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研究的“人本化”转向

2006-11-03 06:27李华秀
教学研究 2006年1期
关键词:人本化言语思维

李华秀

[摘要] 写作是人在精神领域里进行的创造性劳动,文本不过是人的劳动产品而已。以研究精神产品生产过程为内容的写作学应该把重点放在对生产者的研究上。多年来写作研究者们一直把目光放在学生们制作出来的不成熟的文本上面,分析其立意、结构、语言等存在的问题,对文本背后“人”的状况关心不够。因而他们除了哀叹学生文本的肤浅、幼稚之外,别无作为。到如今仍被学生埋怨,被其他学科轻视。转变写作学的研究方向,变研究文本为研究“人”既关系到写作学自身的发展也关系到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以及学生身心成长等问题,是写作学在当下不得不思考的重大课题。

[关键词]写作学,思维,言语,人本化。

[中图分类号]H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4634(2006)01-0047-05

0引言

多年来写作研究一直在遣词造句,结构安排,文体特征,题材选择,主题提炼等问题的周围徘徊,这些问题基本上都是从文本出发,以文为本的研究。这种先天不足使写作学在很长一段时间攀附在别的学科上面难以有自己独立的空间。而现在许多新的学科又纷纷建立起来以俯视的姿态面对着写作学尴尬的处境,如:文体学、叙事学、心理语言学、思维学等等。写作学如不及时改变以文为本的研究方向,可能会被其它学科远远甩在后面,甚至被淘汰出局。

1确定写作研究的新方向

人是世界上最复杂的生命,所有学科都是因为对人的某一方面的兴趣而诞生,又是因为对人的某一方面的研究而对人的认识加深一步。越是了解人就越会发现人的神秘和复杂。人之所以神秘就是因为她的精神世界的存在。人文学科中很多是对人精神世界的直接关注,像哲学、心理学等。现在又有很多学科不仅关注人的精神世界还开始关注人的精神产品的生产,比如心理语言学,思维学等等。

遗憾的是以人的精神生产过程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写作学却对精神产品的生产过程关注不够,它把更多精力放在了研究不成熟的精神产品(文本)方面。它通过分析作者的文本来探索写作的技巧,通过肢解文本分析写作的过程。选材、构思、立意、行文等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已经生成的文本,失去了具体文本的支撑,写作研究似乎难以进行,失去了具体的文本,写作研究者也就失去了言说的可能。文本成了写作研究的重要对象,也成了唯一目的。但这种以文为本的研究既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精神产品的生产问题,也不能对不成熟的文本提出有价值的忠告。反而使写作学失去了独立存在的理论依据,给很多人造成了写作学无用的错觉,使写作学常常面临被取消的尴尬局面。

写作学科是唯一以人的精神产品生产过程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它之所以应该存在不在于它本身的理论厚度或深度,而在于人的精神产品生产过程对人的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人类社会越是向前发展,人类对自己的认识越是深刻,对人的精神产品生产过程的研究就越是必要和不可缺少。但写作学科如果停留在目前的水平就无法完成这个使命,而写作学科想走向深入,想接近自己的历史使命,就必须改变研究方向,变以文为本为以人为本,把“人”作为重要的研究对象。因为写作在本质上是人在精神领域里进行的创造性劳动,精神领域里的生产过程还不同于物质领域里的生产过程。物质领域里的生产过程可以脱离人而单独研究产品或生产流程,精神领域里的生产则必须以人为主要的研究对象,不能撇开人而单独研究产品或生产流程,因为精神离开人无法独立存在,精神产品的生产离开人既无存在的可能,也无存在的必要。因此写作学必须转变过去的以文为本的研究思路,关注文本背后的“人”的状况,尤其应关注学生的精神状况。

2厘定写作学的学科属性

学科地位与学科属性密切相关,独特的学科属性决定它的无法替代性,忽略学科属性,甚至回避学科属性都是弱化学科地位的表现。因此写作学的发展除了确定新的研究方向外,还应对自己的学科属性进行重新厘定,理清本学科与其它学科的关系,更明确地承担起自己的责任,不再盲目地围着其它学科旋转,是写作学发展不可缺少的步骤。那么写作学的学科属性是怎样的呢?

