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军
【导读】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间题:当教师提出一个发散性的问题之后,学生根据问题做出各种各样的回答。有的回答符合教师的意图,和教学目标相一致。有的回答偏离教学目标,是教师没有料到的;或超乎学生的认识能力;或本节课没有条件解决.尤其是在导入阶段,遇到与教学目标不一致的回答,常使教师很尴尬。有的教师便采取回避策略,躲着走。既不问学生是怎样想的、为什么這样思考,又不与之沟通,交流问题所在。到底该如何处理这样的情形呢?本文作者以科学课为背景,提出了具体的操作建议。
《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是科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和亲密的伙伴,对学生在科学学习活动中的表现应给予充分的理解与尊重,并以自己的教学行为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这就是说,以学生为主体并不排斥教师的指导和引领。在与学生沟通交往的过程中,教育本身赋予教师一种特殊身份,虽然与学生是平等、民主的沟通、交往关系,但教师同时又是“平等中的首席”。在教学中教师承担着把握教学方向的责任,这决定了教师不可能是一个放任自流的旁观者和毫无价值的中立者,而理应成为教学对话过程中的引领者。事实上,无论是教学目标的确定,还是教学活动的组织,都体现了教师的价值取向,纯粹“客观”的教学永远不可能存在。在科学教学中如何发挥引领作用,对学生的学习目标产生积极的影响,是每个科学教师在实践中应认真思考的问题。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引导主要体现在:一方面创设和谐的情境,促进学生合作学习,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主动创新。让学生在尊重中学会尊重,在批判中学会批判,在民主中学会民主……这本身就是教育者应该追求的教育目标;另一方面,面对争议,特别是面对一些需要引导的话题,他不是以真理的垄断者或是非的仲裁者自居,发表一锤定音的“最高指示”,而是充分行使自己的发言权,以富有启发性的真实发言,为学生提供更宽阔的思路、更广阔的视野、更丰富的选择。面对学生的众多问题,教师要了解学生在想什么?怎样想的?并与之商榷,互相启发、互相补充和完善,明确我们下一步要做什么,怎样做,同时及时调整教学,把学生引领到所要研究的问题上来.
在教学导入阶段,学生提出的问题与教学目标出现不一致,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情况。
1.学生提出的问题,超出学生的研究能力或不适宜学生操作。
例如,在教学《怎样加快溶解》时,教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给你一块糖和一杯水,怎样加快糖的溶解?学生们依据教师的提问,积极开动脑筋,想出了很多办法,如搅拌、把糖弄碎、加热水,也有一个学生提出与众不同的想法:加硫酸,硫酸可以使糖加快溶解。面对学生的回答,教师不置可否,既没问学生为什么要用这一方法,了解一下学生是怎样想的,也没有对他的回答作出回应,只是简单地选取了符合自己教学目标的方法。这表现出教师对教学突发事件缺乏心理准备,缺乏相应的应答策略,缺乏敏感性和重组能力,脑子里想的仍是按照自己心里想的那个教学设计去教学。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大多是因为教师在备课、进行教学设计时,总是琢磨“我怎样讲,能够讲得漂亮、能够到位”,而不是对学生认知水平、学习规律和思维特点进行充分的了解和考虑。
由此可见,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不是简单地挂在口头上说说就行的,必须真正地在教学实践中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当学生的发言与自己的教学目标不一致时,要发挥教师的引领作用,以平等的身份与学生商量,让学生明白这节课研究问题的前提条件是:怎样用“水”加快物体的溶解。此时教师完全有贵任也有必要向全体学生说清楚,关于硫酸,由于我们年龄小,使用起来不安全,所以我们不用它。
遇到这种问题时,教师讲明教学要求比不讲要好得多。你让学生想办法,学生提出之后,教师又不搭理,显然不是尊重学生的表现。学生也不明白自己想的办法为什么不用?“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此时的解惑”还是很有必要的。以学生为主体看重的是实质,不是表面现象,不是简单让他们回答问题,还要了解他们为什么会这么想,让学生明白,为什么不用这个方法。因此,教师对问题的引领作用应在具体教学中有所为。
