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芙蓉 刘振平
[摘 要] 本文主要通过与中国人作对比,考察了具有良好听说读写能力的欧美留学生能否用汉语得体地实施拒绝言语行为及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教学建议。
[关键词] 拒绝言语行为;汉语习得;语用能力
0 引言
“拒绝”作为一种言语行为,属于语用学研究的范畴。这一言语行为是社会各阶层、各群体所共有的普遍的言语行为。然而,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下的人,由于其价值观、世界观、民族性格、历史、地理环境条件等的差异,对“拒绝”这一言语行为有着不同的社会规范或语用规则,有的甚至相去甚远。影响拒绝言语行为的因素有哪些,各因素是如何影响拒绝言语行为的?这些都因文化的不同而改变。本文主要考察欧美留学生使用汉语实施拒绝言语行为的情况。
1 拒绝言语行为研究现状综述
自从言语行为理论(J.L.Austin,1962;J.R.Searle,1965)、礼貌原则(G.Leech,1983)建立以来,语用学界对称呼、邀请、请求、招呼、恭维、道歉等言语行为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与研究,而对拒绝言语行为的研究,目前能见到的文献却相对贫乏。
1.1 国外对拒绝语的研究
国外对拒绝语的研究主要有Ueda & Keiko(1974)、Rubin & Joan(1983)、Takahashi & Beebe(1986)、Chen Xing Lei Ye & Zhang Yanyin(1995)、Liao & Brenahan(1996)等。
Ueda & Keiko(1974)总结出了16种日语拒绝策略。
Rubin & Joan(1983)归纳出了9种间接拒绝策略。
Takahashi & Beebe(1986)就美国人和日本人拒绝策略的使用情况作了调查。他们把拒绝言语行为划分为直接和间接两类,主要调查了在拒绝语中是否以及如何使用“道歉/遗憾”语、拒绝的直/间接程度、拒绝的惯用表达式等项目。
Chen Xing、Lei Ye & Zhang Yanyin(1995)采用了Takahashi & Beebe(1986)的策略划分来研究在美华人的汉语拒绝言语行为。
Liao & Brenahan(1996)设计了六个情景,调查美国和中国台湾的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相似情景时的反应,即是否会采用拒绝的策略及采用什么样的拒绝策略,并归纳总结出了24种拒绝策略。不过,我们把这24种拒绝策略与Rubin & Joan(1983)归纳出的9种间接拒绝策略进行比较后发现,前者实际上是对后者的合并与重组。
1.2 国内对拒绝语的研究
国内学者对拒绝语的研究主要是从拒绝言语行为的表达方法或模式、影响的因素、汉英对比以及语言习得等角度来进行的。
1.2.1 拒绝言语行为的表达方法或模式
马月兰(1999)、唐玲(2004)、东平(1999)、吴建设(2003)、王爱华(2001)等从语句层次、语篇层次(语篇表层、语篇深层)以及中心言语行为、辅助言语行为和修饰言语行为等层面对拒绝言语行为的表达方式进行了考察和列举分类,部分文章还对英、汉不同的表达方法进行了对比,但是这种对比和揭示都是比较零散的。另外,对于不同的表达方式和影响拒绝言语行为的因素(如社会地位、社会距离、行为的强加程度等)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语言使用者倾向于在什么情景下使用什么表达方式)没有进行统计。这样的考察和分类结果,对语言学习者实质性的帮助不大,需要做进一步的研究。
1.2.2 影响拒绝言语行为的因素
王爱华&吴贵凉(2004)研究和分析了社会权力、社会距离、难易程度和情感四个方面的因素与在汉语、美国英语两种语言中实施拒绝言语行为的直接性和礼貌值的相互关系。