首先是理论性与实践性的高度结合。一方面写作学必须要建立自己的理论作“形而上”诉求,因为没有理论就没有科学性,也就无法建立自己独立的学科地位;另一方面写作学又必须能够对具体的写作实践活动进行指导,离开实践的写作理论很难被大家接受,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

其次是人本化与文本化的高度融合。写作学既对人进行研究也对文本进行研究,但写作学研究文本与其它学科研究文本有所区别:第一,目的不同。其它学科研究文本是为了成全研究者自己的文本,作者及其作品不过是一个研究元素而已,它们都只是研究者表达自己必须借助的媒介。写作学研究文本是为了发现作者,进而引导作者,成全作者的文本。研究者自己变成了媒介,让作者通过自己发现文本中存在的可表达空间;第二,方法不同。其它学科研究文本是从文本中剥离自己需要的东西,而写作学研究文本是寻找作者在文本中的诉求,并进一步强化作者在文本中的存在,实现作者与文本的高度融合;第三,侧重点不同。其它学科的研究更侧重文本,而写作关注的则是主体,主体在文本中说出了什么?他想说出什么?研究者会从主体的陈述出发对文本进行再次研究,从而寻找作者在文本中的表现与他的意图之间存在的差距,并寻找其原因;

再次是它具有双重工具性,是关于工具的理论性探索。第一重工具性是写作本身具有工具性,它是人表达自己的一种基本手段。无论是研究文体还是研究表达方式或修辞手段,都是为了磨砺工具,使人更好地利用“写作”这个工具,完成人生课题。写作活动是伴随文化人一生的活动,因此写作技能对人的意义可想而知;第二重工具性是语言和思维是写作活动的工具。离开对语言和思维的研究无法从根本上揭示写作活动的规律。只有语言和思维这两个最基本的工具能够很好地运用之后,写作这个工具才会更好地发挥作用。第二重工具居于核心地位,是工具的工具,对写作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两重工具性之间的关系很像钢笔水与钢笔的关系,没有钢笔水钢笔就无法发挥作用,当然没有钢笔钢笔水也就得不到很好的使用了。传统写作理论一直以第一重写作工具为主要研究对象,对第二重工具有所忽略。这也正是笔者写作本文的一个原初动机。

一个人要掌握“写作”这个技能,需要很长一段时间。可以这样说,学习写作技能伴随人的整个成长过程。而在成长过程中“内宇宙”的成熟变化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内宇宙的成熟过程就是吸钢笔水的过程。因此写作最先解决的应该是第二重工具性问题。可见语言与思维是写作研究的核心问题,文体、选材等属于外围问题。核心问题不解决,只在外围问题上下功夫,不会取得突破性进展。

3寻找人本研究的切入点——思维

在对写作学的学科属性重新审视之后,也就明白了改变写作学研究方向的意义所在。从而也就明白语言与思维对写作学研究的重要意义。而由于语言一直以来就是写作研究非常关注的问题,不存在忽视,那么思维的问题就凸显出来了。当把思维作为问题提出来时,过去被掩盖起来或者被悬置起来的问题就可以因思维的介入而得以解决了。

