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 伟
在当代中国作家里鲁迅无疑是最为重要的人物之一。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知道鲁迅的重要性。然而,相当一部分教师和学生,一遇到鲁迅的文章就头疼。观念中的鲁迅生活在遥远的特定年代,他的文章也多晦涩难懂,有浓重的时代烙印,如果没有相关的背景介绍,简直无法入手。尤其是对鲁迅的研究又不仅局限在文学领域,因为某些原因,所以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人为的政治光环完全遮住了他作为文学家的本色。而政治评价对于学生而言,是抽象的、泛化的。学生们会背诵关于鲁迅的政治化评价、懂得文章的政治化分析,然而,心中却不以为然。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也仅仅表现“深刻含义”的词汇或段落,而对其真正价值——鲁迅精神却一知半解甚至根本不知。这种学习心理的自足与抵触,自然而然给教师在讲解鲁迅作品时增加了教授难度。
语文教学不同于其它“硬件知识”容量相对密集的学科,在很大程度上,语文硬件知识的扩张有赖于“软件知识”的变化和流动。当然,这并不是说其知识框架可以无限打破,而是需要教师在具体的操作中对所讲的内容注入当代意识,把属于硬件知识的内容纳入新鲜活泼的当代思想、当下生活、现实焦点的体系。就鲁迅而言,鲁迅时代的确是过去了,然而,他的精神、他的关于人的文学上的探索与剖析,却没有过时,甚至与当代许多流行思潮有惊人的相似之处。
二十世纪的八、九十年代,西方文艺思潮盛行中国。在这种潮流中,人们认识了奥地利作家卡夫卡——这位表现人性异化的大师。一时间,人们大谈卡夫卡,一时间,“异化”成了当下时髦的概念。仿佛是卡夫卡帮助中国人第一次打开了异化世界的大门。可是,只要我们仔细而深入地阅读鲁迅,我们就会发现:几乎和卡夫卡同时代的鲁迅也有关于异化的作品。
选入中学课本的小说《祝福》就写了一位在物质与精神(主要是精神)的双重压迫下寂然死在“祝福”中的祥林嫂。教参上是这样揭示主题的:《祝福》通过祥林嫂一生悲惨遭遇,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后的社会矛盾,深刻地揭露了地主阶级对劳动妇女的摧残与迫害,揭示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指出彻底反封建的必要性。这样解释,明了、深刻,导向正确。但如果就这样给学生讲,学生的头脑中出现的第一个念头肯定是“又是老一套”。在这种心态的支配下,学生对老师的讲解自然会产生轻视甚至厌烦的倾向。但是,如果教师在讲解前,先引入一些有关卡夫卡的介绍,尤其是他的关于异化的小说《变形记》,把主人公格里高尔在畸形、紧张的环境里受压抑而变成大甲虫的内在逻辑与祥林嫂在特定的社会迫害下形成的求为奴隶的变态心理联系起来,从而说明鲁迅作品的当代意义,然后,再顺藤摸瓜地回到关于礼教吃人的主题,进而分析当代异化的现象和实质。我们可以这样设计教学过程:
1、简单介绍有关卡夫卡的生平及作品,尤其是他的关于异化的小说《变形记》所反映的时代背景及作品的大致梗概:
①变形前,在公司老板眼里,他可以创造财富,在父母眼里,他可以让他们生活的更好,所以他们关心的是格里高尔能否上班:
母亲的声音——“已经七点差一刻了。你不是还要赶火车吗?”好温和的声音!
父亲的叩门声,很轻,不过用的却是拳头。“格里高尔,格里高尔!”他喊到,“你怎么啦?”过了一小会儿他又用更低沉的声音催促道:“格里高尔!格里高尔!”在另一侧的门上他的妹妹也用轻轻的悲哀的声音问:“格里高尔,你不舒服吗?要不要什么东西?”