1.2.3 英汉对比角度
姚俊(2003)、马月兰(1998、2000)等对英汉两种语言中部分拒绝言语行为的表达方式和拒绝策略进行了对比,指出了两种语言在使用频率和数量上的差异,但未指出其在使用条件上的差异。王爱华&吴贵凉(2005)则对英汉拒绝言语行为拒绝的直接性程度进行了对比研究。
1.2.4 语言习得角度
徐晓燕&夏伟蓉(2003)对比研究了以美国英语为母语的使用者和中国的英语学习者之间在语用策略使用上的异同。唐玲(2004)从愿望和语言表现两个维度考察了汉语拒绝言语行为的特点以及东南亚华裔留学生实施拒绝言语行为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要加强对留学生语用能力的培养。
2 研究目的、方法和受试
2.1 研究目的
本文主要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通过与中国人作比较,考察具有良好听说读写能力的欧美留学生能否用汉语适时地、得体地实施拒绝言语行为,找出他们在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我们的教学建议。
2.2 研究方法
本项研究采用了问卷调查法。在设计问卷时参照了Blum-Kulka(1989)在对比研究请求言语行为时采用的“语篇补全测试”(Discourse Completion Test)。问卷共设计了10个不同的情景,涉及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每个情景包括行为发生的背景和一个对话,对话中的第一个说话者提出请求或邀请,第二个说话者的回答内容留下空白,要求受试者自由写出答语。每个情景后还根据答应、拒绝的程度,分为:A.高兴地答应;B.勉强或有条件地答应;C.强烈拒绝;D.委婉拒绝,供受试者选择。受试者独立完成问卷,不受时间限制。留学生受试可以查字典,不会的字词可以用拼音代替。
问卷情景所涉及的言语行为有:请求、邀请、询问等。问卷设计考虑到问卷情景的社会地位/权利和社会距离等因素。详细内容见下表:
为确保调查结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我们在问卷发放前先征求了一些专家、同行的意见。在给留学生的问卷中还用英语解释了这些情景背景,以确保留学生对情景背景理解的准确性。这些英语注释经过欧美学生和英语语言学研究者的评阅。
2.3 受试
中国的受试者共50人,男女各半,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分别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工业大学以及一些公司等。欧美留学生(非华裔)共36人,男女各半,都具有HSK5级及以上的汉语水平,分别来自北京语言大学和北京工业大学。
3 调查结果与分析
中国受试者共返还了50份问卷,有效问卷48份,共收到拒绝语208条;欧美留学生共返还36份问卷,有效问卷30份,共收到拒绝语129条。详见下表:
3.1.1 总体主观愿望的统计
X2检验(Chi-Square Tests)结果显示:中国人和欧美留学生在各情景中的主观愿望有显著性差别(df=3,X2=22.004>X2(1,0.05)=3.841,p=0.000)。
独立样本t检验(Independent Samples Test)结果显示:中国人和欧美留学生在各情景中表示高兴地答应、勉强答应的主观愿望没有显著差别(t值分别为:df=76,t=1.041,p=0.652;df=76,t=1.041,p=0.467),但是表示强烈拒绝和委婉拒绝的愿望有显著性差异(t值分别为:df=56,t=|-3.865|,p=0.000;df=76,t=2.917,p=0.005),留学生表示强烈拒绝的程度明显高于中国人,而中国人表示委婉拒绝的程度则明显高于留学生。中国人表示强烈拒绝的情况主要是对方的请求违反了某种规章制度(如S6违反学校规定)或者某种做人准则(如S7应该保守秘密)时,而欧美留学生除此之外还有对想不劳而获、弄虚作假(如S3经常逃课的同学借笔记)或者依赖他人(如S10妹妹借钱)的情况表示强烈拒绝。
