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 斌
摘要:在深刻理解执政成本科学内涵的基础上,分析执政成本的构成要素,探讨执政成本构成要素的运动规律。
关键词:执政成本;构成要素;运动规律
中图分类号:D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1605(2005)12-0004-04
自从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降低行政成本以来,执政党的执政成本问题受到了高度重视。研究对执政成本的构成要素及其运动规律,对我党树立执政成本意识,降低和节约执政成本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一、执政成本的科学内涵
执政成本这一概念一经提出,学术界对此问题便展开了广泛的研究。但对什么是执政成本,学术界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那么究竟什么是执政成本呢?显然,经济学上的成本概念指的是产品的生产成本,但不管是生产成本还是执政成本,他们在本质上都具有成本的本质属性。
首先,不管是生产成本还是执政成本都是对一定资源的消耗,只是消耗的内容有所差异。生产成本消耗主要是以货币形式衡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的总和,而执政成本所耗费的内容要比生产成本消耗的内容宽泛得多。它所消耗的不但包括那些可以用货币形式衡量的各种物质资源,如人、财、物等经济资源,而且还包括那些不能以货币形式衡量的非物质性的资源,如时间、机会、意识形态、政治资源等。这些资源统称政党的执政资源。
其次,生产成本和执政成本所反映的内容相同,都是对投入与产出关系的反映:生产成本反映投入一定的成本获得的物质收益的大小,而执政成本的投入不仅反映获得的物质收益,还有非物质性的收益,如人民群众对执政党信任度的增加,执政党执政合法性基础的增强等等。
最后,生产成本和执政成本所追求的价值目标相同,都是以最少的投入获取最大的收益,所不同的是收益的内容不同。生产成本的投入与节约是为了获取更大的利润,而执政成本的投入与节约则是为了巩固执政党的执政地位,以便更好地推行自己的社会理想和政治主张。
通过与经济学上的成本概念的比较研究,我们不难得出执政成本的科学内涵:执政成本是执政党在执政过程中,为了巩固自己的执政地位,更好地推行自己的社会理想和社会主张而消耗的各种执政资源的总和。它讲的是执政党对已有执政资源的投入与新的执政资源的产出,反映的是执政资源的投入与产出的关系问题。任何政党在执政过程中对于执政成本所追求的目标就是要以尽可能少的执政资源的投入获取尽可能多的、更加丰富的新的执政资源。只有这样,执政党才能在执政过程中立于不败之地,否则将是执政地位的丧失。
二、执政成本的构成要素
执政党的执政过程是对执政党已有资源的利用和耗费。不同的资源消耗,形成不同的执政成本。根据执政党在执政过程中所消耗的执政资源的性质和形态不同,可以把执政成本的构成要素分为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显性成本主要指经济成本,隐性成本主要指政治成本、意识形态成本。
执政的显性成本(主要指经济成本)通常是指各级各类政府官员和公务人员的工资、福利支出以及各级各类国家机构的业务费和办公费支出;政府以出资人身份进行的投资、经营的资产的盈亏情况;执政党因决策失误而造成的经济损失等等。这些经济资源消耗的总和,形成了政党执政的经济成本。它的特点是执政资源的投入与产出关系比较明显和直接,甚至可以通过科学的方法得以精确的计算和评估。例如,国家的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是执政的主要经济成本与经济收益之一,可以明确反映出执政在经济方面的成效。
执政隐性成本主要包括政治成本和意识形态成本。
执政的政治成本,通常是指执政党在执政过程中对已具有的公众对自己执政合法地位的支持与认同以及威望、凝聚力、影响力、动员力的消耗。首先是随着时间和形势的变化,过去对政党执政认同的人群已经自然更替了。一个政党在连续执政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后,就会发现,它所面临的是一个和过去完全不同的社会。其次,执政党执政的合法性内涵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在改变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以往通过打天下而确立的执政合法性会逐渐淡出,执政党必须通过扩充新的政治资源来巩固自己的合法性基础。再次,执政党在执政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决策失误、政策措施不当,甚至出现腐败现象等等。这就使得执政党必不可免地要支付原来已有的公众对自己的认同和支持来消除上述情况所造成的对执政的消极影响。这些政治资源的消耗,形成了执政的政治成本。