比如对学生作文的评价往往是从结构、语言、立意三个方面进行,在这三个方面中又以语言为核心立意次之结构再次之。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存在着很多问题比如有的文章立意不错,能明确提出来,也符合限定范围;语言也不存在病理现象,结构似无大碍,但整篇文章却令人沮丧。其病因是什么呢?无法诊断。这说明有一个重要的元素被忽视了。还有关于作品语言的问题也说明了这一点,比如教师非常推崇语言华丽、词藻丰富的文章。为了做到这一点就让学生摘抄佳词丽句、名篇名段。久而久之一些学生养成了习惯每次写文章都要打开自己收藏的名言丽句进行阅读,否则就无法下笔。可越是这样文章越无法令人满意。同样的句子在这个人的文章中令人赞叹,到了他的文章中却令人感到虚假,这也说明在语言背后隐藏着一个重要元素。因此仅仅用立意、结构、语言三大元素来分解文章,并以此作为诊断文章病理的依据时,有很多问题就无法解决。从这三个角度写给学生的批语学生看不明白,不是不明白老师写的什么,而是不明白老师指的什么,又对应什么?由此看来需要引进另一个元素来解释和评定文章。这个元素就是——思维。实际上思维才是决定文章质量的关键性元素。为了说明这个问题,先看一下人们对思维的定义:①思维是为了某一目的对经验进行的有意识的探究;②思维是对知识进行分析、综合与推理等各项认识活动的心理行为;③思维过程主要是分析与综合的过程及其派生的抽象、概括、比较、分类、具体化和系统化等等;④思维是输入与输出之间在心中(即大脑中)进行的一切;⑤思维是指解决问题的行为;⑥“在表象、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认识活动的过程。思维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活动,是从社会实践中产生的。”

这些定义从不同角度阐述了思维的实质。角度尽管不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思维是动态的、是一个过程,并且是有目的的。思维是主体对来自生活的各种感知材料的加工工具,没有思维的加工,感知材料无法内化,更无法条理化、符号化,而条理化和符号化是写作行为得以进行的基本前提。

比如一个6岁的小男孩看到家门口一棵树迟迟没有发芽,他内心有一种想法,让树发芽。他把想法告诉了爸爸。这个过程就是他由生活出发的一系列思维活动,告诉爸爸是第一次加工即把来自于生活的材料进行语符化处理。之后小男孩把整个过程写了出来这是第二次加工,即对思维活动进行的书面化处理。在书面化处理过程中,增加了浇水的动作,说他和爸爸天天给树浇水,最后大树发了芽。作文非常简单,但却清晰地再现了这个孩子的思维运行过程。思维状况也比较符合他的年龄特点。语言非常质朴,没有什么特别的词汇,比如成语,也没有什么比喻之类的修辞,就是生活中的发现和内心活动。对六岁的孩子来说这几十个字就是他思维的长度,“浇水”就是他对事件进行处理的结果,是他这个年龄所拥有的思维难度。用传统的观念看这个小作文没有大人期盼的成语和修辞,没有什么很高的立意,所以男孩的妈妈对此作文不很满意,但男孩自己很得意,他执意要求送给我做礼物,因为他知道我在研究作文。男孩自己之所以很得意,是因为他知道自己做了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他的这种得意与一个作家完成了一部长篇小说后的得意和完成了一篇论文后的得意没什么本质上的区别。他们都很清楚自己通过努力完成了一项重要工作。并且可以通过作品让别人了解我们的“内部”运动,而这才是最重要的。男孩知道这篇小作文与他做的数学题有所不同,这篇作文能证明他会“内部运动”,这种证明对他来说意义非同一般。的确如此,正是这篇小作文使笔者发现调皮捣蛋的小男孩也有细腻的一面,他们不但能够发现一棵树与其它树的不同,还知道思考这棵树为什么不发芽?是不是该浇水了?他们正是在游戏中偶然有所发现,并偶尔进行思考的。正是这些偶然和偶尔,使他们的思维得到了成长。思维成长证明他们具备了加工感知材料的能力,具备了处理信息的能力。当具备这些能力之后,写作对他们来说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当然由于生活经历不同,比如有的孩子经常被关在房间里,有的孩子有更多自由游戏的空间,这会导致他们思维发展的不均衡,也就会导致同一年龄的孩子不同的写作水准。孩子们从小就在不同的环境里生活,并经历着不同的情感体验,这种不同一直伴随着他们的成长,他们的思维状况就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区别度越高。到了中学阶段有的孩子具有了极强的处理问题的能力,有的孩子却非常单纯幼稚。有的孩子有极强的思维张力,有的孩子却越来越不喜欢思考,思维能力反而因年龄的增长而受到抑制。这一切都会在他们的作文中有所表现。