3.1.2 各情景中主观愿望表示不拒绝的统计
X2检验(Chi-Square Tests)结果显示,中国人和欧美留学生在各情景中表示不拒绝的情况有显著差异(df=9,X2=30.521>X2(9,0.05)=16.919,p=0.000)。从表格中我们可以发现:
1)在情景1和4中,中国人和欧美留学生都比较容易答应请求,因为老师和陌生人虽然与受试人的社会距离较远,但是所请求帮忙的事都是比较容易的。
2)在情景6、7、8中,中国人和欧美留学生都倾向于拒绝请求或邀请,在这几个情景中或者是请求的内容违反了某种社会原则、规定或做人准则,或者是所请求的事难度太大。
3)在情景2、3、5、9、10中,欧美留学生跟中国人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导致这些差异的原因主要是留学生母语文化的负迁移。情景2、3、10中,中国人比外国人更难拒绝家人、亲人和同学的请求。这是因为中国是个群体取向的社会,中国人互相依赖、互相合作,非常强调“人和”的作用,表现在家庭上,就是十分重视家族裙带关系,重视家庭关系的和谐,所以不容易拒绝家人、亲人或同学同事的请求。而欧美是个人主义取向的社会,他们崇尚个人奋斗,把依赖别人当做一种耻辱,父母从小就注意培养孩子的独立性,所以在面对孩子和妹妹的请求时,他们更容易拒绝。另外,欧美国家非常崇尚平等竞争,他们反对“走后门”,反对不劳而获、弄虚作假,所以在情景3中他们远比中国人更容易拒绝经常逃课同学的请求。在情景5中,中国人比外国人更容易拒绝下属的邀请。因为中国是一个关系取向的社会。每个中国人,从出生起就置身于一个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网络之中,个人的社会关系至关重要,直接影响到他的社会地位、发展前途,所以在中国常常存在“拉关系”、“套近乎”的现象。在情景5中下属请经理吃饭,很多中国人自然就联想到“拉关系”,因而选择拒绝。而欧美国家非常强调平等,另外他们“公私”分明,下属请吃饭,经理通常不会觉得欠了“人情债”需要用工作上的利益和方便来还。情景9中,中国人比留学生更容易拒绝,这牵涉到东西方隐私范畴和隐私观念的问题。西方文化非常强调保护个人隐私,像恋爱、婚姻等问题都被看成个人的事情,父母虽然关心,但不会横加干涉。另外,西方社会对学生谈恋爱普遍持比较开放的态度,所以在情景9中,当亲戚询问时,90%的人选择告诉他们,因为他们不用担心父母干涉。但是在中国,在西方文化中属于隐私的事情往往在不同程度上具有“公共”性,人们不经允许过问或涉足这些隐私,是关系亲密、相互关心的表示,对于恋爱、婚姻等问题也是如此。现在的中国,很多老师、家长对学生谈恋爱持反对态度,甚至横加干涉,所以在情景9中很多人担心告知后会带来不必要的麻烦而选择拒绝,这些人主要是受试者中的学生。
3.2 直接拒绝言语行为和间接拒绝言语行为的使用情况
X2检验(Chi-Square Tests)结果显示,中国人和欧美留学生在使用直接、间接拒绝言语行为上有显著性差别(df=1,X2=21.503>X2(1,0.05)=3.841,p=0.000)。由上表我们可以看出:
1)中国人和欧美留学生都首选间接拒绝言语行为。因为拒绝言语行为“本质上是不礼貌的”(Leech,1983:104),“拒绝语是一种本质上威胁请求者正面子的面子威胁行为”(Brown and Levinson,1987:62),所以拒绝者更多地使用间接拒绝言语行为,以尽量减缓对被拒绝者面子的威胁。
