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自觉
教育的使命
任何教育都必须研究三个问题:教育的对象是谁?教育的规格和质量标准是什么?教育者的意图和教学内容如何实现?
第一個问题是对教育对象的设定,第二个问题是教育的理想目标,第三个问题是教育方法。
我们教什么取决于我们的教育对象是谁。儿童作为我们的教育对象,除自身的生物性外,还有心理、社会等方面内容。因此基础教育必须把儿童真正作为儿童来教育,尽量满足他们整体性要求。儿童尽管不是一个成熟的人,但他一定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个体。他学习的过程其实就是充分调动生命机能,对来自于生命内外部的信息进行获取、反馈和有效调适的过程。这是一个生理、心理、文化等多方面的复杂的反应过程,同时也是儿童以生命的整体对信息作出反应的过程。
然而,在实用理性盛行的时代,教育的技术化程度越来越高、专业分得越来越细,人的受教育的过程,成为人格不断分裂、人性不断物化的过程。学生被置于黑板与高墙之间,自我与自然相隔离——理解代替了感受,实用代替了冥想。教育不是生命个性的张扬,不是智慧的启迪,而是知识的灌输、生命的压抑。自然科学统治着课堂,人文学科却在普遍地衰落。语文、历史、地理,这些原本充满人文色彩的课程,正在被自然科学的规则所修正,变成了生硬冰凉的逻辑体系,并被考试升学的“实用目的”所左右。
信息时代,铺天盖地的信息被当作兴奋剂放在儿童疲惫的嘴边。为了应付这纷至沓来的知识信息,他们只能采取轻易地接受,然后再迅速地忘却的方式。从此产生一个习惯,再也不严肃地看待真实的事物,他们乐于成为观众,而不习惯全身心地投入生活。将理想的“自我”融入虚拟的网络世界,而以虚弱的身体和脆弱的意志面对生活,逐步形成软弱的性格。精神失去了支撑点,心灵在不安和困惑中失去了创造和快乐。他们过早地失去儿童所应有的单纯、诚实和活力,变得多面、复杂和虚伪。教育在这种状态中极为尴尬。
遗憾的是,这种现状还在蔓延:为了应付升学、考试、就业的压力,我们还在一味地将知识客观化、体系化、教条化、繁琐化,忽略了教育中的人文价值和生命个体的基本需求.学生被过早地抛入了竞技场,由通过知识满足市场需要,再到只学习市场需求的知识,结果将自己局限在狭小的、琐碎的领域,对广袤的宇宙一无所知。为了躲避无聊,他们喜欢沉湎于忙碌的事务中,而惧怕片刻的闲暇和自由。他们在享受高科技所带来的高速与便捷的同时,似乎无暇顾及生命的内在感受。
幼小的生命在知识的重压下不堪重负.只能以厌倦、怠慢和自卑来应对生活。
教育就是解放,就是清除杂草、瓦砾以及那些企图消解生命活力的要素,让生命重新释放光和热。因此,教育既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个性和天赋,并予以培养、培育;又要注意保护学生的其他一切能量,使其能够和谐发展。教育的任务就是要让人的整个生命系统充满生机与活力,焕发出蓬勃的创造力。
崭新的理念
令人欣慰的是,自2000年以来,教育部逐步推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力图纠正基础教育中所暴露的种种弊端。这场静悄悄的教育革命,将彻底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它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强调课程要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如对语文课的改革,就是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念三个维度来设计语文课程标准。在强调语文实践中的熏陶感染作用和价值取向的同时,也特别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独特的生命体验。
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下,学习方法上更突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独立性、独特性、体验性和问题性等。
主动性。学生学习的兴趣是首要的,学习必须与学生的生活、生命、成长、发展相联系,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学习即成长”,学习的过程与生命的成长过程融为一体。
独立性。新的教育理念设定学生大都有独立学习的能力,学习的过程其实是通过不断汲取自己和别人的经验,逐步获得独立生活能力并最终走向独立生活的过程。在这个舞台上,教师的职责不是依靠权威来指挥学生学什么.而是运用其丰富的经验为学生提出建议,他是学生学习的向导和舞台监督,而儿童自己才是学习舞台上的主角。
独特性。每个人都以独特的生命形式存在着,因而对世界的感受也各不相同。教育应尊重学生个体生命的差异性,尽量满足其生命的独特需求,使其个性和天赋得以发挥:同时要努力开发每个学生的生命潜能,使其以最大的活力和张力对新经验保持开放性。并在新经验中调整和改变自己的心态。既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生命感受,合理的社会或国家就应该是“相互教育的自由人联合体”。独特性使师生间相互教育成为可能。