4确立写作能力的核心——思维能力

思维能力反映一个人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工信息的能力,而写作就是这些能力的一个综合体现。正如文学是对生活的反映一样,文章是一个人思维能力的反映。思维能力强文章就表现出深刻的特质,思维能力弱文章就表现出肤浅凌乱的特点。

但由于过去没有把思维当作写作活动的运行元素,当发现学生文章中缺乏内涵时,就说他不懂提炼主题或者没有生活阅历。但实际上具有相同生活阅历的人仍然会有不同的写作能力,有的人会把文章写的非常深刻,有的人则写的乱七八糟,不知所云。实际上是因为思维能力不同造成的。可见思维作为写作元素只有纳入写作研究的视野,才会对写作者有更好的指导。

写作过程是主体思维运行的过程。思维能力不行自然影响写作水平的发挥。而所谓思维能力不行主要指思维的模式化、单一化、低龄化等。随着人年龄的增长思维能力对各个方面产生的影响越来越明显,思维能力在文本中的表现也越来越突出。思维能力弱的人很难生产出有水准的文章。当然表现出来的问题往往是文字啰嗦,内容贫乏空洞,结构混乱等。当文章中存在这样的问题时,很难修改加工。另外一种与此相反的文本问题是思维能力较强,语言能力较弱,表现出来是语言不通顺,不流畅,但文章内含却张力十足。这种文章比较容易修改加工。这种现象说明思维对文章质量起着决定性作用,思维才是主体生产文章必须掌握的武器。

当然语言也是非常重要的元素,不过从某种意义上讲语言运用本身也显示了一种思维水平。这是因为“言语的意义不是别的,就是言语支配这个语言世界的方式或在获得的意义这个范围内变化的方式。”萨特也说:“言语是行动的某个特殊的时刻,也只有在行动中才能被理解。”

关于思维与语言的关系主要有三种不同的观点:①思维决定言语论;②言语决定思维论;③思维和语言相互作用论。

持第三种观点的学者提出了以下三个方面的论点:①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思维的工具有三种,动作(产生动作思维)、表象(产生形象思维)和语言(产生抽象思维);②言语的发展推动思维的发展。随着言语的发展,尤其是词汇量的扩大,人就能看懂和听懂越来越多的语言材料,得到越来越丰富的知识,它的思维能力自然就能不断提高了。另外,词汇的增加本身也能提高思维的效率。试想,如果只有汽车的表象而没有“汽车”这个词,每次想到汽车的时候就要让汽车的表象浮现出来,这样思维的效率就低了;③思维对语言的作用。思维对语言也起着很大的作用。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思维影响言语表达。想不到的事情自然不会说出来。一件事情如何表达,有时也要运用思维细细推敲,以免词不达意。另外,人们创新词汇也是思维对语言的作用的表现。随着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不断深化,越来越多的新现象都要求用新词汇来表示。一个民族的语言就是这样不断丰富和发展的;二是对个人来说,思维的发展也推动言语的发展。现在,儿童心理学已经有足够的证据证明这一点。儿童理解一个词的过程,就是一个概念形成的过程。他看了许多汽车,才知道“汽车”这个词指的是什么。同样,学习句型也是这样,也是一个不断总结规律、做出概括的过程。

站在写作这个角度,笔者相信语言和思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观点。思维对语言有影响,语言对思维也有影响。思维和语言是共同发展,一起成熟起来的,二者无法剥离。忽视哪一方面都会影响对写作能力的培养。比如:一个不掌握语言文字的成年人,其思维应该比儿童要发达一些,但他们在写作时肯定不如受过教育的儿童。反过来也是如此,一个拥有语言知识的人,如果思维是单一的,平面的,我向性的,他的写作能力也会是有限的。

由于写作直接使用语言来进行,多年来只看到了写作和语言的联系,忽视了写作对思维的依赖。实际上语言是散落在各个角落里的“知识”和“信息”,语言附着在每一个事物上,语言不能离开事物而单独存在,而使事物和语言联系起来的正是思维。比如苹果这个词是语言,又是“事物”,苹果是对大量同类水果抽象后生成的一个概念。苹果作为具体的水果存在于生活中,“苹果”又作为一个词汇存在于语言中。这样语言和世界的区别因了思维而变得越来越模糊。正如鲁枢元所说:“语言联结起了人类和人类的世界。不,语言就是人类和人类的世界。”但没有思维语言和世界无法连成一片,是思维使得语言和世界紧密相连。