2)欧美留学生比中国人更直接。这主要是因为欧美留学生按照其母语语言、文化模式来操纵、指导汉语交际所致。中国文化属于强交际环境文化,这种文化的特点是内隐、含蓄、间接,人们在交际时,有较多的信息量蕴涵在社会文化环境和情景中,明显语码所负载的信息量较少。在这种文化中,人们推崇“寡言少语”“含而不露”,认为“口舌者,祸患之宫,灭亡之府”,“直言快语”“夸夸其谈”是不礼貌、肤浅、轻浮的表现,因而中国人在拒绝时往往更多地采用间接、含蓄的方式。而西方文化是一种弱交际环境文化,其特点是外显、明了,人们在交际时,信息大多由显性语码负载。人们推崇“直言快语”,把“滔滔不绝”“口若悬河”“善于雄辩”等看做具有很强能力的表现。欧美留学生在具有这种特点的西方文化的指导下运用汉语进行拒绝,必然比中国人更多地使用直接拒绝的方式。
3.3 间接言语行为中主观愿望和语言表现的情况
3.3.1 强烈拒绝中的语言表现
X2检验(Chi-Square Tests)结果显示,中国人和欧美留学生在表示强烈拒绝时选择直接拒绝还是间接拒绝的行为方式上没有显著性差异(df=1,X2=0.189
3.3.2 委婉拒绝中的语言表现
X2检验(Chi-Square Tests)结果显示,中国人和欧美留学生表示委婉拒绝时选择直接拒绝还是间接拒绝的行为方式有显著差异(df=1,X2=21.916>X2(1,0.05)=3.841,p=0.000)。中国人在表示委婉拒绝时很少使用直接拒绝,而留学生使用直接拒绝的比例非常高,这说明他们在用汉语表示委婉拒绝时不得其法。
4 欧美留学生在用汉语实施拒绝言语行为时存在的问题
4.1 语用负迁移
从以上统计结果来看,欧美留学生在用汉语实施拒绝言语行为时,存在的最主要的问题是语用负迁移。尽管他们在形式上是在用汉语实施拒绝言语行为,但隐藏在语言之后的指导他们行动的,仍然是他们的母语语言文化模式和价值观念。他们对在何种场合、面对何种对象应该拒绝以及使用何种拒绝方式等问题不甚清楚。
4.1.1 主观态度上的问题
从表2的统计结果我们可以看到,欧美留学生比中国人更容易拒绝家人、亲人、同学的请求。表1的统计结果表明欧美留学生表示强烈拒绝的程度显著高于中国人。欧美留学生的这些特点都是语用负迁移的结果,这在中国人看来是不礼貌的。例如:
(1)不给你,因为你不上课……怎么你能朋友?(S3)
(2)不可以。(S3)
(3)对不起,不行。(S3)
(4)这是我的事。要是有一位男朋友,我就告诉你,好吗?(S9)
(5)那么多钱你需要干什么?你自己去赚吧,可能到时候,你就不会要花了。(S10)
(6)为什么?你应该找工作。(S10)
(7)我想你不努力学习,对不起,我不愿意帮助你。(S3)
(8)如果约翰吸毒的话,你要陪他的呢?我不愿意这个那么贵的玩具车。(S2)
(9)不可能。(S8)
(10)你不能动的话不用上课。(S6)
(11)不可能。(S8)
(1)~(8)是对孩子、同学、亲戚、妹妹的拒绝,这些拒绝在中国人看来都是非常严厉、没有人情味的。(9)~(11)是对上司邀请参加晚会和学生请假的拒绝,措词都过于强硬,拒绝的程度太强烈,不礼貌。
在情景5中,欧美留学生更容易接受下属的邀请。这虽然不存在不礼貌问题,但是请客吃饭在中国社会有着跟欧美不同的社会功效。在中国,下属请上司吃饭,往往有别的用意。而欧美留学生却不懂这些差别,过多地接受了下属请吃饭的邀请,必然会导致双方交际上的失误和误解。
4.1.2 拒绝方式上的问题
4.1.2.1 强烈拒绝中存在的问题
中国人和欧美留学生在表示强烈拒绝时选择直接拒绝还是间接拒绝的行为方式时没有显著差异。但是在具体的表达方式上,中国人在表示强烈拒绝时,除了直接拒绝以外,往往还通过指出原则、规定、声明等,告诉请求人所求之事对听话人没好处,或者指出如果请求人放弃请求对听话人有好处,或者运用反问句表达自己的意思等间接的拒绝策略来进行拒绝,但是欧美留学生很少使用这些方法,更多时候他们给出拒绝的理由或者为对方提供别的办法,而这种方法通常是比较礼貌的,达不到强烈拒绝的效果。例如:
(12) 哎呀,真不巧了!我妈妈正生病,我得好好儿得照顾她。(S8)
(13) 对不起,我妈妈正生病,不可参加晚会。(S8)
(14) 你问老师吧!(S7)
(15) 对不起,我妈妈病了,我明天不能来。但是我祝你的小女儿一个高兴的生日。(S8)
(16) 真对不起,我不知道。要等老师告诉我们考试的成果。(S7)
(17) 对不起,我刚失了业,我借不了钱。(S10)