2.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没有准备或现有条件不具备。
科学课教学所面对的学生不是一无所知,他们有着自己的经验和兴趣。科学课教师有时可能会遇到这种情况,学生对你所设计的教学目标不太感兴趣,却对你没想到或是没准备的问题很偏爱。
如,《小车的运动》一课,教师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小车从斜坡上滑下来,向前冲出的这段距离与什么有关?学生们的回答多种多样,如,与空气的阻力有关,空气的阻力大冲出的距离短,空气的阻力小冲出的距离长:与斜坡的坡度有关;与引力有关;与车的重量有关,等等。从学生们的回答来看,他们对影响小车冲出距离的因素有一定的思考和认识。在这一段教学活动中学生积极思考,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在让各小组认定研究课题时,教师采取这样的策略:因时间关系,每组做一个实验,你们想研究哪一个?“我们组研究空气阻力对小车的影响。”许多小组都对这个问题感兴趣)“老师带的东西不全,我们只研究这几个问题好么?”对于这样的处理,如果是一个初教科学课的教师也未尝不可。
但对于大部分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教师要讲明,由于老师的疏忽没有准备实验器材,下节课我们再来研究这个课题。切记您的承诺要兑现,不要把它当作一种“金蝉脱壳”的计谋而失信于学生。面对学生的选择,如果您有能力,完全可以按照学生的意愿放手让他们进行研究,对于大家都想做的实验,教师进行协调,让每个小组只做一个实验,实验后各组向全体同学汇报实验现象、数据及研究成果,供全体同学分享,以满足学生的需求.也可以让学生根据现有的条件,发挥其聪明才智进行研究。如果是这样,那将是一节非常精彩、充满创造力的课。学生们会在相互启发、相互鼓励中进发出生命的活力。通过生生互动,生发出新的知识,真正体现出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已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教学新理念。这样,教学就不只是忠实地实施课程计划(方案),而是课程的创生与开发。
3.学生提出的问题需要教师引导筛选。
在科学课堂上,有时我们也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当教师提出一个开放度比较大的问题后,学生会提出许多问题,面对这些问题教师应该如何发挥引导作用呢?
(1)引导学生研讨、筛选出基础问题。
如:在教学《声音的产生》一课时,老师提问:关于声音你有什么想研究的问题?
学生:我想研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人为什么会听到声音?声音是怎样传播到耳朵里的?为什么有噪音、乐音?声音有几种?声音为什么只能听到而看不到……
教师:这么多问题,我们先研究哪一个呢?
学生:声音的产生.
教师:为什么?
学生:因为没有产生声音,就听不到声音,其它也就不存在,也就没有噪音、乐音。
学生:因为没有声音,下面问题都研究不了。
引导学生对上述问题进行分析、讨论,学生自己会筛选出基础问题,达成一致意见的。
(2)选出在课堂上可以研究的问题。
如,《认识液体》一课,教师这样提问:你们想研究有关液体的哪些问题?
生:我想研究液体中含有什么?我想研究液体的重量?液体有什么特点?液体流动的快慢?液体是怎样形成的?两种液体哪个重哪个轻?两种液体倒在一起会发生什么结果?
显然,有的问题在课堂上无法研究,同时学生也不具备这个能力。对学生们提出的问题,引导他们进行分析,在师生研讨的过程中梳理、筛选出课堂条件下可以做的实验。把研究目标定位在既是学生提出来的,又是本节课要研究的问题上来;既按照教学目标有序地进行教学,又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切不可武断地进行否定,更不可随波逐流——不是以学生为主体吗?我就来个“你提什么,我就研究什么”,失去了教师的指导作用。
科学课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学活动过程中不能牵着学生的思维沿着教师预设的轨道行进,亦不能信马由缰,失去控制。面对偏离教学目标的问题,教师应善于和学生对话、沟通,了解学生在想什么?是怎样想的?及时调整教学过程,不断提高自己调控教学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