执政党的意识形态成本,通常是指执政党为使自己的价值观念、道德准则、信仰、信念等成为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而付出的代价,以及为意识形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丰富发展而不断付出的物质和精神的代价。
隐性成本的特点是无形和隐蔽,主要表现在公众对执政党合法地位以及思想文化的支持和认同的变化上,也就是说这部分执政资源的耗费所产生的结果不太明显或者难以计算。这正如王长江先生所指出的:“人们可能不难说出一次政府决策失误的成本,但却很难对执政党的纲领失误作出估价;人们可能会准确地看到一次错误的政策推行带来的后果,但却很难预测由此引起的对立情绪对执政党未来地位的影响。”所以,执政的政治成本与收益、意识形态成本与收益,是一种无形的投入和产出,很难进行精确的量化计算与比较,不能像评估经济成本那样来评估政治成本。政治成本的评估更复杂、更困难,它不但有评估内容的多样性,而且有评估形式和评估主体的多样性,一般只能通过社会调查、民意测试、舆论观察等手段,通过理性的分析研究才能显示出来。
三、执政成本构成要素的运动规律
执政党在执政前所获得的执政资源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相反,执政党在执政过程中时刻面临着已有执政资源的流失、变迁和耗费。执政党的执政过程事实上就是执政党不断扩充、整合新的执政资源的过程。中外历史表明,任何一个执政党要完成其执政使命,都要最大程度地汇聚、整合、维护与开发新的执政资源。这不仅关系到执政党的执政使命能否顺利实现,而且关系到执政党的前途与兴衰存亡。但从政党执政的实践来看,开发、扩充新的执政资源与执政党对已有执政资源的耗费是一对矛盾。执政党在对已有资源利用的同时也是对已有资源的耗费,而在耗费已有执政资源的同时总伴随着新的执政资源的产生、汇集,关键是执政资源的投入产出关系如何。是投入少,收益多;还是投入多,收益少,这就是执政党的执政成本问题,关系着执政党的兴衰成败、生死存亡。因此,任何一个政党要维护、巩固执政地位,就必须处理好执政资源的投入与产出关系,努力以尽可能少的资源耗费获取更多、更有利的新的执政资源,这就意味着执政成本的降低,否则政党必将以失去政权为代价。这就是政党执政过程中的成本投入与收益产出关系问题。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任何一个政党要巩固执政地位就必须处理好执政资源的“投入——产出”关系。“投入——产出”关系不同,执政党的执政地位也有所不同,大体有三种情况:一是执政资源的投入大于新的执政资源的产出,即执政投入大于执政收益,这就证明执政成本过高,执政资源的积累在减少,意味着政党的执政地位在削弱,最终会导致执政危机;二是执政资源的投入与产出大体上基本平衡,执政资源在总体上没有发生改变,这时政党的执政地位就处于稳定状态,并且能够持续执政下去;三是政党的执政成本支出小于执政收益,这就是说,执政资源在增长,意味着政党的执政地位非常稳定、巩固。因此,执政党维持、巩固执政地位的最理想状态便是执政资源的投入小于执政资源的产出,最基本的状态也要维系执政资源投入与产出的大体平衡。可怎样才能达到以上这两种状态呢?这主要由经济成本、政治成本、意识形态成本三者的关系来决定。而执政成本的各个方面并不是孤立的,他们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转换的。其运动规律大致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规律之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首先,任何一项执政成本的提高都有可能导致其他执政成本的提高。例如,执政的经济成本过高,往往会导致执政的政治成本、意识形态成本的提高。为什么这样呢?因为经济成本过高,就意味着国家机关行政费用过高而效率低下,国家财政收入的很大一部分用于政府开支上而不是用于社会发展和公共事业上。这就使公众对执政党产生不满,信任度必然降低,这意味着执政党执政的合法性基础在削弱。如果是因为特权滋生、腐败蔓延而导致经济成本过高的话,那就更会使公众对执政党的信心动摇,认同和支持降低。这时执政党就要以消耗自己已有的威望、影响力、号召力来弥补这种损失,这就意味着执政党的政治资源在减少,政治成本在提高。与此同时,经济成本、政治成本的提高对执政党的主流意识形态也会产生消极影响,公众可能会对执政党的主流意识形态提出质疑,甚至抛弃执政党倡导的主流意识形态,转而接受非主流意识形态,导致意识形态成本的提高。反过来,政治成本的提高也可能会导致执政的经济成本、意识形态成本的提高。因为政治成本的提高,意味着公众对执政党信任度不足,认同和支持下降。在这种情况下,执政党制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就很难推行,进而会影响投资者的信心,影响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必然受阻,从而使执政党掌握的经济资源减少。公众对执政党的意识形态认同率也将会随着对执政党的支持的下降而下降,这就需要执政党付出较高的意识形态成本巩固其在思想意识领域中的主导地位,直接导致了意识形态成本的提高。