体验性。儿童学习的过程是:学习兴趣——实践——抽象知识的认识。其中有理性的也有非理性的、有感性直观也有理性抽象、有显意识也有潜意识。而生命体验始终是学习的关键性环节。因为体验使人超越认知和理性的范畴,扩展到情感、生理和人格的领域。体验强调亲身参与,是生命对直接经验的直接感受和经历。童年的经历是令人难忘的,那是因为童年的生命体验是深刻而持久的。一个人越是有丰富的生活体验,就越有可能获得深刻的生活知识。一旦将零碎的生活体验上升到审美体验、道德体验、哲学体验的层面上,就会对人生整体价值和根本意义有自觉的感悟,从而达到更高的人生境界。体验必须在沉思中升华。
问题性。学习的过程,也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在教育中,解决问题不是目的,它是一种方法,用这种方法引导儿童从实际性问题到理论性原则。从具体的感性知识到抽象的理性知识进行深入学习。这其中当然也包括我们成长着的生命问题。生命是价值的载体,我们不能仅仅局限于对生命的体验上,还要对生命有充分的认知和审美,进而对其进行哲学的反思。因为生命是社会的真正基础,这并不因为它统摄一切,而是因为一切都来源于它。
理想的环境
在儿童受教育期间,我们必须为其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因为儿童对所有的东西部充满好奇,所有的色彩和运动都吸引着他们,儿童必须通过热爱生命来搜集知识,经过忘我的学习之后,以成熟的智慧返回到完全的生命中。
理想的学习环境应该是:生活俭朴、时间悠闲、空间宽裕、空气新鲜、充满着自然的安宁,使儿童能完全地接触世界和生命.进而对人生有更深切的体验和感受。儿童在这个环境里学会合作、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并以身体的机能感受大自然的声音,探求世界奥秘。他们固然需要学习创造财富,但不必去过奢侈的生活,因为奢侈像个金笼子,将生命与感受相隔离,在享受奢侈的同时,其生命的感受力就被遮闭、弱化,生命力也会相应退化。在消费主义盛行的时代,提倡俭朴而健康的生活,更有利于儿童的健康成长。我们应该给儿童创造更多的接触自然的机会,在水里游泳,在沙滩上玩耍,爬山上树……从而更多地体验这丰富多彩的世界。中国的先哲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后者就包含着实践和生命体验在内。
个体生命是在竞争中存在,整体的生命却离不开和谐的环境。人类有合群的天性,并从彼此的交往中得到最大的满足。友爱和合作关系比竞争与追求个人成功更适合于教育,因为前者发展人性的更高的、社会性的一面。当然我们并不完全反对竞争,只是主张:合作比竞争更合乎人性的实际。要让我们的儿童学会“融入自然、体认生命”,在更广泛的意义上体验友爱与合作的快乐。
我们身体的解放在于获得健康,社会的解放在于达到蔷,而自我的解放在于達到爱。生命像灯盏里的油,在耗损的过程中照亮别人和自己,这是“自我”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也是爱的真谛——爱是自我和无我的统一,无我是主要的;爱是主动和被动的统一,主动是主要的;爱是欢乐与痛苦的统一,欢乐是主要的;爱是联合与分离的统一,联合是主要的;爱是完美与不完美的统一,完美是主要的;爱是和谐与不和谐的统一,和谐是主要的:爱是自由与不自由的统一,自由是主要的。我们执着于生命,就是要在生命之爱中实现生存的价值:有健康的体魄、有旺盛的精力、有顽强的意志、有坚定的信仰,坦然面对生活,欣然接受自己,以审美的眼光打量这色彩缤纷的世界,诗意地生活在真实的生命感受中。
当然,凡事不能绝对化,我们强调教育中生命体验,并不意味理性知识不重要;我们强调人文精神,并不意味着科学精神不重要。它们之间是不可替代、相辅相成的。不能由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同样,我们强调尊重学生的个体自主性,并不意味着放任自流,而是要培养学生的“自我监控、自我指导、自我强化”的能力,更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求知欲望、好奇心和进取精神,使我们的学生逐步由知识型人才向创造型人才转变。
我们不但要教学生如何掌握知识,更要让他们懂得如何创造知识;我们不但要教学生如何思考,更要让他们自由地思考:我们不但要教学生如何生活,更要使他们主动地关注生活——关注自我、关注他人、关注现实人生、关注人类未来和茫茫宇宙。要使我们的学生时刻用怀疑的眼光、批判的精神、科学的方法和实事求是的态度去审视一切。要尊重学生个性的自由发展,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像力,真正使我们的学校成为发现天才、创造人才、培养通才的园地。
人无完人,但我们的教育理想就是要追求“完人”的境界;人有缺陷,但我们的教育就是要尽量弥补这缺陷:外面的生活或许不那么完整,有时甚至支离破碎,但我们的教育就是要使人成为一个完整的人而生活——他有独立的人格、有神圣的尊严、有丰富的感情,更有不可遏止的创造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