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颖丽 许正良
一、中外管理专业分类的比较
(一)外国管理专业的分类
在多数国家的教育体系中,将管理专业划分为两大类。第一类主要培养从事工商业经营管理,或财政、金融、资金等部门经济管理的人才,一般由独立的学院承担;第二类主要培养从事系统管理、工程管理的人才,具有工科性质,一般从属于工学院或理工学院。这两类专业职责各不相同,界线是清楚的。
属于第一类管理专业的,在美国、加拿大有工商管理学院;在英国有工商管理学院或管理学院;在俄罗斯有专门的经济管理院校,或隶属于综合性大学的经济管理系;在日本有商学部;在西德有应用经济系。
(二)我国管理专业的分类
我国管理专业主要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财经院校或综合性大学(文科)的投资经济、企业管理、商品学、工商行政管理专业等,授予经济学学士;另一类是理工科院校的管理工程、管理信息:系统、技术经济、邮政通信管理、系统工程专业等,授予工学学士。
1998年国家教育部修订的专业目录中,增设了管理学门类,在管理学门类内设置了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工商管理类、公共管理类、农业管理类和图书档案学类,共计5个二级类别;压缩了原来设置的专业数量,拓宽了专业口径,由原来55个专业,修订为18个专业,除工业工程专业外,均授予管理学学士;工业工程专业设置在管理科学与工程类中可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也可以授予工学学士学位。由此可见,新的专业设置与国外基本相一致,只是在工业工程专业的设置上有所不同。
二、中外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的比较
(一)外国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
1.外国第一类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在美国,工商管理类本科教育为毕业生在管理机构中担负重要领导职位作准备,学制4年,设学士学位,主要进行宽广的基础教育,使学生能适应随时变化的社会环境。毕业后,一般从事审计、借贷;咨询、市场研究等基础工作,逐渐沿管理系统阶梯上升,培养目标是未来的经理。
2.外国第二类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在美国;工业工程专业本科培养目标是工业工程师。学生通过数学、物理、社会科学、工程分析、设计原理与方法等知识的学习;从事包含对人、材料、设备的复杂系统的设计、设置、改进等工作,并能对这类系统的运行进行预测和评价。要求工业工程师具备工程师的基本素质,懂得系统运行中人的行为,并能经济有效地使用人、材料、设备、时间和能源。美国工业工程专业本科的培养具有通才教育的特征。
(二)我国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
目前,我国管理门类共计18个专业,各专业培养目标的总体思路是: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高级专门人才。例如,工商管理类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及企业管理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管理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工商管理学科高级专门人才;要求学生学习管理学、经济学和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受到企业管理方法与技巧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分析和解决企业管理问题的基本能力。
在我国新专业目录中,工业工程专业设置在管理门类内,属于管理科学与工程类下。工业工程专业培养具备现代工业工程和系统管理等方面的知识、素质和能力,能在工商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服务管理系统的规划、设计、评价和创新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要求学生学习工业工程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应用工业工程理论与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实际管理系统开发与设计的初步能力。
从以上比较中可以看出,在市场经济的国家中,本科生阶段的培养教育具有通才教育的特征,注重基本技能、基本素质的培养,以便于适应市场需要,便于就业。有我国新修订的专业目录中,虽然强调基础培养、能力培养、素质培养,但仍然强调培养高级专门人才。
三、中外管理专业专业设置比较分析
(一)外国专业设置分析