其次,任何一项执政成本的降低都可能会导致其它执政成本的降低。例如,执政党建立起一个廉洁高效的政府,行政费用的降低等等意味着经济成本的降低;经济成本的降低使得国内经济建设快速发展、民众生活富裕,社会安定和谐;进而会塑造执政党的良好形象,提高公众对执政党的政治制度、政治行为及其价值观念的认同和支持,进一步巩固执政党意识形态的主体地位。丰厚主流意识形态的积淀,不断增强执政党在社会上的凝聚力、影响力、动员力等等。这样,执政党的政治资源和意识形态资源在增加,执政的政治成本和意识形态成本在减少。而公众对执政党的执政地位、政治制度和政治行为越认同、越支持,执政党制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就越容易在公众中贯彻、执行,从而使执政党的经济成本就越小。这样,就实现了降低经济成本、政治成本和意识形态成本的良性互动和良性循环,这正是执政党在执政过程中所要努力实现和达到的,也是巩固执政党执政地位的最佳选择。
规律之二:互为补充,相互转换
实现各个执政成本降低的良性互动固然是巩固政党执政地位的最佳选择,但这种最佳选择总是难以达到的,因为政党执政是一项复杂的政治活动,任何一个小的因素都会引起良性互动的失衡,进而影响政党执政地位的稳固。在这种情况下,巩固政党执政地位的最好办法就是通过经济成本、政治成本和意识形态成本三者的互为补充、相互转换来维系执政资源的大体平衡,这是巩固执政地位的最低要求。
我们已经知道,执政党的执政过程就是利用、耗费已有资源,开发、整合新资源的过程,也是执政成本投入和执政收益产出的过程。因此,政党执政地位的巩固在于维持执政成本投入与收益产出的大致平衡,或者说维持执政资源的大致平衡。维持这种平衡有赖于执政的经济资源、政治资源与意识形态资源的相互转化、相互补充。例如,在改革开放中出现了某些腐败现象、腐败问题使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度有所下降,我党执政的政治成本有所提高,但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仍然很稳固。原因就在于改革开放过程中我党制定的一系列路线、方针和政策促进了经济的巨大发展,使党执政的经济资源得到了大幅度增长,经济建设的巨大成就使公众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进而提升了公众对执政党执政的认同和支持,这就弥补了因腐败而导致的政治成本的提高,维持了政治资源的基本平衡,实现了经济资源向政治资源的转化,并进一步丰厚了主流意识形态的积淀。邓小平就曾深刻地指出:“人民现在为什么拥护我们?就是因为这十年有发展,发展很明显。”
需要指出的是,执政资源的相互转换并不是随意的,而是需要一定条件的。
首先,执政党必须保证经济资源、政治资源、意识形态资源的大体平衡。因为任何一种资源的过度流失或耗费都可能导致政党执政地位的丧失,执政资源的相互转换也就无法实现。这也就是说执政党任何一项执政资源的消耗都有一定的临界点,在临界点以内,各种资源之间可以相互转换。如果任何一项执政资源的消耗超过了其临界点,就可能意味着政党执政地位的丧失。有些国家或地区的执政党把经济搞上去了,但执政的地位却丢掉了,就是因为它执政的政治资源丧失过多,虽有较丰富的经济资源,却不能及时转化为执政的政治资源,最终导致在政治竞争中的失败。
其次,执政党的意识形态在社会中仍占据主体地位。只要执政党的意识形态在公众中仍占据主体地位,公众就有在执政党领导下形成共同理想并为之奋斗的基础。比如,我们党在“文革”中曾因过度支付党的经济资源和政治资源而使党的威望和影响力有所下降,但是,我党的执政地位还是巩固的。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在经济发展上的巨大成就进一步扩充了党的政治资源,巩固了党的执政地位,实现了经济资源向政治资源、意识形态资源的转化。究其原因就是因为我党的意识形态在公众中已深入人心,从而形成了在我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共同理想,为执政资源之间相互转化提供了条件。
总之,通过对执政成本及其构成要素的分析,在我们党的执政过程中要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要树立成本意识,执政不能不计成本;二是要把握执政成本各要素之间的运动规律,不断汇集、整合和扩充新的执政资源。只有这样,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作者系中共河南省委党校副校长)
责任编辑:耕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