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企业技术竞争力提升对策探讨

2004-04-29 16:55
市场周刊 2004年10期
关键词:提升对策

刘 敢

摘要:本文分析了我国企业技术竞争力的现状,就其技术发展模式与所面临的技术创新路径特征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我国企业技术竞争力提升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技术竞争力 提升 对策

近年来,我国制造业企业在世界市场上已经具备一定的竞争力,但是技术竞争实力却并没有很大提高。只有依据自身所处的技术路径特征,选择适当的技术创新战略,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我国企业的技术竞争实力。

一、我国企业技术竞争力的现状

我国制造业企业整体竞争力的增强主要是来自于劳动力成本方面的比较优势,而科技创新能力及相应的技术竞争力并未有显著的提高。这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劳动生产率仍然比较低。2001年,中国制造业部门从业人员为8083万人,分别是美国的5.5倍,日本的9.45倍,德国的13.4倍。但是同年中国创造的工业增加值,按美元计算仅为4531亿元,分别相当于1998年美、日、德三国工业增加值的31.6%、50.6%和98%。对中、美、日、德四国的制造业增加值和劳动生产率进行比较,可以看出,美国、日本和德国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分别是中国的17.35倍、18.68倍和13.66倍。

第二,中国出口产品中高技术产品的比例较低,知识化水平不高。在我国出口的产品中,知识型制造业(高技术和中高技术产业之和)已经占所有产品的46%左右(2001)。但与发达国家及地区相比,美国是75%(2001),日本是83%(2001),韩国是62%,台湾省是68.4%,相比较而言我国产业的知识化水平还较低。

第三,主导产品的技术来源大多依赖外国。我国一半以上的大型企业还没有自己的技术开发中心;制造装备绝大部分依赖进口,石油化工装备的80%,轿车工业装备、纺织机械、胶印设备、数控机床的70%,光纤制造设备的100%,集成电路芯片制造设备的85%都依赖进口。在汽车行业,中国汽车工业企业在某些中低附加值产品方面具有相当的开发能力;在汽车关键零部件的技术开发方面具有一定能力,但是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甚大。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批量生产的发动机只相当于国际20世纪90年代的水平。2001年中国进口的各类汽车发动机为246087台,大大超过了汽车进口数量。即使是在大多数人认为中国具有很强竞争力的家电行业中(典型的如电视机、空调、冰箱等),我们的优势也主要在于加工制造环节,大部分家电产品的核心部件仍然需要从国外进口或需要依靠国外技术生产。

二、我国企业的技术发展模式与面临的技术路径特征

技术能力的相对薄弱,决定了我国企业面临的技术路径与发达国家相比,具有自身的特征。将技术发展分为流动阶段、转换阶段和专业化阶段的A—U模型,通常并不符合我国和绝大部分发展中国家的实际。

我国学者吴晓波利用“二次创新”这一概念,对我国技术发展的模式进行了分析。所谓的二次创新,“指在技术引进基础上进行的,囿于已有技术范式,并沿既定技术轨迹而发展的技术创新。”二次创新按照发展阶段不同,可以划分为4个过程,即:(1)模仿创新,即简单地模仿国外的产品或工艺;(2)创造性模仿,即已有技术结构与引进技术结构的相互适应和融合;(3)改进型创新,在技术积累的基础上逐步形成自我的研究与发展能力;(4)后二次创新,主动实现技术范式的突破和技术轨道的跳跃。这一二次创新的过程反映了一个反向的技术能力积累过程,它遵循这样的进化过程:掌握运行技术→掌握生产技术和原理→掌握设计技术→掌握设计原理(形成自主研究与发展能力)→开发改进型产品和工艺。因此,二次创新的过程可以简单地归结为先工艺创新后产品创新。

不同技术设计经过一段时期的竞争之后,会在一定时段出现主导设计,此后,发达国家的企业沿着新的技术路径进行渐进式的创新,而我国企业由于技术能力比较低,通常还停留在原有的技术路径上。我国企业通过技术引进的方式,采用了发达国家现有的技术后,可以切换到发达国家企业前一时期的技术路径。这种技术跳跃发生在主导设计已经出现之后的一段时间,因而技术发展相对已经较为成熟,创新的风险相对较小,“后发效应”比较明显。但也正是由于技术的成熟,也意味着该技术可能正在进入技术生命周期的后期,技术改进的潜力较小,新的一轮技术间断可能已经处于酝酿之中。如果企业不积极培育自身的技术能力,紧跟技术发展的步伐,就有可能有新的技术间断发生、发达国家的技术进入新的路径之后,仍然停留在原有的路径上。随着原有路径与新路径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其他要素的优势(例如劳动力)已经无法弥补这种差距带来的劣势,不得不在再次通过技术引进的方式进入新的技术路径。这也就是所谓的“技术追赶陷阱”,即“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当然,如果中国企业通过不断的技术学习,积累了强大的技术能力之后,完全可以在第二次技术间断来临的时候,参与到新的主导技术的竞争当中,从而进入与发达国家企业相同的新的技术路径中。

三、我国企业技术竞争力的提升对策

在对我国企业技术竞争力的现状、技术发展模式和技术创新路径的基础上,本文提出我国企业技术竞争力提升的以下对策:

