—结果”联结的另一个端点改变,不再是不愉快的感受。这样,既可以在现实中改善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成绩,更重要的是另辟蹊径地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掌握学习策略是学生生涯发展中的重要能力

学习策略的知识学习对于中职生的意义是很深远的,它不仅仅使学生快乐顺利地完成学业,它更有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

在现在信息爆炸的时代里,毕业以后找到一份工作就过此终生,不需要继续学习的时代一去不复返。随着时代的变化,雇佣机会也在发生着变化,许多非技术性的工作渐渐消失。同时由于产品和服务的迅速转型,人们换工作的次数也更加频繁,知识和技能也在不断的及时更新[2]。因此,人们必须不断更新自己所学的知识,使自己的才智不断升级,才能跟上社会的步伐,才能不在竞争中被淘汰。

随着经济和教育水平的提高,职业种类的总体变化是朝着对从业人员要求更高的职业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重心逐步从高中阶段向高中后阶段推移。在发达国家,职业教育一直延伸到本科教育、硕士教育甚至博士教育上来。这是世界职业教育发展的趋势,我国现在也有职业教育高移的发展趋势。因此,这对于中职生来说是很严峻的挑战。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中职生作为传统教育制度下的弱者,若想拥有更广阔的职业生涯,就必须使他们掌握学习策略,使他们能够高效地学习,能够更好地监控自己,能够充分利用身边的资源。否则,他们的职后发展依然会困难重重,虽然学习动机变得强烈,但是在学习策略上的摸索会浪费其大量的时间与热情。因此,从中职生的终身学习出发,对其进行学习策略的培训也是有必要的。

三、对中职生实施学习策略培训方式的初步探索

在如何教授学生学习策略方面,存在着不同意见。有人认为,专门、单独地教授某种技能、策略可以缩短教学时间,且有助于提高个体的一般思维能力,因此具有广泛的迁移性;也有人认为,脱离具体的学科进行技能和策略教学,学习者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不易应用和迁移这些技能和策略,对实际的学习没有明显的改善[3]。针对中职生的群体特征和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的特点,我们认为主要可以通过这几个途径来对中职生实施学习策略培训:

(一)课程训练方式

这种模式通过开设专门的学习策略课程,讲授教与学策略的有关常识。由专门的教师来教授。它的优点在于能够让学习者形成较为科学和系统的学习策略,不足之处在于尽管研究者已经总结和提炼出了很多有效的学习策略,但是还没有形成能够实际采用的教材。这种模式的另一不足在于,即使从理论上掌握了学习策略的有关内容,但如何实际运用却是另外一回事,因此,虽然课程模式易于推广,教学的效率相对较高,但其局限也是一样明显。

(二)学科渗透训练方式

该模式是将学习策略的训练与特定学科的学习内容相结合,在具体学科知识学习过程中传授学科学习的方法与技巧。它的优点是将所学的学习策略与学科内容学习密切结合,因此对学习效果可以说是立竿见影。不足之处在于策略来源于具体学科内容,易使学习者在具体学习之后将这些策略淡忘,难以形成系统的策略观,也不便于学习者把学科学习策略迁移并应用到其他学科的学习中去[4]。

(三)交叉学习训练方式

这种教学模式是为了克服前面两种模式的不足而设立的,这种教学模式往往是先简短独立地教学习策略,然后将它与具体的内容结合起来,根据具体学习情境的差异,要求并帮助学生把所学的策略用于具体的学习活动中。这种模式吸收上述两种模式的长处,避免了它们的短处,实现了学习策略与学习情境的结合,训练的效率与效果更明显。但其问题在于,这一训练方式的成本较高[4],训练速度很慢,不利于在中职学校大面积推广,从而影响培训的整体效果。

参考文献:

[1]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363,364,365,400,134,216.

[2]徐琦,杨青青.全球化与终身学习[J].成人教育,2008(7).

[3]冯忠良,伍新春,姚梅林,等.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408.

[4]莫雷主编,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心理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140,141.

责任编辑殷新红

猜你喜欢
中职生学习策略培训
会议·培训
广东省校外培训风险防范提示
会议·培训
Exploration of Learning Strategies from the Study on Language Acquisition Process
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团体辅导的运用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AdvancedTeachingStrategiesofCollegeEnglishVocabulary
教师培训还需“精准滴灌”
学习策略在化学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Learner Autonomy and Learning Strategies in EFL Lear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