(18) 对不起,我妈妈生病了,我不能参加你女儿一岁生日的晚会。(S8)
4.1.2.2 委婉拒绝中存在的问题
欧美留学生在表示委婉拒绝时使用直接拒绝的比例比中国人高出许多,这说明有时候他们在用汉语表示拒绝时主观上希望委婉,但实际说出来的话却太过直接,容易伤害对方的面子。例如:
(19) 现在不可能。(S2)
(20) 对不起,我不可以去,我妈妈有病。(S8)
(21) 不行,今天你没有生日。(S2)
(22) 不好,我自己用我的笔记。(S3)
(23) 对不起,我不可以告诉你。(S7)
(24) 我不能去,我的妈妈病了。(S8)
(25) 不行,我的妈妈生病了。(S8)
4.2 套用母语的表达方式
欧美留学生在使用汉语进行拒绝时,有时套用母语的表达方式,把母语的说法直接对等翻译到汉语中。例如:
(26) 没有我们的事。(S7)
(27) 对不起,我妈妈病了,我明天不能来。但是我祝你的小女儿一个高兴的生日。(S8)
(28) 关于这种东西我们现在不可以说话。(S7)
(29) 对不起,但是我母亲患病在床,我要回家照顾她。(S8)
4.3 语法词汇上的缺陷和错误或者不会表达
例如:
(30) 无论它贵不贵,如果对你真的需要的物品的话,我都给你买。不过,你只是愿意买它因为你朋友买了的话,我不给你买了。(S2)
(31) 对不起,这个周末我有重事,不能一定到你家去。下次假如有空的话我会去。(S5)
(32) 不好意思。我怕不可以把我的笔记借给你。我也需要来准备一下儿。(S3)
(33) 不给你,因为你不上课……怎么你能朋友?(S3)
(34) 好吧,你是不要动吗?那你不会动!你到领响的时候坚持功夫第一步。(S6)
(35) 我也没有那么多钱,你该干什么?(S10)
(36) 记的喝水所以没问题。(S6)
(37) 你已经有很多辆车了!如果你听话我可能会买给你,但是你昨天怎么挑皮我为什么要今天给你买呀?(S2)
(38) 相信我,如果太热的为止我自己可以决定我们就回里面去。(S6)
(39) 我今个星期要读书,所以需要我的笔记。(S3)
(40) 孩子,你已经有很多玩具车。下次我买给你,好的?妈妈现在买给你一个冰淇淋。(S2)
5 我们的教学建议
通过调查分析,我们发现具有中级及以上汉语水平的欧美留学生在用汉语实施拒绝言语行为时,既有语言方面的错误也有语用方面的错误,但是语用方面的错误是主要的。这是由于外语使用者常常有意无意地按照其母语的语言、文化模式来操纵第二语言,进行语用负迁移的结果。导致欧美留学生语用负迁移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对汉语文化知识和文化习俗不了解。因此,需要加强留学生汉语文化知识的培养。此外,留学生在用汉语实施拒绝言语行为时,交际对象多是中国人,因此,留学生实际上是在进行跨文化交际。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应该注重提高留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使其在跟中国人交往的过程中有意识地运用中国人的价值观、文化来指导跨文化交际。
我们的研究结果还表明,在对外汉语教学的中高级阶段加强学生的语用能力培养是比较合适和必要的(我们所得出的这一认识与赵金铭(1996)的认识较为一致)。中高级阶段的留学生,已经具有较好的汉语听说读写能力,语言水平不是最主要的问题,如何运用学到的汉语得体地进行交际才是他们这一阶段最突出的问题。
目前,对于留学生语用能力的培养是我们对外汉语教学的一个弱项,相关教材也很缺乏。我们有必要加强对各种言语行为语用功能的对比研究,找出那些在不同文化、社会或群体中实施上有很大差异的言语行为,以之为单位,编写合适的教材,专门为留学生能得体地使用汉语进行训练,在教学中切实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
基金项目:本课题受北京市教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项目编号 00528)资助.