北美大学普遍设置工商管理类专业。在一部分大学里,工商管理类专业发展规模庞大,成立相对独立的工商管理学院。北美大学的工商管理专业以Business Ad—ministration定名,主要是研究工商企业管理的专业。在美国和加拿大,市场经济的主体是各行各业的企业,因此,工商管理类专业有着广泛的、经久不衰的市场需求。根据工商企业对管理人才的实际需要,按照工商管理学科的自身发展,目前,在北美大学的工商管理学院中,已经形成了比较一致且稳定的专业方向。这些专业方向主要包括:组织管理、财务和金融、会计学、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生产作业管理、决策科学与管理信息系统、国际商务管理等。以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高等商学院(HEC)的管理本科生为例,学生第一、第二学年学习基础课和入门课;到第三学年,学生根据个人的兴趣,在指导教师指导下,选择两个专业,一个是主修专业,一个是辅修专业。主修专业方向有:会计学、应用经济学、企业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管理信息系统、国际商务管理、市场营销、生产作业管理和定量管理方法;辅修专业方向有:小企业管理、公共事业管理、企业法规专业等。各校根据各自不同情况,有多种搭配选择。
工业工程专业多属于工学学科,一般它们不设置在工商管理学院,而是设置在工学院里。
(二)我国专业设置分析
目前,传统的毕业生分配体制已经改革,学生需要有更宽广的知识功底,更强的适应性。依照这一时代的要求,教育部.调整了原有专业设置,调整后的管理科学与工程类专业设置如下:管理科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业工程,工程管理;工商管理类专业设置如下: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管理。
新专业的设置拓宽了专业口径,更重视和体现了通才教育。为适应这一调整,邮电高校必须对原有专业进行改造,改造后的专业设置既要适应社会需要、大市场需要,也要突出自己的特色,在通才教育的基础上,选择有特点的培养方向。可以借鉴国外的模式,首先按大类培养,然后进行专门化和小方向的选择。
四、中外管理专业课程结构比较分析
在加拿大,麦基尔大学的本科生教学,分为三种模式,即:一个专门化、二个专门化、一个专门化和一个小方向三种培养模式,不同的模式课程结构不同。一个专门化是仅学习一个专业方向,基础核心课和核心课占65%以上;两个专门化是学习两个专业方向,核心课占50%,增加专业方向课;一个专门化和一个小方向是在学习一个专业的基础上,对另一个感兴趣的方向学习,此方向虽然构不成专
业,但突出培养特色。显然三种培养模式不同,但从整体上看,重视基础教育,基础核心课的学分占总学分的50%以上。
在我国,管理专业课程结构的设置中,也在向基础倾斜。例如,中国人民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市场营销专业,德育、通识基础课77学分,占47.5%;专业基础课42学分,占25.93%;专业课33学分,占20.37%;全校任选课10分学,占6.17%。
通过以上比较,给我们以启迪:办学模式不求统一,但是培养人的基本方针是重视基础,适应社会需要。我们认为,同一类的专业学生,在入学时可以按大类招生,学校前三年按大类培养,设置相同的公共课、基础课和学科基础课,使学生具有宽厚、扎实的理论基础,以雄厚的基础理论适应科技发展趋势和变化的社会需求;在第四年,根据学生自愿选报的专业方向,完成专业课的学习和毕业设计。
五、中外管理专业学生来源、实际能力的培养和师资比较分析
在一些国家,如美国和加拿大,没有统一的入学考试,即使在一个国家内,各个省学制不同,入学条件也不同。加拿大管理本科教学计划中,不安排实习,因此,很注意吸收有实践能力的学生入学。入学时,注意选择经过实际工作锻炼的高中生或预科生。为了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在管理本科生教育中采用案例教学法(Case Study)与联合案例教学法。此外,通过合作教育(CO—OP)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我国管理工程专业学生几乎全部来自于应届高中毕业生,通过严格的考试入学,他们缺乏实践经验。我国的管理专业都设有实践教学环节,一般在40周左右,这其中包括毕业设计,这些都有利于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提高。
管理类专业有其独特的特点,管理学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管理人才既需要掌握坚实的理论基础,又需要知晓前人积累的丰富管理经验和教训。为此,在加拿大的HEC,教师除设有全日制的教授、副教授、助教授、助教以外,还聘请客座教授,客座教授来自于公司的有经验的管理人员,通常每学期讲授1门课;而全日制的教师在校内工作4天外,有一天可以到校外兼职,进行咨询或讲学。在我国,大学教师在社会兼职,一直是说法不一,教师如何走出校门,走进社会,学校如何聘请真正意义的客座教授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第一作者单位:长春邮电学院管理系
(长春130012)
责任编辑:邵英