②变形后,父亲大声呵斥,母亲对他冷眼相对,妹妹被他弄得不敢出门,亲人们以他为耻辱。
③最后结果:他精神上的痛苦和身心上的压力,从没有人过问。听到仆人说格里高尔死了,全家人兴奋异常,并在一次欢快的出游后完完全全的忘了这个曾经是他们亲人的人。
2、结合时代背景简单分析主人公格里高尔的悲剧产生的原因:
主人公变成甲虫的荒诞故事,表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制度下:人与人之间的异化关系:在公司老板眼里,他只是创造财富的机器,在父母眼里,是养家糊口的工具。变形后,父母威吓和冷眼,被看成累赘和祸害,妹妹也常忘记给他喂食;邻里与房客避之惟恐不及,至于他精神上的痛苦和身心上的压力,从没有人过问,死对他自己和周围的人只是解脱。也揭示了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对劳动者身心的“异化”。劳动是单纯的谋生手段和可以出卖的商品,劳动对他只有沉重的负担和压力。
格里高尔的异化,是社会制度将人的一种异化,现代西方社会的资本主义社会制度以“物”控制人,把人变成“物”或“非人”,使人丧失了“人”的本质。从而揭示了这一制度必将走向衰亡的历史趋势。
3、联系《祝福》中祥林嫂的一生,我们不难看出,祥林嫂的悲剧,不是一个人的悲剧,而是社会的悲剧,也是社会制度将人的一种异化——将人变得麻木、冷酷。祥林嫂是一个被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毁灭的悲剧形象。在探究祥林嫂死亡原因的时候,鲁镇人的冷漠应是重要原因。在这样的环境里,祥林嫂缺少真正的倾听者、同情者。在祥林嫂第二次到鲁镇时,丈夫和幼子的死对祥林嫂的打击是可想而知的。所以,她才会神经质似的不断向周围的人诉说阿毛的死。
反观鲁镇人的态度,我们看到同情心的缺失使鲁镇的人一开始就怀着寻找谈资的心态来听阿毛的故事,他们不是要来安慰祥林嫂的,即使一开始他们听了阿毛的故事,会“陪出许多眼泪来”,但他们脸上却分明有着“鄙薄的神气”,然后是“叹息一番,满足地去了”。很显然,听阿毛的故事,只不过在满足着他们猎奇的心理,是在对别人不幸的咀嚼中获得对自己卑微生活的满足感。在他们眼里,祥林嫂是个不值得同情的不祥之人,鲁镇的人不会慷慨施舍自己的同情心给这样的人,在礼教和人性面前,鲁镇人是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前者。“存天理,灭人欲”,高高在上的冰冷的封建礼教和伦理道德压抑着人本身的同情、怜悯。在这个冷漠的世界里,当祥林嫂的悲哀“经大家咀嚼赏鉴了许多天,早已成为渣滓”之后,她再讲阿毛的故事,就“只值得厌烦和唾弃”。祥林嫂只能“看了天空,叹息着,独语似的说着‘我真傻”。
《祝福》以祥林嫂的悲惨经历来控诉封建社会里封建制度及封建统治对人性的残害和销毁,写人世间的冷漠和冰冷杀死了一个贫弱的下层劳动人民,以说明封建统治的黑暗和无情。这样对比讲解,学生理解的就比较轻松且透澈,教师的教授难度也减小了。
再比如,在学习鲁迅先生的《药》时,那些关于作品主题、人物形象以及双线结构的分析,对于已经有了一定阅读和分析积累的高中学生而言,这些并不是教学难点。但如果依然是千篇一律的解读,学生清楚是清楚,但肯定也是泛泛而过,没有深刻的体验和积极的接受态度。在这样的背景下,如果教师在教授新课之前,先给同学简单介绍一下美国和俄罗斯作家契诃夫的小说《第六病室》的主人公,在扭曲的环境下由一个健康、清醒人最后沦为疯子和植物人的悲惨遭遇,然后再讲夏瑜的命运,学生们可能会有带着强烈的阅读期待去阅读作品,然后得出更独特的心得和感受。甚至,在这种比较阅读的过程中,学生的视野也会被打开,分析能力也会随之加强。这样,不仅会在一种积极的状态中顺利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还能使鲁迅的作品张扬现代意义和世界意义,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对鲁迅进行了当下的注释,既改变了学生头脑中鲁迅被遮掩了的形象,扩大了学生的视野,又培养文学鉴赏的整体感,可谓一举多得。
青年学生最大的特点就是求知欲强,而且,随着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他们已不满足于已成定论的知识结构机械地接受,而是渴求与现实密切相关的知识体系、哲学思考。这一切,再加上素质教育的推行,都为鲁迅作品的教学注入当下意识提供了操作的可能性。
当然,这种“注入”的具体实施会相应地提高对语文教师的要求,它不仅需要教师有扎实的基本功,还需要有一种对当下世界的、中国的各种思潮不断关注与思考的意识和修养,能不断、及时为自己的知识体系注入更新鲜的血液。但是,以培养学生终生学习能力为目的的语文学科,其客观特点也决定了实施者应具有对新鲜事物(尤其是关于人的思考)敏锐地捕捉、积极地吸收、适时地扩散的能力。从后者的角度看,这种要求又是合理的、必需的。
(作者单位: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县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