1、技术获取战略

对于技术能力弱、起步阶段晚的绝大部分我国企业来说,通过技术引进、获取先进技术是切入先进技术路径非常重要、甚至是唯一可行的战略。

技术获取战略通常是始于对国外先进技术的引进,然后通过对设计、工艺和生产制造等环节的消化和吸收,实现路径的转换,切入到新的技术路径之中。这种战略虽然局限于引进技术范式,从纯技术发展的角度来看创新含量不足,但对于我国企业来说,它大大缩短了与国外先进技术的差距,实现了从旧技术范式的向新技术范式的更迭,为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提供了可能,因而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此外,技术获取战略在创新资源投向方面具有风险低,效率高的特点,能够有效缓解我国企业创新资源不足的局面,产出更高的创新效益。大量的事实证明,技术获取战略是发展中国家的企业以最小的代价、最快的速度实现技术自立的现实途径,是实现向自主技术创新过渡的必经阶段。

2、周边技术改进战略

对于那些通过技术获取战略已经进入某一技术路径的企业来说,由于技术输出方的知识产权保护和自身技术能力弱等方面的原因,通常很难掌握核心技术。在不掌握核心技术的情况下,我国企业要在国际市场竞争中赢得主动地位,针对产品的性能、结构、外观、制造工艺等方面进行周边技术的改进,是一条非常有效的途径。

通过技术学习增强技术能力是周边技术改进战略的必要条件。学习的内容既包括有关产品设计、制造工艺方面,也包括有关的市场知识;相应地,技术能力的增强也可以反映在R&D能力、制造能力、市场能力等各个方面。以此为基础,企业就可以有针对性地选择周边技术的某些方面加以改进。在具体改进的时候,可以依据周边技术改进程度的大小,采用产品平台衍生战略(PDS),即通过增加或改变原有平台中的辅助子系统因素,而向企业以前未曾进入的细分市场簇进行渗透;或者采用产品平台扩展战略(PES),即通过对周边进行大幅的增添或替换,向相关市场扩展。

在采用周边技术改进战略的同时,企业通常需要运用有效的专利战略以巩固和充分运用技术改进战略的成果。虽然专利和技术能力之间有很强的正相关关系,但专利和技术能力不是同一个概念。不像只通过比较长期的努力才能培养出来的技术能力,专利(特别是实用新型,外观设计)是可以在比较短期内获得的。如果能够满足专利的基本条件(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的话,很简单的技术改进也可以申请获得专利。掌握核心技术的外国企业要在一个新的市场生产产品,通常需要使用一系列的配套技术。如果本地企业在这些配套的技术上能获得较多专利的话,在与跨国企业谈判时的讨价还价能力将会增强,生存发展的可能性也会增加。

3、核心技术改进战略

周边技术改进战略通常只能使企业获得中短期的、相对的竞争优势,企业要在既定技术路径上获得长期的领先地位,必须掌握核心技术并加以不断地改进。

掌握核心技术是改进核心技术的前提。无论是通过自主研发还是反求工程,核心技术的掌握都需要一个不断深入的技术学习过程。而核心技术的掌握,只是意味着我国企业通过技术追赶,站在了拥有先进技术的企业的行列之中,要始终站在这一行列之内,甚至在这一行列中脱颖而出、处于领先地位,就必须不断地增强R&D能力,加大R&D力度,通过对核心技术的持续改进才能实现这一目标。核心技术改进战略的实施,一方面标志着企业通过技术引进而实行的技术获取战略获得了成功,彻底摆脱了对原有技术输出方的依赖;另一方面也意味着企业的技术能力产生了质的飞跃,已经具备了在国际市场上获取技术竞争优势的基础。

核心技术的改进,为企业产品平台的延伸和扩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企业除了可以采用前面所述的平台衍生战略和平台扩展战略之外,还可以进一步采用平台升级战略(PUS)——通过提高和改善平台的整体性能,更好地满足原有顾客的需求,同时向企业以前未曾进入的细分市场簇进行渗透;以及平台创新战略(PIS)——利用先进的技术,积极进入相关市场领域。同时,核心技术改进战略为企业涉足不同产品的生产、进行多元化经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技术超越战略

上述三种战略都是局限于既定的技术范式、在原有的技术路径上进行的。随着企业技术能力的不断提高,当新的技术间断发生、技术机会的窗口打开时,我国企业应该采用技术超越战略,参与到新的主导设计或者技术标准的竞争之中,及时实现技术路径的转换。

技术超越战略的实施,是以强大的R&D能力和前沿的R&D活动获得重要的技术发现为基础的。当然,这种技术发现既有可能是企业自主创新的结果,也有可能是企业与大学、科研院所、国内其他企业以及跨国公司合作创新的结果。以此为前提,协调企业内市场、工程、制造等部门和人员的共同努力,对原型设计加以不断的完善,并且采用有效的竞争战略,企业就有可能在技术窗口打开的“混乱期”中脱颖而出,率先实现技术路径的转换。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在许多产业中我国企业尚处于起步阶段,其发展与国际先进水平尚有一定差距,因此,企业在自主进行R&D活动的同时,密切注意国外研究机构和跨国公司的研究动向,抓住时机引进国外还处于试验阶段的技术或者与之结为战略联盟,对于技术超越战略的有效实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猜你喜欢
提升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关于职工队伍稳定的认识和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走,找对策去!
论新形势下政工干部的修养
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效率的策略与方法
提升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有效策略
如何提升公民生态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