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荣华
综观语文阅读教学现状,虽然“满堂问”继“满堂灌”之后,成为新一轮的批判对象,虽然《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一再强调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虽然“课堂以学生为主体”已在教育界形成共识,然而“师问生答”这一模式仍然占据着语文阅读教学的课堂主流。学生总是被问者,无论对被问的问题感兴趣与否,他们不得不去回答,而且还要千方百计地“揣测”老师的意图,顺着老师的明指或暗示,逐步得出老师预设的“正确答案”,老师辛苦学生被动。在笔者最近听的十几节语文课中,这样的例子是很多的。当学生就某个问题提出疑问时,一旦与教师此时的教学“计划”不符,老师就会面带微笑地对他(她)说:“这个问题我们课下再讨论好吗?”丧失了发问权的学生,主动性和自主性从何谈起?我认为这是学生丧失学习兴趣的根源。
我们语文老师都知道,“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和疑难点提问,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突破难点,更好地理解课文。”可是,学生的情况千差万别,课文的类型也千姿百态,对于哪些是学生的兴趣点和疑难点,有谁会比学生更有发言权呢?与其老师做种种猜测,不如让学生自己提出。如果问题不是他们自己提出来的,那么对知识的追求不是他们的主观需要,而是外力的结果,因此就会处于被动状态。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古今中外无数例子表明,任何有价值的活动都源于对问题的深刻思考,而问题意识是创新的开始。因此,质疑能力的培养应该是新课程下的第一要务,提不出问题和提不出好问题的学生将是缺乏创造力的学生。
在阅读课上,学生发问权的丧失是一种普遍现象,那么,原因究竟在哪里呢?
一、从传统观念的角度看,人们认为“提问”是教师的特权和责任
孔子、苏格拉底等古代大教育家都是以问答来引导学生学习的,千百年来“师问生答”这一形式被后人奉为楷模,成为一种范式固定下来。实际上,我们细读《论语》就会发现,问答形式的确是孔子常用的教学形式,然而,有很多问题是由学生提出的。例如:“子贡曰:‘贫而无谗,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从中可以看出,孔子在两千多年前就是采用与学生平等对话的形式进行教学的,在和风细雨、其乐融融的氛围中,孔子实现了“有教无类”,实现了“因材施教”。只不过后人有意拔高了“师道尊严”,把教师的权威提高到了不切合实际的地步,使之成为学生精神的主宰。据说在美国,家长在孩子放学回家问的最多的一句话是:“你在学校向老师提了一个什么问题?”而我们的家长问的却是:“你在学校老师给你讲了什么知识?”习惯于认为只有教师才能发问、有责任发问,而学生必须回答,就像审判者与被审判者,这是对孔子教学思想的一种曲解,应当扭转过来。要实现对话,首先实现师生平等,包括答,也包括问。否则,“对话”只是一句空话。
二、从教师的角度看,教师“怕”学生提问,因此剥夺了学生的发问权
这是最根本的一个原因。
教师怕学生提问是心存顾虑:怕学生问不到“点”上或提不出有价值的问题,浪费时间,完不成教学任务。所以,虽然大部分教师在课堂上都会说:“同学们有什么问题吗?”然而有欠诚恳,既不留提问的时间,也不给提问的学生以鼓励。因此,“聪明”的学生是不会“不识相”的。
我想,有这两种顾虑的教师在观念上必须做以下改变,否则就会影响我们的课程改革成效:
1.达到认知目标的课不一定是好课。在语文阅读课上,我们经常看到,课堂设计得很紧凑,程序很完整,可就是没有给学生留一点儿思考和活动的余地,所以在课堂上随机出现的所有设计之外的状况都得靠边站,这样纯粹为完整而完整的一堂课,其实是得不偿失的。把完成认知性任务当成课堂教学的中心或唯一目标的直接结果是只见书不见人,人围着书转。学生的问题是深入思考的结果,他(她)能够把所学的知识横向联系或反向思考,是多么有创见,可是却不仅没有得到老师的鼓励,反而被认为是“偏离了课文内容”,很令人痛心。我们语文课开设的目的难道是为了“教会”学生若干篇课文吗?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师使出教育学上所有巧妙的方法,使自己的教学变得尽可能地容易掌握。然后再将所有的东西要求学生记住。这种忽视学生主体只重视知识移植的课堂教学是对学生智力资源的最大浪费。”我们应当面对完整的人的教育,立足于学生的发展,不要拘泥于一课或一个课时的教学任务,假如没有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即使课堂设计得再完美,又有什么意义呢?如果既想让学生提问,又希望完成教学任务,也不是二者不可得兼的,比如,让学生课下预习时提出问题,课上让学生讨论解决,是不是可行呢?同行们可以商榷。
