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变形记》中的沟通困境

2017-08-21 15:26乔玉
魅力中国 2017年28期
关键词:高尔隔膜变形记

乔玉

摘要:《变形记》中格里高尔在一天清晨,“变成了一只巨大的甲虫”。由此,人物间的沟通可分为言语与非言语两种,格里高尔以非言语性的身体语言来自我表露,其他人物则以言语交谈。在这种差异中,人与人之间巨大的隔膜被放大,呈现出一种沟通困境。

关键字:《变形记》 卡夫卡 沟通困境 异化

对卡夫卡影响深刻的克尔凯郭尔认为文学是“间接沟通”的主要手段。卡夫卡也曾说“这就是我的处境:上帝不让我去写,但是我偏写,我必须写。” 写作已经成为羞涩敏感、内向执拗的卡夫卡与他人、与世界沟通的手段。

《变形记》中格里高尔在一天清晨,“变成了一只巨大的甲虫”。这种变形虽是非理性的、荒诞的,但也有其现实依据——逃避物对人的压迫,回复人的本性。然而随着人变虫,和谐的面纱被撕下,露出人与人之间隔膜深重,全面“异化”的社会本质。

一、《变形记》中的沟通困境

这种困境反应在《变形记》中,则集中表现在变形前后,格里高尔和家人的互动上,而格里高尔和他妹妹间的互动则更为直接地显示出人与人之间的隔膜。

当“一天早晨,格里高尔一觉醒来,突然发现自己变成了一只大甲虫”时,他极力控制自己的声音,企图以人的声音与他人交流思想感情,然而父亲看到他后,没有聆听更没有询问,只是“握紧拳头”,“脑子里只有一件事,尽快把格里高尔赶回房间”。在格里高尔想捍卫自己的生存空间,第二次爬出房间时,父亲看着他的样子,竟然气坏了,将一个个苹果无情地掷向了格里高尔,一只苹果“打中了他的背并且还陷了进去”,从此以后腐烂的苹果就和格里高尔紧紧地结合在一起,一直到他生命的结束。这个苹果可视为象征着父亲的专横粗暴对格里高尔造成的“父亲的阴影”。“在格里高尔被音乐吸引,第三次爬出房间后,父亲似乎察觉到沟通的重要性:“如果他能懂得我们的意思,我们倒也许可以和他谈妥”,却因葛蕾特一口回绝而作罢。沟通”成为父子间最缺失的一环,父亲的武断、自信排斥了敏感的格里高尔,使得格里高尔陷在“惧父”的心理中很难与父亲沟通,格里高尔只能通过自己向那间由自己主宰的房间爬去的身体语言,释放出自己的善意,而父亲则是带着警惕地接收这种信号。而母亲虽然关心格里高尔,但母亲毕竟是以父亲为中心的,母亲也从未真正想与格里高尔沟通,父子产生争执,母亲总是吓得晕了过去或是疲惫地躺着,母亲软弱地听从父亲、妹妹的安排,对格里高尔置之不理。由此,格里高尔与父母之间的隔膜展现并逐渐加深。

在格里高尔变形前,“他逗留在家的短暂期间,音乐学院这一话题经常在他和妹妹之间提起”。变形后,妹妹第一次对格里高尔说话却是:“‘唉,格里高尔!他妹妹喊道,对他又是挥拳又是瞪眼。自从变形以来,这还是她第一次直接对他说话。”这是格里高尔为了保护墙上的一幅“戴皮帽子围皮围巾的贵妇人”图片,格里高尔单调的生活中,也曾出现过女人的影子—他与一位乡村客栈的侍女有过一段甜蜜的回忆,还向一位帽店的女出纳求过婚,然而格里高尔与任何一个女性的关系都没有结果,“都让人家捷足先登了”。葛蕾特完全忽视哥哥的异常举动,一味指责格里高尔,于是格里高尔对异性的追求,作为发自人的本性的要求,也受到了压抑。此外,当母亲因看到变成甲虫的儿子和后,吓得晕了过去,格里高尔跟着妹妹奔进房间,想要帮助救助母亲,然而妹妹只是“用脚砰地把门关上”,独留哥哥被自我谴责和忧虑折磨。当父亲父亲半带疑问地说:“如果他能懂得我们的意思,我们倒也许可以和他谈妥”,“还在哭泣的葛蕾特猛烈地挥了一下手,表示这是不可思议的”。不论葛蕾特是出于急切摆脱格里高尔这个累赘还是以哥哥的不幸为证明自己中用的机会,其不接受、不合作、不沟通的态度显然使对自己妹妹抱有无限信心的格里高尔陷入到更深的绝望中。

除了与无法用言语沟通的格里高尔存在隔膜,家里其他三个人可以用言语交流的也存在着隔膜。当这三个人听到格里高尔死掉的消息,乘电车到郊外休闲时,他们“舒服地靠在椅背上谈起了将来的前途”,“因为他们过去从未真正谈过彼此的工作”。卡夫卡用轻松冷静的语调将那和谐的面纱撕下,摆出人类的沟通困境。

三、沟通困境处理策略

美国行为学家托马斯和他的同事克尔曼提出了一种二维模式。它以沟通者的潜在意向为基础,认为沟通困境发生后,自我与他人有两种可能的策略可供选择:关心自我和关心他人,于是就出现了五种不同的沟通困境处理策略:竞争、合作、妥协、迁就和回避。

格里高尔显然是选择了“回避”与“迁就”的策略,在这两种策略下,自己目标的实现均为0。于是呈现出一种无法言说的孤独,一种人与人之间是无法互相理解的孤独,用拉康在其镜像理论中的话说就是:“主体最终只得承认,他的存在只是想象的产物,这个产物使他什么都无法肯定。因为在他为他者重建的工作中,他重新找到了让他把重建当做他者来做的根本性异化,这异化注定是要由他者来夺走他的重建的。” 这种人与人之间的隔膜和由隔膜造成的孤独,正是人与人之间互相视为异类的异化状态。

英国作家福斯特在1910年出版的《霍华兹别墅》的扉页上写着“只有沟通”,福斯特认为只有沟通才能使現代人走出困境。然而完成于1912年的《变形记》以一种冷静的笔调描写着一副看似荒诞的人间图画,却体现出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困境,这种沟通困境的形成最终仍是指向社会,体现出卡夫卡对现代社会的思考和批判。

卡尔维诺在1982年讲稿里说:“博尔赫斯的每个小说,多少都在映射宇宙的无限性”,然而博尔赫斯自己说道,无限性是卡夫卡小说的特性。因此,虽然已经有很多学者从主题、艺术特色等层面研究过《变形记》,但《变形记》仍需继续探讨。

注释:

1 0Franz Kafka,letters to Friend,family,and Editors.translated by Tani and James Stern,penguin books,1983.p.10.转引自李明明:《“我写的一切都跟您有关”——卡夫卡的父亲情结》,兰州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11,第9页。

2 拉康:《拉康选集》,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年版,第259页。

参考文献:

[1]李诗媛.克尔凯郭尔“间接沟通”思想与“跨界写作”[D].暨南大学,2016.

猜你喜欢
高尔隔膜变形记
探讨《变形记》中“甲虫”的结局
变形记
电子“溢洪道”阻止锂电池着火
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去”字变形记
小猪变形记
世界最薄锂电池无纺隔膜技术诞生
非织造布隔膜:小应用 大市场
错过
小虾弯弯变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