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配根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哲学,人生哲学往往决定了一个人的人生走向。
每个教师也都有自己的教育哲学——它不过是人生哲学的特殊部分,这样的教育哲学决定了每 堂课的风格和质量。
正像人生哲学不是来自书本,而由人生阅历日积月累而成一样,个体的教育哲学也不是来自教科书、宣传口号,而是由个体的生活经验、生命体验和文化习俗等建构而成。它缄默不语,但植根于教师的心灵深处。它常常远离外在的教改,却无时无刻不左右着教师的教学行为。它是每一堂课中看不见的那只手。一个优秀的教师,必然对自己的教育哲学保持清醒的意识。没有这分刻意的清醒,一个教师就很可能被自己的无所约束的教育哲学引向歧途而不自知。
长久以来,应试在我们的中小学取得了实质上的至高地位,并由此产生了影响深远的应试文化.一些教师的教学行为无不与应试挂钩。一些教师的教育哲学也不可避免地打上了应试的烙印。教育的转变已经必须从教育者的思想层面开始,其中最重要的是重写教师的教育哲学,而非斤斤计较于操作技术,新课程实验就更是如此。
对于一个急需科学精神和民主、平等、自由等思想启蒙的社会来说,当应试仍有市场时,要转变教师的教育哲学无疑异常艰难。充满教育理想的新课程必然要遭遇种种阻力和挑战,而最為激烈的就是发生于课堂里的新旧理念在不同层面上的交锋——这样的交锋有可能促使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走向深化.但也有可能令新理念异化、变味。比如,本文中语文老师对“口语交际”教学的认识,历史老师对师生互动、教学要关注过程与方法等新理念的理解,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误读、曲解;甚至又回到了应试的老路上去。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教师对自身的教育哲学缺乏足够的警惕、反省、扬弃,听凭它混淆、遮蔽新的理念。而这种在思想层面的“偷懒”,又往往表现出对操作技术的盲目推崇——比如某些教师对新课程的关注焦点不在于理念、精神,而在于各种教学技巧;他们对课程标准也许没有精读的兴趣,却对形形色色的教材教法趋之若鹜。结果,新理念落实到教学实践就徒有形式而无精神,甚至让应试思想穿上新的外衣粉墨登场——这是新课程实验最令人忧心的倾向。
教育哲学的重新建立,有赖于每个教师批判意识的觉醒和反思能力的提高。有人将教师的理论知识分为两类:所倡导的理论(容易意识到,也容易说出来,但不对教学行为产生直接的影响)和所采用的理论(不容易被意识到,但直接对教学行为产生重要影响)。新课程的理念对有些教师来说,就是属于前者:他们在口头上认同而在行为上疏离和背弃。要让新理念转变为教师所采用的理论——成为每个教师的教育哲学,就必须对新课程课堂教学细节进行持续的追问、反思,就像本文这样,把具体的每节课拿出来解剖,让隐藏着的旧有的教育哲学显形乃至放大,让变味了的新理念得到澄清,让迷失方向的教学行为获得指引。
让每个教师都成为反思型实践者,成为自身教育哲学的改写者、丰富者——这是新课程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