2.老师被学生难住是正常现象。网络时代本身已经颠覆了教师对学生学习内容的权威和垄断地位,不管你愿不愿意承认,在浩如烟海的知识和信息面前,你的知识并不比学生多多少,师生之间的界限趋于淡化,教与学的互换日趋频繁,谁先占有知识和学问,谁先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谁就首先获得发言权。让学生去提出问题,教师就可能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师不可能什么都懂,所以,学生与教师的平等对话是时代使然,我们无法回避这一点。因此,我们不要怕被学生难住,只有鼓励学生难住自己,才会找到自己的不足,学生也才有可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也唯有如此,才有可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学相长”。被学生难住不仅不会在学生面前丧失威信,相反会因为“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对真理执着追求的态度而获得学生的发自内心的尊重。
3.树立“相信学生”的思想。在语文阅读课上,我们常常听见教师问一些学生不用动脑就回答得上来的问题,这样,把学生首先假设成无知者,怎么可能培养出有创造力的学生呢?有的教师至今在课堂上不愿放手就是因为“不放心”,不相信学生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来。在不被相信的氛围中,学生哪里来的自信?何时才能独立?学生刚开始提不出问题和提不出好问题都是很正常的,但是只要他们朝这方面努力,我们应该相信他们在比较、鉴别、思考中,会有创新的思维火花闪现。看似与课文无关的问题恰恰说明学生已经在自觉打破常规思维,创造性地思考问题,是创新能力的一种体现,对学生的能力我们不能小觑。我认为,刚开始学生提得问题太大不要紧,跨学科也不要紧,一堂课解决不了也不要紧,保护学生的求知欲是最要紧的,只要我们相信他们,给予他们自信,播下一颗希望的种子,总有一天会发芽的。
因此,我们在课堂上应当首先创设一个平等宽松的环境,鼓励学生自由地提问、自由地表达。老师也可以提问,但宜精不宜多,宜简不宜繁,应该在学生自主学习基础上提问,应该是学生的问题的升华,把学生引导到更深入的思考中去。我想,什么时候老师已经提不出问题,或已经解答不了学生的问题的时候,学生就是课堂真正的主人了。
三、从学生的角度看,学生在长期的学校教育中丧失了创新意识,主动放弃了发问权
最近在与语文教师的座谈中,不少教师说他们的学生是“百启不发”,抱怨课堂上学生学习情绪麻木被动,消极
沉默,气氛凝固,对此束手无策。“我们从小学到中学,一直是老师讲什么我们就听什么,学习就是为了考试,弄惯了的。我们没有提问和讨论的意识。对你的教学特点许多同学还转不过弯来。”这是学生私下对一位锐意改革的年轻教师说的“肺腑之言”。可见,学生的“主动让位”是其课堂发问权丧失的重要原因。
那么,学生先天就缺乏质疑能力和创新欲望吗?试看儿童在学前及入学后的低年级阶段,往往思维活跃,想象丰富,问题也层出不穷,可是到了中高年级之后为什么在课堂上却渐趋沉默了呢?难道仅仅是因为长大了害羞了吗?可不可以说,中国学生的畏首畏尾、人云亦云、缺乏质疑精神和主体意识是长期以来传统教育“精心培育”的结果?他们对发问权的“放弃”是曾经屡次被“剥夺”的一种结果。我们以往的教育过多地强调“集体”,强调整齐划一,强调秩序井然。在个性被修剪之初,人或许是痛苦的,但渐渐就麻木了,形成了一种习惯,习惯成自然,学生已然习惯了没有个性的生活,怎么可能提出闪现着个性光辉的精彩的问题呢?就像一只久居笼中的小鸟,已经忘记了在蓝天中飞翔的滋味,这时候再把它赶出笼子,是不是另一种更深切的痛苦?
那么,对于目前的这种状况,我们该如何应对呢?
首先,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精神,要大力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无论学生提出的问题有多“幼稚可笑”、“千奇百怪”,我们都不能加以嘲笑和责难。我们要知道,许多有重大意义的问题在开始提出的时候都是不被人们所理解的,因而被误认为是没有意义的。典型的例子是,当苹果从树上掉下来的时候,只有牛顿提出了疑问。因此,对于学生的“思想”,我们要像爱护幼小的秧苗一样去精心呵护,只有这样,小苗才有长成参天大树的可能。
其次,激发学生的求知热情,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对于已经习惯于“笼中生活”的学生,需要我们给予更多的理解和鼓励。在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的基础上,强化其主体意识、个体意识,引导其树立广义的学习观念,开阔他们的现实视野和精神视野,以激发起他们对未知领域、对真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的信心。有了自信心,学生的创造力才会迸发出来。
综上所述,学生能否主动担当起“主体”的角色,能否做自己学习的主人,发问权的获得与否是一个切入点,它关系到教改的成败,关系到国家的未来。让学生勇于质疑、乐于质疑,不是只要提出口号就能实现的;需要全社会的支持与协作,尤其是需要广大教师的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