参考文献:
[1]东 平(1999) 汉语中的拒绝[J],《白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第2期。
[2]顾曰国(1998)礼貌、语用与文化[A],载胡文仲《文化与交际》[M]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3]马月兰(1998)中美“拒绝”言语行为比较研究[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第4期。
[4]马月兰(1999)从语篇表层谈中、美拒绝策略[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第4期。
[5]马月兰(2000) 中美拒绝语策略共性比较研究[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第2期.
[6]胡文仲(1998) 文化差异与外语教学[A],载胡文仲《文化与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7]何兆熊(2001)《新编语用学概要》[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8]贾玉新(1997)《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9]唐 玲(2004) 汉语拒绝言语行为及东南亚华裔留学生习得情况分析[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第2期。
[10]唐 玲(2004)汉语间接拒绝言语行为的表层策略分析[J].《广西社会科学》第10期.
[11]王爱华(2001)英汉拒绝言语行为表达模式调查[J],《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文双月刊)第3期。
[12]王爱华、吴贵凉(2004)英汉拒绝言语行为的社会语言研究[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第3期。
[13]王爱华、吴贵凉(2005)对英汉拒绝言语行为直接性层面的调查研究[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第1期.
[14]吴建设(2003)拒绝语的表达方法[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第7期。
[15]徐晓燕、夏伟蓉(2003)英汉“拒绝”言语行为语用策略对比研究[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第2期。
[16]姚 俊(2003)从英汉拒绝策略的语用对比看中西文化差异[J],《山东外语教学》第1期。
[17]赵金铭(1996)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三个阶段和及其教学主旨[J],《世界汉语教学》第3期。
[18]赵金铭(1997)对外汉语教材创新略论[J],《世界汉语教学》第2期。
[19]赵金铭(2001)对外汉语研究的基本框架[J],《世界汉语教学》第3期。
[20]Austin,J.L.(1962)How to Do Things with Words[M].Oxford: Clarendon Press.
[21]Chen Xing、Lei Ye、Zhang Yanyin(1995)Refusing in Chinese[A]. In Kasper,G.(ed.) Pragmatics of Chinese as a Native and Target Language[C].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19~161.
[22]Leech,Geoffrey N.(1983) Principles of Pragmatics[M].New York: Longman.
[23] Liao Chao-chiand Bresnahan,Mary I.(1996) A Contrastive Pragmatic Study on American English and Mandarin Refusal Strategies[J], Language Science,18:3~4, 703~727.
[24]Rubin,Joan. (1983) How to tell when someone is saying no revised[A]. In Wolfson,N. and Rowley E.(ed.) Judd Sociolinguistics and Language Acquisition[C].MA: Newbury,10~17.
[25]Searle,J.R.(1979) Expression and Meaning[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6]Searle,J. R.(1965) What is a Speech Act?[A]. In Black,M. (ed.) Philosophy in America[C]. Ithaca:Cornel University Press,7~17.
[27]Takahashi,Tomoko&Leslie M. Beebe.(1986) Transfer and pragmatic competenc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D].Paper presented at the International TESOL convention Anaheim,California.
(王芙蓉,北京工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刘振平,北京语言大学对外汉语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