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跳远运动员起跳踏板的准确性

2008-04-29 17:43:07李永红
少年体育训练 2008年1期
关键词:步幅步频步长

李永红

1跳远助跑起跳的思维预测

跳远运动的思维预测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对运动客体的预测;二是对自身运动的预测。在这两方面准确预测的基础上,通过思维的分析综合和评定调节,最终达到控制步长和助跑节奏的目的,成功的完成起跳。

1.1 运动客体的预测

跳远运动员在比赛中,如果不能及时正确预测风向、风力、助跑道、踏板、落地区以及助跑距离,就无法完成助跑的任务。只有对客观条件进行仔细观察和反复练习后,才能确定助跑的距离。预测的重点是对助跑过程中剩余长度的预测,这一任务要依靠潜意识来完成。

1.2 对自身运动的预测

跳远运动员的思维测试能力,是保证运动员用标准步频,准确的步点,合理的助跑节奏,以更快的速度准确踏上起跳板进行有力的起跳。预测的重点是助跑节奏。助跑节奏由步长和步频来实现。在固定跑速的情况下步长与步频成反比。运动员要想在不下降跑速的情况下,改变步长和步频,这就要求他们的动作变化不能超过一定的限速。如果超出了个人所允许的变化范围,即步长过大或过小,而步频过高,都会造成助跑速度的下降,这就要求运动员必须对自身动作有准确的预测,只有这样自己的动作才能在允许范围内变动,才有可能达到自己最大速度和准确无误的起跳,否则助跑起跳失败在所难免。

2如何提高思维预测能力

2.1 提高绝对速度,改进助跑技术

改进助跑技术运动员要具备良好的途中跑技术,所以在训练中必须严格要求运动员在跑进时的摆臂、摆腿及身体姿势等基本技术,使运动员在不同强度练习中保持正确的途中跑技术。

2.1.1 采用快速高抬腿和后蹬跑、跨步跳和快速多级跳练习,使步频和步幅得到同时发展。

2.1.2 在短距离内进行大强度的加速跑和进行间冲刺跑的反复练习,并用计时的方法提出练习要求。

2.1.3 加强腿部各关节的灵活性和动作幅度,增强腿部各肌肉群的力量。应特别注重踝关节和大腿肌群的力量训练,从而提高跑进时的后蹬力量和保持稳定的步幅。

2.1.4 在进行下肢练习的同时,应特别加强腹、背肌和髂腰肌的训练,使上肢及腰髋灵活性和力量协调发展。

2.1.5 采用固定每步距离的加速跑,进行间跑的反复练习,直至运动员形成动力定型。

2.1.6 选择并确定合适的助跑距离。

2.1.7 对运动员每一次准确起跳进行记录,找出最后四步的最佳距离,尤其是最后两步,并设立明显标志。在有标志的情况下反复练习,强化肌肉感觉。在无标志的情况下,记录最后四步长度与最佳长度作比较,以提高运动员对肌肉的感觉分析综合评定调节能力。

2.1.8 应该反复强调运动员在助跑的最后阶段注意力要集中在踏跳技术动作上,而眼睛不要看踏跳板。

3 正确合理的起动姿势和固定的加速方法

3.1 选择并严格控制好起动姿势,经过多次重复反复训练至熟练掌握。

3.2 应将固定的起动姿势融合于短距离速度练习中,以便增加练习机会,使运动员养成良好的习惯。

3.3 采用画线等方法控制好进入最大可控速度前加速几步的步幅和步数,严格控制每步距离。

3.4 反复练习,使运动员通过加速准确踏上第二标志线。

3.5 在每次训练的准备部分中进行加速跑练习,使运动员体会和掌握加速的方法。

3.6 无论采用何种加速方法,都应在踏跳前4-5步达到最大可控速度,为起跳做好准备。

4 加强助跑节奏训练

4.1 助跑必须在同一位置用同样的速度开始,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要改变这种节奏。

4.2 利用跨栏跑进行训练可提高运动员的节奏感及步幅和步频感。

4.3 进行加速跑、放松跑和惯性跑的练习,使运动员体会用力的节奏和在放松情况下保持固有步幅和步频用力的感觉。

4.4 当运动员练习助跑时,要求他们自数起跳脚落点的步数,这样有助于提高运动员的节奏感和控制能力。

4.5 在练习后四步节奏时,在控制每步距离同时,教练员可发出口令进行调节,这样可以提高助跑节奏,提高踏板的准确性。

5 注重运动员心理素质的训练

5.1 运动员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在日常的训练中要进行适当的意志训练,加强在恶劣条件环境下的训练和测验,在临比赛前和比赛中要减轻运动员的压力,鼓励他们充分发挥水平,争取胜利。

5.2 运动员必须有较强的适应和抗干扰能力,克服外界因素的影响,保证助跑踏跳的准确性。

猜你喜欢
步幅步频步长
基于Armijo搜索步长的BFGS与DFP拟牛顿法的比较研究
苏炳添、谢震业百米跑技术变化特征的比较分析
不同水平障碍赛马越障步态特征
伊犁马1 000 m速度赛步态特征与步速相关性
苏炳添60米跑全程节奏研究
苏炳添与世界优秀男子60 m跑运动员步频节奏对比分析
谢震业与世界优秀100m运动员步频节奏比较研究
基于逐维改进的自适应步长布谷鸟搜索算法
非田径专业男生100 m短跑步频与步幅关系的实证研究
水平四(七年级)耐久跑教学中处理“极点”的两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