写作是对世界进行言说,而世界又是以语言的形式存在于人的思维之中的。因此在写作时,必须有选择地把散落于各处的语言捡起来,并让它们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存储起来。而以独特方式组合语言的过程,就是思维的运动了。有什么样的思维就有什么样的组合。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存储语言的方式。正如伽达默尔认为的那样:人类的语言像人类的历史存在一样,总是处在一种开放状态。语言的意义,即人类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并不像结构主义语言学家所说的,纯粹地存在于法则、结构和关系之中,语言的意义也是人的意义,也是人的历史活动的意义,它总是与个人的生活目的、生活经验、期待视野相关,与个人从文化中已经获得的“前理解”相关,与语言活动的具体境况相关。意义是在人的活动中存在着、创生着的,生活中、实践中的个人是语言意义的一个具有无限生命力的源泉。

尽管思维与语言是无法分离的,但思维与语言仍然有所区别,不能相互取代,在写作教学过程中更是如此。过去显然用语言作为思维的代表了,认为只要有语言在,思维就不必到场了。今天笔者谈这个问题,不是想用思维取代语言而是想把思维纳入写作研究的视野、纳入到评价文章的范畴中去,而是让思维与语言共同成为被关注的对象。当发现主体文章存在缺陷时能够看到主体思维能力的局限性,并能够从改善主体思维能力的角度考虑提高主体写作水平。

文本是主体思维运行的结果,是主体思维运行的显化。因为思维是开放的动态的,语言是相对稳定的。因此写作过程就是将动态的不断变化的思维用语言进行固定和疏导。没有语言,思维处在一个飘忽不定的状态里,不能定型,也就失去了其价值。思维一旦转化为语言就具有了相对稳定性,稳定化了的思维就成了常说的思想。但实际上思维与思想是不能等同的。思想是思维的结果,而思维是思想产生的过程。思维是人脑对事物的分析、综合、推理、判断、感受、想象等一系列的过程,也是主体使用语言把自己对事物分析、综合、推理、判断、感受、想象等过程显现的过程。这个过程完成之后文本诞生,主体的思想也就得以表达出来。阅读主体的文章时,会从中看到主体的思想(也可以叫文章的立意),文本的思想(立意)可以用一两句话概括出来。思想显化,思维隐去。但是,没有思维,思想是无法产生的,正如没有大树就没有果实一样。但这么多年来看到果实却忽略了大树。

5结束语

写作学作为一个学科,关键是解决主体生成文本的能力。如果看不到文本生成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元素,就无法完成自己的学科使命。因此由以研究“文本”转变为研究“人”的思维,就如同由期待果实转变为护理大树。没有对大树的精心呵护,很难有果实生长出来。这种研究方向上的转变将会促进写作学研究的极大发展,促进作文教学向科学的方向发展,从而对学生们的“成人”过程带来积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曹明海,潘庆玉.语文教育思想论[M].青岛: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2002.

2刘道玉.创造教育新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

3邵志芳.思维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马赫[奥].感觉的分析[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

5金开诚.文艺心理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6陈中立,杨楹,林振义,等.思维方式与社会发展[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7卫灿金.语文思维培育学[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7.

8雅克[法],马利坦.艺术与诗中的创造性直觉[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

9陶嘉炜.写作与文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

10 鲁枢元.超越语言——文学言语学刍议[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猜你喜欢
人本化言语思维
言语思维在前,言语品质在后
“反”教语文 破解文本言语形式
《世说新语》中的“言语”趣味故事
思维总动员(二十五)
思维总动员
以“人本化”管理模式促学校高效运行
面向人本化的高校教育管理的实践与探索
论国家主权维护与投资者保护的适当平衡
善问让思维走向深刻
人本化管理模式在小学管理中的思考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